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與心理發展大會 會前會 第二天】
既昨天講了人本主義治療、再決定治療、完形治療以及人本經驗派家族治療後
今天Zeig老師帶來的是:
認知行為治療 - Albert Ellis、Aaron Beck
精神分析 - James Masterson
結構派家族治療 - Salvador Minuchin
來簡單講講這個三個療法及這三位大師
■首先是「認知行為治療」的Albert Ellis
其實如果三個選一個最像NLPer的,可以說就是這個啦!
認知行為治療本來就是鑽腦袋的
他們會把你的狀況釐清,接著,找出你的信念後
再用各種的方式瓦解!
而瓦解的方式,不是別的,就是『毒舌』!
像是對一個認為自己被主管威脅,感到很低下沒自信的人說:
「啊所以對方是有一個魔法棒,把你變成小矮人?還是是第11次憲法修正案,說他們能威脅你?」
總之,就是要讓個案去真正面對自己的信念
而不是推給外在因素
算是毒舌王專用呀!
而Albert Ellis也因此是知名的辨論大師
連Zeig都說他曾經和Ellis辨論,但對方一開場,Zeig就直接投降了呢!呵呵!
■接著是『精神分析』的James Masterson
關於這個療法,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佛洛伊德』啦!
雖然因年代的關係,Zeig無法和老佛直接學習,但他卻有個這方面的專家朋友,也就是James Masterson
Masterson是個國際公認的精神病學家,特別專門於邊緣型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
而Zeig課堂上放了他用精神分析來治療病患的影片
算是讓我第一次的了解到精神分析真正的樣貌
也就是
『高高在上』
『治療師自己是空白的,不能出現任何的移情反移情』
『要一直激發出個案情緒』
我的媽呀!如果我有病,然後去看這種治療師的話,我會瘋狂吧!
當你問治療師說:「你對我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對方會回:「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會想問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你說:「厚!問一下也不行!精神分析真的是太不親和啦!」
對方則會回:「為何批判精神分析對你來說這麼重要?」
好吧,我認輸,下一個!XD
■最後是『結構派家族治療』的Salvador Minuchin
這位我想這裡應該有人聽過
如果說Satir是家族治療之母,那麼Minuchin就是家族治療之父
家族治療雖然有很多種流派
但不變的是,他們都是針對「系統」來做調整
也就是問題不是只有存在於個案個人本身身上,而是整個家族,也就是說這是「系統」上的問題
故當你看到他們在治療時,常常會是對一整個家庭來做諮商
Minuchin對於Zeig來說,可說是如同父親般的存在
因為在各方面來說,Minuchin也算是Zeig非常重要的人生導師
而這次Zeig放了Minuchin的治療影片給我們看
我發現Minuchin難怪是人生導師呀,他真的是擁有非常強大的氣場
像是面對一個會用手掐兒子的家暴父親及其家庭,非常敢直接丟炸彈!
像是對家庭中的媽媽說:「你什麼時候離婚了?嫁給了你的孩子?」
上面這句,不但是戳死媽媽不敢直接面對爸爸,也戳了她只會幫孩子說話的一面
甚至敢對家暴爸爸,叫他把椅子搬遠,然後說:「(在整個家庭中)被孤立的是你,不是別人!」
結構派家族治療是一個很會利用隱喻的學派,就如同上面的案例
而我認為更需要的,是對於整個家族的控場能力
因為他可是要一個人面對整個家庭三到七個人
你不夠強大的話,可能一下子就被家庭中的領袖給牽著走啦!
以上
總之,從昨天到今天的幾位大師
經過Zeig老師的解構及分析
我開始對這些當代的治療手法更加的有體悟
而NLP,一開始不也是從好幾位治療大師身上所複製而來的嗎?
試想,如果當時創始人能接觸到不只三四位大師,而是七八位,甚至九或十位的話
現在的NLP,是不是會變成更加的有豐富並且創造呢?
當然,NLP已經被創造了出來,已經算是有了一定的定型了
但是,你,依然有機會,創造出一個更不一樣的NXP哦!呵呵!
