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ts are made, not born!
They don’t come from no where.
精英是被训练出来的,他们不会凭空而生。
以下是朋友在日本观赏一个很烂的乐队后,问日本朋友说,“他们那么烂,为什那么多人来看他们?”。日本人的回答,值得我们好好省思。
From the Japanese, “if we don’t support them (a local Japanese band) when they are lousy, how they can get better?”......
This gave me a new paradigm of thoughts! Let’s reflect!
What Pete Teo said in his latest article: In Search of A Bigger Canvas, with his permission, I decided to translate it. Hope you Enjoy it.
一位令人敬仰的艺人Pete Teo 写了一篇文字,我觉得颇有共鸣,是以尝试翻译之。这是我的尝试:
寻找大一点的画布
我是从来没有跟任何公司签过约的。我的演艺生涯基本就是独立艺人的身份行走。那并不容易,不过我觉得我算做得不错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这是我走过的路,你看看吧。
首先你需要了解的是:你可以走的路是被你所在的市场的大小所主宰,这个要素比你是否有才华更重要。在马来西亚这个小市场,你是逆流而上的。小的市场意味着你缺少机会。
缺少机会你就成长得很慢。作品的数量对艺术家来说很重要。如果你三年只能拍出一部电影,而你的中国同行一年可以拍一部,五年后你还是一个新人,而他或她已经是一个老手了。
唯一可以改变这个事实的,就是进入大的市场。你可以移居过去,或者在马来西亚做你的作品然后输出去。如果国语不是你作品的媒介语,输出外国更是明显的事实。不过呢,不管怎么做都是难啊。
基于个人的理由,我选择留在马来西亚。所以我尽力的将我的作品推出海外。我演艺生涯的前十年我都是在日本和韩国巡演。可以这样做,你特别需要运气。
不过呢,你越努力的做,你会越幸运。很多人认为才华是艺人的一切。其实,才华虽然重要不过却不足以让你成功。努力是很关键的呢。记得,你的同行们也是很有才华的哩。所以,努力是成败的关键。
既然出口我们的艺人是那么的重要,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政府机构如此的漠视我们土生土长的才华。比如,FINAS并没有致力向海外推荐我们的艺人。希盟政府对这件事也没有任何远见和展望。
恰恰相反,所有的噪音都集中在拨款和施舍。当然资助年轻刚起步的电影人是很重要的,我却不同意官方拨款给已经成名了的电影人。我觉得不如将这些款项导入到税收优惠政策或者建立起出口管道。
当然可以取得资助是很好,不过你得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作为艺术家你得为自己负责任。如果你尽在那里呻吟,你除了得到一个坏名声之外,什么也得不到。倒不如行动起来,因为空口不做什么都是假的。
这任务很困难,不过大家一起做就可能比较容易了。所以,请跟你的同行们互通信息互享资源,大家携手合作。相信我,一个人打拼你可能事倍功半;可是当大家一起来做你们的机会会翻倍。这不是在玩零和游戏。
除了音乐人的身份之外,我也属于那一代被称为马来西亚新浪潮导演的其中一员。有那么几年,我们在国际电影节上面辛苦的暂露头角。不过到了最后我们还是败下来了。原因虽然很复杂,简单来说可以归咎于我们的离散。我们得从中学习。
这个世代在国外寻找机会的艺人当中,数Bront Palarae 特别特出。他勇敢的在亚洲各个城市耕耘,他努力,有智慧,有行动。还有其他像他这样在行动耕耘的马来西亚艺术家,他们给了我们希望。
请谨记,马来西亚有很多的人才。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导致这些人才无法闪耀,不过更关键的是,他们没有信心和曝光的机会。在严厉竞争的世界里,你得有自信。
不管你是一个艺术家,还是对艺术有兴趣的人。你得了解,人们的认可培养信心。来自本土的认可可以筑起艺术家的自信,可是最快批评任何本土艺术家的人们就是我们自己人,而且往往是同行们。
我不是说不容许有善意及正面的批评,我们当然应该严谨的评论,这有别于不经大脑的恶意批评。这里的分别就是“意图”。让我告诉你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受到我一位日本乐迷的邀请去看他镇上的一个乐队。这个乐队惨不忍听。我忍不住问这家伙为什么他会支持这么烂的乐队,他的回答令我反省。如果他们烂的时候没有人支持,那他们怎样变好?
