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ably.com/blog/no-we-dont-use-kubernetes
八月第一篇,就來個有趣的文章,來看看 ably 這間 SaaS 公司為什麼沒有使用 Kubernetes,不但當前沒有使用,甚至短期未來內都不會想要使用
更是直接的說如果你有興趣來加入團隊,千萬不要把將 Kubernetes 導入到團隊中是一個可能發生的事情。
我個人覺得這篇文章滿好的,因為是認真的去比較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對團隊來說到底是可接受還是不可接受
而不是所謂的人云亦云,人家要我也要,人家不要我也不要...
文章分成兩部分,前述介紹當前 Ably 的環境架構是什麼,而半部分則是很技術的去探討如果導入 Kubernetes 帶來的好處與壞處是什麼
最終權衡比較之下,會發現導入 Kubernetes 沒有帶來實質上的好處。
文章開頭先簡述了一下 Kubernetes 這幾年的風潮,從最初 Google Borg 的開發開始談起,作者特別提到當初 Borg 的用法可是將一堆實體機器給搭建出一個 Private Cloud 的叢集給團隊使用,
而目前 Kubernetes 更多的用法則是搭建於 Public Cloud 上面的虛擬機器中,透過將 Kubernetes 部署到這些不同的 Cloud Provider 似乎帶來了介面統一的結果,對於 DevOps 人員來說
不同 Cloud Provider 如今看起來都是 Kubernetes 的樣貌。
Ably 目前到底怎麼部署應用程式
Ably 主要使用 AWS 作為其 Cloud Provider,並且於 EC2 機器上使用 docker/container 來部署團隊中的應用程式。
作者團隊中沒有使用任何已知的 Orchestration 服務來管理多節點上的 docker/container,取而代之的則是每個 VM 開機後則會根據 autoscaling group 的機制來判斷
每個機器應該要部署哪種 container/docker。
對於 Ably 來說,團隊中沒有任何 scheduler 相關的服務來調度各種服務,這意味每個 VM 就代表一種服務,所以將 VM 上的服務從 Core 轉換成 frontend 這種行為不會發生。
今天需要針對需求轉換服務時就以 VM 為基準來整批換掉即可。
每個節點上面都會有一個輕量的監控服務,用來確保運作的 Container 如果掛掉後可以被重啟,甚至如果當前運行的版本不符合需求時也能夠將該服務給停止。
流量方面,因為每個 Autoscaling Group 就代表一個服務,所以直接使用 NLB 與 Target Group 來將流量導入該 Autoscaling Group 即可。
至於容器與容器之間的內部流量(譬如 k8s service 等)作者認為也不是太大問題,畢竟每個機器本身都會被 VPC 賦予一個 IP 地址,所以使用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接下來作者從幾個層次去探討當前設計與使用 Kubernetes 帶來的改變,分別有 (原文很多,這邊摘要不然文章會太長)
題外話,由於 Ably 的 Infra Team 數量有限,所以要考慮 K8s 只會考慮 K8s Service,如 EKS。
1. Resource Management
Ably:
a. 根據服務的需求來決定每個服務要用到的 VM 等級
b. 不需要去煩惱如何處理將多個小服務給部署到一個適合的大 VM 中
c. 作者稱這種行為其實就是 AWS 官方強調的 Right Sizing, 譬如只能跑兩個 Thread 的服務不需要 16vCPUs, 久久寫一次硬碟的服務也不需要一個 90,000 IOPS 的 SSD
d. 選擇一個正確的元件來搭建一個符合服務的 VM 讓團隊可以控制成本同時也減少額外的管理負擔
K8s:
a. 必須要使用一個比較強大等級的 EC2 VM,畢竟上面要透過 Container 部署很多服務
b. 針對那些需要小資源的服務來說,透過這種方式能夠盡可能的榨乾機器的資源,整體效能使用率會更好
c. 但是針對資源量沒有很辦法明確定義的服務則是會盡可能地去吃掉系統上的資源,這種被稱為 nosy neighbors 的常見問題已經不是首次出現了, Cloud Provider 本身就需要針對 VM 這類型的服務去思考如何處理資源使用,而 Cloud Provider 都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再處理這一塊
而所有 Kubernetes 的使用者則必須要自己去處理這些。
d. 一個可能的作法則是一個 VM 部署一個服務,不過這個做法跟團隊目前的作法已經完全一致,所以就資源管理這一塊,團隊看不到使用 Kubernetes 的優勢。
2. Autoscaling
Ably:
a. EC2 VM 本身可以藉由 Autoscaling Group 來動態調整需求
b. 有時候也是會手動的去調整 EC2 的數量,基本上手動跟自動是互相輔佐的
c. 團隊提供的是 SaaS 服務,所以其收費是針對客戶實際上用多少服務來收,如果開了過多 EC2 VM,則很多不要的花費與開銷都是團隊要自行吸收
