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AI訂餐廳、快速做人臉辨識,LINE推出3大商用產品要瞄準那些行業?
2020.12.18 by 高敬原
LINE把過去的兩大AI產品線,整併為「LINE CLOVA」,台灣技術長陳鴻嘉說,2021年將與台灣在地企業合作,把LINE的AI技術應用在產品中。
攤開過去LINE的財報,在金融事業、人工智慧(AI)的策略性投資,帶給LINE不少虧損,許多對外發表的應用與技術,仍離商業落地有段距離,LINE財務長黃仁埈曾表示,這些投資都是為了2~3年後的突破做準備。
經過過去一年的努力,現在LINE終於開始要用AI賺錢了!
過去LINE的AI業務,可以分為針對企業的B2B業務「LINE BRAIN」,以及面向用戶的AI技術品牌「LINE CLOVA」,而今年(2020)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LINE TAIWAN TECHPULSE 2020)上的重要焦點,就是LINE把這兩大AI產品線,整併為「LINE CLOVA」。
更重要的是,這些AI技術不再只是概念,LINE台灣技術長陳鴻嘉表示,2021年將與台灣在地企業合作,把LINE的AI技術應用在產品中,解決使用者生活和商業上的繁瑣問題。
推出三大商用產品,LINE開始要用AI賺錢了
針對台灣市場,LINE將會發展「CLOVA Chatbot(聊天機器人)」、「CLOVA Face(臉部辨識)」、「CLOVA OCR(光學字元辨識)」三大人工智慧商用產品,並推出兩大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分別為LINE eKYC和LINE AiCall。
上述的這些應用,背後用到了NLU(自然語言理解)、Face(臉部辨識)、OCR(光學字元辨識)、STT(語音辨識)等AI技術,事實上,無論是eKYC或是LINE AiCall,這些應用在2019年的LINE日本開發者大會上,都已經對外發布,不過礙於語言、技術等因素,還無法在台灣市場落地應用。
2020 年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
LINE技術長陳鴻嘉表示,這次釋出的AI技術,本來就已經存在於LINE團隊當中,「會把技術開放出來,是因為我們發現它有效果,想提供給外部開發者,進一步推廣到台灣市場。」過去一年台灣LINE積極地跟日本總部合作,針對中文資料做蒐集、訓練與調教,才能實現商業應用。
「LINE會跟台灣的技術夥伴合作,以 LINE CLOVA 技術提高商業服務的價值,」陳鴻嘉預告,LINE接下來會推出做出不同領域的應用案例,讓 LINE CLOVA 的應用融入台灣市場,這麼做的好處是,能減輕企業自行開發的負擔,最重要的是,能提供用戶更方便的服務。
技術一:CLOVA 聊天機器人
先前CLOVA聊天機器人,因為無法支援日文以外的語言,技術遲遲無法出海,現在這個障礙終於被打破。
根據LINE統計,使用CLOVA聊天機器人(CLOVA chatbot)的服務,在全球已上線超過44個,所累積的問答資料庫達100萬筆、使用超過1億人次,累積的使用者對話保守估計約有17億之多,豐富的資料庫,讓NLU(自然語言理解)技術成為LINE在人工智慧發展的核心,
CLOVA聊天機器人的優勢在於運用LINE的亞洲市場利基,與豐富資料累積,能更精確地判讀使用者的發話意圖和對話內容,對於辨識相對困難的亞洲語言格外擅長。
不只LINE自己發展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LINE也提供Chatbot builder這個平台,讓企業開發者減少耗費訓練成本,更彈性、快速地打造聰明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打造好之後,即使是LINE以外的服務或平台,也可以很容易地與其串接。
以LINE內部來說,已經運用Chatbot builder上線的服務像是LINE官方帳號內的Smart chat(AI自動回應訊息)功能,LINE客服小幫手官方帳號,以及已經完成開發的自動報帳系統,陳鴻嘉表示,CLOVA Chatbot從現在起,正式開放台灣企業夥伴合作洽談。
技術二:CLOVA 臉部辨識
「安全性跟速度,是LINE人臉辨識的主要優勢。」許多科技公司都有佈局人臉辨識技術,陳鴻嘉表示,因為LINE以亞洲作為主要市場,因此在臉部辨識技術具有一定優勢基礎。
