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徒之中經常聽到的是:神掌管歷史。意思是神掌控歷史的發展,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歷史即使出現無數枝節,但總的來說,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都是依神的心意而行,祂主宰着一切。
問題來了,基督徒該如何看待人類文明發展之中的去神化色彩濃厚的文藝復興、啟蒙運動等?
在信徒角度,大使命就是將福音傳到地極,所有的人都相信主就哈利路亞,萬事俱休。歷史上,基督教在羅馬國君狄奧多西一世(Flavius Theodosius)定為國教之後,漸成西方宗教主流,普及整個歐洲大陸,其時大部分人口都信奉基督教,教會林立,教會勢力無人可比,教皇對歐洲的政治影響力舉足輕重,思想上神學獨專,神本思想發達,大家只重視神和天堂的生活,如達米安(Petrus Damiani)所說:「哲學是神學的婢女。」按道理,神應該讓教會的勢力繼續維持下去,人人一出生接觸的都是基督教,至小洗他們腦,福音繼續擴散下去,那麼天國豈不是早日來臨?
一直到笛卡兒發出:「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由「神本」開始漸漸進「人本」,從「神的榮耀」,萬事都是神的心意如何,研究轉為「人的尊嚴」,重視個體,將重點放回人的身上,催生人文主義(Humanism)和文藝復興(Renaissance)的誕生,下啟啟蒙運動,歐洲才重新出現活力。人可以相信理性並敢於求知。今天教會即使不是全然接受人文主義。但也未會否定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近世的「平等和自由」啟蒙於此,思想學、科學家背出,開啟科學進步,在政治、哲學、神學和醫學都有大改進,今天人類文明進步不少都得益於此。
問題是,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某程度都是退去宗教色彩的活動,如果神是掌管歷史,我們只能得出神容許自己的神性隱退,甚至親自拆毀自己的聖殿?為什麼?
在中世紀的信仰時代,又有另一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叫歐洲的黑暗時代。
人人都是信徒,但天主教會僵化、生活奢華、腐敗不堪,從喬萬尼•薄伽丘的《十日談》(Decameron),我們也可以側面看到該時代大眾對教徒的形象,不少故事是一本正經、禁慾的修士到處婦人滿足性慾。經院哲學(Scholasticism)思想雖然佔主導,但「神本思想」過重,思想僵化,討論的問題遠離生活世界,修士們討論一根針頭到底能站多少天使,陷入煩瑣、無聊。神學遠離社會大眾,教會對群眾的影響力慢慢喪失。
正是如此,當中世紀神學思想不斷高談以神為本,甚至禁慾、人性抑制成主流,祂要我們將焦點重新放在世界,最重要放在人身上,因為神最重視的是人,不是離地萬丈的象牙塔式神學研究。
當我們的思想走向極端,祂會不惜犧牲自己的勢力、自己的威名來引導信徒走回正導,告訴跟隨祂的人,不是在聖殿高唱詩歌,口中句句感謝主就是一個好信徒,不是生活滿有宗教色彩、每天出席教會活動就是敬虔的人,因為這一切都可以只是宗教形式主義,但祂要的不是形式,不是虛偽。
高舉以神為本是崇高,於神學上沒有錯,只是教會同樣要走入人群,關注社會,表達對人的重視,表達對社會不公不義的憤慨,表達制度暴力對人的傷害也是教會的責任。
所以神不是要一個宗教色彩濃厚的世界,不是滿口感恩,聖詩隨街都聽到就可以,而是一個滿有愛和公義的世界,因為祂本是愛和公義。如同齊克果身處的丹麥,所有人一出生都是基督徒,結果這樣的世界,大家只是基督徒,但不懂什麼叫做一個基督徒。
今天的香港,大家都說傳福音好困難,原因福音不是單跟人說:「耶穌愛你」一千次,或是念完一次完整福音四律,他就會相信,而是你要回應時代,行出公義、好行為,人才會在你身上看見某一些不同的特質,是與這個世界不同。
當教會脫離群眾,如離地萬丈,祂不介意代表自己榮耀主權的聖殿被毀,以此告訴人,什麼才是信仰,而香港的教會呢?
#基督教 #信仰 #虛偽
Search
humanism意思 在 5.5-人本主義取向(Humanistic Approach)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