你看,这就是我们和日本的差别。我们时常踩我们的艺术家来自我感觉良好。日本人也会批评自己的艺术家可是他们却带着正面的意图。这就是虽然日本的草根艺术圈子也像我们一样那么参差不齐,他们却有着国际水平的艺术圈而我们没有。
我有一次在东京和Tun Mahathir 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当然是哈日的,不过我不觉得他了解国际水准的人才是需要本土的栽培的。或许他尝试过,然后灰心了。不管如何,我们还是得加油。
我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小市场当然有很多阻碍,不过才华和努力同样重要。智慧很重要不过你也得靠运气。同样关键的是,栽培艺术家需要整个社群的力量。
我们缺乏的就是这最后的关键。到处可见的是:我们因为觉得不重要,所以没有公共政策来培育年轻的艺术家。我们也不了解孕育世界级的艺术家需要的种种,我们以为世界级的艺术家是凭空诞生的。
最后,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同样的,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圈。就像任何的群体,它源自个体。所以,简而言之,你必备才华,努力,运气,是的,你也需要培育的。
祝你好运。
This is the Original:
IN SEARCH OF A BIGGER CANVAS
I have spent almost the entirety of my career as an unsigned indie artist. It hasn’t been a walk in the park but I guess I’ve done pretty good. This was what my road looked like and, if you are interested, how you might traverse it...
The first thing to understand is that you path is almost entirely determined by the size of your market, even more than how good you are. In a small market like Malaysia. you fight uphill all the time. Small market means lack of opportunity.
Crucially, lack of opportunity also means you grow slower. Velocity of output is vital to any artist. If you made 1 film every 3 years compared to a peer in China who makes 1 film per year, you’d still be a newbie after 5 years while s/he’d already be a veteran.
The only way to overcome this is to tap into bigger markets. You can do this by moving to work in a bigger market, or stay in Malaysia and export to foreign markets. This is especially so if you don’t primarily work in BM, the biggest sub-market in Msia. Either way, it is hard.
Due to personal circumstances, I chose to remain in Malaysia. This means maximising every opportunity to play / exhibit my work offshore. As a result, the first decade of my career were largely spent on the road in Japan and Korea. You need to be kinda lucky to accomplish this.
Yet, the harder you work, the luckier you get. Most people think talent in an artist is everything. It isn’t. Truth is, talent is necessary but insufficient for success. Hard work is crucial. Remember, most of your peers are talented too. Thus hard work is the difference maker.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export markets to our artists, I’ve been baffled by the lack of support from our public institutions. FINAS, for instance, has done little to facilitate exports in the past. The PH govt is likewise showing no vision or leadership in this matter.
Rather, all the chatter has so far been about grants and handouts. While important to help young filmmakers get started, I see little need to fund established filmmakers through grants. Much better to divert funds to tax incentives and the setting up of export channels.
Either way, good though it would be to get help from public policy - it is important to accept that you are fundamentally on your own. If all you do is sit and moan, then you ain’t gonna accomplish much other than a reputation for moaning. It is better to act. Talk is cheap.
The task is difficult, but it is easier if you hunt as a group. So remember to share resources and contacts. Help each other. Trust me, work alone and you will likely not get out at all. Hunt as a group and your chances multiply by many fold. This is not a zero sum game.
Other than being a musician, I also belong to a generation of filmmakers known as “Malaysian New Wave”. For a few years, we beat the odds in th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ircuit. Yet In the end we failed. The reason is complex but came down to our failure to continue to hunt as a group. We must learn from this.
Of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artists working to establish offshore opportunities, Bront Palarae stands out. He ploughs the field all over Asia and shows no fear. He works hard, act smart and walks the talk. There are others like him. They are the hope.
Please remember that, despite everything, Malaysia is a talented land. The reason most of our talents have often been wasted is complex - but it is underlined often by a lack of confidence and exposure. You need self-belief to be out there where competition is fierce.
Whether you are an artist, or just an interested layman, you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confidence comes from validation. And the most basic source of arts validation comes from local support. Yet the quickest to damn Malaysian artists are Malaysians themselves, often fellow artists.
I am not saying there is no room for objective critique - of course we must be critical - but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oughtless bitchiness and critique - and the difference is: intention. Let me tell you a true story to illustrate my point...
I was once invited by a Japanese fan to watch his neighbourhood band. The band sucked to high heavens. But when asked why he supported a band that he knew to be terrible, his reply was revealing:
“If we don’t support them when they are shit, how can they get good?”
See, his reply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Japan and Malaysia. We thrash our own often for selfish validation. They criticise their own too but with positive intention. That’s why, despite having grassroot scenes as uneven as ours, they have a world class arts scene and we don’t.