「CLOVA Face」具備四大功能,以階段性進行辨識作業,首先透過影像做人臉偵測,接著,會讀取臉部特徵和表情做內部校正,最後,以擷取到的特徵值進行辨識和比對,進一步還可藉由臉部樣貌讀取出更細微的資訊,包含年齡、性別和當下心情。
在今年的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上,就是使用「CLOVA Face」技術,在30分鐘內完成上千人次入場報到流程。LINE在去年的日本開發者大會上,首次採用自家的人臉辨識技術,完成報到入場,根據記者實測,不像蘋果的FaceID在辨識時會有需要等一下的感覺,「CLOVA Face」整體的辨識速度非常快,幾乎是人臉瞄準鏡頭的當下就完成,體驗相當好。
陳鴻嘉表示,「CLOVA Face」可用平板、智慧型手機等各種裝置,可以一次辨識多張臉部影像,目前也針對年齡識別、辨識速度進行優化,此外,應用範範圍很廣,像是有些公司就將「CLOVA Face」用在差勤系統上。
技術三:CLOVA OCR
「CLOVA OCR」是將OCR(光學字元辨識)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透過OCR(光學字元辨識)與資料增強法(Data Augmentation),有效提供辨識結果的準確度,並開發出不同模式的OCR產品,包含文字單元辨識極高的general OCR,以及針對特定樣式和規格的specialized OCR,和操作介面簡易且具有AI運算邏輯的OCR Builder。
其中,在Specialized OCR會主要開發台灣最多使用者需要的樣式,例如:健保卡、車票、發票和身分證,更便利大眾的日常生活;而OCR builder則提供一個介面友善的平台,透過機器深度學習達到區域辨識和文字辨識,讓技術更簡單拓展應用面。更進一步,當OCR技術結合Face(臉部辨識),即能發展出AI解決方案LINE eKYC,提供企業界以更數位的方式辨識用戶身分。
應用一:eKYC
許多公司在提供服務之前,會先要求顧客提供證件等個人資料,這個步驟稱為「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簡稱:KYC」,目的是為了預防身份盜竊、金融詐騙、洗錢及恐怖主義融資,傳統上會要求用戶透過影印的方式提供,通常需要耗費許多時間。
未來「CLOVA Face」也能用於KYC,像是去年四月,LINE Pay在日本推出eKYC技術,用戶只需要拿著證件面對手機鏡頭,拍一張照片,文件及臉部辨識完成後,就等同完成數位化認證作業,就能使用LINE Pay轉帳。
CLOVA Face自現在起正式開放台灣企業夥伴合作洽談,純網銀LINE Bank也即將開幕營運,陳鴻嘉預告,未來也有機會將「CLOVA Face」技術,應用在純網銀的eKYC流程中。
應用二:LINE AiCall
LINE在去年的日本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布於日本推出AI訂位技術服務「AiCall(AI訂位技術服務)」,這是一款結合語音識別、聊天機器人和語音合成做自然語言處理(NLP),能以極為自然的方式,跟來電訂位的顧客對話。
NAVER AI部門主管都旻兌(KyoungTae Doh)曾分享,根據內部調查,即便手機網路普及,仍有高達65%民眾在訂位時會優先選擇播打電話,然而訂位過程中,因為雙方溝通不良,有很高的機率導致訂位資訊出錯;加上日本勞動力不足,有許多餐廳業者傾向縮減人力,導致電話訂位成餐廳經營的痛點之一。LINE AiCall的出現,就是希望在餐廳尖峰時段,透過AI協助消費者完成電話訂位登記。
LINE AiCall透過STT(語音辨識)和NLU(自然語言理解)兩項技術結合,擅長辨識日常隨興的對話內容和較長的語句,並且在噪音環境內的辨識能力也相當突出。
陳鴻嘉表示,LINE AiCall在日本大多使用在餐飲業訂位的情境,現在支援中文進軍台灣,同樣看好應用在餐飲業,不過要克服的技術困難仍不少,陳鴻嘉舉例,要在台灣落地應用,必須將LINE AiCall與餐廳的POS系統連結,才能做到同步確認當日訂位狀況,「現正逐步完善技術面,關注台灣餐飲市場的需求,同時徵求試行合作案例,為在台商用做準備。」
附圖:LINE 台灣技術長陳鴻嘉預告,LINE接下來會推出做出不同領域的應用案例,讓 LINE CLOVA 的應用融入台灣市場
