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老師、學長姐都耳提面命要注意雜誌的格式,但是就沒有人仔細地傳授要怎麼修改內文,如何恰到好處,圖表解析度調整,讓文章獲得審閱者青睞。
⠀⠀
今天上完課後才發現一篇文章中,投稿反覆回信中,有這麼多眉角。透過實例分析,和互動時間,讓我們熟悉各種小撇步!
⠀⠀
⠀⠀
👉 從 reviewer 角度看論文各段重點
⠀⠀
昭慶醫師直接從審閱者觀點,告訴我們一篇研究的各個章節最應該強調的重點。什麼要、什麼不要,都一一清楚解釋!
⠀⠀
還有在寫作時若是卡住時,可以朝哪些點去構思。此外,更拿自己成功的論文作範例,依序講解應用,清楚明瞭。
⠀⠀
⠀⠀
👉 卡住的思緒頓時暢通
⠀⠀
在開始學習論文寫作的路上,我花了許多時間在摸索(比對所讀過的論文)來撰寫文章,經過指點後,希望修改完後第一篇文章能快點被接受,前進下一個主題!
⠀⠀
這堂課,帶給我醫學論文研究寫作的精華,讓我手上沒有方向的論文,能有調整的方向;讓卡住的思緒,頓時有暢通的感覺。
⠀⠀
⠀⠀
#如果你……
.研究資源稀少,想要學術起步?
.想從臨床中找到賣點並發表文章?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Cook4fam 益家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喝酒即風險,但有些場合偏偏一定要喝, 營養師教你掌握一個重點! 啤酒紅酒烈酒,若一定要喝酒其中一款推薦給你 但男生女生可以喝多少?愛撥直接倒給你看 齁搭拉✌ 註: 今年(2018 8月)醫學期刊The Lance 大規模系統研究全球酒精攝取對疾病的負擔影響,提到雖然適度酒精確實對預防缺血性心臟病有...
pubmed期刊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哪一種低碳飲食死亡率最低?]
過去許多碳水比例跟死亡率的爭議,生酮派強調「極低碳 #高動物性脂肪跟蛋白質」,素食者則是「低動物性蛋白質跟脂肪還有高碳水」,而生酮派認為素食者不健康,素食者認為生酮者不健康,究竟 #誰才是低死亡率飲食?
答案可以從今年四月發表在《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揭曉:這個研究是用 #日本人來進行大規模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分析死亡率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之間的關係。
比起過去以歐美國家為對象,此研究 #更適合亞洲人作為參考。其中納入了45-75歲,43008名男性和50646名女性日本人進行長達16.9年的追蹤研究。這個研究將蛋白質、脂肪的比例做積分, 分數越高表示碳水越少,蛋白質跟脂肪越高,分數越低表示碳水越多,蛋白質跟脂肪越少,其中動物性跟植物性的蛋白質/脂肪也有分開來探討。
‼️結果發現:
1️⃣動植物混在一起看,低碳飲食(LCD)與全因死亡率(all-causes morality)、心血管疾病(CVD)和心臟疾病的死亡率相關性呈現U型
➡️表示無論「高碳+低蛋白脂肪」或「低碳+高蛋白質脂肪」都會有較高的死亡率。
2️⃣那我們將 #動植物分開來,若單純看 #動物性蛋白脂肪計算的LCD積分,會發現與全因死亡率的相關性也呈U型
➡️表示不止「高碳+低動物性蛋白脂肪」有高死亡率,低碳水若搭配的是較高的動物性蛋白質跟脂肪,那 #死亡率也會上升。
3️⃣若單純看 #植物蛋白脂肪計算的LCD積分,發現與 #較低的全因死亡率、心臟病和腦血管疾病死因 #呈線性相關。
➡️越低的碳水搭配越高的植物性蛋白質跟脂肪,死亡率越低;高碳水+低植物性蛋白脂肪,死亡率高。
⚠️結論:高動物蛋白/脂肪的LCD飲食方式和低動物蛋白/脂肪的高碳水化合物飲食都與 #較高的死亡率相關,而 #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脂肪的LCD與 #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等死亡率相關。
所以過去生酮飲食的研究 #會有錯覺好像很健康,是因為過去研究沒把動植物分開來看,若只看到「高碳水+低動物性蛋白脂肪」的結果,就會錯誤解讀成:「碳水越低越好+動物性蛋白質脂肪要多吃」,而事實上,低碳比高碳好是確定的,但是前提是動物性蛋白質跟脂肪不能高,太多死亡率一樣升高,而真正能 #降低死亡率的是高植物性蛋白質跟脂肪。
為何植物性蛋白質/脂肪能夠降低全死亡率呢?