#各位喜歡本系列的話歡迎分享哦!
#明天再繼續和大家分享更精彩的啦!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inuchin家族治療 在 地圖並非疆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催眠與心理發展大會 會前會 第二天】
既昨天講了人本主義治療、再決定治療、完形治療以及人本經驗派家族治療後
今天Zeig老師帶來的是:
認知行為治療 - Albert Ellis、Aaron Beck
精神分析 - James Masterson
結構派家族治療 - Salvador Minuchin
來簡單講講這個三個療法及這三位大師
■首先是「認知行為治療」的Albert Ellis
其實如果三個選一個最像NLPer的,可以說就是這個啦!
認知行為治療本來就是鑽腦袋的
他們會把你的狀況釐清,接著,找出你的信念後
再用各種的方式瓦解!
而瓦解的方式,不是別的,就是『毒舌』!
像是對一個認為自己被主管威脅,感到很低下沒自信的人說:
「啊所以對方是有一個魔法棒,把你變成小矮人?還是是第11次憲法修正案,說他們能威脅你?」
總之,就是要讓個案去真正面對自己的信念
而不是推給外在因素
算是毒舌王專用呀!
而Albert Ellis也因此是知名的辨論大師
連Zeig都說他曾經和Ellis辨論,但對方一開場,Zeig就直接投降了呢!呵呵!
■接著是『精神分析』的James Masterson
關於這個療法,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佛洛伊德』啦!
雖然因年代的關係,Zeig無法和老佛直接學習,但他卻有個這方面的專家朋友,也就是James Masterson
Masterson是個國際公認的精神病學家,特別專門於邊緣型人格障礙和自戀型人格障礙
而Zeig課堂上放了他用精神分析來治療病患的影片
算是讓我第一次的了解到精神分析真正的樣貌
也就是
『高高在上』
『治療師自己是空白的,不能出現任何的移情反移情』
『要一直激發出個案情緒』
我的媽呀!如果我有病,然後去看這種治療師的話,我會瘋狂吧!
當你問治療師說:「你對我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對方會回:「我很好奇你為什麼會想問我對這件事的看法?」
你說:「厚!問一下也不行!精神分析真的是太不親和啦!」
對方則會回:「為何批判精神分析對你來說這麼重要?」
好吧,我認輸,下一個!XD
■最後是『結構派家族治療』的Salvador Minuchin
這位我想這裡應該有人聽過
如果說Satir是家族治療之母,那麼Minuchin就是家族治療之父
家族治療雖然有很多種流派
但不變的是,他們都是針對「系統」來做調整
也就是問題不是只有存在於個案個人本身身上,而是整個家族,也就是說這是「系統」上的問題
故當你看到他們在治療時,常常會是對一整個家庭來做諮商
Minuchin對於Zeig來說,可說是如同父親般的存在
因為在各方面來說,Minuchin也算是Zeig非常重要的人生導師
而這次Zeig放了Minuchin的治療影片給我們看
我發現Minuchin難怪是人生導師呀,他真的是擁有非常強大的氣場
像是面對一個會用手掐兒子的家暴父親及其家庭,非常敢直接丟炸彈!
像是對家庭中的媽媽說:「你什麼時候離婚了?嫁給了你的孩子?」
上面這句,不但是戳死媽媽不敢直接面對爸爸,也戳了她只會幫孩子說話的一面
甚至敢對家暴爸爸,叫他把椅子搬遠,然後說:「(在整個家庭中)被孤立的是你,不是別人!」
結構派家族治療是一個很會利用隱喻的學派,就如同上面的案例
而我認為更需要的,是對於整個家族的控場能力
因為他可是要一個人面對整個家庭三到七個人
你不夠強大的話,可能一下子就被家庭中的領袖給牽著走啦!
以上
總之,從昨天到今天的幾位大師
經過Zeig老師的解構及分析
我開始對這些當代的治療手法更加的有體悟
而NLP,一開始不也是從好幾位治療大師身上所複製而來的嗎?
試想,如果當時創始人能接觸到不只三四位大師,而是七八位,甚至九或十位的話
現在的NLP,是不是會變成更加的有豐富並且創造呢?
