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 Alcindor?Jabbar?
1947年,當時還叫Lew Alcindor的Kareem Abdul-Jabbar在紐約市哈林區的黑人社區出生,高中就讀Power Memorial Academy時期,曾帶領學校奪得三次紐約市天主教學校比賽的冠軍,總成績為96勝6負的輝煌戰績,其中包含71場連勝。
.
1967年,Alcindor加入由籃球教父級人物John Wooden執教的UCLA,大一時就在一次練習賽中,帶領新生隊擊敗了1965年拿到NCAA總冠軍的高年級生隊。大學三年,他替UCLA取得了88勝2負的戰績,其中在1967-69年拿下NCAA總冠軍三連霸,個人也連三年榮獲NCAA年度最佳球員。
.
兩場敗仗第一場輸給了休士頓大學,在這場比賽Alcindor的左角膜被劃傷,導致日後他必須帶著防護眼罩來打球,也成為了他最經典的造型。另一場敗仗是面對南加大(USC)時,由於當時還沒有24秒進攻違例規則南加大採用了Stall戰術,就是在領先後持球不進攻,將比賽時間耗完,UCLA就這麼輸了。
.
在1992年前,NBA職業球員還未能參加奧運的年代,身為呼風喚雨的巨星學生球員,Alcindor理所當然為國家代表隊的人選。但為了抗議非裔美國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他拒絕參與了1968年的墨西哥城奧運。
.
在學生時期,著名的哈林籃球隊曾開出100萬美元的酬勞邀請Alcindor加盟,但Alcindor毅然決然拒絕。1969年,Alcindor在大學畢業和進入NBA的空窗期,他拜了李小龍為師,開始學習截拳道(以詠春拳為基礎的一種武術)。
.
上星期有國外網友在Reddit上發了這張照片,是Alcindor大學畢業時的照片,跟大家分享這幾個Jabbar改名前的故事,相當有趣。
.
.
#LewAlcindor #KareemAbdulJabbar #UCLA
「ncaa美國大學籃球戰績」的推薦目錄:
ncaa美國大學籃球戰績 在 阿猴體育台 HOHO SPORT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正當「黑人」陳建州 在日前提出為台灣籃球開創新局的構想後,承辦甫結束SBL 超級籃球聯賽第17季賽季行銷單位之一的啟程國際運動行銷,也在這陣子提出「加強版」SBL計畫,並積極拜會中華民國籃協與5支球團,替第18季超前部署。
啟程國際在SBL第17季,不管是包裝、宣傳與行銷,都帶來不少的革新,要不是在上半季結束遭逢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否則實際上所呈現的改變我相信將會更加顯著,而在第18季超前部署上,他們也在賽制上來新想法,想仿效PBA菲律賓職籃採3階段賽季制。
初步的構想是第1階段進行4周賽事,採全本土上陣;第2階段進行6周,採單洋將;第3階段同樣進行6週,採雙洋將,有想法、有改變是好事,不過對於這個賽制我有些實施上的難處要跟大家分享,首當其衝就是SBL在洋將上所面臨的困境。
SBL對於洋將而言是「食之有點味,棄之不可惜」,食之有點味是在於我們的薪水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可以開出月薪1.5萬美元以上的水準,而且以球季約莫從11月底到隔年4月,加上1個月的季前訓練,大概可以領6個月薪水,戰績好還有額外獎金。
棄之不可惜則是打SBL對他們的職籃生涯的資歷是不會有太多加分作用的,原因在於SBL曝光率太低,所以只要聯賽薪水差不多,SBL都是次要,甚至是洋將的最後選擇,以本季效力裕隆納智捷基恩(Marcus Keene)為例,未來他要宣傳自己,還是強調是過去美國大學NCAA得分王,而非SBL得分王。
