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楊牧
(給名名的十四行詩)
1
一些些風雨之後,強大的
日光照醒苜蓿,地丁,薇蕨
我們相扶持走過草地,巡視
潮濕的圍牆,發散着早春的
氣味,往朝北朝西的方向
移植一棵冬青,順手將角門
釘牢。然後又是徹夜的風雨
在我們生命巨大的古琴上
拉緊預言的絃,張開一片恢弘
嚴肅崇高,豐盈的三月天
我們在凌晨的小寒中依偎
互相期許等待,傾聽最遠處
雨雲在海面漸漸聚集,分裂:
莊嚴的號角聲,準確的鼓點
2
在那個完整的日子裏,我們
目睹冬寒節節向春暖讓步
破曉爆炸的聲響,在長橋
兩側,濺起廣大的湖水和烟
當生命以超越的端毅,挾貫耳的
萬鈞雷霆在那選擇了的日子
那個完整的日子裏向我們宣示⋯⋯
朝陽後迅速下過一場細雪
豪雨乃在午間洗滌清醒的大地
山脈升得更高,河流急急
蒼松在狂風裏喧嘩催促,瞬息
瞬息間,一群白鳥掠過萌芽的
原野,飛雹敲打面海的大窗:
你選擇了一個完整的日子來到
3
我聽到宇宙震動如橄欖葉
當它感受歸來的春風,海浪
在無限的空間裏以時間的
面貌將過去,現在,未來
雍容地延續——超越感官的
真實的聲音;我看到天地間
久久堅持的一份光明如爝火
如北斗七星,如劍訣,如電
如哲人無垢之鏡,一燈心傳
長照除卻灰塵苔綠的寶殿
——超越一切的,眞實的炫耀
在東南之東,北西以北——
我們聽見,看見,當生命
以大無畏的聲音和光明呈現
4
面向萌發的葉芽,巨樹
森嚴的手勢,我的大門洞開
羣鳥從草地上躍然飛起
啁啾相呼於牆裏牆外,搶據
新綠的枝頭,叮噹搖響的
簷角,所有的蓓蕾都提早
迸裂去年的寒衣,蚯蚓
在土壤裏迅速翻了一個身
小蛾焦躁,頂撞著金色的蛹
以他正成形的翅膀;古典的
和浪漫的書在架子上爭持不下
應該朗誦幾首詩?以甚麼程序
進行?中文先呢還是英文?
迎接他們啼聲宏亮的小主人
5
這是你的王國,牛乳領域
最初的家園譬如草莓小島
風波萬里——牢記蓊鬱一片
萬里風波外的才是鄉土
模仿它,億萬倍廣闊偉大
牢記香蕉鳳梨的南溫帶
藍天大海的西涯,美麗的
火山連鎖裏突破雪線的峯巒
而所有河水都向四方奔流,齊赴
仰望,等待的汪洋。這就是
你的王國,是我們集結的
營盤,在多雨微涼的北溫帶
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
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
6
我們比你自己性急,中午
凝視你在蒲公英的手推車上
驚喜如對鏡,眉毛逐漸成型
逼向日光的眸子聚滿遼闊的天
你不知道你在何處,我們知道
夜裏我彷彿打開一盒粉蠟筆
看你進行偉大的顏色試驗
在燈前,黃與藍調和為衝刺的
新綠,紅與黑互相砥礪,構成
歐洲最深刻,不朽的古典
我甚至讓你肆意將光的七色
揉碎在一面鏡子上,看你如何
對著暗淡的後果納悶,體驗
性情,一次放縱想像力的失誤
7
並且自一次小小的失誤中
領悟夢幻以外的經驗,準確的
線條和顏色如東籬新栽的
菊苗。小滿黃昏淺淺的天——
雲霓忽遠忽近,在雨後搬弄
一些樓臺和城堡,嘽嘽揚塵的
馬匹,武士的旗幟——瞬息間
化為古琴,團扇,刀尺,秋千
或者這些將證實為經驗以外
帶著夢幻色彩的現狀,然而
透過落花的小院,北窗高處
若無聲息一架軍機,筆直
由西向東飛行,穿破解散的
秋千影,讓我們神馳傾聽
8
七重天外,宇宙的起點
和終點,永遠閃爍著的
是我們認同的星海。如此熟悉
你的聲音和面貌,如此熟悉
許久許久以前,在另外的
一個世代,我們曾經是一體
結伴而行的形和影,流浪過
在無比沉寂的七重天外
