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我不用KPI制度? #每一個管理層都必須知道的OKR
企業一切的經營活動,最終都是為了績效。
相信公司一切的經營工作活動,最終就是爲了有效果地提高盈利。
因爲,有沒有盈利可圖確實可以影響一家公司的存亡。
要如何確保公司每一個人都產出給有的成果,從而達效呢?
很多企業使用的不外乎是 KPI管理制度為準的年度績效考核。
但是,KPI 真的有用嗎?
那麽爲什麽連 Adobe 在6年前就擯棄了KPI制度法?
Google、Linkedin、Twitter 都開始采用 OKR的管理法,那又是爲什麽?
最大的分別在於,
OKR 看的是結果,執行的方法不重要
比如説包餃子,OKR就是盡可能讓客人吃到最好吃的餃子,然後給予衡量的方法。
KPI 會專注於執行的方法
比如說需要在2分鐘内準備好餃子的肉餡,8分鐘内把餃子煎好呈上給客人。
OKR是一种目标管理的工具和方法。
比如説,我拿餃子來做列子,因爲我很喜歡吃餃子。
如果我是经餃子店的, 那員工的目标就是在10分钟内把肉餡包好、再去煎、然後呈上給一個客人觉得熱騰騰好吃的餃子。
如果使用的是KPI, 你的主厨就会给你一些要完成的指标来达到大目标(10分钟内完成餃子)。
比如, 0-2分钟 = 先准备餃子皮和包肉餡放進去 ;3分钟内把餃子煎熟 - 每一個步驟都會作爲衡量的基準確保你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内有效率地完成你的目標。
那如果用的是OKR,
O (Objective), 目标是10分钟内做好一个让客人觉得好吃的餃子。
由於这个目标是比较难衡量的 (Qualitative),所以就会有接下来的KR (Key Result), KR 是可以被衡量的结果 (Quantitative)。
如果引用以上的例子里, 就会衡量两件事:
1. 有没有在10分钟内完成
2. 客人觉得好吃吗, 让他打分,“好”的标准是超过8分。
那关于OKR, 跟KPI最大的不同就是,
我們看的就是最後的结果罷了 (結果導向)。
如果你成功達成,
我并不會干涉你用了什麽樣的方法、也不會衡量你做的步驟等等。
讓你自由發揮 ,擁有“怎麽做”的自主權,重點是可以達到那個結果。
還有一個最偉大的地方就是在於 - 它能把公司的目標和個人的目標能挂鈎一起。
如果使用KPI的話,强調的是先定任務,以達標爲標準。
它所引發的問題就是,有些主管强加自己的目標分配給下屬、
獎金制度無法帶給員工有效的激勵、工作的態度被動、任務與目標不符合等等。
尤其是當員工把注意力放在獎金的時候,不止使工作變得乏味 (一味盲目追求獎金,沒有把公司的大目標看在眼裏),還導致無法量化成KPI。
OKR的話,强調的是設高難度的目標、根據目標擬定關鍵結果,考核無絕對標準。
因爲是由下上同欲的管理制度,能夠清楚讓員工知道公司的未來的大方向(O)、有各自的團隊談論出一個月或是3個月要達到的大目標 (O)、達到共識、再把目標細分、接著擬定各種的關鍵結果 (KR)、就能把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任務上。
這樣,一個健康的OKR不但可以將全公司上下的每個人的目標全部都挂鈎在一起,還能創造公司自由開放的文化,打造一個良心互動的工作環境,能夠加深實踐最終目標的速度。
全世界有上百個管理工具,
但我認爲做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要多去瞭解以及互相結合各種管理工具的優勢,
建立起最適合每個公司的管理方法,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坊間的強化車台,從便宜到上萬都有,這樣一根真的有實際用處嗎? 真的只有比賽車才有裝的價值嗎? 這些都是我心中的疑問,常常聽別人說動態體感會變好,但「感覺」到底要怎麼化為可視化的資訊呢? 這次我做了一根「強化車台觀察棒」,一起來觀察一下,關於重煞車真的會出現車台的形變嗎?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
linkedin有用嗎 在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一陣子看到半導體產業的王者Intel風光不再的新聞, 心裡就閃過一絲念頭: 發明OKR的公司搞成這樣, 那OKR還有用嗎?
這樣說當然不公平. Intel也許有很多問題, 跟OKR的制度本身可能沒有關係. 但是, 如果這個說法成真, 那麼, 那些因為Google, Facebook, Amazon...的成功而決定採用OKR的, 又該怎麼解釋呢?
