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²⁰²⁰¹¹²⁵ 世界無肉日 ◡̈
🥦 別稱:國際素食日
🥬 英文: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 日期:每年的11月25日
🥕起始年:1986年
🥑發源地:印度
🥥 發起人:Sadhu Vaswani (1879-1966)
Sadhu Vaswani是一位印度的教育家、哲學家、聖人,他為印度的教育體系和婦女權益帶來很大的貢獻。
此外,他向人民提倡素食,讓人民了解動物和人類的出生都是平等的,這個觀念很快就獲得巨大的支持。
11月25日是Sadhu Vaswani的生日,為了紀念並延續他的理念,每年的11月25日被訂為世界無肉日,鼓勵全球一起響應無肉運動。
—
完全無肉4年多+初一十五週一無肉日2年
從大家總是問著我要吃到那時
不知不覺過了六年了....
很謝謝身邊陪我吃草的你們
比我更在意餐廳我能吃什麼的你們
最近剛好又被問到我出國會不會不方便
印度、希臘、馬來西亞、泰國、蘇美、巴拉望、韓國、澳洲都很方便
海島旅遊時本來以為我會完蛋沒有草吃
但都真的都有,很幸福
唯一我有點困擾的是日本
日本的和尚喝酒吃肉
我在那邊不是這麼方便能找到吃的
結果到最後我都只好去吃拉麵
默默的把豚骨請隔壁的碗幫我吃
—
無肉食堂也從年初分享到現在
因為大家總問我無肉吃東西會不會很無聊
因此你們也說看到怎麼這麼多選擇
的確我吃的很幸福
菜單選項少了
讓我這個選擇障礙煩惱也少了
身體也健康了
發炎免疫力都會到正常了
謝謝大家發現新的餐點都會跟我分享
老ㄟ~金ㄚ日呷菜喔!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𓊝𓄹𓄺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𓂃
📷: Cha Cha-wen
.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𖤣𖥧𖥣。
•••••••••••••••••••••••••••••••••••••••
#素食 #國際素食日 #無肉 #世界無肉日 #隨拍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的推薦目錄: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長知識小文2》
中國政權為了抑制非洲豬瘟,關閉了很多屠宰場,宛如「禁屠令」一般。關於「禁屠」,其實早年國民黨的禁屠故事非常有趣喔。
六年前寫了一篇文章,重貼出來讓大家重溫一下。當時候那篇文章,是因為馬英九第二任剛開始時,台灣雞隻隨即遇到H7N9禽流感的侵襲,並導致一位基層民眾的自殺。感傷之餘,特此寫就一篇文章,算是替那位基層民眾生命逝去的悼念。
==========
#速記「#禁屠」在台灣:悼那亡於「#禁宰活禽」的小民
在桃園從事傳統宰雞業的58歲葉先生,自從今年5月「禁宰活禽」政策實施後,生計無以為繼,連房租都繳不起,終至萬念俱灰。上禮拜,葉先生擺上一桌酒菜宴邀鄰友,隨後便手拿殺雞刀割腕自殺。
於是,馬邦伯政權的制度或政策殺人,再添一筆。難過之餘,心生速記一頁「台灣禁屠簡史」,以為只雞絮酒,聊表悼意與記錄。
◆ 禁屠百百款
此次「禁宰活禽」的雷厲風行,主要是農委會看準H7N9禽流感尾隨中國台商入台之「天賜良機」,強勢宣布傳統市場「禁宰活禽」(以土雞屠宰為主)政策將提前至5月17日實施。但早在2006年,農委會即曾希冀推出「禁宰」政策以禁絕禽流感。事實上,「禁宰活禽」政策是以衛生屠宰、低溫運輸與雞隻品牌建立等目標為理據,但由於,此政策有利於大型業者,對傳統現宰活禽業者卻可能產生衝擊,以致爭議四起而延宕多年。
其實「禁屠」牲畜活禽的理由相當多元,從宗教到環保生態等理由,不一而足。以宗教理由為例,中國唐代女帝武則天曾以全民崇佛之名,下了禁殺牲畜與禁補魚蝦的命令;又如日本江戶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也因崇佛尊儒之故,而頒佈一道激進的動保法—「生類憐憫令」,皆是此類。當然,1975年蔣介石駕鶴西歸之後,為了讓台人也能「同體大悲」一番,據說也曾全台禁屠三日。