以一份不可追懷的意志,反抗
人間愚妄的制和哲學體系
向激情的權威挑戰,以冷漠
以不可詮釋不可模仿的微笑
我們曾經並肩,跋涉千山萬水
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
9
你必將認知,通過一些喧囂
誇張的歌詠和頌讚,認知
人物和事件的舞臺;倘若可能
在歡呼聲中保持我們的沉默
用理性的心靈去觀察體會
逼視冗長,一再重複的戲劇
帶著不妥協的眼光,永遠永遠
卓越地,堅持我們傳承的三一律
則你將認知,一切空間時間
和角色都必須和諧統一如神諭
事件的虛實可以辨別,根據
大自然,日月星辰和山岳河川
根據宇宙開闢的法則和秩序
除此之外,一切都不必容許
10
遲遲的夏陽在蘋果林外
渲染歲月連綿,風從山谷
從鮭魚的家鄉吹來,擁向
大海,濃厚的針葉林的氣味
我們將為你說明,一般的
洋流方向,廣闊汹湧的姿勢
亘古而然——歸向一條抽象
威猛的子午線,由北極以北
垂直向南切入企鵝的冰山
你將飛越這永恆的抽象和威猛
感受,且旋轉尋覓親切的
北回歸,西東不斷的走向
在上升的氣溫和濕度中,葱龍
快綠,平生最美麗的島嶼
11
風也吹向山谷,河水來自
原始的寧靜。刺青,鳴蟬
那是我們秘密的世界,充滿
無遠而弗屆,不是你有限的
粉臘筆所能描摹,有一種
焚身的炙熱,從童年的彼端
傳來,曾在我生涯裏挫折冷卻
又導回童年的此端,熾熱如昔
你不必畏懼,往檳榔樹開花的
方向走去,使用簡單的方言
有禮親善的手勢,在適當的
場合,以微笑回報族人的好奇
他們將擁戴你如部落的兄弟
故鄉,我們不可凌辱的土地
12
這一切都是眞實的,蘆葦花
如此,容許它在鐵路橋下飛奔
過車聲和心血的脈搏,眞實
凝重跌宕,不是異邦的白雲
它閃過你學習認識的眼睛
復停留在磊落鏗鏘的記憶
海岸線曝晒的漁網,容許它
張開我們先人求生的信念
蹈向無窮的波浪,如同憤怒的
雨點,寧為浩瀚天地之一霎
碎落虛無深處,見證擔當
一份意志之揮舞,又如彎刀
砍入黑暗的森林。這一切都是
眞實的,我們不可凌辱的先人
13
你是會喜愛,我們的鄉音
甚至積極聆聽寺廟的鐘,鼓
焚唄,微風吹過甘蔗田,瑟瑟
悠遠,甜蜜的信仰。是的
人們曾經失落在交談和議論
在不實的消息和忿怒之中
我們找尋到穩固的立足點
冷眼觀察竄走潛伏的灰塵
輕薄可笑的宣言和控訴,因為
我們也曾經失落,卻在認眞的
思考之後,選擇了青山巍巍
流泉的冷冽和充沛,我們
從鄉村進入都市,又回歸
鄉村,清潔亢奮如新鼓
14
這是出發,在號角聲中
鐘鼓齊鳴的日子,微風細雨
充足的陽光是你的被褥,啊春天
水仙和蜜蜂已經廣泛散開在
你快速成長的領域。你揮動
有力的雙手,佈置滿天燦爛的
音符。你必須認識這些
進而加以支配。讓飛雁的行列
嘎嘎為西經,鯨魚噴水是北緯
月色安詳着色,小星星亮晶晶
裝飾你學習抬頭翻身的床
車馬和船舶都在驛站上等候
準確如音樂交響,如篆如隸
如黼如黻,如一組十四行詩
---
詩人利文祺賞析:
〈出發〉寫於一九八零年。前一年的十二月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以及接下來的美麗島大審和林宅血案,這些事件皆標誌了台灣民主運動進入新的里程,更多的台灣人覺醒,發現國民黨的惡行以及渴望更自由和民主的社會。寫於這樣政治背景之中,楊牧的〈出發〉不僅只是寫給未出生的兒子名名,亦透過兒子,表達下一代的政治面向的期許,以及對於台灣未來社群 (community)的想像。
