▍循循善誘
替他人留下決定空間的另一種方式是發問,而不直接發表定論。
納飛茲.阿敏(Nafeez Amin)和人合開雪帕補習班(Sherpa Prep),那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間考試準備與入學顧問公司,提供GMAT與GRE課程,十幾年來協助數百位學生進入全國最好的研究所。
然而在早期的時候,納飛茲注意到有個問題一再出現:學生讀書讀得不夠勤。
納飛茲除了管理公司,通常也參與教學。大部分的學生已經好幾年沒念數學,GMAT又不允許考生用計算機,因此課程第一天通常從一些基本的算數暖身。此外,納飛茲會大致提一下課程的安排方式,鼓勵學生擬訂讀書計畫,最好還能向朋友透露自己正在補習,這樣比較不會半途而廢。
可是當納飛茲和學生討論的時候,他發現學生把目標放在很好的學校,卻不知道那需要非常認真讀書,GMAT才可能達標。許多學生根本沒做好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人人都申請相同的前十名頂尖學府,卻以為只需要付出一小點努力就能進去。學生不明白,頂尖學校的錄取率通常只有五%,而且申請者之中臥虎藏龍。
許多人報名補習班時,想說自己以前申請大學的SAT分數打敗群雄,或是以前考試都考很好,沒問題的。然而申請研究所是不同的戰場,對手不再是一群懵懂高中生。納飛茲的學生這次不僅要和其他的大學畢業生比拼,而且大家的大學成績都好到足以繼續念研究所。這次的競爭對手是頭腦更聰明的一群精銳。光是以前的認真程度還不夠。
納飛茲問學生課後打算花多少時間溫習,他聽到的數字低得驚人。大部分的人說一星期五小時,最多十小時。課程結束時,大約讀了五十小時的書,但學生如果要拿到心目中的漂亮分數,需要讀兩三百小時的書。五十小時差遠了。
然而當納飛茲試圖告訴學生這個事實,大家只是呆呆望著他,不相信他說的話;或是聽到要那麼累,乾脆打退堂鼓。開課第一天的反應非常不佳:這傢伙憑什麼告訴我,我必須更認真念書?
納飛茲不希望潑冷水,但他希望學生認清事實,了解他們課後還得花更多時間念書。考好GMAT遠比想像中困難,要花的時間比預期的多,要努力一段時間才會見到成果。
納飛茲因此改變方式,不再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做什麼,而是問他們要什麼。下一次他教課時,一開始就先問:「你們為什麼來這裡?你們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考GMAT?」
學生回答:「我們想進入最好的商學院。」
「好,那你們知道要進那些學校,需要多少分嗎?」
一名學生回答:「我需要七百二十分。」另一名學生回答:「七百五十分。」
「你們要如何考到那些分數?」納飛茲問。
學生此起彼落回答,開始對話,討論完後發現,每年考GMAT的人大約有二十五萬人。排名前二十的MBA課程,入學人數大約是一萬人。換句話說,僧多粥少。學生開始發現進研究所比想像中困難許多。
學生意識到這件事之後,納飛茲開始把對話引導到他最初想抵達的地方:大家需要多努力念書。「如果要考到高分,落在你們要的百分位數,你們認為一星期需要讀幾個小時的書?」納飛茲問。
學生沒用猜的,也沒隨便拋出一個數字,他們發現自己不知道答案,開始反問納飛茲問題。「老師,你輔導學生有一段時間了,你認為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學生問,「像我這樣的學生,通常需要讀幾小時的書,成績才能進頂尖的學校?」
賓果。
這下子納飛茲拋出三百小時的數字時,每個人都認真聽他說話。學生計算一下,發現不可能在十週的課程內、一星期讀五小時的書,就達到大約三百小時,必須調整計畫才行。討論結束時,學生說自己會念書的時數,變成一開始的三倍。
納飛茲利用發問來促成結果。學生更認真讀書、從課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穫,考試成績也變好。納飛茲靠的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多少溫習時數,而是協助他們自行找出答案。
發問可以帶來兩種效果。首先,就和提供選單一樣,問題會轉換聽眾扮演的角色,不再忙著反駁,想出所有他們不認同某個說法的理由。他們的心思被另一件事占據:找出問題的答案。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那個問題帶來的感受、他們有什麼看法。大部分的人樂於談關於自己的事。
第二,更重要的是發問可以促成接受。人們極可能不想聽別人的話,想照自己的意思做;而此時問題的答案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答案,而是他們自己的答案。由於這是他們個人的答案,反映出他們自己的想法、信念與偏好,這樣的答案更可能驅使本人行動。
警告標誌與公衛宣導通常能提供資訊,但採取聲明的形式,如:「垃圾食物會讓你變胖」或「酒駕是謀殺」。
這種做法的目標是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但通常給人的觀感是愛說教。民眾心生抗拒,開啟防禦模式反應:「哼,垃圾食物才不會讓你變胖;我認識很多人都吃麥當勞,體重從來都沒增加過。」或是「這廣告也太誇大。我朋友上星期就是喝酒後開車,也沒死人。」尤其是人們對某個議題有強烈看法時,太強勢會讓他們感到被脅迫,使訊息造成反效果。
不過,相同的內容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傳達:你認為垃圾食物對你有好處嗎?
