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Roblox 2021Q2財報中的困境與機會】
我很喜歡也會關注Roblox這家公司的狀況,除了商業模式很特別外,另一個原因是其公開說明書與財報都寫得很認真與詳細,我覺得這也代表了一家公司的文化,畢竟大部分公司很難做到這樣坦白,對想研究的人來說也能學到較多東西。
Roblox近期公布財報,雖然其營收從2021Q1的3.87億美元,成長到2021Q2的4.54億美元。但由於其營收認列方式,是將儲值收入依據玩家生命週期進行拆分,所以如果要看即時的經營狀況,從Bookings來看會更準確些。
從Bookings收入來看,2021Q2的收入6.65億美元,也只僅僅略高於Q1的6.52億美元。每日活躍人數也從42百萬人,微幅上升至4300萬人。但每一位玩家的訂閱貢獻則從Q2的15.48美金,微微下滑至15.41美金。
從以上數據中,Roblox最大的困境在於活躍人數似乎已經看到了疫情紅利能見的最高點,後續缺乏繼續增長動能,但其財務上即使以Bookings來計算也僅略微轉正,與Metaverse所想像的美景相去甚遠。而搭載在雙平台上的商業模式,使其營收必須要有"爆發性的成長",才有辦法在"扣除雙平台稅與開發者分成後"得到巨額利潤。
大部分公司都想擺脫蘋果稅,但Roblox很難模仿Neflix的道路,與雙平台軟性開戰繞過其支付。因為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他需要依賴線上廣告去導引玩家,被下架的影響非常大。Netflix最完美的打開方式是在客廳或是電腦等大螢幕上;但Roblox的主要客層是小朋友,而他們是離不開手機的。
這樣看起來Roblox似乎前景不佳,但我覺得他依舊值得期待,只是需要較長的時間。Roblox的平台人數還在成長,而且如果觀察這三年的模式,其成長走向為「階梯式成長」,它的人數需要時間去爆發。目前剛好在第三個階梯中段,但其超過13歲玩家人數的成長速度,已經超過13歲以下玩家,這代表了Roblox往成熟青少年轉型的過程暫時來看是順利的。
成熟青少年最大的好處是可支配的消費更多,所有平台用戶的支付能力都可以培養的,就像手機玩家的付費天花板越來越高一樣,Roblox每位玩家的付費能力和兩年前相比翻了快接近一倍。我覺得其未來兩年玩家的付費能力再翻倍的可能性很大,幾年前神魔之塔的單月收入破億看起來已經是台灣手遊的天花板了,如今只能當作台灣前段班手遊的地板,手機玩家付費能力的成長速度總能突破你我的想像極限。
簡單來說,Roblox是一家不錯的公司,但他不會讓有馬上抽到SSR的快感,大概要收集100張R卡,才有機會進化變成五星卡。如果2022Q3或Q4其人數或平均付費再有階梯式的趨勢出現,那就可以確定這家公司已經擺脫了疫情紅利結束後的負面影響,找到了成長真正的方向。
netflix財報q4 在 寫點科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篇文章是我 2021/02/15 在 Clubhouse 直播的講稿整理:https://kopu.chat/2021/02/16/social_app/
👉今年一月底的時候 Facebook 公布了 2020 Q4 財報,營收、淨利、每股盈餘都是超出原先市場預期,然而盤後股價仍跌;為什麼從股價反應出投資人對於長期持有 Facebook 股票的不信任? Facebook 面臨最嚴重的 Long-term Risk 是什麼?
👉 Tinder 在北美的主要競品 Bumble 剛在美股上市,總營收才 4.81 億美元,營利 0.6 億美元,市場估值卻近 83 億美元。以 Bumble 的情況,究竟是因為大盤都在漲、才致使它搭上順風車跟著這波熱潮而股價上漲,還是投資人真的注意到它本身所具備的實實在在的商業前景?
👉你覺得2020 全年撇除遊戲,全美使用者支出收入最高的應用是哪一款?
👉Netflix 作為娛樂類應用,佔據使用者有限時間與注意力的北美最大競爭對手是誰?
從前提到「同溫層」我們的認知可能還停留在不同年齡世代在 Facebook、YouTube 或 Instagram 裡面會觀看的內容不同,導致平台推薦越來越客製化的資訊給我們,以至於彼此間接收到的資訊有差異。但是現在的同溫層已經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不同國家不同年齡層不同族群…… 所有人手機裝載的 App 都會完完全全不同了!
七千字長文花了很多時間整理。但衷心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翻轉你印象中的社交軟體意義。
netflix財報q4 在 StockFeel 股感,來自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etflix Q4財報出爐🔥
亮眼的成績讓許多投資人都為之驚艷!
為什麼疫情經歷了一年,
Q4還是能讓 #網飛 財報漂亮呢?
究竟是什麼好的消息出現呢?
點開文章,馬上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