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amid du Louvre 🤍
每次到巴黎都必定拜訪的羅浮宮,
相見都依然擁有第一次見面的驚嘆,
美麗前衛的設計與周遭的建築形成對比,
卻能營造出如此完美的平衡,
在一片古典氣息中顯得濃纖合度。
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的擴建,
是在法國大革命200週年之際,
巴黎十大紀念工程之一。
玻璃金字塔跟我一樣在1989年誕生,
出自於貝聿銘大師之手,
很難想像在當時的巴黎,
受到高達九成批評的設計,
一度面臨被迫停工的窘境,
若不是龐畢度夫人的支持,
恐怕多年後的我們,
也無法欣賞到這法國最知名之一地標。
或許,
經得起批評的才能雋永,
或許,
在細節持續堅持的才會成為文化。
再美麗的事物,
也都曾經經歷過痛苦。
但在磨難過後,
也許美麗才會真正的留下。
#羅浮宮 #玻璃金字塔 #polariod #lacoste #museedulouvre #pyramiddulouvre #paris #franc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現代主義建築最後大師」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辭世,享嵩壽102歲。他曾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利茲克獎,「羅浮宮金字塔是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之一。 1984年,在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委託下,貝聿銘替羅浮宮主庭院設計由玻璃和金屬建造的巨大金字塔,作為主要入口,...
「louvre工程」的推薦目錄: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防水防漏施工的主要材料有哪3樣?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Louvre Flowers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louvre工程 在 Louvre Lens - YouTube 的評價
louvre工程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家去巴黎】
我們正經歷疫症流行之時,各國紛紛限制旅客入境,旅遊突然變得遙不可及。幸運的是在互聯網年代,用手機或電腦也可以「在家旅遊」。Google Arts & Culture 就與多家著名的博物館與美術中心合作,讓大家只需滑動手指,便可透過螢幕遊覽世界多個地方的藝術品和建築。
其中一家最有趣及著名的博物館,莫過於巴黎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它與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龐比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統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這座典雅的博物館歷經許多變遷,它曾是行政法院和皇家審計院的所在地,但於法國大革命時遭火燒毀,1900年改建成了火車站。改建工程保留了過去的建築結構、原有的柱子、鑄鐵橫樑,以及仿大理石裝潢,令火車站保留着19世紀的經典格調與工業發展。改建完成後,畫家Edouard Detaille曾讚嘆說:「車站多麼像一座陳列藝術品的宮殿!」後來因火車站不能再滿足巴黎的發展,慢慢被廢棄。1978年被列為受保護的歷史建築,1986年果然被改建成為博物館。
博物館的改建亦以保育昔日建築和文化為前提,例如保留了當年火車站大堂的大鐘,這使建築自身成為了博物館最大的一件藝術品。在這裏,遊人可以欣賞到梵谷、莫奈、塞尚等大師的作品: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partner/musee-dorsay-paris?hl=en
📸 Benh
#記價值 #記風格 #巴黎 #藝術 #建築物 #建築 #旅遊 #疫症 #coronavirus #design #architecture #paris #art #vangogh #travel #instagood #destination #852 #hkig #virtualtour #google #culture #tips #Quarantine
===========================
你覺得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有你有興趣的故事和題材嗎?給點意見我們吧:
http://bit.ly/2UH0QWm
無論你是大人或是小朋友,歡迎把你的故事私訊我們,我們會在這裏跟大家分享。
#看得見的記憶
louvre工程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光線來做設計」———貝聿銘
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壽102歲,他的代表作品是巴黎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香港地標中銀大廈、蘇州美術館、日本美秀美術館、台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等,都是他的建築經典作品。
1917年4月26日出生的貝聿銘,父親是香港中國銀行創始人貝祖詒,他沒有繼承家業成為銀行家,選擇赴美攻讀建築。
貝聿銘1983年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評審團讚揚他賦予「這世紀最美麗的室內空間和外觀」,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
「讓光線來做設計」「建築是對陽光下的各種體量的精確的、正確的和卓越的處理。」是貝聿銘的名言。
貝聿銘博士以20世紀最成功的亞裔美籍建築師聞名全球。即使在已邁入21世紀的今日,他的作品仍舊是各國的地標,甚至成為國家的文化形象。
貝博士在1917年生於中國的一個富裕家庭,世世代代皆為地主,並在上海法租界接受英美式的文化與教育成長。他分別向母親與祖父學習中國文化和儒教道德思想,叔父擁有的名園「獅子林」中的奇岩異石,以及自道教獲得追尋真理的感性,之後都成為他的建築靈感。
貝聿銘17歲赴美攻讀賓汐法尼亞州大學建築系,後轉往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學,又再次轉攻建築學。據說麻省劍橋小鎮高雅講究的格調,決定了他一生的喜好。
1940年自MIT畢業後,他進入波士頓史威工程公司(Stone and Webster Inc.)擔任引擎繪圖工作,之後前往哈佛大學研究院深造。修過現代主義建築大師沃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的課後,他對現代主義演變為國際風格抱有疑慮,並開始意識到順應文化多樣性的現代主義。
畢業後貝博士返回中國,體會到地產知識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於是進入地產商齊氏威奈(Webb and Knapp)公司,受到以鋼和玻璃結構聞名的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影響,同時加入二戰後全美市區重建計劃。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使他放棄回流祖國的念頭,於1954年入籍美國,並於1960年成立貝聿銘夥伴建築事務所(I.M. Pei & Associates),1965年更名為貝聿銘合夥建築事務所(I.M. Pei & Partners)。