當然,NLP已經被創造了出來,已經算是有了一定的定型了
但是,你,依然有機會,創造出一個更不一樣的NXP哦!呵呵!
#各位喜歡本系列的話歡迎分享哦!
#明天再繼續和大家分享更精彩的啦!
minuchin家族治療 在 律師娘講悄悄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律師娘線上直播說書《心理界限》 預告~公開分享本文,並在分享文上方留言「星期二晚上10:00一起來看律師娘線上直播說書《心理界限》 」並截圖到下方留言,可以抽新書喔!名額共3,12月5日(二)晚上9:00截止。
直播說書時間:12月5日(二)晚上10:00
直播說書平台:律師娘講悄悄話粉絲團
不設任何防線的親情、愛情、友情、職場忠誠
是身心傷害的根源
一道真實存在、卻無形的人際分野
一旦失守,它將徹底踩越你的人生
一個平衡健全的生活,明確的界限是最重要的事。
界限,不僅只是你個人態度和行為的分界線,也是你與他人的分際拿捏的行動指南。
這樣優秀的你,特別需要留意:
.家人當中最值得信賴的依靠
.朋友、同事眼中最優秀的救火隊
.情人眼中最體貼的另一半
你是否常常為他人熱心、無條件的付出,卻換回的是,別人的理所當然
而這樣的回應,是否讓你的心痛痛的?
※4個人際相處的智慧提點,點亮你沒被看見的力量
※3道戒傷害練習,擺脫忍讓,與你一起重新畫出人生高度
●什麼是「心理界限」?
所謂的「心理界限」(boundary),顧名思義就是每個人在心理上能夠接受的極限。超過某個特定的範圍,就會有一種被勉強、逼迫的感覺。「界限」一詞,最先是由家族治療中的結構學派大師薩爾瓦多.米鈕慶(Salvador Minuchin)提出。本來是用以規定在家庭這個大系統中,不同的個體該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如何參與不同次系統(比如:夫妻、手足、親子)的互動。
心理界限之所以這麼重要,正是因為,真正讓我們感覺受傷的,並非肉體的疼痛,而是情緒的衝擊。而心理界限存在的意義,正是為了幫助人們控制情緒進入的量,不至於太過冷漠或太過投入,保持在一個適合的距離與外界互動,讓我們成為一個有態度、又不失溫暖的人。
界限,就是「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心理界限是一道無形的人際分野,沒有說出自己的界限,只會讓彼此的關係崩壞。
我們一再地退讓,只是出於我們的慷慨和不計較,而不是因為信任與愛。
以下這些話,是否也曾打擊過你的心?
‧媽媽:「你的老大,你就要扛起家計,照顧弟弟妹妹呀!」
‧路人:「日行一善呀,你不怕別人覺得你很冷漠,沒愛心嗎?」
‧女友:「看你加班我好心疼,身體會累壞吧?若你不回來吃飯我也不吃。」
‧同事:「你的能力那麼好,不過花你一點點時間而已,你不幫忙做,難道要讓案子流標嗎?」
沒錯,心理界限是看不見的,但並非不存在。當你的界限被侵犯時,你會有一種被人在胸口重重掄一拳的感覺。如果這時候,對方又是你很在乎的人,你知道他的出發點是好意,可是卻無法認同對方的做法時,便經常會有一種「會痛,但不能叫」的憋屈感。
我們可以不計較,他人不能理所當然
心理界限被踏線最常發生在伴侶、親子、職場、甚至各種人際關係之間,特別容易出現在「以和為貴」的華人社會裡。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退讓」是一種美德,做人要善良不計較,但是一旦這些付出的關係失去平衡,讓我們一直處於討好別人,自己卻變得不好的狀況裡,反而讓我們失去自我的價值感,活得很累。
建立自己的心理界限,並不會讓你黑了,更不會讓你失去重要的人
從4個人際相處的智慧提點切入,進行3道戒傷害練習,由內而外,帶著你劃出「心理界限」,找回你應得的快樂生活。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你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