因為豆類食物的蛋白質有較少的甲硫胺酸,減少代謝產物對身體的負擔,也沒有高磷的問題。而且植物的脂肪通常富含「植物固醇」(Phytosterol)可以降低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降低「低密度膽固醇」而不影響「高密度膽固醇」的量,另外也有 #抑制腫瘤和調節免疫的作用。(所以擔心乳癌的不要再問我豆漿豆腐了,吃肉都不怕了怕吃豆?豆類是抗癌食物第一名!)
而這樣的結果已被2018年《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期刊證實跟植物固醇可增加一群有益的腸道微生物,進而阻斷身體對膽固醇的吸收有關。
另外 #植物性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 α-亞麻酸)都跟死亡率和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 #風險降低相關。動物性飽和脂肪的壞處就不用贅述了,隨便在Pubmed 搜尋關鍵字都可以跑出一堆有害身體的研究。
所以生酮這種狂吃肉的低碳只會增加全死亡率,但素食者也要注意,如果是吃高碳水或是一堆加工食品(素料、百頁豆腐),這種過度加工的豆類製品的植物性蛋白質很低,一樣高全因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地球的生態系要維持平衡,草食性動物一定要多於肉食性動物,這是 #食物鏈的自然準則。身體的腸道菌生態系亦然, #植物性來源的食物多於動物性來源的食物,才能維持生生不息。
R2飲食,就是非常典型的高植物性蛋白質/脂肪、低碳水、低動物性蛋白質/脂肪的飲食,還加上了高纖維又杜絕過度加工食品。
這些研究雖然沒有做腸道菌的比對,但是可以發現,能夠有益腸道菌的飲食方式,的確就是最能夠降低全因性死亡率的飲食呢!
3年前我review腸道菌跟所有營養學的期刊研究結果,而創立了4+2R代謝飲食法,這幾年來陸陸續續出來的國際研究,也越來越證實我當初的假說跟推論完全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呢☺️
#低碳低飽和脂肪高植物性蛋白質脂肪才是王道
Reference: AKTER, Shamima, et al. Low carbohydrate diet and all 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Clinical Nutrition, 2021, 40.4: 2016-2024.
pubmed期刊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論文中有些細節,co-authors 之間無法達成共識,是否建議先行投稿,再依照 reviewer 意見修改?
⠀⠀
答:(蔡依橙)這是個很常見的政治問題,解決關鍵在於 #寫手的政治敏感度與政治智慧。
⠀⠀
作為寫手,一定要清楚目前的作者裡頭,誰是真正有實權、願意為論文負責、說的建議實際有效的,通常是通訊作者或者第一作者。所以,在採用意見上,原則上我會全部照做,但如果有矛盾的時候,會有優先順序,以實際貢獻最多、最有經驗者為先。
⠀⠀
但是,在回覆共同作者的時候,寫手本人必須回覆所有作者的意見,不能只回覆重要作者,而忽略其他人。人家畢竟都給修改建議了,一點一點地回覆是對共同作者的基本尊重。只是,當意見不同,或無法照做時,你可以給予一些委婉的回饋,而非直接打人家臉,也不要拿 A 去壓 B,這樣會導致作者群不合。
⠀⠀
#比較好的說法⠀⠀
👤「的確,這點我也有同感,我在改寫時都整合照做了。」⠀⠀
👤「收到,這的確是個重點,我也思考了很久,最後因為我看某某文獻之前也是這麼分析,我預計先維持原樣,並加上引用,看看審閱者的意見再說。」
⠀⠀
共同作者願意給回饋的,都是寶,即使零星意見我們覺得有問題,或者無法照做,還是要很尊重、願意看過並打字給予意見的夥伴們。
⠀⠀
⠀⠀
💪 從寫作到投稿,初學者如何避開常見誤區,我們給你務實建議!