2020 年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
在今年的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上,就是使用「CLOVA Face」技術,在30分鐘內完成上千人次入場報到流程。
ekyc
去年四月,LINE Pay在日本推出eKYC技術。
今年(2020)LINE 台灣開發者大會(LINE TAIWAN TECHPULSE 2020)上的重要焦點,就是LINE把過去的兩大AI產品線,整併為「 LINE CLOVA」。
LINE AiCall
陳鴻嘉表示,LINE AiCall在日本大多使用在餐飲業定位的情境,現在支援中文進軍台灣,同樣看好應用在餐飲業,不過要克服的技術困難仍不少。
高敬原攝影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614/line-techpulse-2020-?fbclid=IwAR3Otjiw-cxkCjwgDOGNTGMfaV-Py07AiZ2G_nVcv9LDOgwkiKmg80CjuUw
「line bank虧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學投資learninv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新聞] 純網銀陷虧損困境LINE Bank、將來銀行揮軍產險搶客求生 的評價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Line Bank 虧損22.74億開業不到兩年喊增資- 閒聊板 的評價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LINE Bank 開業一年虧損近1/3 》減資後增資75億元 的評價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新聞] 純網銀Line Bank開業不到2年大虧22.7億 的評價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信用卡#葉黃素#善存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line bank虧損 在 卡優新聞網- 純網銀虧損面臨增資將來銀行恐成第2家Line ... 的評價
line bank虧損 在 學投資learninves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隨著【行動支付】與【物聯網】的興起,
FinTech(數位金融)改變了傳統銀行業的樣貌。
Bank4.0的影響重點
【銀行業】: 資金募集機制改變、行動支付、數位銀行等降低交易成本。
【證券業】:交易數據電子化,創新跨領域交易平台
【保險業】保險線上投保,AI分析保單需求、資訊透明化
FinTech浪潮
大力推動了【數位銀行】和【純網路銀行】的發展
【國內三家純網銀】:
1.將來商業銀行
2.樂天國際商業銀行
3.連線商業銀行(LINE BANK)
特色
1.不可設立實體分行
2.可24小時營業
3能執行所有傳統銀行業務
4.透過異業結盟與創新科技
【數位銀行代表】:
1.台新RICHART 2.永豐銀行DAWHO 3.國泰世華KOKO
特色
1.屬於傳統銀行,具有實體分行
2.數位帳戶沒有存摺
3.服務範圍與一般銀行相同
4.以數位平台提供服務
5.可經營生態圈
銀行主要業務:【存款】 【信用卡】 【放款】
020年6月
【信用卡前五大】
流通卡數
1.中國信託商業銀行:703萬
2.國泰世華商業銀行:693萬
3.玉山商業銀行:613萬
4.台新國際商業銀行:550萬
5.台北富邦銀行:359萬
【一般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含催收款)餘額】
單位:百萬
1.第一商業銀行:7300億
2.合作金庫商業銀行:7110億
3.臺灣中小企業銀行:5638億
4.華南商業銀行:5620億
5.兆豐國際商業銀行:5030億
【本國銀行逾期放款及應予觀察放款】
跟2008年金融海嘯相比,
2020年的銀行逾放率已經從1.54%
下降至0.25%,借款人積欠本金
或利息的違約率降低不少。
臺灣的金融業可分成四大類
