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電視實況節目《沒有起跑線》被批評受訪的怪獸家長表現太誇張、有嘩眾取寵之感。
其實,我覺得現況確是誇張地瘋狂:
很多家長非常在意大細b的學習分別。家長製造bb時,有策略地調整時間製造大b(年頭出生);或者讓細b(年尾出生)遲一年入學做班中大哥;甚至讓細b多讀一年n或k1,以報考名幼為目標。
越來越多半歲的嬰兒開始上 Playgroup。
上兩間幼稚園,一國際一學卷;或者全職主婦也讓孩子上全日制幼稚園,因為相信自理、規矩、所有孩子應該學習的都應該由老師教才好,結果孩子由早到晚都困於學校𥚃。
孩子普遍上3、5、7樣興趣班,現在所有興趣班也開幼兒課程,坊間也舉辦不同名目的幼兒比賽,一眾幼兒努力上課、練習、比賽、以收集一大堆證書、奬牌、獎杯。
在香港,5歲才可考劍橋英語試,但大陸並沒有此限制,因此四歲幼兒趕緊在小一面試前上深圳考試並拿取證書。
我當教師時,眼見初小學生上學一整天後,緊接下來留校做功課,六時家長來到,再帶小孩上公文學習班,中英數各一天,其餘兩天游泳跳舞,晚晚8時多才回家吃晚飯休息,真的是䌓忙兒童。
上baby kingdom一趟,主流言論都是:催谷是必須的。現今香港沒有可能如上一代般有天生天養、自然成長這回事。上到名幼,才上到一線小學再上band one中學,或上龍校,一次過把12年的教育攪定了。興趣班之嘛,小孩怎會覺得辛苦,他們當這些是玩樂,他們就是不願意刪減任何一項。學語言、學音樂、玩運動,遲了開始就有回不了頭的遲滯落後,打後更努力更辛苦才可能追得上。今天你不催谷你的小孩,他日他或會埋怨你不好好栽培他。
小孩有壓力,但其實家長所受的壓力都相當大,怕錯手阻礙了孩子的發展、糟蹋了孩子的才能、耽誤了孩子的前途。
正仔下年上K2,我在搜尋資料準備,直資私校k2已經開始要報名,有的甚至學期尾開始面試,得到的資訊都是嚇人的多,譬如認讀幾十個英文字、過百個中文字、加減數等等。閱讀討論區的備戰策略會讓家長恐慌性催谷孩子的,究竟為甚麼面試前,小孩要學會小一需要學習的內容,而到小一時就去學小二的知識,成長真的要如此趕快如此競爭性如此繁忙?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