⠀⠀
☑️ 國際期刊如何審稿?第一眼就被喜歡的關鍵。
☑️ 臨床論文寫作,常見錯誤與如何避免。
☑️ 新手都能懂的統計:實作前的介紹
☑️ 讓 revision 幾乎全被 accept 的關鍵技巧
☑️ 在中小型醫院工作,論文起步的務實建議。
☑️ 研究主題怎麼找?研究資源如何累積?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pubmed期刊 在 Cook4fam 益家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喝酒即風險,但有些場合偏偏一定要喝,
營養師教你掌握一個重點!
啤酒紅酒烈酒,若一定要喝酒其中一款推薦給你
但男生女生可以喝多少?愛撥直接倒給你看 齁搭拉✌
註:
今年(2018 8月)醫學期刊The Lance
大規模系統研究全球酒精攝取對疾病的負擔影響,提到雖然適度酒精確實對預防缺血性心臟病有幫助,
但想強調酒精會帶來其他疾病的風險(如許多癌症、肝病)與任一滴飲用量息息相關,
因此是不建議大家喝任何酒的~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310-2
若有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愛撥影片的量是「如果一定一定要喝酒,最多喝這樣」👌🏼
#誰比較不適合喝酒 的人就別喝了噢!!
☞營養小知識+簡單美味酒料理食譜一網皆得:
https://www.osparks.com/player/2/5626
✎聰明健康食譜:
❚麻油雞湯 加一味更到味❚
加了秘密武器,讓麻油雞湯更甘甜香醇!
想知道簡單不費事的雞湯煮法,快點連結去看看
https://youtu.be/n0L80OlEffM
❚紹興醉雞 簡單道地雞推食譜❚
少去那些繁複的步驟,但呈現的樣貌及味道卻一點也不馬虎
喜歡紹興醉雞又怕麻煩的你一定要看看做法!
(看完影片就想立刻試!真心不騙XD)
https://youtu.be/Q2D80RFOXdQ
✎參考文獻:
[1]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343207
[2]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1790610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958731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0212182
[3]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7907975
[4]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7825708
#愛撥營養師 #DietitianAibo #食物科學
pubmed期刊 在 [分享] PubMed 期刊論文搜尋引擎- 看板After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並茂完整部落格版
https://0rz.tw/zPK5f
PubMed期刊論文搜尋引擎
PubMed是免費搜尋引擎,提供超過 2100 萬筆,來自 MEDLINE、生命科學期刊及線上圖
書,有關生醫學方面的論文搜尋與摘要。其核心主題雖然為醫學,但也包括其他與醫學
相關的領域,像是護理學或者其他健康學科。同時也提供對於相關生物醫學資訊上相當
全面的支援,像是生化學與細胞生物學。此搜尋引擎是由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 (NLM) 提
供,作為 Entrez 資訊檢索系統的一部分。PubMed 的資訊並不包括期刊論文的全文,但
可能提供連結至全文提供者(付費或免費)。
如同所有搜尋引擎一樣,一定要自己親手操作過,才會知道其優缺點。首先進入 PubMed
首頁,然後按照畫面指示,嘗試使用看看。
左上方的欄位可選擇不同資料庫。
在輸入查詢關鍵字時,下方有兩個選項,「Limits」是根據系統內建欄位,設定所需的搜
尋條件,而「Advanced」則可自行組合進階搜尋欄位。
Limits 搜尋可設定發表日期、文章形態、人類或動物研究、領域中的小分類、摘要或全
文、語言、性別、年齡等。
Advanced 搜尋可按照個別需求,增減檢索欄位,並留下歷史紀錄,方便以後重覆使用。
圖文並茂完整部落格版
https://0rz.tw/zPK5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43.111.3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