d. 團隊需要一個盡可能有效率的方式能夠即使遇到流量暴衝時也能夠保證良好的服務的機制
K8s:
a. 可以透過不少方式來動態調整 Container 的數量,
b. 甚至可以透過 Cluster autoscaler 來針對節點進行調整,根據需求關閉節點或是產生更多節點
c. 動態關閉節點的有個問題是關閉節點時通常會選擇盡可能閒置的節點,但是閒置並不代表沒有任何服務部署再
上面,因此該節點上的 Container 都要先被轉移到其餘節點接者該目標節點才可以被正式關閉。這部分的邏輯作者認為相對複雜
d. 整體來說,k8s 有兩個動態調整的部分,動態節點與動態服務,而現有的架構只有一個動態節點。所以使用 k8s 則會讓問題變得更多更複雜。
3. Traffic Ingress
Ably:
a. Traffic Ingress 基本上每個 cloud provider 都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上團隊只要能夠維持每個服務與背後的機器的關係圖,網路流量基本上都沒有什麼需要團隊管理的。
b. 使用者會透過直接存取 NLB 或是透過 CloudFront 的方式來存取團隊內的服務
K8s:
a. EKS 本身可以透過 AWS VPC CNI 使得每個 Container 都獲得 VPC 內的 IP,這些 IP 都可以讓 VPC 內的其他服務直接存取
b. 透過 AWS LB Controller,這些 Container 可以跟 AWS LB 直接整合,讓封包到達 LoadBalancer 後直接轉發到對應的 Container
c. 整體架構並不會比團隊目前架構複雜
d. 唯一缺點大概就是這個解決方案是完全 AWS 綁定,所以想要透過 k8s 來打造一個跨 Cloud Provider 的統一介面可能就會遇到不好轉移的問題。
4. DevOps
Ably:
a. 開發團隊可以透過簡單的設定檔案來調整部署軟體的版本,後續相關機制就會將 VM 給替換掉,然後網路流量也會自然的導向新版服務
K8s:
a. 開發團隊改使用 Kubernetes 的格式來達到一樣的效果,雖然背後運作的方式不同但是最終都可以對開發團隊帶來一樣的效果。
上次四個分析基本上就是,使用 k8s 沒有帶來任何突破性的好處,但是 k8s 本身還有其他的功能,所以接下來作者想看看 k8s 是否能夠從其他方面帶來好處
Multi-Cloud Readiness
作者引用兩篇文章的內容作為開頭,「除非經過評估,否則任何團隊都應該要有一個跨 Cloud-Provider 的策略」
作者表明自己團隊的產品就是那個經過評估後斷言不需要跨 Cloud Provider 策略的團隊,同時目前沒有往這個方向去追求的打算。
同時作者也不認為 K8s 是一個能夠有效達成這個任務的工具。舉例來說,光 Storage 每家的做法都不同,而 K8s 沒有辦法完全將這些差異性給抽象畫,這意味者開發者終究還是要針對這些細節去處理。
Hybrid Cloud Readiness
管理混合雲(Public Cloud + Private Cloud based on Bare-Metal servers)是作者認為一個很合理使用 K8s 的理由,畢竟這種用法就跟當初 Google Borg 用法一致,是經過驗證可行的。
所以 Ably 如果有計畫要維護自己的資料中心時,底層就會考慮使用 Kubernetes 來管理服務。畢竟這時候沒有任何 Cloud Provider 提供任何好像的功能。
不過 Ably 目前沒有任何計畫,所以這個優點也沒有辦法幫助到團隊
Infrastructure as Code
團隊已經大量使用 Terraform, CloudFormation 來達成 IaC,所以透過 k8s YAML 來維護各種架構不是一個必要且真的好用的方式。
Access to a large and active community
另外一個很多人鼓吹 K8S 的好處就是有龐大的使用者社群,社群內有各種問題分享與探討。
作者認為
a. AWS 的使用者社群數量是高於 Kubernetes
b. 很多情況下,一個迭代太快速的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對團隊有太大的幫助。
c. 很多人都使用 k8s,但是真正理解 k8s 的人微乎其微,所以想要透過社群來幫忙解決問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要難,畢竟裡面的問題太雜,很多時候根本很難找到一個真正有效的答案。
Added Costs of Kubernetes
為了轉移到 K8s, 團隊需要一個全新的 team 來維護 k8s 叢集以及使用到的所有基本服務。舉例來說,EKS, VPN CNI, AWS LB 帶來的網路好處並不是啟動 EKS 就會有的,
還必須要安裝相關的 Controller 並且進行設定,這些都是額外的維運成本。
如果找其他的服務供應商來管理 Kubernetes,這意味公司就要花費更多的$$來處理,所以對團隊來說,金錢與工作量都會提高,不同的解決方式只是這兩個指標的比例不同而已。
結論:
1. Ably 覺得 Kubernetes 做得很好,但是團隊目前沒有任何計畫去使用它,至少目前這階段沒有看到任何實質好處