楊牧以很特別的體裁來寫這首詩,因此有必要花點時間討論詩的形式。和這首詩連袂的是寫於八零年一月的〈海岸七疊〉,也是獻給未出生的兒子。〈海岸七疊〉有七段,每段七行,同樣地,〈出發〉為工整的十四首十日行詩。我們或許可以用楊牧喜愛的愛爾蘭文學解釋這樣的手法。學者Tara Guissin-Stubbs發現,愛爾蘭詩人似乎常寫十四行詩,但溯及傳統,十四行詩應為沙士比亞以降的英格蘭產物。這樣的僭取(appropriate),除了表現愛爾蘭文學的混雜性(hybridity),也表示這體裁如何在愛爾蘭生根,從「英格蘭的」(English)成為「愛爾蘭的」(Irish)。Helen Vendler也注意到葉慈的十四行詩有類似傾向,她將葉慈的作品稱之為「僭越性的十四行詩」(transgressive sonnets)。熟悉英語文學的楊牧,將這樣外來的文學形式套用在台灣本地,書寫美麗島事件後對自由的想望,可以說體現了台灣文學的「混雜」,以及如何將中西文學在地化,成為「台灣的」(Taiwanese)。
在內容方面,可謂典型的「台灣情節」。陳芳明認為,楊牧在美國寫的詩都是在回盼花蓮,如〈瓶中稿〉這首詩,因此陳芳明稱之為「花蓮情節」。有趣的是,〈出發〉確實展現了類似精神,只是從花蓮放大為整個台灣。在詩的一開始,地點是西雅圖家中的花園,楊牧和妻子盈盈將角門修好,等待兒子的誕生。他想像如果兒子出生,他將開始以西雅圖作為經緯,教他認識世界,如第五首:「我要你認識這小院落的經緯/草莓和牛乳。你從這裏出發」。他也將讓孩子拿起粉臘筆畫畫,並允許他放縱想像力(對比國民黨戒嚴時期不給予太多自由)。第七首最為關鍵,透過飛機飛出窗外,從西雅圖,飛到第八首之後的台灣,進入台灣的情境描寫。
第八首開始楊牧的「台灣情節」,從這裡開始,不再描繪西雅圖那邊屬於童稚時期的歡樂場所,而是在台灣,討論兒子長成青年之後(或者廣義的說,所以下一代的台灣年輕人包含我長大之後)所要面對的期許和課題。第八首提到楊牧他們那一代,也就是那群「黨外」人士,曾經「反抗法治」、「向權威挑戰」、「搜索人間的公理,正義,同情」。雖然是回顧過去,但也期許了下一代能繼續擁抱其精神。在第九首,楊牧提到下一代將在喧囂時刻「保持沉默」,「用理性的心靈體察」,「帶著不妥協的眼光」,頗析這個社會。在這裏我們彷彿聽到楊牧曾說的「右外野的浪漫主義者」,亦是保持距離,隨時警醒,觀察社會動向。除了社會正義,楊牧也提到了族群正義。在第十一首,楊牧寫到對於原住民的尊重,這些原住民也是「兄弟」,他們的土地「不可凌辱」。在第十二首,楊牧想到了本省人,他們跨過黑水溝而來台定居,有堅強的意識,然而他們的後代,在國民黨時期被外省人排斥,本省人和他們的祖先應也是「不可凌辱」。
在這首詩歌,楊牧描繪了對外來社群的想像,他希望下一代比他們更勇敢、睿智,挑戰國民黨的權威,熱愛民主和自由,他也同時描繪了族群和解,不管是本省或是原住民,都不應該被欺負。
----
設計:泱泱
圖源:https://pxhere.com/en/photo/1452645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楊牧 #社會關懷 #利文祺 #臺灣大學楊牧詩文研讀課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Uncle S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iuenglish.com 朋友到我書房坐,有一刻我忙著別的事情,沒時間招呼她,她在書桌上隨手拿起一本書看,隨手翻到頁角折起的某一頁。她讀了一兩分鐘,呆住了,抬頭看著我。我問她:「好正,係咪?」她說是。那是莎士比亞的 sonnets 詩集,朋友翻到的是第四十八首 sonnet,是我...
