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 攀岩粉 (climbing chalk)
最近都在看奧運的攀岩比賽,大家一定會發現選手們都要把手用粉弄的白白的,那就是今天要介紹的攀岩粉。
雖然它的英文名字是Chalk,也就是粉筆的英文,但成份其實和我們在寫黑板的粉筆不同。
一般使用來寫黑板的粉筆,成份為碳酸鈣(CaCO3)
攀岩使用的粉,主成份則為碳酸鎂(MgCO3)
※ 所以不要為了省錢,去買一盒「粉筆」壓碎來用⋯⋯
不過科學研究中,對於鎂粉是不是因為增加摩擦力,而讓攀岩活動的表現變好,還沒有一致的結論。
像2001年就有一篇文章試圖來分析使用攀岩粉是必需或迷思,研究了15個受試者,分別抓握不同的岩石(頁岩、砂岩、花崗岩),上面有粉和無粉,以及有無水份在上面,再用機器把石頭拉開,去測定使用的力量。
研究結論反而是有粉時會降低磨擦力!和大家直覺上的想法不同⋯⋯而且還提出,真的把手部的水份都吸乾,反而會讓摩擦力下降(其實這個合理,想想我們碰水久了之後,皮膚會變得皺皺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摩擦力;在生活上也會為了數鈔票或推開垃圾袋在手指上沾一點水。)
Li, F-X., S. Margetts, and I. Fowler. "Use of ‘chalk’in rock climbing: sine qua non or myth?."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19.6 (2001): 427-432
後來在2012年時,科學家找了11個受試者,使用可以調整傾斜角度的機關,來固定要測試的石頭(石灰岩及砂岩),當受測者抓在上面時,開始增加傾斜角度,直到受測者掉下來。
結果發現顯著增加磨擦係數(石灰岩 +18.7%,砂岩 +21.6%),所以這項研究是支持使用攀岩粉的。
(私心認為這樣比較接近實際使用時的場景)
Amca, Arif Mithat, et al. "The effect of chalk on the finger–hold friction coefficient in rock climbing." Sports biomechanics 11.4 (2012): 473-479.
到了2016年,科學家想使用肌電圖去評估肌肉施力的狀況;這次找了19名受試者,結果發現有沒有粉,在摩擦力、施力、肌肉活動上,都沒有明顯差異!
但是,有粉的狀況下可以掛在上面比較久⋯⋯
Kilgas, Matthew A., et al.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carbonate (chalk) on geometric entropy, force, and electromyography during rock climbing."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 32.6 (2016): 553-557.
〖小結〗看起來應該還是有用啦,雖然不能單純用增加摩擦力的理由來解釋,不過,看那麼多選手都在用,而且研究中說可以掛在上面比較久,就值得自己去體會一下。
* 同場加映:
1. 有人會問到用這些鎂粉,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呀?
基本上不會,主要的刺激性是在呼吸道,在通風換氣好的狀況下是沒問題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室內攀岩場會規定不能用粉狀的,而要使用液狀或膏狀的碳酸鎂。
那如果吃進去呢?其實平常也吃了很多食品級的碳酸鎂了,會放在像胡椒粉或咖哩粉中,去保持乾燥,避免結塊。(不過攀岩用的會不會使用到工業級的,就不一定了⋯⋯可能會有比較多的雜質,用餐前還是先洗乾淨吧。)
2. 疫情之下,去攀岩場館安全嗎?
重點還是通風換氣和容額管控啦。我是覺得很多岩館有挑高,通風換氣反而比較好。
至於有些人會擔心之前新聞常報導新冠肺炎病毒可以在物品表面存在很久還有傳染力,那岩館不可能每個人爬過都消毒一遍怎麼辦?
其實每個人上去之前先做好手部消毒,下來之後也再手部清消一遍就可以大大降低風險了。
另外,今年6月研究指出,雖然冠狀病毒在塑膠上可以存在48小時,但使用攀岩粉,病毒在上面的活性就會大幅下降。(這樣不就讓人更想用了嗎⋯⋯哈哈哈)
Owen, Lucy, Katie Laird, and Maitreyi Shivkumar. "The effect of climbing chalk powder on the infectivity of human coronavirus OC43."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72.6 (2021): 725-729.
