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果會引發高血鉀嗎?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增列鉀含量
陳進男/藥師
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寫一名腎友因鉀離子飆升至6.8mmol/L而胸悶不適,雖然平時不會吃高鉀的食物,但卻時常口含八仙果,文章並提到「八仙果高鉀、高糖、高鈉,因此如果長期大量使用,恐會導致血中鉀離子居高不下,嚴重者還可能會發生致命性心律不整,危及生命。」
很多網路醫療相關文章出處不明,描述也往往缺乏科學依據,讀者閱讀時實在應該更加謹慎,例如此篇文章,直接說八仙果含有高濃度鉀離子似乎也缺乏依據,隨意推論是由八仙果所引起高血鉀,實在有待商榷。
首先,人體鉀離子正常值是3.5~5.5mg/dl,鉀離子太高的確會引發心律不整,因此當腎功能不佳而影響鉀離子代謝時,便須特別注意鉀離子攝取量。
其次,高血鉀情況常出現在腎功能不佳患者不當飲食及使用部分誘發高血鉀的藥物(如spironolactone、非類固醇消炎藥、ACEI等)所引起。
再者相對而言,人體每天食物的攝取量較藥物為高,因此會引起鉀離子過高通常是由食物來源引起居多,常見高鉀飲食例如濃肉湯、雞精、牛肉汁、牛肉精、咖啡、茶、運動飲料、乾燥水果、堅果類、巧克力、梅子汁、蕃茄醬等等,目前包裝食品雖有營養標示,但目前政府「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似乎未規定標示鉀含量,或許政府可考慮增修相關規定,讓民眾使用時可以特別注意食用量。
針對這個網路文章個案,患者本身腎功能不佳,飲食及藥物均有誘發高血鉀的可能,以一條100公克香蕉為例,內含的鉀離子含量約為290毫克,一般民眾在八仙果的食用量不多(一小塊八仙果僅約2-3公克)的情況下,內含的鉀離子含量應該遠低於290毫克,從科學性的角度,實在難以推論出誘發高血鉀的可能性,如此推論也有誤導民眾之嫌。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1004/3EXL5H5OBJDUHJOHC4XGF4WLIA/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pironolactone腎功能」的推薦目錄:
spironolactone腎功能 在 藥師陳進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被龜鹿二仙膠害得心律不整又洗腎?真是這樣嗎
2018/05/29
陳進男/藥師
有關媒體報導南投有一名七旬林姓婦人發生車禍,兒女為了讓媽媽早點康復,買龜鹿二仙膠幫她補身,對身體恢復也有改善,原本腎功能就不好,因心律不整到院,抽血後發現血清中鉀離子異常過高,因而推論是龜鹿二仙膠所引起,個人覺得這樣的推論實在有待商榷,也應再進一步驗證。
人體內鉀離子的正常值是3.5~5.5mg/dl,日常飲食中大多數食物均含鉀,鉀離子太高的確會引發心律不整,因此若腎功能不佳,在飲食攝取上需特別注意,特別常見高鉀飲食例如濃肉湯、雞精、牛肉汁、牛肉精、咖啡、茶、運動飲料、乾燥水果、堅果類、巧克力、梅子汁、蕃茄醬等等,在使用時應特別注意食用量。
其次,高血鉀情況多出現在腎功能不佳患者不當飲食及使用部分誘發高血鉀的藥物(如spironolactone、非類固醇消炎藥、ACEI等)所引起。
針對這個個案,由於患者本身腎功能不佳,加上飲食及藥物均有誘發高血鉀的可能,似乎也未有確切的證據證實龜鹿二仙膠塊會誘發高血鉀,如此遽下推論似乎不妥。
另一方面,業者也可考慮作出清楚的產品的定量標示,標示鈉離子、鉀離子的含量,或可更加釐清消費者的疑慮,也對民眾健康更有保障。
carried on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529/1363060/
spironolactone腎功能 在 NEJS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Stupi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EJM:Spironolactone對收縮功能尚可的心臟衰竭病人沒有好處】
Spironolactone也算是傳奇藥物了,根據10幾年前的RALES研究,這個藥物用於嚴重心臟衰竭 (NYHA FC III~VI) 且收縮功能不全 (LVEF <35%) 病人,可以顯著降低死亡風險達30% (RR 0.70; 95% CI 0.60-0.82),真是神阿!
資料來源:N Engl J Med. 1999;341(10):709-17.
當然,天下沒有無副作用的藥物 (有也只在X森購物台),隨著越來越多心臟衰竭病人使用Spironolactone,高血鉀、因高血鉀住院的盛行率也隨之增高!
高血鉀盛行率:1994年 34/1000病人,2001年 149人/1000人
因高血鉀住院盛行率:1994年 2.4人/1000人,2001年,11人/1000人
資料來源:N Engl J Med. 2004;351(6):543-51.
收縮功能尚可的心臟衰竭(也有人稱為舒張功能不全,但並非完全),相關研究實在不多,現在,NEJM上刊登了這類病人使用spironolactone的研究結果~
P: 收縮功能(以LVEF >45%定義)尚可、有至少一種心臟衰竭症狀或病徵,沒有高血鉀的成人
I: Spironolactone (15~45 mg QD)
C: 安慰劑
O: 心血管死亡、心跳停止、因為心臟衰竭住院的綜合終點 (composite endpoint)
平均追蹤3.3年後,很可惜的,不論是綜合終點,或各自拆開來看,都沒有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
綜合試驗終點 HR 0.89 (0.77-1.04) [我好想用有統計上顯著的"趨勢"這句話,之後會報告這句話錯誤的風險是很高的!]
除此之外,高血鉀風險加倍 (NNH 10.4人),腎功能惡化 (NNH 32人)同樣顯著增加~
資料來源:N Engl J Med 2014;370:1383-92.
很可惜的,Spironolactone使用於與這項研究類似的病人身上,可以說是完敗,相較於RALES研究的成功,"人"的因素再度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