如果某個人的答案是「沒有」,這下子他們進退兩難。請他們解釋自己的看法時,這個問題會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他們清楚意識到垃圾食物對自己沒好處,而一旦承認,就比較難繼續吃下去。
問題會促使聽眾按結論去做。不論怎麼答,行為要符合自己給出的答案。
納飛茲問學生想考到多少分,但他不是隨機選中那個問題。納飛茲會那樣問的原因是,他知道學生的答案將引導學生抵達他一直希望他們抵達的地方。
某間醫療器材公司的高階主管因為業務人員不肯帶下屬感到困擾。她寄出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會議,鞭策資深員工指導自己負責的新人。
然而,催也沒用。獎金是取決於成交量,因此管理人員寧願把時間花在談生意上,無暇訓練別人。
事情缺乏進展讓那名高階主管沮喪不已,最後問一名業務:「你是如何成為如此成功的銷售人員?你今天使用的一切技巧是在哪裡學的?」
業務回答:「喔,我跟提姆學的。他是我以前的上司,已經離開公司了。」
高階主管想了想,接著問:「那如果你的團隊無法向你學習,他們要如何進步?」
如今那位業務是全公司最優秀的導師。
你是否企圖改變公司文化,或是要讓團隊支持不愉快的公司重組?催化劑不會把事先定好的計畫硬塞給同仁,恰恰相反,他們先從問問題開始。去找會受到計畫影響的人,徵求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參與規劃過程。
這種做法有兩種好處。第一是能蒐集到問題的相關資訊——不只是問卷資料或道聽途說,而是從每天實際負責處理的同仁那聽到實情,得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第二項優點:當方案出爐時,更可能受到所有人的支持。大家不會感覺是上面的人一聲令下、他們就被迫接受,反而感到自己也參與了改變的過程。他們已經替結論出力,也因此更願意花心力讓結論成真——這點將加快改變的速度。
循循善誘才是上策。
.
本文摘自《#如何改變一個人》
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作者:約拿.博格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循循善誘這個方式儘管很基本,但基本功要練得好,也要透過不同案例來學習。這個方式的重點是,不要一下子把答案塞給對方,這反而讓對方不想買帳。
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即便剛開始好像進度慢,但對方感覺靠自己領悟出答案,對方會比較有動機執行。讓人感覺參與了做決定的過程,這也能給人尊重。
我曾經請青少年想像自己是父母,請他們試著解決青少年常見的問題。通常青少年也給不出什麼好答案,最後只好分享自己的父母如何應對—這種將心比心,讓青少年自己體會到,父母的難為。
即便鐵證如山,還是有很多人寧可相信自己抱持的錯誤答案。因為這答案產生的過程有當事人自己的努力,也牽涉到自尊、自主,大部分人都滿心期待自己的推論能被驗證為真,即便推論過程多麼荒謬跳躍。
祝願您,能學習問對問題,這常能鼓舞人的動機!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9萬的網紅Chen Lil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二月英文學習最愛! 最新系列(每週都最新系列就不要系列了吧哈哈哈) 分享一些我這個月喜歡的學習資源,大家可試看看喔 :) 1. Audibl...