sonnets中文 在 Uncle S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http://siuenglish.com
朋友到我書房坐,有一刻我忙著別的事情,沒時間招呼她,她在書桌上隨手拿起一本書看,隨手翻到頁角折起的某一頁。她讀了一兩分鐘,呆住了,抬頭看著我。我問她:「好正,係咪?」她說是。那是莎士比亞的 sonnets 詩集,朋友翻到的是第四十八首 sonnet,是我最喜歡的幾首之一,當然正。詩歌,還是用影片講解比較好。去片吧。
a
原文:
How careful was I, when I took my way,
Each trifle under truest bars to thrust,
That to my use it might unused stay
From hands of falsehood, in sure wards of trust!
But thou, to whom my jewels trifles are,
Most worthy comfort, now my greatest grief,
Thou best of dearest and mine only care,
Art left the prey of every vulgar thief.
Thee have I not locked up in any chest,
Save where thou art not, though I feel thou art,
Within the gentle closure of my breast,
From whence at pleasure thou mayst come and part;
And even thence thou wilt be stol'n, I fear,
For truth proves thievish for a prize so dear.
小弟試譯為現代英文,見笑了:
Whenever I have to go away, I would carefully lock up all my possessions, so that they would stay away from the hands of thieves.
But you, compared to whom my jewels are mere trifles, the chief source of my comfort and now my biggest worry, become the prey of every common thief.
I can't lock you up in any place, except only in my heart; I know in reality you're not there, but I just like to feel that you are. And it's a place where you can come at go as you please.
But still I fear you'll be stolen even from there, because so dear a prize would turn an honest person into a thief.
再譯為中文:
遠行之際,我總會小心翼翼的鎖好所有物件,生怕賊人有機可乘。可是,最重要的你,卻偏偏鎖不住。你本來是我最大的慰藉,現在卻成為我最大的擔憂:我離開了,世上賊人都蠢蠢欲動,要把你偷走。我唯一能做的,是自欺欺人的想,已經把你鎖在心裡 。但即使如此,我仍怕別人會把你從我的心偷走;因為面對如此貴重的寶物,即使最誠實的人也會心動。
sonnets中文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poetry 的推薦與評價
格式, 在英詩裡, 是很重要的. 一般我們把英詩分為兩大類:
open form (free verse) 和 closed form (formal verse). 但
是現在的文學家比較不喜歡用 free verse 和 formal verse 這兩
種說法, 原因有二 -- 第一, free verse 其實並不全然是 "free"
的, 一個好的詩人還是會在不自覺中利用到結構, 既然有結構, 又
怎麼能說是 free 呢? 第二, verse 其實是跟 poetry 有點小差
別. Verse 是指有結構的詞句, 但是不一定要有很精湛的內容,
而 poetry 是一種強烈濃縮過後的文體, 所以也就應該要有相當濃
度的內容.
當然, open form 和 closed form 這種名稱也是有爭議的. 因為
"closed form" 給人家毫無變通的感覺 -- 這是相當錯誤的想法!