I once discussed this with Tun Mahathir in Tokyo. He is of course a big admirer of Japan. But I am not sure he understood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support in nurturing world class artists. Perhaps he tried but was disappointed. Either way we must try harder at it.
I have taken long to get here, but my point is: there are many elements required to overcome the handicap of small markets. Talent is important but so is hard work. Smartness is important but so is luck. Equally crucial is ability to nurture artists as a community...
It is this last element that we are most missing. The evidence is everywhere. From lack of public policies that nurture young artists (as if they are unimportant), to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how world class artists are formed (as though they exist in a vacuum).
Ultimately, much as we deserve the government we have, we also deserve the arts we have. And as with everything that involves the collective, it really begins with the individual. So, in a nutshell, you must be talented, hardworking, lucky, and yes - nurturing too.
Good luck.
「how have you been怎么回答」的推薦目錄:
how have you been怎么回答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月 · Ai FM 愛生活 ·【三善圓滿人生】系列
第4集 :善終 / 馮以量(孝恩辅导与谘商 顧問)
题目: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
歡迎夥伴們點擊以下鏈接聆聽,祝福大家。謝謝。
youtube: https://youtu.be/srqDBZYThtU
***
原文及原图皆摘自于《善终》
文:冯以量
绘图:黄忠义
题目: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
引言:只需要心与心联结,那个痛,就没有这么痛了……
我有一名患上末期癌症的男病人John(匿名)。癌细胞已经蔓延到他的脑部。40岁的他已婚,育有一男一女。他忧郁、不说话,家人都担心。
他埋怨头痛。医生开了好多药给他治疗他的疼痛,可是头部的疼痛依然无法疗愈。
医生希望我可以和他聊一聊。
我走进John的病房,站在病床旁。看到他躺在病床上,右手搁在前额,闭上眼睛,皱着眉头。
得到他的允许,我坐在病床旁。我介绍自己。同时,感谢他让我坐在这里。
我们没有对话,因为他不愿意对话。
我看着闭上眼睛的他,决定以非一般的方式和这位病人对话。
小标题:拨打心灵电话
我闭上眼睛,用我的右手放在我的前额。深呼吸,我开始说话:“现在你心里面感觉到无助,感觉到无奈,好像没有一个人可以了解你。”
我不晓得他有没有反应。
我继续闭上眼睛说:“我想,你不想成为家人的负担。当初你有能力去解决所有的事情。可是这一次,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不晓得他是否有反应。
我继续:“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更多人想要帮助你。可是你不要他们的帮助。你不想成为别人的负担。越多人想要帮助你,你越是不想说话。你也越是发现没有人可以了解你,因为他们说的都是废话。他们叫你好起来。他们对你说你会好起来。他们说的,你都知道不是事实。那都是假的。你想说真话。你想听真话。所以,这些假话你一点都不想说,也不想听。”
我继续说:“别人看到越来越不要说话的你,他们开始焦虑了。可是,你觉得这才是你要的。”
我不管到底这是不是他的心里话。
总之,我脑海里头闪过什么,我就说什么。当下我头脑里说:“问问题。”
我说:“这些日子,你是如何面对的?”他说了一句:“I’m depressed。”(我感觉到忧郁。)
终于,他愿意说出第一句话。
仿佛我尝试不断拨打的电话,他愿意接听了。第一句话,就这么直接了当。果然,他不想说废话。
我们开始了一趟很有深度的对话。
小标题:说出心底的困惑
他说出他的忧郁、担心、他对死亡的害怕,还有,他对还未成年的儿女往后的生活的担忧。
当他说出许多话的时候,我不断地给予复述式的回应。这个过程很缓慢。
他也说出许多的困惑——为何别人的家庭都是顺利的,而他的却不是?为何别人做爸爸都是健康的,他却要面对如此多困难?为何他如此善良、信奉上帝,上帝却要把他的生命给夺走?
他没有生气,他只是不了解为何这些苦难要发生?
我给予许多的肯定和支持。我对他说:“谢谢你告诉我你心中这么多的话。我相信对你来说,这一定很难说出来。我很感谢你愿意说给我听。”
他依然闭上眼睛。右手搁在前额,皱着眉头。毕竟,头部因为肿瘤而产生的疼痛很困扰他。
我们的对话,是缓慢的。
小标题:最后能给的爱
我对他说:“你有什么问题觉得我没有问,而你又觉得很重要的,你可以试着问我,或者告诉我。”
他开始发问:“你们这里的病人住得最久的,有多久?”我对John说:“有一个病人,他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三个月。”
他听了之后,用右手拍打额头四、五下:“Oh my god….”(我的天!)