所以SBL球隊每年季外找洋將都很辛苦,以洋將運最背的裕隆,每年季外都是最認真找新洋將球隊之一,甚至第一,但是總是難中洋將「樂透」,本季也是一樣,還好後來陸續撿到基恩與布拉(Sim Bhullar)才能晉級總冠軍賽。
切入正題,SBL下季若採3階段制,將讓找洋將的難度難上加難,因為第2階段約莫已是12月底,相信我,SBL球隊不可能在季外期間先「預約」洋將在12月底的聖誕節與新年假期來台灣的,有本事的洋將早在9月到11月都在其他聯賽上工了,會在12月還能來的洋將都是失業洋將,而且還會要求要過完節才來。
到了第3階段約莫是農曆年後的2月,要找第2位洋將更難,只剩失業更久的洋將,或是在其他聯賽被淘汰的洋將與傷退的洋將,也就是第2階段與第3階段洋將的品質都將大不如過去水準,這也不就也失去找洋將來提升比賽內容與對抗性的意義嗎。
還有就是同樣現實的換洋將問題,不管是戰力不符或是受傷,季前找洋將就在頭痛了,季中換洋將更麻煩,包括申請工作證的問題,臺灣銀行還有送公文的問題,行政時間少則1周,多則2周,這樣一來該階段6周就被耽誤大半時間了,而且還不確定換來的洋將是否則符合戰力。
或許有人會問,那麼為何PBA就能找到好洋將,第1是PBA曝光率比SBL高,這很現實,另外就是PBA第2階段約莫5月,可以讓結束其他聯賽的洋將接著打,賺第2份薪水,過去打過SBL的菲爾普斯(Eugene Phelps)與賈西亞(Charles Garcia)都曾這樣做過,PBA第3階段則是約莫9月,也就是一般洋將找工作時間,所以2階段都能找到好洋將。
就算SBL有舊洋將還是有情有義要回來,但採3階段制所能領薪水的月份扣除第1階段,將少了1到2個月,也就是只剩3到4個月,第3階段的第2洋將則領更少,大概只剩1.5到2個月,這樣的薪水吸引力不是情義可以彌補的。
採3階段賽制另一用意是讓本土有更多磨練的機會,這點我也有不同看法,要讓本土有更多磨練機會是利用夏季聯賽,或是升級現在的甲組聯賽讓它成為SBL的發展聯盟來讓更多年輕本土球員有上場時間與實戰機會,SBL正規賽季是來印證本土球員在季外的努力,是要對球迷買票進場與坐在收視平台前觀看的觀眾負責的。
球迷想看的並非本土球員在練兵,而是要看本土球員在苦練後的成果,還有看本土球員在和洋將對抗的進步程度,相信我,今年總冠軍賽若沒有基恩背水一戰的46分巨作,就沒有台灣啤酒蔣淯安在「封王戰」24分與9助攻MVP表現。
同樣的道理,九太科技于煥亞在本季打出生涯年表現,絕對不是平日練球和菜鳥陳懷安或是中生代柯旻豪對練的效果,而是在練球和賽森(Franklin Session)對抗的效果,我們若想練出更多的蔣淯安或于煥亞,是在比賽與練球需要更多基恩或賽森的刺激。
最後就是採3階段制將讓球隊在調整上很很大的難處,因為我們的賽程排得非常密集,加上全本土、單洋將與雙洋將的練法與打法根本是3套不同的作法,在這麼密集的賽程下,是無法靠球季中的練球來磨合出良好的搭配默契、呈現優質的比賽內容,對教練與球員的挑戰都非常大、非常難。
在點出採3階段制一些施行上的問題後,我也提出一些可以讓找洋將與磨練本土球員兼顧的建議,那就同樣可以採3階段制,但仍採雙洋將制,讓球隊可以在季外就確定好洋將,季前就可以投入團隊練球培養默契、調整戰力不會急就章,至於磨練本土就靠調整洋將上場節次來達成。
例如第1階段4周是雙洋將4節次,也就是每場可登錄雙洋將,但各節只能上單洋將;第2階段6周則放寬到雙洋將5節次,同樣是每場登錄雙洋將,但只有前3節的某1節可以用雙洋將,第4節仍是單洋將;第3階段6周則是現行的雙洋將6節次,同樣是每場登錄雙洋將,但前3節有2節可用雙洋將,第4節則是單洋將,縮減洋將時間但又不會限制太多,才能藉雙洋將來刺激本土球員的進步與成長。
在期待陳建州開創新局的同時,我對於啟程國際願意改變SBL同樣覺得是美事一樁,台灣籃球才不會像上季一樣因CBL中華職籃大聯賽難產而空轉,創新與改變是可以並行的,並期待各多的人投入,將台籃失去的球迷找回來!