「gmat 教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gmat 教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mat 教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mat 教學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mat 教學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mat 教學 在 吳氏日本語:奇跡的な速攻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mat 教學 在 [心得] 一戰在校生710 - 感謝彈性的課程教學- 看板GMAT 的評價
- 關於gmat 教學 在 Dustin的GMAT教學頻道 的評價
- 關於gmat 教學 在 A2 GMAT | Dustin在踏入GMAT教學後,舉辦過的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gmat 教學 在 [心得] (代po)一戰690 謝謝教學團隊- PTT看板gmat 的評價
- 關於gmat 教學 在 [心得] 二戰上班族720,感謝家教班教學- 看板GMAT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gmat 教學 在 [心得] 感謝教學團隊- GMAT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gmat 教學 在 Dustin的GMAT教學頻道YouTube網紅頻道詳情與完整數據分析 ... 的評價
gmat 教學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改變一生英文文法課的講義成書,對我來講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
從2015 年年底補教「出道」以來,我開過的課、教過SAT, TOEFL, IELTS, GRE, 家教過 GMAT, 搭配詞、語彙力、全方位口說、聽力、恆毅力計畫、語用力、學術寫作、360度商寫、3D 英文筆記術、Learn to Teach 英語師資培訓。但我的 #第一門課 就是文法課,因爲我深感到台灣的文法教學要被改革的迫切性。
教冠詞時老師們一直「指定」來「特定」去,但到底是什麼意思?老師們有聽得懂自己在解釋什麼嗎?
教介系詞時老師們用空間大小來分 in, on, at,但大小是相對概念,到底怎麼分?更不談最難學的其實是指代「抽象」用法的介系詞。
現有的教材不管是英國和美國的文法書,都以文法學家的角度思考文法「學習」。大多的老師把傳統的那一套學得不錯後,嘗試解釋給學生聽。
但文法教材應該以「學習」、「語言習得」的角度來設計。
明早改變一生英文文法課就開課了,有約50 位學生要一起人生最後一次把英文文法學好。
gmat 教學 在 涵寶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學會適度放棄,無法突破,就換個方向吧》
「大家會記得的是你的大學不是你的高中,大學才是最重要。」
因為我爸的一句話,我沒有考基測,直接在私立國中直升高中,也就這樣背負著父母的期待下,在高一,我開始思考未來要幹嘛,參加了很多不同的營隊,終於找到了自己最理想的方向。
高二開始,非常瘋狂得讀書,非常瘋狂得準備學測。
我可以中午不吃飯,改成早上第二節下課,買麵包吃填飽肚子,為了中午的吃飯時間,因為有40分鐘的空閒時間,衝到圖書館讀書與複習功課;有的時後,下午打掃時間,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會趕緊坐在位子上,背英文單字。
高中我住在學校宿舍,需要跟著宿舍的早晚自習與作息時間,記得那時候的我也很瘋狂,希望可以把握各種讀書的時間,一下課,衝回宿舍,卡位浴室,10分鐘戰鬥澡,再到餐廳吃10分鐘的餐點,趕緊到自習室讀書;讀書的部分,做了時間表,每天自己的讀書進度表,到了11點,提早上樓準備就寢,因為看到有報導說,這樣對身體好,比較能儲存能力,同時,早起讀書吸收好,所以通常隔天早上5點再起床,準備早起自修讀書。
後來補習也加進我的讀書進度表裡的其中一環,週末也幾乎都在補習班度過,這樣的生活維持了半年多。
慢慢我的身體開始有點吃不消,雖然每天要求自己喝雞精,吃B群,但身體開始出現頭痛,甚至曾經頭痛到吐。而這樣的瘋狂生活,也為未來的偏頭痛落下了根。
在學測前的某個祈福禮(我讀的是天主教學校),在那一次典禮,不知道是被哪一句話或哪個場景,或單純只是自己的身心靈快無法負荷,我在典禮後,一直哭,那畫面非常得荒謬,因為有老師擔心我,問我怎麼了,我卻可以微笑跟他說:「我也不知道,我無法停止流淚。」
2006年,這個社會還沒有精神狀態、找諮商師、心理師的概念,只是想說,或許是情緒和壓力需要一點宣洩吧。
