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研究主題,就是這些很 #吸引人的問題,與 #強烈的好奇心 開始的,這是個很不錯的例子。 │
⠀
【快訊 🎉 蔡尚聞醫師團隊,關於洗腎與腎移植患者接受全關節置換術之預後統合分析,獲 EFORT Open Reviews 刊登!】
⠀
📝 文章介紹
⠀
末期腎病變的患者,接受髖關節或膝關節的置換手術後,手術部位併發症較高,人工關節感染機會也較多,不過,末期腎病變患者一般會接受洗腎治療,但也有部分人最終會接受腎臟移植,蔡醫師團隊對於這兩種人的手術預後究竟有沒有差異,很有興趣,於是有此研究。
⠀
收入了 22 篇文獻共 9384 位患者後,共有 8921 位洗腎、463 位腎臟移植者,手術後整體死亡率,在腎移植患者中略高於洗腎患者(15.8% vs 13.8%),整體手術部位併發症也是(3.6% vs 3.3%)。關於人工關節感染,洗腎患者則略高於腎移植患者(4.0% vs 3.7%)。
⠀
使用多變項迴歸分析,確認各種因素的影響後,會發現其實使用洗腎或腎移植,並不是顯著的預後決定因子。
⠀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研究,腎臟不好,會造成關節手術的風險,那如果之後把腎移植進去呢?風險會降低嗎?至少以本篇研究來看並沒有,雖然也可能是因為腎移植患者通常經歷過一陣子的洗腎,且移植後的照護也同時合併許多藥物,但無論如何,接受腎臟移植,並不會讓預後神奇的逆轉。
⠀
📝 期刊介紹
⠀
EFORT Open Reviews 創刊於 2016 年,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4.618,在 Orthopedics 領域排名為 Q1(12/82) 期刊。
⠀
--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學員回饋
⠀
「這種 #以成果為導向 的學習方式貫穿了整天課程,在這樣的學習架構底下,每堂課都只教必學的重點:繁雜的統計觀念,只聚焦在發表文章必備的部分;統計軟體當然選 CP 值最高的。也因為有這樣的課程安排,讓我能在短短的一天之內,迅速消除對統合分析的恐懼,也對統合分析的架構及寫作有較全面的理解。」
⠀
「新思惟的一天課程學習,教會我們從題目、寫作及分析技巧、文章架構及排版,到繪圖及美化圖表,製作出賞心悅目、令人不忍拒絕的圖表,教會我們如何 #快速踏入寫作的旅程中,告訴我們 meta-analysis 文章並不難,難的是你不願意開始,只要開始你就有機會拚出一篇自己的 SCI。」
⠀
👨🏫 講者陣容
⠀
#張凱閔,知名復健醫學與超音波學者,台大流病與預防醫學博士,SCI 論文超過 190 篇,並有 25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探討臨床常見議題。
⠀
#曾秉濤,專業精神科醫師,擅長從臨床工作找到發表議題,並組成研究團隊,SCI 論文超過 85 篇,並有 70 篇以上為 meta-analysis。
⠀
#蔡依橙,專業課程開發與整合者,能迅速理解學門架構,並以初學者能理解的方式,建構學習流程。生涯被 SCI 期刊接受的圖表,已超過 500 張,熟悉學術審閱過程與要求。
sci impact factor 在 蔡依橙的閱讀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sci impact factor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沒資源的研究初學者該如何起步
🗣️ 還沒有寫論文經驗,想在 PGY 階段寫出一篇論文,曾找過主治醫師,但老師可能手邊沒 data,或還不信任我,不想帶我,想詢問在這個階段,要如何得到寫論文的 data?或是如果得不到,有什麼突破困境的方法嗎?⠀⠀
⠀⠀
⠀⠀
答:(蔡依橙)沒經驗、沒背景是常態。我們都是這樣起步的。除了上課時我們會針對這主題做分享之外,以下重點先跟大家預習。
⠀⠀
⠀⠀
🤔 找老師的考量
⠀⠀
找老師當然很重要,我個人認為的價值順序是:「真的有 publication 的,然後找願意教學的。」
⠀⠀
老師自己沒 publication 的就不要了,就算看起來很厲害,可能也是一張嘴而已,我們年輕的時候,對於嘴砲跟真的有實力,往往分不出來,要特別小心。能夠量產的老師通常更理解架構與重點,要優先考慮。
⠀⠀
請去找出科裡主治醫師的英文發表名字,並一個一個 PubMed 一下,秤秤老師們幾斤幾兩,然後才選對象唷。Google Scholar 也行,尤其現在又提供 h-index 可以快速評估。
⠀⠀
📍 Impact factor 業務被出售後,學術評價怎麼走?
(閱讀文章>> https://bit.ly/3zzugGX)
⠀⠀
有成績的如果有很多位,找愛教學的。不然光是自己好,不懂怎麼教學,或不願意教學,都很糟。住院醫師時期很難獨立作業,病人資料多在老師手上,靠行難免。
⠀⠀
⠀⠀
💪 說服老師的重點:讓自己能寫作、有利用價值
⠀⠀
這次來上課,你將學會寫作、統計與製圖的重點。有了這些能力,在競爭「好老師」的過程,你就比其他同學更容易被選上。現實點說,就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可以在整個論文生產部分幫上忙。
⠀⠀
一旦有老師願意給你題目,一週內就一定要用 Email 報告進度,讓人家知道,把資料交給你,把時間花在你身上,是值得的。
⠀⠀
所以,認真預習、專心上課、互動實作、課後繼續練習,讓自己更有「利用價值」吧!
⠀⠀
⠀⠀
🔸 2021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學,寫作投稿都上手!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
👉 追尋當代典範的足跡
⠀⠀
另外,仔細閱讀已經有大量成績的研究者早期起步的足跡,會給自己更多啟發。
⠀⠀
我不敢說自己是典範,只是拿來舉例給您參考。如果您到 PubMed 搜尋 I-Chen Tsai,會發現其實我早期是以 case report 起家的,然後練習兩篇 correspondence,接著才陸續有 original article,而且那個過程滿緩慢,但過了一個突破點後就井噴了。而且 original article 之外,我仍持續寫 case report 搶快,把一些新技術先做發表。雖然後來也寫 correspondence,但切入點跟行文口氣與最早的兩篇不同,不那麼中二。
⠀⠀
然後,你可以去查我是哪一年畢業的,對照我的每一篇文章,大概是在 R 幾的時候發展,去思考「為什麼他可以而我不能」,持續找到可以突破的點。
⠀⠀
我在住院醫師時,對不少國外比我大約 5-10 歲的大師,做過這樣的調查,讓自己一直都用世界級的標準,要求自己。如此一來,度過起步最困難的時期,會變得更容易。
⠀⠀
⠀⠀
#身為一個年輕研究者……
.研究資源稀少,不知如何起步?
.很害怕統計,規劃圖表都有困難?
.選投期刊有障礙,想提升成功率?
.不需要研究所學歷,就想發表論文?
⠀⠀
⠀⠀
#讓自己具備做研究的能力
新思惟陪著每一位校友,度過最困難的初學起步階段,讓名字出現在 PubMed 上,被全世界看見,至今研究課程的校友們共發表了超過 2000 篇的 SCI 文章。最適合初學者的入門課程,歡迎你一起來學習!
⠀⠀
⠀⠀
🔸 配合國家防疫政策,室內空間降載,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
#全新改款 ➠ 10/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今年僅此一班 ➠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sci impact factor 在 Search SCI Journal in the easiest way with Impact Factor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