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在法蘭德斯戰場】
今天在公視全球現場中看到國殤紀念日的相關報導,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一百周年,自倫敦塔流淌而下的陶瓷虞美人佈滿了整個護城河,裝置藝術「血染的土地、紅色的海洋」美麗卻令人感傷。
你可能知道,虞美人 (poppy) 是國殤紀念日的代表花。
看到虞美人鮮紅的外表,你也許會聯想到製造鴉片的罌粟。確實虞美人與罌粟都同屬罌粟科,在中文也通稱罌粟花,非常容易搞混。2010年英國卡麥隆首相訪中時,就因為時近國殤紀念日,團員在胸前配帶的虞美人被中方誤認為罌粟,造成一場不小的誤會。
那麼虞美人為什麼會成為國殤紀念日的代表花呢?
這就要提到法蘭德斯戰場 (The Flanders Fields) 與 John McCrae 這位加拿大裔的軍醫了。
法蘭德斯戰場位於比利時的伊珀爾城 (Ypres),是一戰最慘烈的戰場。該地在一戰期間接連發生數次死傷慘重的戰役,其中又以第二次伊珀爾戰役 (1915.4.22-1915.5.25) 最為殘酷。在這場戰役中,德國無預警地使用化學毒氣武器攻擊協約國英、法軍陣營,造成大規模死亡,此次也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大量使用化學武器的交戰。
John McCrae 就駐守在這場戰役中的小型急救站裡,也是在這裡,他的朋友 Alexis Helmer 中尉在他眼前傷重死亡,年僅22歲。 McCrae 抑止不住心中的哀傷,於第二天1915年5月3日在急救站中用鉛筆在紙上寫下了《在法蘭德斯戰場 (In Flanders fields)》詩作。
In Flanders fields the poppies blow
Between the crosses, row on row,
That mark our place; and in the sky
The larks, still bravely singing, fly
Scarce heard amid the guns below.
We are the Dead. Short days ago
We lived, felt dawn, saw sunset glow,
Loved and were loved, and now we lie,
In Flanders fields.
Take up our quarrel with the foe:
To you from failing hands we throw
The torch; be yours to hold it high.
If ye break faith with us who die
We shall not sleep, though poppies grow
In Flanders fields.
同年12月,這首詩被刊載在英國倫敦的雙周刊 Punch 上,迅即被各國媒體轉載,成為一戰時期最重要的軍事詩作之一。詩裡第一句「在法蘭德斯戰場虞美人迎風開放」描寫法蘭德斯田野盛開的虞美人景色,從此紅色的虞美人花朵就深植在一戰參與國的人民心中。
順帶一提,國殤紀念日 (Remembrance Day) 在各國都有不同的稱呼,澳洲、加拿大與英國稱國殤紀念日、馬爾他和南非直接叫虞美人花日 (Poppy Day)、在美國就是退伍軍人日 (Veterans Day),其他還有各種名稱,國際上使用的是此節日最早的名稱-停戰日(Armistice Day)。
順帶二提,其實不管虞美人或罌粟,都有很多的花色如紅、白、紫,並非只有紅色。
1111對你而言是什麼日子呢?
[Miss Sunday]
Search
armistice中文 在 Armistice Day 2018: Kelly, Sydney - ABC中文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