學測放榜後,自己的名字被放在備取的名單中,我再度狂哭,但老師對我很體諒,讓我一整個中午到保健中心,在那裡休息,再度不斷掉淚。
我的記憶我的大腦都是一片空白,我不需要吃東西不需要做任何事,這樣鬱悶的心情,後來在某個時間點,我意會到不能再如此消沉下去,我不再期待學測候補上,我把整個精神目標,改放到指考,再度重新拾起各種參考書。因為這樣的注意力轉移,我的心情才又恢復平靜。
還記得,在台大開學幾週後,發現大家厲害的像怪物,尤其加入了社團,更是感到自己的渺小,在選社長時,曾經因為別人的看輕的一段話,開始否定自己;接下來的大學3年,把重心放在未來找份理想的工作,把學業、實習、各式各樣的活動,擠滿了我的生活,記得那時候有位學長還關心說「人家是蠟燭兩頭燒,你這樣好幾頭燒,想燃燒自己也不是這樣的燃燒法吧!」
在這樣瘋狂的活動、社交、忙碌的生活後,我在大四時,開始出現anti-social ,我開始厭惡社交,我不再跟人交談,不參加任何活動,除了原本就有的實習工作以外,還因為收到自己最理想的正職工作的拒絕信,再度哭到不能自己。
現在的我,重新回顧那時候的狀態,應該就是所謂的心理上burnout(身心俱疲),因為過度努力導致失去了生命的想像力。
後來,我重新使出當年高中治癒自己方式,還治癒那時候的自己。開始為自己訂目標,報名了補習班,為考GMAT準備,重新又一點一滴的恢復心中的平靜,找到生活重心。
有時候會想,其實我很幸運,在我遊走崩潰邊緣時,卻出現一個轉念,讓我有機會摸索出一個就自己的方式:
適度放下與放棄,找個不一樣的方向努力。
我們從小到大,讀書的方式,就是一直用一樣的方式在與其他人比較,想用一樣的方式,期待多花點時間就會表現更好,但是若一開始,這就不是你所專長的領域,你沒有跳脫,很容易只會在負面的圈圈中打轉。
心情也是,一但你掉入了這個負面的循環,沒有一個「停止」,沒有一個「跳出」,你可能會被環境、被內心負面的力量拉住,不斷在原地繞圈圈。
人生的低潮,幾乎每個人都會經歷過,有人在高中、有人在大學、有人是出社會工作後、有人是有了家庭後。當痛苦再次襲來,能否試著穩住它,一定會有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只是沒遇過的我們,會慌張,會恐懼,會不知所措。
那樣的狀態,不需要愛自己,只需要接納自己,
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求助的機會。
也希望,經歷過這樣階段的大家,都能歷劫歸來,安好如初。
#學會適度放棄
#文字語錄 #心靈雞湯 #個人成長 #自我成長 #迷惘 #勵志語錄 #心態
gmat 教學 在 Chen Lil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Lily英文聊天術(口說課程):https://bit.ly/36I05CF
📚 Lily新制托福課程:https://bit.ly/2GIs3mC
二月英文學習最愛!
最新系列(每週都最新系列就不要系列了吧哈哈哈)
分享一些我這個月喜歡的學習資源,大家可試看看喔 :)
1. Audible有聲書 http://www.audible.com/
我讀的“The Power of Habit” https://goo.gl/Hld60W
2. Ronnie的英文教學頻道:EnglishLessons4U - Learn English with Ronnie!
https://www.youtube.com/user/EnglishLessons4U
3. “For Example” 英式與美式發音https://goo.gl/oqH42V
4. “Suits” 預告: https://youtu.be/6Zu0yYV2uYs
5. Vision Board看見自己未來的理想唷 ^^
⁂⁂⁂⁂⁂⁂⁂⁂⁂⁂⁂⁂⁂⁂⁂⁂⁂⁂⁂⁂⁂⁂⁂⁂⁂⁂⁂⁂⁂⁂⁂⁂⁂⁂⁂⁂
ღ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nnlilyy/
ღ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ennlilyy/
ღ 合作邀約:chenlilyofficial@gmail.com
⁂⁂⁂⁂⁂⁂⁂⁂⁂⁂⁂⁂⁂⁂⁂⁂⁂⁂⁂⁂⁂⁂⁂⁂⁂⁂⁂⁂⁂⁂⁂⁂⁂⁂⁂⁂
我是Lily Chen. 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 語言教育碩士
我的頻道分享語言學習方法、實境生活英文,以及留學、托福相關資訊
希望能藉由應用語言學的知識,讓更多人成為自信的bilingual(雙語者)

gmat 教學 在 吳氏日本語:奇跡的な速攻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簡介】
許多人學了20多年的英文,效果仍然不彰。最主要的原因往往是欠缺真正可以打通任督二脈的工具,因此無法產生良性的循環。
⭐【旋氏英文法】課程架構
⭐0:33 旋氏英文課程目標(挑戰最難的英文寫作)
看懂最複雜的句子+字源分析+大量閱讀
寫出單句→複合句→減化句子
⭐3:58 不背規則、沒有例外、完全理解
⭐4:36 傳統教學的盲點
專有名詞不加定冠詞?