至於,早年臺灣傳統市場在農曆每月初三、十七兩天,禁止屠殺牲畜,所以休市。猜想此乃是民間普遍初一、十五拜拜,公司商家則是初二、十七拜拜,繁忙的大市過後,拜拜準備的多餘供品物資可滿足家庭多日需求,同時市場也可趁此二日公休。
當然,「#禁屠」的另一面則是「不吃肉」。事實上,隨著動物權觀念的推廣,「世界無肉日」(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成為一種新興社會運動,直至2009年台灣也跟隨國際「全球週一無肉日」腳步,推廣無肉運動。教育部更曾發文國中小學推行「週一無肉」之素食減碳運動,但此政策美其名是鼓勵學生多菜少肉的健康減碳,但背後則是迎合馬英九喜愛的「新生活道德運動」—不斷把制度結構問題,轉化成個人道德的生活問題,如脫掉西裝搞節能節碳等。後來,高雄中山大學跟進,並推出每月六號為「無肉日」,禁止校內餐廳肉食供給,遂引起學生「假減碳之名,行剝奪飲食自決權」的指摘抗議。
不論阻絕供給源的禁屠,抑或從需求面的無肉抑制,早年台灣「豬公」(豬牛羊)可不是隨便任人宰割。同時,從「殺豬」過程,更可管窺一頁流亡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權建設之歷程。
◆ 「#殺豬」與「中華民國」在台灣
國民黨政權流亡入台後,恐於中共威脅下的「政權存亡」焦慮,遂轉化成經濟上兩大目標:經濟穩定與資本積累。首先,穩定表現在對物價的高度控管一事上,如碼頭工人搬運費、三輪車資、腳踏車保管費、理髮、浴室、旅社、豬牛羊肉、洗染、縫紉、碾米與腳踏車等物價,皆是透由議價訂定。1959年的「八七水災」,限制物價專案小組,更頒行全台豬牛羊三牲禁屠八天、非禁屠日限制購買,透由限價、限購與禁屠進行肉價管控。
八天禁屠之後,每星期二跟五為全台的「無肉日」,期能以此政策「節省毛豬以供外銷」。由於1950年代末,美國對台美援始從無償改為貸款,並逐步終結之,國民黨政府被迫轉向出口外銷,以便賺取外匯填補財政缺口,成就後來的出口導向。同時,為了阻絕民間私宰規避「屠宰稅」,還設有「屠宰管理員」,這屠管員主掌的並非衛生問題,而是稅收多寡。
國民黨政權流亡來台後的「屠宰稅」,承襲著過去其在中國的包征制(tax farming system),亦即將此稅外包稅收商徵收,直至1952年才設立臨時約聘的屠管員進行收取。換言之,屠宰稅從包征制改由臨時的屠管員負責,意味著國民黨在台灣的基層統治已開始逐步深化,更是其在台灣社會扎根落腳的一個表徵;畢竟,當一個統治中樞對社會基層控管鞭長莫及之時,往往只能利用「外包收稅」的方式完成稅收汲取。
學者嘗言,當代國家打造(state building)常是透由戰爭過程中,為了有效汲取戰備物資—丁錢糧,而逐步鍛鍊出治理臂膀(administrative arms)。國民黨政權之所以能夠在台灣透由基層屠管員,而非前現代式的包稅商收稅,主要得力於國共內戰狀態在區隔著一個海峽後成為國境間戰爭,讓丁錢糧的盤剝成為可能,否則同一個土地上的內戰,任何的盤剝都將為對手創造出支持者。從國境間的戰爭狀態中,國民黨的治理臂膀便不斷地拓邊深根,國家政權建設(state building)也逐步完成,讓台灣成了國民黨政權成立後的最有效統治階段。
◆ #領18%的#屠宰管理員
由屠宰場屠宰,並非素食主義者的「禁屠令」,也非基於衛生安全之理由,純粹是為了禁絕「私屠」所造成的逃漏稅,例如1966年之時,省議員吳泉洝即曾提出質詢認為,屠宰管理員根本無能力瞭解豬隻有無疾病是否可供食用,應改為獸醫擔任才是。當年,若查獲私宰,則課以5倍處份,後來增加到10倍處份。根據統計,屬於地方稅的屠宰稅,曾占縣市財政整體收入10%以上,足見當年屠宰稅對政府之重要。