我明白他的非语言行为,他并不希望自己还可以长寿,只是希望自己不要继续停留在这个阶段太久——卡在无法痊愈、无法死亡的阶段,这太叫人痛苦了——等待死亡其实比死亡更叫人煎熬。
我直接说:“你并不希望你是下一个在这里住了一年又三个月的病人。你并不希望你还要这样活下去。你想早一点去世。”
他点头:“你说医生可不可以打支针,让我死?”我已经无法数得清有多少病人像他这样,向我要求安乐死了。
我回应他:“你比我更了解你的医生。你觉得他会不会给你打针让你死?”他说:“如果我是医生的话,我不会要我的病人死。”我说:“嗯。真的。医生们不会用你要的方式帮忙你。可是他们会用治疗疼痛的方式帮忙你。”
我觉得我回答得不够好。下次,我可以试着问病人心中对安乐死的两难。
他问我:“你说,如果我真的自杀成功的话,我的孩子们会不会受到创伤?”
那一刻,我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来和John交换角色。我变成个案,他是我的助人者。
我对他说:“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受到创伤。不过我相信他们会在挣扎的过程中慢慢复原起来。我就是其中一个爸爸很早就去世的小孩。那年,我才13岁。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复原的能力。”
他,终于,睁开眼睛,用很认真及很怜悯的眼神看着我:“I’m so sorry。”
我对他说:“既然我已经坐在这里,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这个很小就丧父的年轻人?”
我知道他的女儿16岁,他的儿子13岁,和当初丧父的我同年。
他一连串问了许多问题——我的爸爸是如何面对癌症?我如何面对爸爸的去世?那个时候的我过得怎样?还有,我现在对爸爸的印象是什么?我爸爸死了之后,妈妈怎么样?
我非常清楚他需要一个空间去了解他去世之后的光景——他的太太、儿女是如何面对他们的生命及生活的——所以他透过询问我,希望我能够谈论有关这一块没人与他谈的事。
我很诚实地分享我的经验。同时,我也适当地反问他。
我说:“你希望你去世之后,而你的孩子也长大后,他们会怎样对别人说起你,或形容你?”
他说:“我希望他们会说我是一个很 calm、很cool 的爸爸。”他说到这里,我完全明白了。
我对他说:“我终于完全明白你不说话的原因。你不想要让他们觉得你很难过,因为你希望他们记得你永远是一个很 calm、很cool的爸爸。”
他流下眼泪,点头。再次闭上眼睛。我说到他心的深处。
对于一个准备去世的爸爸,能够为孩子做的,除了留下一个好印象给孩子,还有什么?
John爸爸,你真的是用心良苦了!如果孩子和太太知道的话,他们也会像你一样伤心的。
小标题:有了共鸣,少了痛楚
他岔开话题,开口问我:“你有没有想过要自杀?”
我诚实地说:“有。少年的我想过要自杀,前后三次。有一次,我已经计划好一个意外。在进行大约十多秒之后,我没有勇气这样了断自己的生命。我放弃了自杀。”
他再次睁开眼睛对我说:“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对你来说,那一定很痛苦!)
我顺着去,打开我的右手手掌对他说:“It must be also very painful for you.”(对你来说,那一定也很痛苦!)