2. 仔細評估後會發現,導入 k8s 其實也會帶出不少管理上的問題,反而並沒有減輕本來的負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loud service比較」的推薦目錄: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各大廠的雲端比較- 看板Clou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aws價格、gcp流量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評價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aws價格、gcp流量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評價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GCP x AWS x Azure | 今天晚上八點,我會跟大家分享這次出書 ... 的評價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cloud server比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cloud service比較 在 cloud server比較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loud Native 這個詞近年來非常熱門,CNCF 甚至也有針對這個詞給出了一個簡短的定義,然而對於每個使用者來說,要如何實踐這個定義則是百家爭鳴。我認為很認真地去探討到底什麼樣才算 Cloud Native 其實就跟很認真的探討什麼是 DevOps 一樣,就是一個沒有共識,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本篇文章從 CNCF 的定義衍伸出 Cloud Native 帶來的優勢,並且針對這個領域介紹了十三種不同面向的科技樹,每個科技樹也都介紹了幾個常見的解決方案。
好處:
1. Speed
作者認為 Cloud Native 的應用程式要具有快速部署與快速開發的特性,擁有這些特性才有辦法更快地去根據市場需求而上線面對。眾多的雲端廠商都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讓部署應用程式愈來愈簡單,而 Cloud Native 相關的工具則是大量採用抽象化的方式去描述這類型的應用程式,讓需求可能更簡單與通用的部署到不同環境中。
2. Scal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Cloud Native 的應用程式應該要可以無痛擴張來對面不論是面對一百個或是一百萬個客戶。底層所使用的資源應該都要根據當前的需求來動態配置,避免無謂的金錢成本浪費。此外自動化的 Failover 或是不同類型的部署策略(藍綠/金絲雀..等)也都可以整合到 Cloud native 的工具中。
3. Quality
Cloud Native 的應用程式建置時應該要保持不變性,這特性使得應用程式本身能夠提供良好的品質一致性。此外大部分的 Cloud Native 工具都是開放原始碼專案,這意味者使用時比較不會遇到 vendor lock-ins 的問題。
以下是作者列出來認為 Cloud Native 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十三種面向,以及該面向中幾個知名專案。
相關領域
1. Microservices (Node.js/Kotlin,Golang)
2. CI/CD (Gitlab CICD/ Github Actions)
3. Container (Docker/Podmna/LXD)
4. Container Orchestration (Kubernetes/Google Cloud Run)
5. Infrasturcutre as Code (Terraform/Pulumi)
6. Secrets (Vault /Sealed Secrets)
7. Certificates (cert-manager/Google managerd certificates)
8. API Gateway (Ambassador/Kong)
9. Logging (EKF/Loki)
10. Monitoring (Prometheus/Grafana/Datadog)
11. Alerting (Prometheus Alertmanager/Grafana Alerts)
12. Tracing (Jaeger/Zipkin)
13. Service Mesh (Istio/Consul)
https://medium.com/quick-code/how-to-become-cloud-native-and-13-tools-to-get-you-there-861bcebb22bb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這篇文章的內容比較主觀,是作者列出自己認為 DevOps/SRE 2021 需要注意的工具