【金控業】
2880 華南金 2881 富邦金 2882 國泰金 2883 開發金 2884 玉山金 2885 元大金 2886 兆豐金 2887 台新金 2888 新光金 2889 國票金 2890 永豐金 2891 中信金 2892 第一金 5820 日盛金 5880 合庫金
【銀行業】
2801 彰銀 2809 京城銀 2812 台中銀 2820 華票 2834 臺企銀 2836 高雄銀 2838 聯邦銀 2845 遠東銀 2849 安泰銀 2897 王道銀行 5876 上海商銀
【證券業】
2855 統一證 5864 致和證 6005 群益證 6015 宏遠證 6016 康和證 6020 大展證 6021 大慶證 6023 元大期 6024 群益期 6026 福邦證
【保險業】
2816 旺旺保 2823 中壽 2832 台產 2850 新產 2851 中再保 2852 第一保 2867 三商壽 5878 台名
【基本面】
股價淨值比(p/b) = 股價 ÷ 【每股淨值】 <--(資產總值 – 總負債 – 無形資產)
金融業因負債率高於其他行業,較適合使用股價淨值比(P/B)來做評估。
從定義上來看,股價淨值比<1代表股價較為便宜、潛在報酬高。
【2020年股利分配】
經過今年疫情洗禮,殖利率(合計)仍發出6%以上的公司有:華南金、開發金、玉山金、
兆豐金、台新金、國票金、永豐金、第一金、台中銀、台企銀、高雄銀、聯邦銀、遠東銀
【報酬率比較】
2008年1月2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年化總報酬】
每月投入5000元台幣,含股利合計(不包含手續費、稅收等費用)
看似不少金融股能夠跑贏大盤,但這個前提是不課徵【二代健保的費用】,
再加上金融股大多是發放【現金股利】,若你沒有將股利再投入
讓它長期複利的話,可能還是會跑輸大盤。
【負利率造成的影響?】
政府調降利率、甚至實施負利率
優點:一般民眾和企業能把錢拿去消費、投資【增加股市和其他資產的價值】,
降低匯率達到【貨幣貶值】的效果,進而提升國家的出口競爭力。
缺點:會壓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利潤,導致本國資金向更高收益率的國家外流。
負利率主要可以分為四個類別
一、【央行政策利率為負】
央行透過【調降政策利率】,
刺激商業銀行對市場提供更多的資金流動性。
二、【實質負利】
名目利率-通貨膨脹率=實質利率
實質負利的意思是,【銀行每年給的利息低於通貨膨脹的利率】。
三、【名目負利率】
【銀行存放款利率為負】,投資人向銀行貸款銀行須支付利息給借款人,若【投資人在銀行存款,則須支付利息給銀行】。
目前實施過【名目負利率】的國家有瑞典(RIKSBANK)、
瑞士(SNB)、日本(BOJ)及丹麥(NATIONALBANKEN)
四、【債券市場負殖利率】
為何利息為負還有人要購買?
這有點像是在玩【傳炸彈的遊戲】,我們都知道到債券負利率
表示到期後一定會虧損(爆炸),但如果市場認為【央行會繼續降息】,
那麼債券價格就有機會【繼續上漲】,只要在到期前將債券出售就能賺到價差。目前瑞士、德國、日本、丹麥等國家都實施過。
【會計準則(IFRS17)】
目的:為了讓保險業財報更透明,國際2022年實施,臺灣2025年實施
市場誤解:會讓原本賺錢的項目,變成不賺錢。
正確解釋:只是改變認列準則,不會影響結果。
總結:【存金融股前先思考以下三點】
1.報酬率是否能贏大盤 2.低利率時代對金融股的影響 3.會計準則的影響
最後分享:若你剛開始存金融股
建議你先避開以壽險為主體的金控公司:新光、國泰、富邦
因2025年IFRS17實施後,可能會對這些公司造成短期的衝擊。
但如果是已經持有以上公司的長期投資者,將來或許會有不錯的加碼機會。
感謝閱讀
作者IG
https://www.instagram.com/learn.invest/
圖片來源:
https://www.flaticon.com/authors/iconixar
https://www.flaticon.com/authors/vectors-market%20
https://www.flaticon.com/%20
https://www.flaticon.com/authors/freepik%20
https://www.flaticon.com/authors/dinosoftlabs
感謝閱讀:資料有誤、建議、想法等,都歡迎交流!