詩是人寫的, 格式也是人想的. 所以, 在運用格式上, 必須要能
夠有彈性. 那天心情高興就自己創造出幾種格式也無不可. 這才
是對待格式正確的態度.
Closed form 和 open form 的不同在於 closed form 有遵照一定
的規則, open form 則沒有. 比較一般的 closed form 有以下幾
種格式: blank verse, couplet, tercet, quatrain, sonnet,
villanelle, sestina, ballad, haiku, limerick, ode, epic 等
等. 說真的, 實在是講也講不完. 但是知道了這些也就應該差不
多了.
Blank verses 一般是以 iambic pentametre 來寫的, 在文藝復興
時代的義大利被發揚光大. 它的條件很簡單, 就是要每行都用一
樣的 metre, 然後, 不用押韻. 它是一種有彈性的格式 -- 雖然
有點像 open form, 但是卻比較有節奏感. 許多著名的詩人, 像
Marlowe, Shakespeare, Yeats, Milton, Pound, Frost, 等, 都
是擅用 blank verse 的高手. 使用這種格式時, 最重要的就是不
要為了成全 metre 而用出生硬的句子來. 每一句讀起來都應該要
很自然流暢才是.
Ballads 是一種敘述性的詩, 一般用來說故事, 並有一種如歌的特
質, 讓人家讀起來會有唱歌的感覺. 它的組成是以每段的第二行
和第四行押韻的方式, 每段四行, 每行用 iambic heptametre 組
合而成. 不過, 有的時候可以破例.
Couplets 是兩行一段的形式. 一般來說這兩行都會有相似的押韻
方式, 但是其實也不一定. 這種格式因為它在 metre 上有些限制
而又細分為 short couplet (iambic 或 trochaic tetrametre),
split couplet (第一行是 iambic pentametre, 第二行是 iambic
dimetre), heroic couplet (兩行都是 iambic pentametre, 然後
最後兩行要像 sonnet 一樣, 有一個結尾), alexandrine couplet
(alexandrine 又叫 iambic hexametre... 所以, 就是兩行都是
iambic hexametre), 和 qasida (是阿拉伯傳出的格式, 每一行都
要有相同的壓韻, 不限行數, metre). 一個 blank verse 的詩通
常都是處理一些比較悲傷孤獨的題材.
Haiku 這種格式, 是比較受爭議的. 不過大部份的人都同意它的
格式是三行 -- 第一行五個音節, 第二行七個音節, 第三行又回到
五個音節. 它不需要押韻, 但是因為極短, 所以在意境上也最為
精簡. 除了 5, 7, 5 這種組合以外, 其他的還有一種叫做 tanka
的 (5, 7, 5, 7, 5), 和另一種更短的 (3, 5, 3).
最近我回答了一些關於 haiku (俳句) 和 senryu (川柳) 的問題,
我想, 就挑一些段落放在這兒, 或許會對想了解 haiku 的人有用
吧!
"嗯, 俳句有一些條件... 首先, 它們必須有時間性, 嚴格一點的
會要求季節性, 也因此通常俳句會和自然景觀有關."
"俳句的英文是 haiku, 但這裡提到的 haiku 是 renga 的前三句
(也就是五音節, 七音節, 五音節那三句). 而在 renga 裡頭, 它
確切要求要有 kigo. kigo 是一個字眼 (抱歉, 我不知道它的中
文, 學這些時是在英文課學的), 一個和自然有關的字眼, 常見的
有 '月,' '風,' '雪,' '雨,' '花,' '樹,' 等..."
"為什麼會需要有時間性呢? 因為它追求的是一種意境, 是一種在
一瞬間中補捉生命的境界."
"俳句很重要的, 是一種禪意, 一種升華... 有一種常和俳句混淆
的, 英文叫 senryu (呃, 我知道這些英文都是從日文音譯而來的,
但是在英詩裡使用的 "規範" 是否和日詩相同我不敢確定, 所以只
好說 "它的英文" 而不是 "它的日文"), 好像就是川柳吧? 這種
詩的題材比較開放, 常常是詼諧的, 甚至政治的 -- 它也不用和自
然或時間扯上關係."