1. Managing Cloud Services via Kubernetes CRDs.
三大公有雲廠商目前也都推出透過 CRD 的方式來管理 Cloud Services,譬如 AWS Controllers for Kubernetes, Azure Service Operator, GCP Config Connector。一旦這些工具逐漸成熟,管理人員可以使用管理 kubernetes 的方式一併來管理相關的雲端資源。
個人看法:目前大家習慣用 Terraform, Ansible 等 IaC 等工具來管理,如果往這個方向走去,等於就是逐漸使用一個方式去管理一切。
此外也滿好奇最初的 Kubernetes Service Catalog 搭配 Broker 的方式其實也已經可以用 Yaml 等方式來管理雲端資源了,沒有仔細看 Service Catalog 目前的發展狀況,這兩者的差異有哪些
2. Pulumi
Terraform 作為 IaC 工具的龍頭老大勢必會有挑戰者對其虎視眈眈, Pulumi 這家公司就是挑戰者之一,該公司的產品提供的 IaC 工具能夠採用常見的程式語言來撰寫,避免所有開發者都要額外學習全新的 DSL。此外 Pulumi 今年度也有推出自己的 GitOps 相關工具,不過儘管如此,目前其使用社群都還是不及 Terraform.
個人看法: 當 CDK + Terraform 整合逐漸穩定後, Pulumi 的特色就會減少一項,這場戰爭目前還是看好 Terraform
3. Terragrunt & TFSEC
Terraform 因為其開放原始碼社群的緣故,有愈來愈多的整合工具來幫忙 Terraform 去處理不同的議題,這種合作模式會讓 Terraform 的功能愈來愈強大。 Terrafrunt 則是一個用來管理大型 Terraform 專案的好工具,能夠幫助開發者更友善的管理眾多設定檔案。此外 TFSEC 則是一個針對安全性議題的整合工具,幫助開發者透過靜態分析的方式去檢查當前 Terraform 的內容是否會有潛在的安全性問題。隨者 DevSecOps 的概念慢慢出來,開發與維運者也要多注重些關於安全性的整合工具。
4. Tekton
CI/CD 市場上能夠選擇的工具實在太多,而 Tekton 則是一個基於 Kubernetes 的 CI/CD pipeline 系統,相對於大部分的系統是透過單一 Yaml 去描述 Pipelin, Tekton 則是透過 CRD 的方式於去定義每個 Stage,其帶來的好處就是相同的 stage 可以重複利用,不需要針對每個 pipeline 都去重新設計
個人看法: Tekton 的架構有好有壞,隨者所有的 stage 都變成單一小CRD,管理者想要一目瞭然整個 pipeline 變得非常繁瑣,使用上也常搭配 JenkinsX 來提供複雜的 CI/CD 功能
5. Trivy
如同前面提過,DevSecOps 的概念出來後,任何部分都要去考慮安全性,而 Container Image 本身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地方。因此也有不少的開源專案針對 Container Image 來進行掃描與偵測。有些 Contianer Image Registry 直接整合相關的掃描工具,自動掃描所有更新的 Image 並且提供報告給管理人員。 掃描工具諸如 Trivy, Falco, Clair, Anchore Engine 等都值得大家多多注意。
6. ShellCheck
儘管現在有愈來愈多的工具幫助開發者來管理整個叢集,然而 shell script 的定位還是不可動搖,太多時候我們還是需要自行撰寫相關的 shell scrtip 來完成一些任務。 ShellCheck 則是一個針對 shll script 的靜態分析工具,透過 lint 與常見錯誤等分析,讓開發者能夠寫出有更好品質且更好維護的 shell script.
7. Litmus
2011 Netflix 提出 Chaos Monkey 這類型的環境檢測工具,這方面的議題就沒有減少過,即是到了充滿 Kubernetes 的今日,還是有不少的開源專案或是商業平台在提供這方面的服務,譬如 chaoskube, kube-monkey, PowerfulSeal 以及 Gremlin.