每一個制度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 切實地了解想要達到的目標和希望解決的問題, 以及制度背後的思維, 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linkedin有用嗎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原本今天要繼續早起寫 Linkedin,上禮拜卻有一個很大的心理衝擊,我覺得我需要用一個早上仔細的疏理出來。
說是「衝擊」沒有那麼準確,應該是「針對這將近30年來發生的事情,我又更得到了一個全新的結論」,而這個結論,事實上是一個「方向」。
先說結論,結論是「多維度思考決定了我的樂觀、策略與態度」。
首先,「『多』維度」究竟要「多多」?
答案是:越多越好。
我想,就說三件事情就好。
1.
我一直被說是一個樂觀的人。
這件事情,我一直覺得那裡怪,卻又說不上來。
我的確是看起來、反應都比別人還要樂觀、向上、正面,但是,我對我自己的理解卻不是只有這樣的。
我甚至覺得,曾經,我是一個很悲觀的人。
例如說,我以前只要某一天過得特別快樂,我就會怕是不是會很有衰的事情要來了。(笑)
這樣的我,究竟為何會被說「樂觀、正面、向上」呢?
我要如何解釋我的自覺與他人看法的差距呢?
上禮拜我懂了,是「思考的維度比別人多」。
舉例來說,遇到了一個難解的專案,可能內心還是會murmur,但我比較不擔心。
我知道,我可以問很多人,「請教」是一個粗的維度。
然後,我知道我可以問「財務、法務、產品、技術」,「請教的對象」是一個細的維度。
我知道這些人有些我認識、有些我不認識,但是沒關係,我可以請認識的介紹我不認識的給我,因此,我最後都會認識的。
在這些還沒做完前,我不會覺得擔心。
而且,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跟這些人請教完之後,我就會得到新的維度了。這個很像你玩世紀帝國,還沒到的地方都是黑的,一旦你去過了,地圖就會發亮了,就看清楚了。
所以,我會說「啊這個還好,我覺得我們先去問問看好了,說不定就會有解答了。」
帶著這樣的想法,外表上,我就是一個樂觀的人。
其實,這和樂觀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因為一個維度是一個條路,我的維度多,我就有大馬路與小巷子,因此,我的路線就比別人多,儘管一個地方被封起來了,我還是覺得可以走其他的路。
因為我一直覺得我還有其他路可以走,我是一個還有選擇的人,因此這是樂觀的由來。
2.
念中文系到底可以做什麼?
身為一個中文系的人,一直有人問念這個系要做什麼?不只不是中文系的人問,中文系自己也問。
我自己說不上來,但是,我知道我很喜歡中文系。
我想幫自己喜歡的系所辯駁,但是我除了我自己很喜歡外,我找不到一個好的理由。
我上禮拜知道了,中文系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文學」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歷史」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文人」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裡的「小說」是一個維度。
中文系提供給我很多維度,這些維度是真的維度。
人家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為什麼要知興替?因為知興替,可以找到現在、預測未來。
我為什麼喜歡《紅樓夢》,因為我從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身上知道,我們人就是這三個人物在轉。我們都想是林黛玉,什麼事都不做就有賈寶玉喜歡,卻也討厭林黛玉。我們很有可能是薛寶釵,什麼事情都做了,卻還是得不到賈寶玉(那個你最想要的東西)。而有些事情,我們是賈寶玉,有了一切,但卻被爸爸罵不好好讀書,明明我其他地方也很好啊。
這是一個維度,不管是看我還是看別人。
我為什麼喜歡「思想史」?因為,五千年來古人把你想的都想了,他們都不是笨蛋,他們一代與一代不停的辯論、思考、寫作,他們想過的、推翻過的,遠遠大過於我們。
在思想史裡,我知道:我這輩子不會孤單到老死,因為,怎樣荒誕的言論都有古人為友,而且在那個朝代,他們也有朋友。你想想,竹林七賢這麼瘋狂,但還是有七個人是一組的啊,是誰會不穿衣服在樹林居住,人家來就說「欸,你為什麼要鑽進我的褲襠?因為天是我的衣服,地是我的褲子,你現在在我的褲襠!」
他們都有朋友耶!我一定也會有。
這是一個維度。
我為什麼喜歡「文字學」?因為,每一個文字,都是一個想法,不管你現在是否可以辨識出來,不管你是否可以理解,每個文字都是由一個想法誕生出來的。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任何事情都有其來源,如果我不知道,不是我笨,而是,我還沒知道。
這是一個維度。
我可以再講10個中文系給我的維度,但是,中文系給我的底蘊,是一個複雜的維度。
一個複雜的維度,可以托住一個人,給他支持。
我想,我又更搞懂了宇宙讓我去念中文系的原因了。
3.