他愣了一下,放下长久搁在他额头上的右手。
他看着我,笑了。我看着他,也笑了。我们一同笑。
他继续笑。我当然不吝啬地继续回应我的微笑。他笑出声音,不过不大声,毕竟身体已经很虚弱。
人,活在这一生中,有许多的痛,包括生理的痛、心理的痛、情感的痛、经济的痛、灵性的痛、存在的痛等等。许多人透过寻求宗教、心灵治疗、哲学、教育、艺术、科技等等不同的方式来寻找答案。
有些痛是可以痊愈的。可是叫人难过的是,有些痛是无法痊愈的,甚至没有答案。
人为何活在这里?活在这里,为何要面对痛苦?为何要面对死亡所带来的煎熬?为何人间一定要让人尝到生离死别的苦?这些人生大课题,是没有办法透过人间任何外在的团体寻求到答案的。
它,没有绝对的答案。可是,它却可以让你去定义它、诠释它、给它一个意义(meaning)。
有时候,你找到了痛苦背后的意义。可是,你会发现你给的这意义,在死亡跟前,依然显得多么的无助与无知。往往,你以为你找到的答案可以安抚你的痛苦,殊不知,这个答案却不断地把你的痛苦往外扩延、扩大。
我相信否极泰来,也相信乐极生悲。我相信痛苦到极点的时候,一定有一个转弯点。同时,我相信快乐到一个极点的时候,也有一个转弯点。我们不可能永远活在全然的痛苦或全然的快乐里面。
只要我们持续活在这个世上,我们就一定要在这段路线里,经历许多不同摇摆在快乐和痛苦之间的经验。
我很喜欢我和John 对笑的那个刹那。那是一个很深层次的共鸣。
当两个物体放射不同频率电波之时,这些电波会在某一个点上有一个和谐的交界。这个交界点被称为“共鸣”(Resonance)。这是我在大学念化学工程时从物理课学习到的知识。
这个道理可以用在我和John的对话上。John放射出他生命里所带给他的感受和思维。我同时也放射出我生命里所带给我的感受和思维。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没有企图寻找那一个共鸣点。
当双方一开始对话的时候,那个频率非常的缓慢,因为只有一方在说故事。当我决定开始说出我的故事的时候,那个频率对话开始波动。
两个故事不断交叉、碰触,找出了共同点,来持续连接;找出了差异点,来阐明自己。
直到我们两人前后说:“It must be very painful for you. ”我们找到那个点了。那个地方叫做“共鸣”。这个共鸣点是可遇不可求的。
这个共鸣点可以让我们接纳“人生许多的痛苦是没有答案的”这回事。这个共鸣点可以让我们觉得我们的痛苦是普同的。谁也没有比谁可怜,谁也没有比谁幸运,这个共鸣点让我们发现共同面对苦难是比独自面对苦难幸福。
苦难,其实不需要任何宗教、哲学的知识来插手。其实只需要心与心连接。当下,那个痛,就没有那么痛了。
这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次对谈。
小标题:开放自己,接纳对方
我和John持续相望,笑看彼此。良久。
过后,他身体的痛,没有因此而减少。可是,他不再皱眉头,也不再闭上眼睛。
他对我说:“除了我的牧师,你是我生命中第二个可以和我谈这些话题的人。”我说:“如果我愿意陪你走完最后这一段路,你是否欢迎我这个陌生人?”他连忙说:“You are most welcome。”
我们再聊了一些。我和他紧握着双手,道别,因为,我们都不知道这会不会是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我站起身来,答谢他,给他一个鞠躬,感谢他让我拥有这么棒的对话。我感谢他。
走出长廊,看到医生。他问我:“你看了John没有?”
“刚看了。”
“我问他 are you depressed?(你有忧郁吗?)他说没有。”
我说:“他刚才第一句话回应我:I’m depressed。”
“你怎么问?”
“How have you been coping so far?(这些日子,你是如何面对?)”
医生说:“为什么他对你说,而不对我说?”
“当然啦!你这样问,谁愿意回答?”
“有什么分别,都是问题,直接回答我们就是啦!”
“Alamak! 不一样的!”
我解释给医生听。
“Are you depressed? (你忧郁吗?)”这是一个close-ended question(封闭式问句)。
对方只有两个答案——“是”,或“不是”。
就好像你问:“你要吃苹果吗?”我只能够回答我要吃苹果还是不要吃苹果。你没有给我回答我要的选择。你拿走了我的自主权。
“How have you been coping so far?(这些日子以来,你是如何面对的?)”这是一个open-ended question(开放式问句)。
对方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回答。我不是要看他的忧郁而已。他对我说什么都可以。我把他的自主权还给他。
就好像你问:“你想吃什么?”我可以回答任何一样我想吃的东西。不见得一定是苹果,也不见得一定是水果类。
说完之后,我专心地快速完成我的报告。医生咬牙切齿地拍拍我的肩膀说:“Well done。”有时候,我是那么地令人又爱又恨。
当天的对话之后,John明显地放下了他的心事。据说,当天晚上他和他的家人有了另一次的有关离别的对话。第二天,他进入昏迷状况。两个礼拜后,John去世了——他在一种很安静的状态下离开人间。
他的太太和儿女也在很接纳的心情之下完成他的后事。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不过我深信他给予孩子的爱,足以让孩子继续活下去。就像那离我远去的父母给我的爱,足够让我继续活下去。
让我们一同祝福John和他的家人。祝福大家。也祝福我自己。
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