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訂定職業及人生的目標?
每年到了年底的時候,大家總是會總結一年的成果, 完成了什麼既定目標、什麼目標沒有達到, 明年應該怎麼規劃。
今年下半年我參加了公司一個 mentorship program , 公司幫助我配對一個資深的工程師經理。 從一開始和我的 mentor 見面時,除了自我介紹,了解彼此背景後,我們就討論在這段期間他要怎麼樣算是最能幫助我。 我告訴他我最大的目標, 就是希望他可以幫助我找到中長期的職業發展目標, 並且提升我的個人影響力。我告訴他我在 2012 年 10 月開始學習程式, 那時候我訂下了一個 5 年的目標:
第一年我要學習一些程式語言、完成一些線上課程, 可以寫出一些小小應用。
第二年我希望可以開始找到一個在馬里蘭州(當時住的地方)附近的一個程式相關的工作。
第三年我希望可以在工作中精進自我,技術進步、也更能解決問題。
第四年我希望可以到矽谷,在世界科技中心工作。
第五年 (2017) 底前我希望可以進到 Google 工作。 Google 我面試 2 次都沒有上, 不過倒是在 2017 年初進到和 Google 同級的 Facebook , 也算是提前達成目標。
提到公司, 最近聽到一個關於公司的笑話, 如果在矽谷相親要介紹自己工作的公司會怎麼回覆:
說自己工作在 FLAG 的,一般都在 A 廠;(Facebook、LinkedIn、Apple/Amazon、 Google)
以前還有說 FLG 的,那一般在 L 廠,現在沒有了;(LinkedIn 被 Microsoft 買走了)
說自己工作在 FG 的,一般在 G 廠;
一般 FB 就直接說自己在 F 廠了。
F 廠裡面還有個更厲害的子集叫FAIR,那是絕不會和 FLAG 什麼的大路貨同流合污的,一定專門點出來。(FAIR 是 Facebook 做 AI Research 的部門,都是神人等級的人)
我是不知道原來 Facebook 在矽谷相親市場這麼厲害, 下次遇到單身的 FAIR 部門大神同事,除了膜拜一下,也來問問是否在相親聯誼時候很吃香, XD。
我在 Facebook 工作也 2 年多了, 一開始及有時候會有莫名的 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頂替症候群) (請見之前的文章: 你有 Impostor syndrome (冒名頂替症候群) 嗎?), 大部分時間也算是過的忙碌充實 (相關工作介紹請看: 我在美國臉書工作的日子,得到 offer 後及工作後的體驗)。但我總覺我之前的 5 年計畫達成了, 下一個 5 年我反而不知道要往那個方向走。 我是要一直專攻前端技術呢? 還是要往後端發展? mobile development 也是每個公司都需要的, 我要增加我的行動開發技能嗎? Machine Learning、 AI、 Blockchain , 每樣都看起來很有趣,我要怎麼把潮流趨勢和我個人的發展規劃做結合?