學習是為了什麼?
為了增加維度。
很多人說我喜歡上課、喜歡看書、喜歡學習,那到底我為什麼這麼喜歡?
我以前也不知道,我只是覺得:這些不好嗎?
這些沒有不好,但是為什麼呢?
我現在知道了,因為「學習可以增加緯度」。
我以前一直覺得,我需要商業思維嗎?
我還沒想清楚前,我還是在明年的目標裡面寫下了「商業邏輯思維的提升」。
但我想,這樣會有用嗎?我真會去做嗎?
我現在知道了,我需要商業思維,因為它是一個維度,而且如同中文系帶給我的複雜維度,商業思維是另外一個複雜的維度。
複雜的維度會形成一個人的「選擇變多(內心)」、「變樂觀(外在)」。
而,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嗎?
選擇多,很快樂。
因此,沒有興趣的,也可以學習。因為多一個維度,就是多一條路。
沒有興趣,更要學。
你的人生,可能會因為多了這個維度而更精彩。 (例如我現在就很期待我如果加入了商業思維這個維度,我有什麼突破)
我想,我找了了明年學習商業邏輯思維的原因與目標了。
願你們也都能成為「選擇多,很快樂」的人。
btw, 明天繼續LinkedIn囉!
★ 本篇好讀blog版:https://goldfishblog.tw/what-made-me/
#2020年小金魚的日更200篇挑戰 #DAY91
linkedin有用嗎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坊間的強化車台,從便宜到上萬都有,這樣一根真的有實際用處嗎?
真的只有比賽車才有裝的價值嗎?
這些都是我心中的疑問,常常聽別人說動態體感會變好,但「感覺」到底要怎麼化為可視化的資訊呢?
這次我做了一根「強化車台觀察棒」,一起來觀察一下,關於重煞車真的會出現車台的形變嗎?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觀看我的生活廢片頻道: https://bit.ly/2Ldfp1B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強化車台 #勁戰

linkedin有用嗎 在 CherryVDO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ryllpy/
關於Tutor Circle:
Application: https://bit.ly/2SPKnNB
Blog: https://bit.ly/3colFN9 (每篇blog最底嘅banner登記會自動減 $20!)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utorcircle/
FB: https://www.facebook.com/tutorcirclehk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tutorcircle/
更多影片:
【DSE開考系列】臨場筆記有用嗎?LS英文筆記小分享|CherryVDO
https://youtu.be/6S4FByqvxik
【醫科生你問我答】確診當日在病房?冇時間拍拖?|CherryVDO
https://youtu.be/iqZEtP37fjo
【中大日記#15】冷清的校園+受訪拍攝的一天|CUHK vlog #15 | A day with me | CherryVDO
https://youtu.be/bwa5AZkMfdM
【Netflix睇乜好】?我的原創+經典劇playlist?|CherryVDO
https://youtu.be/kuHDjffPaH0
**Collab with Tutor Circle**
#粵語Youtuber #大學生儲錢 #補習 #TutorCircle

linkedin有用嗎 在 在地上滾的工程師 N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硬核的知識也許不是每個工程師都能夠在職涯發展中完全運用到,但無論是本科系、轉職、自學成為工程師的朋友,都應該要知道,這些紮實的背景知識提早學習起來,在未來的日子裡,只有好沒有壞。
就透過本影片我的真實經驗分享,告訴你這些我在大學時期看似枯燥乏味的理論,其實就是程式設計內功,而日後沉睡已久的內功卻又恰巧的在職涯旅途中碰上用處。
章節:
00:00 學這些有用嗎
00:52 我與速成班的距離
04:45 業務增長後的影響
06:36 基本功知識科普
喜歡影片的話!可以幫忙點個喜歡以及分享、訂閱唷!😘
━━━━━━━━━━━━━━━━
⭐ 蝦皮賣場: https://shopee.tw/bboyceo
⭐ instagram (生活日常): https://www.instagram.com/niclin_tw/
⭐ Facebook (資訊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niclin.dev
⭐ Blog (技術筆記): https://blog.niclin.tw
⭐ Linkedin (個人履歷): https://www.linkedin.com/in/nic-lin
⭐ Github: https://github.com/niclin
⭐ Podcast: https://anchor.fm/niclin
━━━━━━━━━━━━━━━━
🌟 任何問題或合作邀約信箱: niclin0226@gmail.com
#資料結構 #演算法 #計算機概論 #前端 #後端 #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