ncaa美國大學籃球戰績 在 錢薇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難得有這個機會在籃協的安排下,
跟國內幾位教練一起到美國加州各大學名校去進修交流,
每所學校都有兩到三天的時間可以交流,
目前為止也都獲得很好的學習,
能有這樣的機會真的蠻開心的!
禮拜天的時候各球隊都沒有訓練,
因此我們也趁著這天的空檔,
來到在美國成立3 Point Basketball Academy的楊玉明家烤肉敘舊,
我們很久沒有見面,
但能在異鄉再次相聚,
彼此都非常的開心!
但聊天的話題也還是離不開籃球~
來美國這幾天,我們已經參觀了兩所學校,
分別是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LMU)和 California Baptist University(CBU)
LMU的風景非常的漂亮,
在學校一隅可俯瞰LA Long Beach的全景,
就如同陽明山文化大學的後山,
可以俯瞰整個台北市的風貌一般!
而LMU的籃球隊教練是Mike Dunlap,是澳洲人,
曾在多所大學和NBA球隊擔任過助理教練,
更在2012-2013球季擔任NBA黃蜂隊的總教練。
另一張照片球場LOGO為藍色系的則是CBU,
這個球隊雖然一直都在NCAA的DIVISION II,但戰績非常優異,
CBU今年也是第一年打進DIVISION I。
總教練Rick Croy也非常的厲害,今年41歲,
不論他到哪一所學校擔任教練,勝率幾乎為8成以上,
成績相當亮眼!
這兩位教練都非常的nice,
兩個人的教練哲學可說是大不相同,
可說是代表不同的世代,
一位年紀稍長,另一位則是年輕教練,
但卻都願意主動與我們meeting,
開放我們發問任何問題,
並且不藏私的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方法,
給予我們很好的回饋,
在這樣一來一往的討論中可說是受益良多!
「知識分享是進步的來源」是我在這兩所學校學習到最重要的一句話。美國的教練們都認為知識的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也認為台灣要進步應該要有更多的分享交流,而非關起門來閉門造車,這樣只會變成原地踏步而已。
最後一張照片則是很特別的水療機,
在台灣一直以來較常見是以加冰塊的方式來調整溫度,
直到近年來才逐漸出現溫控式,
不過目前仍屬較少見!
照片中兩池分別是一冷一熱,
可使用溫控直接調整成想要的溫度。
在此先跟大家分享這兩所學校囉!