https://www.instagram.com/p/CEgxw82hVaD/?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https://www.instagram.com/p/CEO1pmjh3ww/?utm_source=ig_web_copy_link
line bank虧損 在 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股盤後〉費半重挫!中國連封四省 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危機
週五 (7 日) 美國 1 月非農就業報告好壞參半,新增就業 22.5 萬人遠超預期,但薪資增長放緩,並未吸引市場買盤。
另外,中國連封 4 省防疫,包括湖北省、遼寧省、江西省、安徽省,華爾街對中國經濟產生新的擔憂。
全球景氣金絲雀「卡特彼勒」下滑逾 2%,美股三大指數連續四日長紅後回落,費半重挫,台積電 ADR 跌逾 3%。
截稿前,中國已確認 31271 例確診病例,疑似 26359 病例,死亡攀升至 638 例,疫情擴及中國全境,全球其他 25 個國家皆有確診病例。
週五 (7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下跌 277.26 點,或 0.94%,收 29,102.51 點。
標普 500 指數下跌 18.07 點,或 0.54%,收 3,327.71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51.64 點,或 0.54%,收 9,520.51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45.28 點,或 2.37%,收 1864.36 點。
標普 11 大板塊僅 3 大板塊上漲,必需消費品領漲 (+0.18%),通訊服務 (+0.11%) 與房地產 (+0.05%) 板塊次之;材料領軍大跌 (-1.46%),再來是資訊科技 (-0.98%) 與醫療保健板塊 (-0.81%)。
尖牙股漲跌互見。蘋果 (AAPL-US) 下跌 1.36%;Netflix (NFLX-US) 下跌 0.049%;Alphabet (GOOGL-US) 上漲 0.21%;臉書 (FB-US) 上漲 0.70%;亞馬遜 (AMZN-US) 上漲 1.42%。
全球供應鏈面臨中斷危機,鴻海 (2317-TW) 旗下富士康警示員工,2/10 假期結束後不要返工深圳組裝基地。此舉可能會暫時中斷向蘋果等客戶出貨,iPhone 恐面臨斷貨危機。
半導體類慘遭血洗。Marvell (MRVL-US) 暴跌 6.72%;美光 (MU-US) 大跌 3.07%;高通 (QCOM-US) 大跌 3.52%;Nvidia (NVDA-US) 下跌 1.04%;英特爾 (INTC-US) 下跌 1.59%;AMD (AMD-US) 上漲 0.83%。
美債殖利率暴跌 1.6% 以下,金融股隨之盡數下跌。花旗 (C-US) 下跌 0.35%;美國銀行 (BAC-US) 下跌 0.17%;富國銀行 (WFC-US) 下跌 0.29%;摩根大通 (JPM-US) 下跌 0.32%。
能源類股跌跌不休,主因是原油持續下滑,OPEC 和俄羅斯可能考量進一步減產。雪佛龍 (CVX-US) 下跌 0.50%;埃克森美孚 (XOM-US) 下跌 0.66%。
台股 ADR 幾乎全跌。台積電 ADR (TSM-US) 下跌 3.14%;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2.56%;聯電 ADR (UMC-US) 下跌 1.10%;中華電信 ADR (CHT-US) 上漲 0.06%。
焦點財報與個股
Uber (UBER-US) 週四盤後公佈去年第四季財報,除了虧損幅度遜於預期之外,該公司亦調升 EBITDA 獲利能力,其週五股價上漲 9.54% 至每股 40.63 美元,創近 6 個月新高。
美國第三大社交媒體平台 Pinterest (PINS-US)第四季營收年增 46%,全球月活躍用戶數和每用戶平均營收均超出預期,激勵其股價週五大漲 9.52%。
瑞士信貸 (CS-US) 週五宣布,已接受 CEO 譚天忠 (Tidjane Thiam) 所提交的辭呈,其股價下滑 0.23%。
亞馬遜 (AMZN-US) 股價逆勢上漲 1.42%,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Jeff Bezos) 再度出售該公司價值 6.66 億美元的股票,過去 1 週已套現近 35 億美元。
關鍵數據
美國 1 月新增非農就業 (萬人) 報 22.5,預估 16.0,前值 14.5