⭐11:38 最高級要加定冠詞
⭐17:38 the+形容詞=複數名詞
⭐21:00 24種動詞時態?
⭐24:28 動名詞或不定詞
⭐32:26 單句的範圍
⭐34:15 複合句的範圍
⭐36:40 減化子句
⭐38:20 從複合句→減化子句
而以台灣EFL的環境而言,要想真正把英文學好,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廣讀」。「廣讀」如同春天在土壤上不間斷翻土、施肥,那秋天的收穫自然可期。而廣讀所需的工具,一是句型分析,一是字源分析。妥善運用這兩項工具、持續進行大量的廣讀,可以突破英文學習的瓶頸,在聽、說、讀、寫各方面將會有顯著的進步!
http://www.sense-english.com/
【適用】 只要具有高中以上的英文程度、有分析推理能力,就能夠成功學習。如果您目前在準備托福、多益、GRE、GMAT,這是您不能錯過的經典課程,將為您奠定一生堅實的英文基礎!

gmat 教學 在 Dustin的GMAT教學頻道 的推薦與評價
Dustin Deng:一戰自修760。最不專業的GMAT顧問。最討厭商學院卻考了GMAT。為台灣GMAT自修者打造的教學部落格。 ... <看更多>
gmat 教學 在 A2 GMAT | Dustin在踏入GMAT教學後,舉辦過的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Dustin在踏入GMAT教學後,舉辦過的GMAT講座應該不超過10場,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想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系統性的方法跟準備GMAT所需的核心實力。 所以比起GMAT業界許多一 ... ... <看更多>
gmat 教學 在 [心得] 一戰在校生710 - 感謝彈性的課程教學- 看板GMAT 的推薦與評價
Total 710 Q50 V34 (一戰)
求學背景: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在學四年級
準備時間:2020/7-2020/9,9/12 考試
準備教材:Donz GMAT; OG 2021, PP1&2,考滿分
(代)
決定在大四上申請研究所,所以想在暑假把Gmat考完,但因為暑假要實習所以希望可以找
有線上課程的補習班,而Donz有很方便的線上影片+密集課程非常符合我的需求。
我從7月到8/10左右都在看Donz的課程,接下來八月都在寫考滿分’因為我比較少坐在書
桌前的時間,而考滿分有app或直接在線上做非常方便’到八月底,剛好實習也結束了,
所以花了一個禮拜多每天狂寫0G >九月的第二個禮拜,都是每天一篇模擬考+還沒寫完的
0G,最後上場考試。
SC
SC是對我幫助最大的課程 > 每次有人問我該不該補習'我都說光是SC就回本了,因為Gmat
其實有很多小規則 > 而Donz把它們很有條理的整理出來 ' 從一開始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到後來每次做題目的時候 ' 我腦袋中甚至都會浮現Lily的聲音說這題怎樣怎樣,刪!
CR
一開始做題目都會覺得:這樣也可以?但每次上課聽Donz分析、慢慢建立正確的解題技巧
後,CR從每次錯最多的部分到錯最少 '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需要慢慢做題目、培養Gmat
邏輯思維的一個科目。
RC
RC考驗的就是閱讀速度和單字量 > 我自己很弱的是單字量 > 但因為我沒什麼時間額外背
單字,所以都是利用通勤跟等吃飯這種很瑣碎的時間,而且因為知道一定背不完,就不太
會有壓力 ' 反而會有「我今天又多認識多少個單字 > 感覺下次又會少錯幾題」的這種想
法。
Q
一開始也卡在有時候會看不懂題目’所以先去把Q的單字背完 > 數學難度沒有很高,但我
常常就是會掉進他的小陷阱裡’有些東西沒想到 > 不過這部分也是一直練習以後,就能
夠知道哪些會是自己的小陷阱‘然後盡量避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73.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604483985.A.7C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