後面幾天有新的學習和感受會再上來與大家分享~
ncaa美國大學籃球戰績 在 ncaa決賽2022、ncaa籃球直播、美國大學籃球戰績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ncaa 总决赛堪萨斯逆转北卡成功夺得NCAA全国... _球天下体育· NCAA决赛:堪萨斯大学神奇逆转,力擒北卡夺队史第4冠· ncaa2022年疯狂三月赛程-篮球营· 体育瞭望台4.11 | ... ... <看更多>
ncaa美國大學籃球戰績 在 【NCAA小常識】聯盟介紹篇-Pac1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NCAA美國大學籃球 D1由353間學校共32個聯盟組成其中我們常聽到的ACC、Pac12、BigTen等等這些聯盟是代表什麼? ... 哪幾個聯盟在 NCAA戰績 最輝煌? ... <看更多>
ncaa美國大學籃球戰績 在 [閒聊] 幾位台灣小將就讀的NCAA一級學校排名 的推薦與評價
姓名 學校 分區 總排名 勝-敗 分區排名
林庭謙 Bryant Northeast 323 10-20 8/10
唐維傑 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 Southern 302 11-21 9/10
高國豪 Southeast Missouri State Ohio Valley 313 10-21 9/12
吳永盛 Sacramento State Big Sky 247 7-25 10/12
前三小將都是用18~19賽季資料 NCAA D1總共351隊
吳永盛已畢業 故使用升上先發的17~18賽季資料
再補上最近亞洲火紅的
八村壘 GONZAGA 9
渡邊雄太 GEORGE WASHINGTON 199
中國希望
王泉澤 Pennsylvania 106
18.1分鐘,8.5分、3.6籃板
張鎮麟 Tulane University 300
22.5分鐘,6.5分、2.4籃板、0.8助攻
另外補上吳永盛大學三年上場時間
mpg g gs ppg fg% 3p% ft% fga 球隊戰績
15-16 17.1 31 0 6.2 .433 .337 .564 164 14-17
16-17 12.2 13 2 2.5 .250 .200 .000 52 13-18
17-18 23.8 25 22 5.6 .414 .349 .848 133 9-25
18-19 15-16
career 18.6 69 24 5.3 .398 .319 .564 349
小提一下,罰球可以看出從大學以來就是弱項,別再牽拖台灣罰球弱化靈氣了...
然後要一個大學三年平均每場只能出手不到6次的吳永盛一直出手刷分
我是覺得有點奇怪啦,中華隊缺的是雙能衛3d和能分擔進攻的4號位
前幾場出手分配我覺得不太適合就是了。
另外關於所謂二級前段和一級後段的差距
最主要在獎學金的金額差距,同樣全額的二級獎學金大概打至少七折吧
NCAA d1後段實力真的未必強於NCAA d2前段,但絕對屌打d3
NCAA d1 16 >> NCAA d1 64 > NCAA d1 中 >> NCAA d1後 >= NCAA d2前段 >>>NCAA d3
這可以從VMI去年的對戰戰績和一些對戰結果來推斷
去年VMI對到ACC(就是杜克北卡大雪城那個牛鬼蛇神分區)
墊底11/15 排名183屬中段球隊的Pittsburgh
血淋淋的55:94 早早垃圾時間出清板凳 對手全隊上場時間最多的只打24分鐘...
VMI對到d3的Goucher 開虐
98:34 打到社團性質球隊懷疑人生...
VMI贏D1的球隊基本上都是排名跟自己差不多甚至更差的
像是小差距78:72贏球的 USC UPSTATE 排名335
當然有人會說對到第9的KENTUCKY WILD CAT怎麼82:92只輸十分?
因為半場就43:22領先21分後面放雜魚上來玩...
而且這場VMI全隊吃春藥單場19顆三分射破RUPP ARENA的紀錄
對排名稍前300的stetson,兩隊廝殺到延長加賽後VMI才87-79獲勝
D2打贏NCAA排名100左右甚至更強球隊的例子短時間我找到兩個
2017年D2的Barry打敗區冠軍排名23的auburn
2018年D2的Augusta打敗排名108的SOUTH CAROLINA
註:Augusta最知名校友是Garret Siler
基本上決定能否參加D1的最重要條件在學校的規模
簡單來講如果台灣用一樣方式在做
那台大要打甲一就可以打的意思
我是覺得研究之後
最好不要拿台灣對大學籃球的了解套在美國的大學籃球上面
覺得D1怎樣都比較好
人家規則如上述所提的原本就不一樣
另外人家投入的人口吸引到的人才強度更是驚人的高
爆滿出來的那種
跟台灣這種能打的可能勉強塞在甲一再從甲二稍微找幾個就沒了的規模是不一樣的
也才會導致美國排名下位的D1和D2前段實力很難確定誰比較強
因為有的學校上不去D1受限的是學校規模
中等的好手多到滿出來...