最後,傍晚還有奧運運動攀登,女子組的決賽⋯⋯大家用力看起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
et al斜體 在 Ci兔的保健工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苦等已久的《#腦炎孢子蟲下集》終於出爐囉
這篇的談論會聊到
#如何幫歪頭症兔兔🐰
#做復健和如何避免腦炎孢子蟲發作
🐇前言
腦炎孢子蟲最常見的神經症狀為前庭神經所引起,包含歪頭、眼球震顫、運動失調、轉圈這些症狀。(前庭神經深入文有網址補充)
🐇#醫療藥物治療方式
1.#Benzimidazole類藥物💊,主要是驅腦炎孢子蟲,但可能造成骨髓抑制和腸道上皮壞死,需要謹慎使用和追蹤紅白血球的狀況
2. #BZDs鎮靜藥物💊
針對在翻滾嚴重的病患可以用來減少神經症狀
3.#支持療法:依照兔兔🐰出現的症狀給予藥物改善
4.#中醫治療:中草藥🌿和針灸/雷射治療
🐇#居家照護注意事項
1.#提供一個安靜的空間,地面和周圍建議以巧拼、毛巾捲等圍起來,提供一個止滑且防碰撞受傷的區域(若是會翻滾的兔兔,環境空間可以參考圖一兔籠大小,如果是不會翻滾的🐰兔兔,空間可以加大,讓🐰有空間行走,提早復健)
2.#密切觀察進食🍜排便尿💩狀況,可以多給蔬菜🥬和較細軟的牧草;若進食量明顯不足需灌食草粉或營養粉;但仍以最不造成緊張的方式給予處置
3.#注意朝下那面的眼睛是否有摩擦受傷,可以生理食鹽水清理👀眼周分泌物
如果頸部歪斜接近90度可以幫🐰戴上👶寶寶用的頸枕,減少地面的摩擦
4.#若能稍微或可輔助站立的話,提供足夠止滑的活動區域,一天多次,每次至少10到30分鐘。可以用零食引誘,讓兔兔🐰多活動
5. #頸部和全身肌肉的按摩和伸展🤸♀️
(有影片教學)
🐰#頸部和肌肉按摩的深論題
#前庭平衡訓練
由於前庭問題會造成病患害怕眩暈而減少活動,但這樣會讓前庭平衡系統退化更嚴重,進而影響到未來的生活。目前大多鼓勵儘早開始進行前庭復健運動治療,訓練目標大致為下列兩點:
1.#習慣動作或姿勢造成的眩暈
2.#平衡的再訓練
這訓練大概可以分成幾個階段:
1.#初期:維持肌肉的柔軟度,做肌肉按摩;在止滑地面上輔助🐰行走
2.#中後期:強化核心能力,可以利用點心引導兔兔🐰做一些需要平衡的動作並且鼓勵活動和協助做一些被動的關節伸展
(有影片參考)
🐇#平常我們該怎麼預防腦包子蟲的傳染和復發
1.#減少緊迫,可能造成緊迫的原因非常多,像環境改變(氣溫、人事物),食物改變還有身體其它疾病造成不適造成的緊迫
2.#免疫力提升:健康均衡的飲食和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保健品ex:藻康瘤、瑞格敏、活力原等等)
3.#環境清理,大部分的消毒劑對於孢子都有效用,例如酒精、雙氧水等。
4.#預防性投予benzimidazole類藥物
,但由於此類藥物存在副作用,給予後建議追蹤血檢
看到這裡的拔拔麻麻們,辛苦了,相信你們一定更了解歪頭症🐰照顧的方式,真的遇到了,別慌張,儘早就醫,都會有機會復原的
#喜歡此文章幫小編按一個👍
#可以多多分享文章讓更多兔奴們更了解歪頭症居家照顧喔
#若上集沒看到可以點擊連結🔗喔
https://www.facebook.com/322666481895686/posts/797296274432702/?d=n
在此感謝🙏網友提供環境照片(圖片有參考說明)
參考資料:
✍️國外預防給藥的文章
(Abu-Akkada, S. S et al.,2016;https://ppt.cc/fRggBx)
✍️前庭神經疾病康復治療:
https://www.fitzpatrickreferrals.co.uk/…/rehabilitation-of…/
✍️狗前庭神經症狀
http://azu.com.tw/…/%E7%8B%97%E7%9A%84%E5%89%8D%E5%BA%AD%E…/
🐰歪頭症居家照顧文章
(網址內文下方有許多按摩的進階訓練,可以多多參考)
✍️
https://happyrich168.pixnet.net/…/341587334-%E9%A4%8A%E5%85…
✍️
http://www.disabledrabbits.com/head-tilt.html
✍️
http://www.disabledrabbits.com/massage.html
✍️
https://youtu.be/tJE8ELzsR8c
⬆️訓練前庭神經(影片的紅蘿蔔🥕可以改用狼尾草、牧草條,主要是引誘後腳平衡站立)
et al斜體 在 物理治療師 佳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常常聽到肌肉很緊,到底是什麼意思🤔
是肌肉長度太短嗎?
常常有在伸展的你,可能會覺得是這個原因
.
舉例來說比較好懂
1️⃣膕膀肌(大腿後側)沒有緊繃感,但是當我身體向前彎的時候卻碰不到地板
所以膕膀肌(大腿後側)是縮短的,而讓活動度下降,但是沒有緊繃感
2️⃣你感覺肩頸僵硬,實際上斜方肌肌肉長度是正常的,甚至是拉長的
🗯所以肌肉很緊跟肌肉長度太短是無關的
.