1967年跳脫密斯派風格,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設計了由雕刻式幾何學構成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這也成為他往後被稱為「幾何學魔術師」的轉捩點。
1964年貝博士獲邀設計甘迺迪總統圖書館暨博物館(John F. 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獲得垂青,大大拓展了社交圈的人脈,其後陸續交出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East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等代表作,更在法國羅浮宮(The Louvre)重建計劃中設計了玻璃金字塔。接下來又設計了MIHO美術館、蘇州博物館、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新翼、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Islamic Art)等作品,以高雅精練的幾何線條表現出所在國家的歷史與文化。
貝聿銘博士的功績,當屬他能以獨到的眼光擷取文化與歷史中最優良的部分,並運用走在時代尖端的技術,為現代主義賦予非凡的建築品味,使其昇華為更高層次的藝術作品。
部份文字來自:http://www.miho.or.jp/zh/architecture/architect/
louvre工程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現代主義建築最後大師」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辭世,享嵩壽102歲。他曾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利茲克獎,「羅浮宮金字塔是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之一。
1984年,在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委託下,貝聿銘替羅浮宮主庭院設計由玻璃和金屬建造的巨大金字塔,作為主要入口,周圍環繞3個相同造型的小型金字塔,於1989年完工。
羅浮宮金字塔建造初期,因風格與充滿古典氣息的羅浮宮主建築格格不入,受到大批巴黎市民反對。當時法國民眾大多認為出自貝聿銘之手的玻璃金字塔設計過於前衛,要求取消擴建。這項工程最終在爭議聲中保留,羅浮宮金字塔至今矗立30年,已成為巴黎地標之一。
貝聿銘出身蘇州望族,1917年4月26日生於廣州,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央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辦人之一;生母莊氏為清廷國子監祭酒後代。
貝聿銘18歲時留學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攻讀建築,之後轉往麻省理工學院(MIT),1940年取得MIT建築學士學位,1946年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1954年成為美國公民。
貝聿銘踏入建築界後展現設計高樓大廈的長才,1955年與在地產商齊氏威奈(Webb & Knapp)共事的建築師一同成立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I.M. Pei &Associates),事業逐漸起飛。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與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他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強調光與空間的結合,留下「讓光線來作設計」的名言。
他的代表作包括美國華府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
貝聿銘生前獲得眾多榮耀,最受矚目的是1983年獲頒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现代主义建筑最后大师」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嵩寿102岁。他曾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美誉的普利兹克奖,「罗浮宫金字塔是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之一。
1984年,在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委托下,贝聿铭替罗浮宫主庭院设计由玻璃和金属建造的巨大金字塔,作为主要入口,周围环绕3个相同造型的小型金字塔,于1989年完工。
罗浮宫金字塔建造初期,因风格与充满古典气息的罗浮宫主建筑格格不入,受到大批巴黎市民反对。当时法国民众大多认为出自贝聿铭之手的玻璃金字塔设计过于前卫,要求取消扩建。这项工程最终在争议声中保留,罗浮宫金字塔至今矗立30年,已成为巴黎地标之一。
Ieoh Ming Pei, FAIA, RIBA[1] (26 April 1917 – 16 May 2019) was a Chinese-American architect. Born in Guangzhou and raised in Hong Kong and Shanghai, Pei drew inspiration at an early age from the gardens at Suzhou. In 1935, he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enrolled in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 architecture school, but quickly transferred to th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 was unhappy with the focus at both schools on Beaux-Arts architecture, and spent his free time researching emerging architects, especially Le Corbusier. After graduating, he joined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GSD) and became a friend of the Bauhaus architects Walter Gropius and Marcel Breuer. In 1948, Pei was recruited by New York City real estate magnate William Zeckendorf, for whom he worked for seven years before establishing his own independent design firm I. M. Pei & Associates in 1955, which became I. M. Pei & Partners in 1966 and later in 1989 became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Pei retired from full-time practice in 1990. Since then, he has taken on work as an architectural consultant primarily from his sons' architectural firm Pei Partnership Architects.