雖然你看到我的部落格好像我很有想法、知道自己要什麼, 但我也是和每個人一樣, 有冒名頂替症候群的時候、有對未來方向不確定的時候。 今天我寫下這篇文章, 也是希望把過去幾個月的摸索、思考記錄下來。
我的 mentor 工作經驗很多, 也當帶人的工程經理一段時間, 他逐一和我討論我一開始為什麼想要寫程式、寫程式帶給我什麼感覺、我覺得我擅長什麼、有什麼人是我想要變成的典範等等。
藉由這樣和資深的 mentor 討論,他常常在我講了一些話之後,用一些他個人的經驗、以及他的管理經驗, 幫助我釐清一些思考盲點。 此外我也在過去 2 個月花了時間和許多我尊敬的前輩請教, 詢問他們過往的經驗及人生規劃。
在我請益的前輩中, 有人每一段時間就學習不同的技術及做不同的專案累積技術廣度、有人從頭到位專注一塊 domain knowledge 、 做到極致、有人在技術到達一定之後,開始學習商業、專案管理等等的跨領域知識、有人技術做好之後轉職成專門管理的職位、有人在事業做的很好的時候把更多時間放到家庭身上、多陪伴家人及小孩。
每個人的人生路徑都不同, 每個人對於成功及目標的追求也會因為時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考量。
全世界最大的避險基金公司橋水基金創始人在他的 Principles 這本書提到了:
In general you can have anything you want, but not everything you want. (通常來說, 你可以擁有任何你想要的, 但無法是所有你想要的)
我希望我的人生:
- 個人上: 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累積知識及各種技能
- 家庭上: 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 事業上: 更上層樓,達到更高的等級、及有更大的影響力
- 財務上: 有更好的系統、做到更健全的投資規劃
- 朋友上: 有各種不同領域的朋友、閒暇之餘可以一同玩樂
但我們的時間有限, 在各個目標的追求上都是需要花上許多時間。 就像是每次在做專案規劃, 我們會依照重要的程度排序, 資源及人力總是先分給最高等級的任務。 在不同的人生時期, 我們也會把資源(時間)分配給當前最需要資源的目標。
親愛的老婆說, 她看的出來我最近幾個月比較迷惘找不到方向。 和我剛開始學習寫程式時期、剛到矽谷時期、以及剛進 Facebook 時期相比, 我的確在中長期的目標開始模糊, 未來有許多可能, 我也看到了許多不同的可能路徑。 但和一開始從 0 到 1 的明確 , 現在的階段反而不好確定, 而且如果我沒有訂下中長期目標, 許多 1 到 2 年左右的目標也不好隨之計畫。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 "如何訂定職業及人生的目標?", 講了半天,好像也沒有一個很好的系統或方法分享給你們。 從公司的 mentorship program、以及和資深前輩討論, 的確讓我不會那麼迷惘。 我得到的很大啟發及建議是別人的目標及成就, 和我的不會一樣,別人付出的努力代價, 也不一定是我能夠做到的,加上很多事情還有一些機緣及時機必須滿足。我要做的,是去思考我當初為什麼想要寫程式、為什麼想要不惜一切來到矽谷,我每天什麼時候或是每個月會因為什麼事情而快樂, 生活什麼東西是很重要的,什麼目標可以稍等幾年再做的? 思考及回答這些讓我比較好釐清我新的未來目標。
有一句話說
What Got You Here Won't Get You There (讓你到達今天的狀態地位的, 不一定/或是不能帶你到下一個階段)
剛剛在寫文章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評價不錯的書的書名, 趕緊來下訂來閱讀。
我也還沒完全訂下我新的 5 年的目標,如果你有什麼書單建議、或是各種建議, 歡迎留言分享。 希望我們一起在年底反思過去、展望未來、訂下新的人生中長期目標。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12/HowToSetUpGoals.html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linkedin learning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心得] 使用Linkedin建立人脈-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討論] 覺得linkedin learning 不錯用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How to get LinkedIn Learning courses for free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LinkedIn進階篇— Premium LinkedIn 功能介紹&心得- 工作板 的評價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討論] 有人有開LinkedIn Premium 嗎?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Medium中文寫作者聯誼會| 【30 個優質線上學習網站平台資源 ... 的評價