D2隨便也撿的到不少
最後我要對我在唐維傑之前新聞下講話不夠嚴謹正確道歉
造成各位誤解了 不好意思
但我想強調的其實我想各位能在這篇文章裡面找到真正有根據的答案
也希望NCAA小將們的發展順利!
打得很匆忙如有錯誤或排版混亂請指教見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36.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563360943.A.6A7.html
我是在想不知道是不是吳的視野其實有限,切進去其實不出手也不行。
教練不知有沒有解法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01:44
通常比較會上下震盪的都是前一百內的學校
後面的其實很難洗
吸引力對菁英有限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07:30
所以學長不在之後戰績很慘阿...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08:33
我是覺得2、300的差不多同級啦 150左右的可能招生很差勁或是傷兵會掉下去
但基本上正常都是狠打下面的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12:01
感謝糾正 已改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14:59
感謝 已改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21:28
數字越大越弱 全部351名看你排第幾的意思
啊弄得亂七八糟
我排名有的用RPI有的用BPI 但其實應該不會差太多啦= =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28:14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5 臺灣), 07/17/2019 19:40:05
之後有機會再補上,今天花太多時間了
再弄老婆生氣......
我自己覺得啦
吳永盛做為開拓者算是給了後繼者啟示
盡量往前面排名的擠未必能有機會發揮...
大家也看到的
即使是傷病拖累好了
吳發揮機會真的有限
所以之後唐林都選倒數的去唸
能有機會多打當然多打
畢竟老實說我們現有的幼苗
大概頂多長成人家一般的選手...
像陳盈駿那樣從d2開始穩扎穩打到最後多一年上d1其實也不錯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04:01
大概如同sue所說的,其他幾位大概當一般出國唸書體驗籃球就好了...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07:53
陳的身高其實很可惜...185左右牛鬼蛇神真的太多...可怕的是很多還沒什麼機會發揮...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11:00
忘記在哪邊看過,整個NCAA把身高分級
進nba的機率到最後是超越等比級數的上升
例如七呎的1/20 6呎是1/2000之類的
原文暫時找不到。數字只是舉個例而已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17:05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21:44
真的沒有...有的學校只是學生人數夠而已
沒在好好弄的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27:25
他那所d2不算強
9-19的戰績怎樣不會是前段強隊
另外他201617球季打的lib
當年在d1排名206
unc殘殺Belmont abbey當年還d1第三
所以其實不太能作為d2前段跟d1後段沒什麼差距的反例
當年Belmont abbey d2戰績9-19敗
當年unc全d1前三
這差距是d1前三和d2中後段的差別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42:31
無感了 從大二開始每年都在差點甲一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45:07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46:23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47:59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54:10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0:56:44
我覺得大家可以不要一直把d1看的那麼重
胡瓏貿d2出來有很差嗎?
球員成長曲線其實不一定
有的人進職業還不斷進步
有的人可能還在d1就沒什麼進步了
張宗憲的體能條件和身高
相比那些身高介於185左右的後輩
要進d1後段絕對不難的
但去了大概到大四也未必有那麼多球權可以刷
先幫憲哥默哀三秒鐘
一~二~三
※ 編輯: chipretender (36.229.136.233 臺灣), 07/17/2019 21:21:26
身高就是本錢
Ncaa最不缺的就是180~190左右的人了
神人一堆
看今年和去年的Carson 和Vincent Edward
神成那樣勉勉強強撈個nba次輪中選
其他普通神的 只能發展聯盟或外出打工...
這種普通神的在d1中段平均刷個十來分容易
我們的在後段先有人刷出來再說....
這種身高太競爭
所以陳將雙我沒有很樂觀
※ 編輯: chipretender (114.136.20.163 臺灣), 07/17/2019 21:42: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