作者這邊想要強調另外一套更容易使用且容易擴充的專案 Litmus,該專案基於 Kubernetes Operator 的概念去開發,透過 ChaosEngine, ChaosExperiment 以及 ChaosResult
原文: https://medium.com/dev-genius/technologies-tools-to-watch-in-2021-a216dfc30f25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aws價格、gcp流量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推薦與評價
Amazon Web Service(AWS)和Microsoft Azure 透過壓低價格積極搶攻市場大餅。但特別的是,三巨頭之一的Google Cloud Platform(GCP)此時卻淡定表示 ... aws azure比較 ... ... <看更多>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aws價格、gcp流量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推薦與評價
Amazon Web Service(AWS)和Microsoft Azure 透過壓低價格積極搶攻市場大餅。但特別的是,三巨頭之一的Google Cloud Platform(GCP)此時卻淡定表示 ... aws azure比較 ... ... <看更多>
cloud service比較 在 各大廠的雲端比較- 看板Clou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eblog.cisanet.org.tw/post/Cloud-Computing.aspx
各家雲端技術比較
作者: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 發表於2010/1/5 下午 05:11:19
微軟
Google
Yahoo
Amazon
詳見鏈結
作者:Openfind 產品行銷經理 林育竹
國際大廠紛紛推動結合雲端運算計畫
雲端運算已經被視為繼Web 2.0之後,下一波科技產業的重要商機。根據美林證券
估計,未來五年全球雲端運算市場規模將達到九百五十億美元,佔全世界軟體市場的12
%。雲端運算背後龐大的商機潛力,使Google、IBM、微軟、Yahoo、Amazon、甲骨文(
Oracle)、惠普、戴爾、昇陽(Sun)等各種科技大廠,都在今年大舉跨入雲端運算領域
,搶佔先機。分別說明目前正進行雲端運算計畫的國際大廠現況如下:
Google
在美國網路搜尋市場佔有率第一名的 Google,其實很早就將這概念應用在自家提
供的服務上,諸如Gmail、YouTube、Google Docs、Google Talk、Google Calendar、
Google Gadget等,Google 於2007年10月與 IBM 合資超過 1,500 萬美元,建立 Google
101 大型資料運算中心,並在 2008 年將雲端運算定為未來的發展策略,而這點,可從
Google為進軍通訊產業而推出的G-phone看出點端倪。因此從 Google 大舉佈局雲端應用
下,相信在加強「端」連到「雲」的入口和架構完整的商業模式後,是很有機會在未來市
場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IBM
主推Blue Cloud「藍雲計劃」的主要切入點不在於如何提供消費端各種服務,他
更專注的是如何提供雲端運算所需擁有的硬體設備與管理軟體,允許企業將運算任務分成
不同組件,分別調至最有效率的電腦系統執行,解決企業尖鋒、離鋒時間的系統負荷量問
題。同時結合網路巨人 Google 以成為雲端運算中的要角,並著手在全球數個城市建立雲
計算中心。
Microsoft
微軟在雲端的策略則是「Software + Service」。預計推出的新作業系統「Azure
」,將結合Live Mesh開發新功能,並整合各種Live Services;Azure另一項用途,是能
讓軟體開發者所撰寫的程式直接在微軟資料中心上線,不需靠公司裡的伺服器;Azure就
像是微軟線上服務的地基,紮穩微軟邁向雲端之路。
Yahoo
Yahoo將開源雲端運算框架Hadoop,應用在自家搜尋服務的兩千台伺服器上,來處
理超過5 Petabytes的網頁內容,建立整個網際網路的網頁索引資料。此外,Yahoo的雲端
產品定位為Consumer Cloud Computing,提供Yahoo! Live、Yahoo! oneConnect、
NewsGlobe,等線上訊息服務。而即將正式開放的Yahoo Application Platform,則是提
供開發者線上撰寫和執行程式的開放平台。
Amazon
Amazon 的 Web Services,透過虛擬化的技術,Amazon EC2搭配 Amazon S3 儲存
服務,提供各種不同規格的虛擬主機和儲存空間,使軟體開發者能快速地在上面安裝或執
行所需的服務,用完了就結束完全沒有負擔,由於費用低廉,吸引了很多開發人員使用。
而且你只要負擔所使用的時間與資源即可,在成本效益的投資上,這樣的服務相當吸引人
。