- 關於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10個優質FB廣告投放課程推薦,手把手教你投放有利可圖的廣告 的評價
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討論] 覺得linkedin learning 不錯用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公司之前都要求員工每年要上自家eLearning系統修十堂課,但課程內容都是自家產品相關的。 (例如自家系統上就沒有python的課程可以上) 最近公司買 ... ... <看更多>
linkedin learning評價 在 [心得] 使用Linkedin建立人脈-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實力 vs. 人脈
「你會什麼不重要,你認識誰才重要」這句話雖然有些過火,但不得不承認有幾分道理。
小時候常被告誡人脈很重要,長輩也時常請託他人協助家中晚輩像是找工作一類的事。
當時內心非常鄙夷,時不時跟大人爭論人脈的觀點,認為實力才是一切。經過這幾年的
歷練,重新思考了人脈這件事。如今想想當時實在是太自大(但現在也沒有認同自家
長輩的觀念就是了,他們總是認為只要認識誰誰誰就夠了,想太多)。
先說結論好了:實力與人脈同等重要(咦?這不是廢話嗎?)。
但如果無法兼顧,實力優先。
就說找工作這件事好了。仔細想想才發現身邊不少人拿到目前的工作其實都不是
透過人力銀行或是公司招募網頁,而是透過師長、同學、或親友的介紹,包括我自己。
這公平嗎?當然不,但請試著從HR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HR的工作不是找一個「最優秀」
的人,而是找一個「能處理工作」的人。一個缺貼出去,履歷肯定如雪片般飛來。
要在幾百上千封履歷中挑出合格的人選來面試本身就是繁重的工作,更何況這些
看似光鮮亮麗的履歷誰知道是真是假?相反的,如果是自己信任的長輩或朋友介紹的人,
理論上應該不會太離譜。只要對方能夠勝任工作,那人力需求的問題就解決了。
以我自己待的單位,有開缺也都是先從內部找起,找不到才對外徵人。總之,
信任是社會很重要的運作基礎(就連貨幣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
人脈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但又與友誼不同(雖然有蠻大的重疊),是比較功利的面向。
因此並不是說你認識了這個人,或是跟他出去吃喝玩樂幾次,人脈就建立起來了。
人脈的重點在於彼此資源的交換,這可以是資金、才能、情報等等,
當然也可以是人脈本身。
這邊要補充說明一下人脈本身也是資源這件事。這可能會引起誤會
「啊,既然如此那我要想辦法認識那些重量級人士」。
退一步講好了,就算你認識郭台銘,希望他給一份工作,或是一起搞些什麼,
憑什麼他就要聽你的?憑什麼非你不可?
重點在於自己可以貢獻什麼。
如果自己沒辦法提供與該人脈價值相對等的貢獻,自然而然會被所處的人脈遺忘。
最終擁有的,還是一個跟自己實力水準差不多的人脈。
每個人只要經營都會有人脈,但有實力的人擁有的會是具有影響力的人脈,
沒實力的人擁有的就只是可有可無的人脈。
Linkedin
既然談到人脈,就不得不說Linkedin這個服務。大家對它可能不太熟悉。
它跟Facebook類似,也是一種social network服務,但與個人私生活無關,
重點放在工作與職場這方面。個人頁面展示的是履歷。提供facebook「加好友」
類似的功能「connect」,把自己跟其他人連結在一起,connection就是自己的人脈。
不太一樣的是加facebook好友比較隨便一些,但加Linkedin connections會比較謹慎。
我自己是只會加同學、同事、比較熟的朋友、或是在工作上有往來的人。
原則上都有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認為這個人不錯才會寄發邀請。
它有找工作這個功能,可以輸入職稱、關鍵字、或公司名等做搜尋。結果可以依照人脈、
國家、地點、產業別、工作性質等做篩選,付費的Premium使用者還可以根據薪水做篩選。