直至,1987年4月,屠宰稅終於停徵,走入歷史;此一歷史時間點,也剛好符應台灣內需消費社會逐步的形成。1980年代台幣被迫升值之後,出口型的工業資本陷入窘境,內需型的服務業則成為新興投資標的;例如,從1987年到1990的三年時間,台灣的批發零售餐飲業竟成長了十倍之譜。屠宰稅的停徵,也就間接說明了台灣稅收結構已毋須倚靠戰爭動員年代中,各種具備抑制消費而來的稅徵項目,反倒可逐步倚重鼓勵消費所造就的新興稅目。
當年,為了確實課徵以及防止逃漏屠宰稅,設有「屠宰管理員」職缺,屬於財政稅捐稽徵單位之編制外雇用人員,此乃由於過去國民黨政權的戰時體制,藉由權宜性的外掛體制外人員,不僅可創造出暫時安插之職缺養人,更可藉此讓已經過於臃腫的正式政府體制毫無節制地龐大。儘管,屠宰管理員一直跟政府陳情,要求將其納為稅捐機關的正式編制,但依舊是各憑本事轉入公職。一旦轉正之後,屠宰管理員的年資,即可跟胡志強等人一樣,將其黨工年資併計入公職年資,領取由納稅人補貼的18%退休優惠存款囉。
於是,看來是「禁屠」,書寫的卻是一頁台灣戰後發展變遷的縮影風景。
◆ 走筆至此
話說,人在公門好修行,但「公門」也是惡業造作最易之處。尤其,環顧馬邦伯政權的官員,幾乎其內心都不經意地流露出某種殖民優越心態,口頭上雖以善意或改革為名,但實則潛藏著「教化落後」或「提昇台巴子水平」之心態。是故,欠缺他者關懷的官員,往往成了以「政策」之名殺人的劊子手。不論是從H1N1疫苗、或公糧收購、以至當下的禁宰活禽等等,皆可見哀哀無告的草民身影,倒在政策背後的血泊之中。
或許,「禁宰活禽」政策不論基於衛生、或何種理由,遲早必須實施,但桃園的葉先生卻以性命告誡冷血官虎與社會,政策除了良窳與優劣之考量之外,是否也應該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多一點人性與溫柔的想像呢?!畢竟,在冷冰冰政策執行的最前線,都是一個個鮮活與有血有肉的小民啊?!
#禁屠 #無肉日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在 25 November -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and Animal Rights ... 的相關結果
25 November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Animal Rights Day, SAK (Stop All Killing) is a concept developed by those who concurred with Sadhu Vaswani when he ... ... <看更多>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在 The man who inspired the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的相關結果
Since 1986, 25 November has been observed as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While the day may have received new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with ... ... <看更多>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在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 - Sadhu Vaswani Centre 的相關結果
The global reach of the movement led to the declaration of 25th November as International Meatless Day. Stop All Killing (SAK), an initiative pioneered b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