是肌肉太硬嗎👀
這句話你一定很有感覺,就摸了自己的肩膀,我的肩膀這麼硬,一定是這個原因
.
肌肉的軟硬程度需要靠觸診、壓力偵測器才能知道,比較困難去執行,但從Andersen等人在2010的研究『上斜方肌的疼痛與肌肉變硬是無關的』來看
可以看到疼痛的地方,肌肉是軟的🧠
🗯所以肌肉太硬,也是跟肌肉緊緊的無關
.
肌肉很緊,真正的意思是,『一個讓你不舒服的感覺』🌟
那為什麼會這種感覺呢?
📝留言告訴我你覺得可能的原因
.
喜歡這篇文章,追蹤〽️、分享📯、標記總覺得身體緊緊卡卡的朋友❤️
—
文獻來源:
-Andersen et al.2010
Increased Trapezius Pain Sensitivity Is Not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Tissue Hardness
et al斜體 在 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睡眠守則:分房睡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不要趴睡」以外,近年來另一個議題是什麼時候要跟孩子分房睡?
尤其是前陣子的趴睡窒息死亡案例,那位嬰兒是放在自己獨立的嬰兒房中。兒科醫學會是建議父母跟嬰兒不要同「床」但要同「房」,目的在於方便餵奶及照顧。(母乳哺育要同床又是另一個議題,今天不多談)
想要跟孩子分房睡幾乎是每個父母會面對到的。絕大部分的人會認為:分房睡可以讓孩子更獨立。錯!沒有根據,而且研究顯示,分房睡,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反而會可能讓小朋友更沒安全感,更喜歡吸手指。跟父母同房的小孩,反而表現出來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研究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為何?這又是另外一個議題,但是歐美逐漸現在反其道而行,提倡跟父母同房(不同床)room-sharing.
那麼應該要什麼時候才可以分房睡呢?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做法:據統計,美國有87%的小朋友跟父母是分房睡,在新加坡只有20% ,在北歐大約有50%。所以不同的家庭文化,有不同的狀況。其實在醫學上,還真的沒什麼文獻跟規則,告訴父母應該什麼時候分房睡比較好。這個問題因素太多,但是最重要,就是要等孩子跟全部人都準備好才實行,不要操之過急。
有些網路上流傳著「性蕾期就最好要分房睡」、「不分房睡會性早熟」、「不分房睡以後會變媽寶」。其實都沒什麼相關。媽寶方面,那是體質關係…(不分房會導致性早熟,麻煩可以再扯遠一點、再離譜一點)
這幾年流行很多育兒方法,其中一種是百歲醫師的隨他哭cry it out。隨他哭或百歲醫師的書中所提到的是比較偏教養的方式,本來教養就沒有什麼對錯,這個就不評論也沒有不對。但是其中的一點,在兒科界裹,最為人詬病的是「趴睡」。有多少個嬰兒因為看了相關的書籍與概念,而發生意外,沒有人統計過。但是統計發現,不要趴睡,要躺著睡(back to sleep),確實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後群S I DS的發生,這是一個事實。
除了躺著睡( back to sleep)以外,現在還有一個概念,值得父母大家去留意。就是父母也要陪著孩子 #趴著玩 tummy to play:
1️⃣建議每天陪著小朋友趴著玩(清醒的時候)
2️⃣每天玩三到5分鐘
3️⃣一天兩至三次
這樣的目的在於,減少頭部的壓力(很多父母都很在意頭型),改善頭骨不對稱的發展。也可以訓練寶寶的頸部與背部的肌肉支撐力,萬一發生小朋友他想要翻身的時候,有能力處理。要陪同喔,不能放著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爬著玩。
兒科醫學會也認為市面上的頭骨固定枕,或者頭型塑型產品,都沒有用。所以大家別浪費錢在哪些產品身上。
另外其實也要分辨小朋友頭型歪的原因,是單純習慣的問題?常常頭轉向固定一邊?還是說有斜頸的可能?這就要由兒科醫師來幫忙判斷
參考資料: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pag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nnounces-new-safe-sleep-recommendations-to-protect-against-sids.aspx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sleep/Pages/A-Parents-Guide-to-Safe-Sleep.aspx
Mileva-Seitz VR, Luijk MPCM, van Ijzendoorn MH, Jaddoe VWV, Hofman A,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infant nighttime-sleep locat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no easy verdict.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016; 37: 1-12. Infant Ment Health J. 2016 Jan-Feb;37(1):5-16. doi: 10.1002/imhj.21547. Epub 2015 Dec 31.
Barajas RG, Martin A, Brooks-Gunn J, Hale L. Mother-child bed-sharing in toddlerhood and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Pediatrics 2011; 128: e339-47.
https://www.aap.org/en-us/about-the-aap/aap-press-room/aap-press-room-media-center/Pages/Tummy-Tim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