這邊說明一下人脈的篩選。在Linkedin人脈分三個等級,1st代表的是自己的人脈,
你本身就認識裡面的人。2nd代表的是"朋友的朋友"(這樣講不準確但較好理解),
你必須要透過自己的connections介紹才能認識2nd裡面的人。3rd以此類推。
如果搜尋出來的工作,應徵的公司是在1st connections,代表你的"朋友"在這間公司
工作,那麼機會就比其他人高不少,因為你可以直接請他轉交履歷。
此外,跟google一樣,搜尋結果的排序是按照人脈客製化的,
不論是你找工作還是HR找人。從這點來說,認識越多人確實越有利。
我建議大家就算目前沒有打算找工作,偶爾也該上去看看自己目前的工作,
市場上開出來的技能需求是什麼,不足的就補,免得到時被裁員。
打算跳槽換跑道的更要看,因為這通常需要比較長期的規劃。短則數個月,
長則一年以上。也是技能不足就趕快補。
其實從開缺的數量跟條件可以發現有趣的事情。
就我的印象,常聽到有人說美國經濟不好,但我看到的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例如在Linkedin以"Machine Learning"做關鍵字搜尋工作,美國出來1003筆,大陸86筆,
英國36筆,香港2筆,韓國18筆,日本6筆,新加坡4筆,台灣0筆。
以"Bayesian"當關鍵字搜尋工作,美國出現63筆,英國5筆,大陸、香港、日本,韓國,
新加坡,台灣均為0筆。(職缺會隨時間變化,而且每個人出現的結果也會不同,
所以僅供參考。不過大致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在量方面,美國的機會多到高出
其他地方一個數量級不只(不過這有可能是Linkedin在亞洲國家還沒那麼流行,
若是如此,顯示的職缺少就不意外了)。
不知各位是怎麼理解職缺數在經濟上面的意義,我自己的判斷是產業成長的力道
(應該還要參考其他數據,因為在產業成長達動態平衡的狀況下,
職缺數代表的應該是產業規模。我不是學這方面,只是一廂情願這樣認為,
有誤就請強者補充了。不過呢,職缺數是經濟的正向指標,這應該是沒錯的)。
雖然上面列舉的這些只是整個產業的一小部分,
不足以下「美國經濟很好,台灣經濟不好」這樣的結論。
但就我關注的領域,美國的情況確實是大好!
而在質方面也是完全不同。
這邊的質,指的是做這個職務所需要的技能。
大家可以比較同樣的職缺,例如consultant,在不同國家開出來的需求技能是如何。
台灣這邊開出來的條件比較空泛,但美國那邊的要求就比較高,有些需要程式與統計
兩方面的技巧。這代表臺灣跟美國兩個地方,相同的職務,工作內容與處理方法卻不同。
美國這邊把牛刀開出來了,代表在某些地方就是要用到牛刀。
看了這些職缺內容的描述,給我的印象是美國很重視數據與事實,
而且台灣跟美國產業發展水準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水平的。
用Linkedin還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資訊,比如說校友都在哪裡工作。
以114與外國某間理工宅為例,兩校性質雖然很相近,但校友從事的行業卻大不相同。
以下為某國外校資料,專出理工宅,但實際上很多畢業生都在金融界。據說有一半,
看來不假。
https://ppt.cc/G~Z8
下面是114的資料,不意外,就不解釋了
https://ppt.cc/OthH
人脈培養需要時間
人脈跟實力相同,都需要時間的培養。重點是多參與社群並盡可能的做出貢獻。
但實際上該怎麼做?以Linkedin為例,它有個群組的功能,跟facebook粉絲團類似,
主要目的還是討論,但有個特點是可以在上面貼職缺。上頭有許多不同主題的社團,
大都跟工作有關。社團內經常有人在工作上碰到一些困難上來發問,
如果你知道該怎麼解決,就告訴他辦法。久而久之你在這個團體就會有聲望。
要跟團體內的成員connect,特別是自己幫助過的人,就會比較容易。
其中比較有價值的是封閉性社團,基本上要加入都要符合某種資格
(例如校友才能參加校友會),需要板主審核。這種封閉性社團裡有不少好康,
例如一些資訊或職缺,只有社團成員才知道。
加入Linkedin的group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各行各業應該都有專門的社群
以不同的方式運作。總之大方向就是加入社群,接觸人群,為他人付出。
但這些都需要時間,非一朝一夕可成。
最後再說一次結論,實力與人脈最好兩者兼顧。但如果沒辦法還是以提昇實力為優先。
畢竟,有實力的人終究不會被埋沒。
--
學習,是不斷地知識解構再重建的一種過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50.44.1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