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有趣的一篇文章,建議有在做影像智能分析(IVA)的朋友務必要看。這裡面提到Amazon Go所應用到的科技,雖是推測但是還是有些參考價值。
比如Sensor Fusion應用讓人印象深刻,一個貨架上同時有IVA + PIR + 壓力sensor去判斷拿取了甚麼貨品與是否取出貨架的動作,這也顯示出在很多應用很多案場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可能需要融合multi sensors去解決問題,這是需要兼具創意與技術的,台灣廠商可以往這個方向發展,避免價格競爭。
而文中強調VA並不做人臉辨識,貨品與購物者的連結倚靠的是位置判斷,好處是維持了者的隱私,但也會有兩個人如果靠很進是否會誤判的情況發生。
最後就是影像智能分析過去應用在消費者市場有三個痛點,隱私、需多點佈防、耗電,如果VA只判斷不儲存也不往後送,加上有非常省電與低價的影音判斷模組,與多點佈防連動,這樣攝影機的概念就不再是目前一台台IPCAM的形式出現,而是可以內嵌在萬物之中,即是所謂的物聯網之眼。
#傳感器融合
#SensorFusion
pir sensor應用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拜訪智能家居的同業朋友時,剛好拿到A&S SMAhome新一期的雜誌,裡面的專題做的是Multi-Functional Sensors,所謂多功能傳感器的意思,就比如把PIR/溫溼度/照度/震動等傳感器結合在一起做單品銷售,期待一次能提供多種功能以及數據資料給系統。
但是在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Multi-Sensor多半是1+1+1=3,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些公司的產品介紹視頻,裡面敘述的情境都是以單一傳感器來應用,也就是如果把Multi-Sensor拆開來變成三個Sensor,所做的事情還是差不多的,並沒有解決任何迫切的問題,沒有增加綜效,除了整合在一起可能便宜一些罷了。
目前智能家居的硬傷有三,就是Sensor收集不到足夠資訊、Sensor之間互相不通、資料收集後分析不出來,而其中第一項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很多的主流傳感器根本還是漏報誤報率雙高,比如PIR Motion Sensor,它跟IPCAM的影像智能分析真的是哥倆好,很多IPCAM把它倆加在一起賣,真的是嫌客戶太多:p
其實這邊的重點是Multi-Sensor的組合,到底是把功能加起來比benchmark競品多一兩個功能,然後賣的比對手便宜一點(這就是台灣典型的創新方式),還是真正有心去解決問題,是從解決問題出發去設計產品。
只要是能夠解決問題,其實一到兩個Sensor就足夠了,重點還是在解決問題,做me too+1也只有短暫的光景。
- http://smartofeverything.blogspot.tw/
pir sensor應用 在 Arduino 教學CH03-08 PIR 人體紅外線模組HC-SR501 偵測後 ... 的推薦與評價

ARDUINO LESSON CH03-08 HC-SR501 PIR Motion Sensor and open door example. 5,946 views5.9K views. Premiered Jun 26, 2020. ... <看更多>
pir sensor應用 在 紅外線動作感測器(PIR Motion Sensor) | 傳產工業4.0化協作計畫 的推薦與評價
主動式的紅外線感測器,感應器本身會發射紅外線光束,當紅外線光束被物體擋住後,紅外線光束會反射,利用這個紅外線反射原理可以做很多應用,例如廁所的自動沖水小便斗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