"但是, 最大的不同, 在於俳句把自己抽離畫面, 寫俳句的詩人力
求客觀 (在這裡說的客觀, 指敘述方式), 像攝影師一樣是站在相
機後頭, 洗出來的照片也不會拿筆在上面畫滿箭頭解釋自己在照什
麼. 而寫川柳的詩人, 則是設了時間後, 匆匆忙忙地衝入鏡頭扮
鬼臉的好友, 和鏡頭內的人物打成一片 -- 是主觀的, 是聒噪的,
是在畫面裡頭的."
"又, 如果真的必須選擇, 俳句是可以不顧 5-7-5 格式的, 舉個我
常舉的例子: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Ezra Pound
如果有去算音節的話, 會發現第一句有十二個音節, 第二句有七個
音節, 加起是十九個, 不是十七個, 也沒有分成三行. 沒分三行
的原因, 是因為近一百年來, 分行方式已經沒有那麼嚴格 -- 甚至
有只有一行的. 音節不符的原因, 我唯一能想到的解釋, 就是在
達到俳句的意境之後, 差個兩音節已經無所謂了... (題外話: 這
也是我一直不敢用英文寫俳句的原因, 用中文寫不好, 我可以拿中
文不好來做藉口, 用英文寫不好, 我就只能因為達不到那種意境而
心急了...)"
Limericks 是一種很有秩序的詩, 讀起來詼諧有趣, 一般來說很少
人會拿 limericks 來處理一些比較深沉的題材. 它有五行, 並且
相當注意節奏. 第一, 二, 五行以三個 anapestic feet (也就是
"輕重輕輕重輕輕重"), 第三, 四行以兩個 anapestic feet (就是
"輕輕重輕輕重") 組成. 不過第一, 二, 五行的第一個音節通常
都省掉了.
Tercets 和 quatrains 的限制比較鬆散. 一個 tercet 是三行一
段, 而一個 quatrain 則是四行一段. 它們可以押韻, 也可以不
押韻, 在 metre 上的限制也是可有可無. 但是我們來談談在
metre 上有限制的 tercets 和 quatrains 好了. 首先在 tercet
下又可以細分為 enclosed tercet (以 "aba" 方式來壓韻, 也就
是第一和第三壓同樣的韻), Sicilian tercet (這個其實也就是
enclosed tercet, 只是它每行必須要是 iambic pentametre),
terza rima (以 "aba bcb cdc ded..." 方式來壓韻, 有點像一環
一環的圈, 一直下去), 還有 villanelle, 但是 villanelle (也
就是暱稱 "詩人的惡夢" 的格式) 因為太複雜了, 所以一般都把它
算是另外一種格式.
在這裡先給大家欣賞一首 Dylan Thomas 的 villanelle.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Though wise men at their end know dark is right,
Because their words had forked no lightning the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ood men, the last wave by, crying how bright
Their frail deeds might have danced in a green b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Wild men who caught and sang the sun in flight,
And learn, too late, they grieved it on its w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Grave men, near death, who see with blinding sight
Blind eyes could blaze like meteors and be g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And you, my father, there on the sad height,
Curse, bless, me now with your fierce tears, I pray.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Villanelles 是從法國傳出來的格式, 有 19 行, 可是只用兩種押
韻, 並且在每一段中一定都要有兩行一樣 (完全一樣喔...), 前五
段是每段三行, 最後一段有四行. 它第一段的第一行是第二, 四
段的最後一行. 然後第一段的第三行, 是第三, 五段的最後一行.
然後第一段的第一, 三行又分別是第六段的第三, 四行.
有一種特別的 villanelle, 叫做 terzanelle (從 terza rima 轉
來), 比較簡單一些. 它每一段的第二行, 要和下一段的最後一行
相同, 然後第五段的第二行, 和第六段的第三行相同.