美國 1 月失業率報 3.6%,預估 3.5%,前值 3.5%
美國 1 月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報 3.1%,預估 3.0%,前值 2.9%
美國 1 月平均每小時薪資月增率報 0.2%,預估 0.3%,前值 0.1%
美國 1 月平均每週工時 (小時) 報 34.3,預估 34.3,前值 34.3
美國 1 月勞動參與率報 63.4%,前值 63.2%
華爾街分析
聯準會警示,武漢疫情給經濟帶來了新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 (WHO) 週五表示,中國新的冠狀病毒病例數連續第二天放緩,但警告不要過度解讀目前情況,人數可能會再次上升。
Swissquote Bank 高級市場分析師 Ipek Ozkardeskaya 表示,如果危機繼續蔓延,一些公司可能會考慮將產線暫時移出中國,這可能會影響全球價格,拖累企業利潤。
加拿大皇家銀行在一份報告中稱:「在美國境外的新冠狀病毒爆發創造一些近期經濟成長背景帶來了新的風險,但聯準會沒有明顯表態降息,我們繼續預計聯準會會靜觀其變。」
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 (Steven Mnuchin) 週五表示,他預計 2020 年美國 GDP 成長率將低於 3%,部分原因是波音。
加拿大皇家銀行:「就業市場表現仍然讓美國國內經濟形勢目前看來穩固,主要是 2020 年初美中貿易休戰確實產生重大影響。」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40053?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0-02-07(美國時間)
接收投資重要資訊,阿斯匹靈官方LINE@
加入好友【 @vvx7138y 】
點擊以下連結加入
https://line.me/R/ti/p/%40vvx7138y
阿斯匹靈新書
https://pse.is/JALLK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line bank虧損 在 Line Bank 虧損22.74億開業不到兩年喊增資- 閒聊板 的推薦與評價
Line Bank (連線商銀)開業不到兩年,就因虧損22.74億元、快逼近資本額1/3、最快今年底得辦增資,這也是純網銀辦增資的首例。 ... <看更多>
line bank虧損 在 LINE Bank 開業一年虧損近1/3 》減資後增資75億元 的推薦與評價
LINE Bank 連線銀行原本的一百億元資本額,因為虧損22.74億元已經逼近三成,因此依法必須得要於今年度六月底之前增資。當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副 ... ... <看更多>
line bank虧損 在 [新聞] 純網銀陷虧損困境LINE Bank、將來銀行揮軍產險搶客求生 的推薦與評價
鏡新聞:純網銀陷虧損困境 LINE Bank、將來銀行揮軍產險搶客求生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21202fin010/
2022.12.10 05:58 臺北時間
因應數位化趨勢開放的3家純網銀,開業時聲勢浩大,但據金管會資料顯示,3家純網
銀全處於虧損狀態。本刊調查,為突圍求生,純網銀業者均積極爭取開辦新業務,上週二
(11月29日)先拿下3類法人開戶許可,年底更將投入產險市場,包括將來銀行、LINE
Bank(連線銀行)先後取得產險代理執照,將以便宜、組合性高的汽、機車險搶客。「最
快明年下半年就會推出壽險產品。」將來銀行主管對本刊透露。
上週二(11月29日),金管會核准樂天銀行、將來銀行、LINE Bank(連線銀行)三
家純網銀業者試辦法人線上開戶業務。「由於純網銀無法進行DD(盡職調查),追蹤最終
實質受益人,所以金管會將先開放專用存款合作帳戶電支機構的管理銀行、證券交割帳戶
的券商、保費繳納專戶的保險等3種法人戶,讓純網銀業者以面對面方式,提供身分驗證
開戶。」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上宣布。
三家純網銀 全都慘虧
金管會宣布純網銀可以試辦三類法人開戶新業務,等於替目前處於虧損狀態的3家業
者打入一劑強心針。
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LINE Bank虧損逾19億元,其次是將來銀行虧損
8億元,樂天銀行虧損5億元,總計已虧逾32億元。