什麼是雲端計算?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從本質上來看,他是一種分散式運算(
Distributed Computing)的新運用,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際網路將龐大的運算處
理程序(Process),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Sub process),再交由多部伺服
器(Multi- Server)所組成的龐大系統,透過搜尋與運算分析之後,再將處理結果回傳
給使用者端。透過這項技術,網路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可以在數秒之內,處
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資訊,達到和「超級電腦」同樣強大效能的網路服務。
簡單來說,就是讓網路上不同電腦同時幫你做一件事情,大幅增進處理速度。有
人主張Cloud Computing翻譯為「雲計算」,但也有人將之解讀成「雲端運算」;「雲」
即為我們最常使用的網際網路(Internet);「端」則指使用者端(Client)或泛指使用
者運用網路服務來完成事情的方式。最終目標是沒有軟體的安裝,所有的資源都來自於雲
端,使用者端只需一個連上雲端的設備與簡單的介面(例如瀏覽器)即可。
從網際網路解讀雲端運算的演進
隨著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下,硬體效能與行動裝置的高速運算需求提升,加上寬頻
的普及等面向,來觀察雲端運算的演進,可以從早期的網路撥接(Modem)談起,歷經網
路伺服器(Web Server)、主機代管(Web Hosting)、到現今發展的應用程式代管(ASP
)。未來的資訊產業中,網際網路服務將是主流,於是雲端運算的概念順應而生。最簡單
的雲端運算技術在網路服務中已經隨處可見,例如「搜尋引擎、網路信箱」等,使用者只
要輸入簡單指令即能得到大量資訊。未來如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衛星導航(GPS
)等行動裝置都可以透過雲端運算,發展出更多的應用服務。
進一步的雲端運算更可應用在生物科學。例如:分析基因結構(例如 DNA)、基
因圖譜定序、解析癌症細胞等。利用雲端運算架構協助,效率快又準確。根據國際市場調
查機構 Gartner 研究指出,企業 IT 投資中,80%是用在既有系統的維修,而非更新升級
。對於企業而言,資料的儲存與取得都透過網路來進行,由雲端運算架構主動處理,可大
幅降低成本,並且達到更好的效果。
雲端運算的挑戰與機會
國際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 2008年3月的研究提出:穩定性、安全性、只
有少數IT大廠能夠提供雲端服務、不曉得應用程式建置在那一個資料中心、能夠參照的企
業案例很少、及欠缺獨力軟體開發商支援等等問題是現在發展雲端運算必須面臨的挑戰。
因此針對企業應用,市場上出現「低空雲」的名詞,根據北京微軟亞洲研究院院
長洪小文表示「大型公司或政府單位用的系統,在安全性考量下,不太可能把資料放在別
人那裡,因為涉及政府和公司的機密,所以這些單位要自己買伺服器、軟體,自己組雲、
計算,服務於內部人員」。因此,企業的雲端運算,除了運算效能的考慮外,安全性與機
密性,仍是企業相當重視的議題。
雲端運算,百家齊鳴,各廠商主要都在強調其靈活運用,但在宣傳自家產品或服
務的同時,很少聽到關於雲端運算衍伸出的資料防護議題,我想資料安全性以及企業用戶
對隱私洩露的擔心,都還會是雲端運算發展急需克服的關鍵問題。
參考資料
淺談雲端運算,文/CSIS副研究員 李鎮宇
解讀IT明日之星— 雲端運算,文/王宏仁
Google微軟:雲端對決,文/王勇
雲中漫步—迎接雲計算時代的到來,文/Googl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
[Cloud Computing] IT邦幫忙系列討論文章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2%E7%AB%AF%E9%81%8B%E7%AE%97
https://www.zdnet.com.tw/news/software/0,2000085678,20131511-2,00.htm
https://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33911,00.htm
Google
IBM Blue Cloud
Yahoo Application Platform
Microsoft Azure
Amazon Web Service
附錄1、各家雲端運算比較
資料來源:iThome整理,2008年7月及10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9.139.40
※ 編輯: Obb 來自: 210.209.139.40 (09/26 21: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