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認真你就輸了 劉倩怡 20130125
剛出席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
大家都在說香港樂壇頒獎禮沒有公信力。記得我在2011年頭跟何國輝先生在數碼廣播工作了短時期,第一件事也是提議他們辦個有公信力的流行榜和頒獎禮來建立名聲。其實,這個提議也可能是一個天真的主觀宏願,怎樣的制度能確保公平公正?特別在一個商業的社會中一個商業媒體。
我曾經在不同電子傳媒機構流徙、工作,對於整體電子傳媒與唱片行業的關係,和每間電子傳播機構的文化略知一二。當然,我不在決策權力範圍內(我曾短暫時間當過港台流行榜的委員,但金曲又是另一碼子的事),而且有些傳媒工作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但聽聞和觀察過的,總可以理出一些問題的癥結來。那麼,就當這篇文章屬一點點傳媒通識吧。
我首先談及的問題與商業傳媒和電台的關係較大。
流行音樂是很多人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以往電台也是,而電台屬於聽的媒體,音樂靠著電台來普及,是最自然和最有效的方法。以前,電台節目類型不多,主要靠音樂來吸引聽眾,而聽眾需要電台來享受免費音樂,聽多了、熟了就買唱片。唱片公司需要推廣自己的歌手和唱片(大部分時間都是免費的),有甚麼比與電台的關係更重要?所以一直以來,唱片業與電台中人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
但當社會、商業的文化改變了,電台不能靠播放音樂來賺廣告費。我初入行時,在商業二台工作(當時我們稱CR2),電台很注重音樂節目,沒有太多噱頭…但其實投放在這些純音樂節目的廣告已愈來愈少。(即使新城初開台,用全時間音樂播放來建立頻道,同樣出現問題。)後來,電台換班子,多了口號、對準年青人市場定位,將電台打造更強本地樂壇領導地位….。
節目形式改變了,口水多了,音樂少了,但出唱片的歌手沒有少了;電台的營運費也沒有降低了。唱片業和電台沒有滅絕關係,只是互利的合作模式更多元化。愈來愈多唱片廣告用來填補沒有了的airtime,又或者可以說是爭取難得的airtime的一種條件。與此同時,企業化的廣告商以原創流行歌作為廣告歌,散落在大小商業傳媒,這個市場策略很聰明地利用流行音樂將音樂以外的產品的商業價值和傳媒、樂壇連結起來。
電台或電視,除製作日常節目外,還製作愈來愈多的音樂會和活動。這些活動不單提高傳媒機構知名度,也是賺錢的頭目。
漸漸地,傳媒、唱片公司和聽眾或觀眾的關係,大部份已變為傳媒、唱片公司和企業之間的不同關係….
在一個整體性地受著商業文化所影響著的社會,在傳播、娛樂範疇內無免疫力地運作,無論傳媒機構宣稱怎樣的機制,我相信都不可能擺脫歌曲、歌手質素以外,其他商業因素有形無形的影響。即使是以播放率為準則又如何?這些播放率又有著甚麼因素影響?
突然想起鄭國江先生一句歌詞:「得者莫喜,失者莫憂,仍能等那一天….」
借用網絡上有人回應關心妍的一句話:太認真你就輸了。(下期續談)
airtime中文 在 AirTime Diving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AirTime Diving. 233 likes · 10 talking about this · 15 were here. 小琉球潛水個人工作室- 體驗潛水Discover Scuba Diving (不需要證照) - 旅潛Fun. ... <看更多>
airtime中文 在 Wang's News Talk| My CCTV Episode Four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Talk| My CCTV Episode Four: The Program Died Ten Minutes Before Airtime ... 啓德機場關閉25週年:回憶香港那驚險萬分的空港- BBC News 中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