「雖然開業純網銀後,開戶數持續增加,但照3家的燒錢速度來看,最快要3年後才有
機會由虧轉盈。」一位金融業高層搖著頭說。
本刊調查,純網銀業者為尋求生存之道,繼取得法人開戶業務之後,又向金管會爭取
新業務,準備跨足保險市場,將來銀行與LINE Bank已先後送件金管會,爭取拿下保險代
理執照,兩家都以產險業務先行,將來銀行11月底率先推出汽、機車強制險、租車險,
LINE Bank預計本月初跟進推出汽、機車強制險,雙方年底將在汽、機車險市場短兵相接
。「審核過程很順利,將來銀行9月核發,LINE Bank11月核發。」金管會官員指出。
獲准賣車險 折價搶市
為什麼純網銀要積極插旗保險市場?「純網銀第一階段都以高利定存搶客,接下來要
靠放款與新種商品和差異化的服務留客、增加客戶黏著度。」一位業者直言。
觀察近3年國內保險市場受疫情影響,網路投保不斷成長,據金管會統計,前七月網
路投保超過270萬件、保費收入近24億元,壽險投保前三名是利率變動型年金險、旅平險
和定期人壽險;產險則是汽車險、健康險和機車險,其中汽、機車險網路保費收入年增逾
2成。
「國內超過6成人口擁有汽、機車,車險是最貼近客戶需求的產品,加上看好強制險
的剛性需求,因此優先推出。」將來銀行高層解釋。
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對本刊分析,據交通部統計,全台有1437萬輛機車,超過3成
機車車主忘記或忽略投保強制險,換算下來,超過430萬輛機車未投保,顯示汽、機車險
的網路投保潛在商機龐大。
觀察兩家業者的汽、機車險商品,不約而同都強調「簡化流程、彈性選擇」。黃以孟
說,希望能解決消費者在網路投保碰到選項太多、流程太長和聯繫不易的3大痛點,未來
會推出「數位產品櫥窗」,讓客戶彈性選擇搭配產品,「希望讓消費者可以用最直覺、流
暢的服務完成投保。」
純網銀搶進保險拚生存
LINE Bank也善用和大股東LINE的生態圈,解決過去消費者對網路投保常產生聯繫不
易的疑慮,黃以孟指出,LINE Bank的LINE官方帳號可提供「智能通報」,讓事故發生時
,消費者能順利找到窗口,得到即時受理、安心轉專人服務。
將來銀行主管則透露,不少國人只有平日上下班、週末出遊或是僅週末才會用車,推
出只有用到車才保險的服務,「車主只要到將來銀APP上傳行照,就可完成登錄,投保時
間從20分鐘大幅縮短至5分鐘,簡化消費者投保流程,保費也會比傳統車險便宜2~3成,
讓民眾買對不買貴。」
報復出遊夯 攻旅平險
除了投入汽、機車險市場外,將來銀行下一步還要推出租車險與旅行平安險,甚至打
算銷售壽險商品。
「疫後旅遊商機爆發,會先推出國內旅平險,明年還會推出海外旅平險、機車外送險
、意外險等;9月也拿下壽險代理執照,明年下半年會和具互補性的中小型壽險業者合作
,推出如健康險等壽險產品。」將來銀行高層指出。
由於將來銀行和LINE Bank都是取得保險代理業務執照,須和產險業者合作推出產品
,LINE Bank目前尚未對外公布,市場認為,「應該會優先和富邦產險合作。」將來銀行
則選擇和兆豐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合作,「兆豐態度很積極,新安東京則是理念相近
。」將來銀行高層解釋。
觀察國內3家純網銀業者的營運狀況,去年初樂天銀行率先開業,LINE Bank和將來銀
行隨後相繼開業,3家業者為吸引客戶上門,祭出大撒幣優惠,也因此面臨虧損,甚至得
增資的窘境。今年5月LINE Bank為打消虧損,減資25億元、再現金增資75億元,資本額提
高到150億元。
撒錢誘開戶 民眾受惠
不僅僅是LINE Bank,將來銀行、樂天銀行也恐面臨增資的窘境,「以金管會公布數
據推估,將來銀行平均每月虧損近1億元,若以此推算,最快明年底就會碰觸到法定增資
底線。」一名銀行業者指出。
按《銀行法》64條規定,銀行資本虧損逾1/3就得限期增資,將來銀行和樂天銀行的
資本額為100億元,換言之,將來銀行、樂天銀行只要虧損超過33億元,大股東就得增資
,「我們都有心理準備,遲早要增資。」一名網銀大股東透露。
純網銀業者為求生,積極開拓新業務,現在把戰場擴大到保險,將來銀行、LINE
Bank都將祭出更多優惠搶客,LINE Bank在保險上市前,還推出18萬元獎金吸引機車族開
戶,純網銀大戰持續延燒,消費者還是最大贏家。
>>>>>
純網銀虧損,拓展新業務
搶進保險、壽險業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79.1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nk_Service/M.1670853758.A.B8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