Pei's first major recognition came with the Mesa Laboratory a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in Colorado (designed in 1961, and completed in 1967). His new stature led to his selection as chief architect for the John F. Kennedy Library in Massachusetts. He went on to design Dallas City Hall and the East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He returned to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in 1975 to design a hotel at Fragrant Hills, and designed Bank of China Tower, Hong Kong, a skyscraper in Hong Kong for the Bank of China fifteen years later. In the early 1980s, Pei was the focus of controversy when he designed a glass-and-steel pyramid for the Musée du Louvre in Paris. He later returned to the world of the arts by designing the Morton H. Meyerson Symphony Center in Dallas, the Miho Museum in Japan, the Suzhou Museum in Suzhou,[2] Museum of Islamic Art in Qatar, and the Grand Duke Jean Museum of Modern Art, abbreviated to Mudam, in Luxembourg.
Pei won a wide variety of prizes and awards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e AIA Gold Medal in 1979, the first Praemium Imperiale for Architecture in 1989, and the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rom the 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 in 2003. In 1983, he won the Pritzker Prize, sometimes called the Nobel Prize of architecture.
louvre工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邊,原是法國的監獄,現在是羅浮宮博物館,擁有藝術收藏達3.5萬件,包括雕塑、繪畫、美術工藝及古代東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臘羅馬等7個門類,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藝術作品與考古文物。盧浮宮始建於12世紀末(1190年),由法王菲力二世(「奧古斯都」)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監獄與防禦性的城堡,邊長約90米,四周有城壕,其面積大致相當於今盧浮宮最東端院落的四分之一。當時的盧浮宮堡並不是法國國王的居所,而是被用來存放王室財寶和武器。14世紀,法王查理五世覺得盧浮宮堡比位於塞納河當中的城島(西岱島)的王宮更適合居住,於是搬遷至此。在他之後的法國國王再度搬出盧浮宮,直至1546年,弗朗索瓦一世才成為居住在盧浮宮的第二位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命令建築師皮埃爾•勒柯(Pierre Lescot)按照文藝復興風格對其加以改建,於1546年至1559年修建了今日盧浮宮建築群最東端的卡利庭院(Cour Carree)。擴建工程一直持續到亨利二世登基。路易十四時期曾令建築師比洛(Claude Perrault)和勒沃(Louis le Vau)對盧浮宮的東立面按照法國文藝復興風格(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加以改建,改建工作從1624年持續到1654年。1750年法王路易十五正式提出了拆除盧浮宮的計劃。但由於宮廷開支過大,缺乏足夠的金錢來僱傭拆除盧浮宮所需的工人,該宮殿得以倖存。1789年10月6日,巴黎的民婦集群前往凡爾賽宮,將法王路易十六挾至巴黎城內,安置於杜伊勒裡宮,該時期對盧浮宮進行了簡單的清理打掃工作。法國大革命期間,盧浮宮被改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拿破侖即位後,開始了對盧浮宮的大規模擴建,建造了面向裡沃利林蔭路的北翼建築,並在圍合起來的巨大廣場中修建了卡魯索凱旋門,作為杜伊勒裡宮的正門。拿破侖三世時期修建了黎塞留庭院和德農庭院,完成了盧浮宮建築群。拿破崙在征服歐洲各國的同時,將被征服國家的藝術品大量運往法國,送至羅浮宮(此時已改名為「拿破崙博物館」)展出,還增加了古羅馬和古埃及藝術品展廳。但隨著1815年拿破崙的第二次退位和終生放逐,羅浮宮藏品中約有5000多件藝術品被歸還給原來所屬國。此後的100多年裡,羅浮宮的收藏範圍不斷擴大,加入了東方(遠東)、亞述、古埃及等時代的藏品。隨著藏品數量的增多,展覽空間越來越小。1981年,法國政府決定將羅浮宮建築群的全部建築劃撥博物館,並對羅浮宮實施了大規模的整修。由華裔美籍設計師貝聿銘(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設計的位於羅浮宮中央廣場上的透明金字塔建築。
louvre工程 在 Louvre Flowers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Louvre Flowers added a new photo to the album: AUBE Preserved Academy Diploma 日本保鮮花文憑證書課程. · 1. 絲帶花藝 · 2. 康乃馨花藝 · 3. 花圏 · 4. 花相框中階: · 5. ... <看更多>
louvre工程 在 防水防漏施工的主要材料有哪3樣?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Louvre, Building, ... 新希雅台中抓漏工程將公寓,華夏,大樓,透天厝究竟該如何區分,簡單地跟大家說明清楚,而這幾種不同類型的房屋,具有哪些優缺點也將簡單的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