其實, villanelle 並沒有限定每行的長度, 或是 metre. 但是很
多詩人都偏好 iambic pentametre. 嗯, 其實用 villanelle 這
種格式寫詩, 會有一種利用使人發狂的格式把情感逼出來的感覺,
很特別, 也很有成就感. 但是要注意的是, 不要為了符合它的格
式而讓一首詩看起來好像六首詩似的, 這樣就真的很糟糕了...
至於 quatrains, 則可細分為 alternating quatrain ("abab" 方
式來押韻的), arch stanza (或叫做 envelope stanza, 它是以
"abba" 方式來押韻), memoriam stanza (其實就是 arch stanza,
但是必須每行以 iambic tetrametre 來寫), Italian quatrain
(這也是 arch stanza, 但是以 iambic pentametre 來寫),
Sicilian quatrain (其實這個跟 Italian quatrain 很像, 只是
Italian quatrain 是以 "abba" 方式來押韻, Sicilian quatrain
則是以 "abab" 方式), redondilla (一種西班牙傳出的格式, 可
以由 "abba", "abab", 或 "aabb" 三種方式來押韻), hymnal
stanza (其實就是 alternating quatrain, 但是每段的第一, 三
行要以 iambic tetrametre 來寫, 而第二, 四行要以 iambic
trimetre 來寫, 也有不用 "abab" 而以 "abcb" 方式來押韻的),
pantoum (這是馬來西亞傳出來的格式, 比較 villanelle 的難度
有過之而無不及 -- 它不限 metre, 行數, 段數, 但是每一段的
二, 四行, 必須是第下一段的一, 三行, 然後最後一行的二, 四
行, 更要是第一行的一, 三行... 當然, 不用說也知道這不大可
能, 所以有時只要求壓韻的字要完全一樣).
再來就談到 sonnets 了. Sonnet 最先是在義大利出現的, 並被
用來處理有關愛情的題材. 它有十四行, 用 iambic pentametre
(每行都要), 而且在內容上有要求 (必須要有主題的呈現, 然後接
著答覆), 也因此詩人在控制文章節奏上的訓練就變成很重要. 板
主認為這種格式是給剛寫詩的人一個很好的練習. 大致上來說,
sonnet 可以細分為四種, 其中 Italian sonnet (又叫 petrarchan
sonnet, 以 "abba abba cde cde" 或 "abba abba cdc dcd" 方式
來押韻, 其中 "abba abba" 是主題, 剩下的是答覆) 和 English
sonnet (又叫 shakespearean sonnet, 以 "abab cdcd efef gg"
方式來押韻, 以前 12 為主題, 剩下的兩行為答覆) 最為常見.
其他的還有 spenserian sonnet (以 "abab bcbc cdcd ee" 方式
來押韻), 和 arch sonnet (又叫 envelope sonnet, 以 "abba
cddc efgefg" 或 "abba cddc efefef" 方式來押韻).
一首 sestina 的結構其實蠻複雜的, 而且非常具有挑戰性. 跟
villanelle 一樣, sestina 也是從法國來的 (法國人怎麼那麼喜
歡結構複雜的詩啊?)... 它有七個段, 前六段每段有六行 (這種
段落叫做 sestet), 最後一段是三行 (最後一段有特別的名字, 叫
envoi). 它前六段押韻的方式是 "abcdef faebdc cfdabe ecbfad
deacfb bdfeca", 最後一段是 "abc" 或是 "def" 的形式. 一個
好的 sestina 它並不是只有單純的押韻, 而是用完全一樣的字.
一首 sestina 通常要整首寫完後, 才能隱約感覺的到那種在文字
後隱藏的力量. 一般來說, 它並沒有 metre 上的限制, 但是板主
認為如果全部都用 iambic pentametre 會比較有趣. 寫出來的
sestina 也比較有力量.
最後提到 ode 和 epic. Ode 的定義有很多種, 但是一般來說,
它必須要拿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當它的題材, 並且要使用明確的格
式. 此外, 標題上還必須要有 "ode" 這個字. 至於 epic, 一般
都是以英雄事蹟來作為它的題材. 兩者都沒有特別的在 metre 上
做限制, 算是以題材來分類的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