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 One : Music for Inanimate Objects》勾勒著一幅彷彿置身世外桃源的靜謐音樂圖像,時而黯然感傷,時而優雅淡定,再加上那些鋼琴與弦樂的點綴,就宛如電影配樂般包覆著觸動人心的溫婉成熟情懷。
無疑,《Act One : Music for Inanimate Objects》給我的驚喜感,就像當年聽到 4hero 以 Jungle/Drum & Bass 紀元先鋒推手之姿發表的雙 CD 野心之作《Two Pages》那般,同樣捨棄單一的 Drum'n'Bass 思考,而趨向更廣義的 Breakbeat Science 研究 ►► http://bit.ly/2EqPsV4
【BPM 混電誌|林哲儀】
BPM 是 Beats Per Minute 的縮寫,意思是每分鐘節拍數,對於 DJ 來說是最基本的概念;「混」可以是 DJ 的「混音」(Mixing),也可以是「混種」(Mixture)凸顯我多元的風格與喜好;又因為這個專欄的音樂選擇還是以電子為主,終以此名稱定名。
#BIOS音樂|#Subjective|#BPM混電誌|DJ Mykal a.k.a.林哲儀|#林哲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第二,再講中文的文字問題,當你用影像去想文字,先天上是容易記的,影像是容易記的一件事。現在那些人教的神奇記憶法是靠影像而來的。因為用符號來記的話,是要用一套解碼的工程,是在另一系統之中。用影像是直接的。 另外,還有些網友爭論文字準確的問題,然後舉出英文有時都不準確。當然任何文字都不會100%準確...
「subjective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subjective意思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ubjective意思 在 曾鈺成 Tsang Yok Sing, Jasp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ubjective意思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subjective意思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subjective意思 在 Re: [字辨] 想要問一下為什麼主觀是Subjective? - 看板Eng-Class 的評價
- 關於subjective意思 在 Be subject to 是個重要的片語卻有很多意思... - 用好方法學英文 ... 的評價
subjective意思 在 曾鈺成 Tsang Yok Sing, Jasp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的良師諍友曾鈺成
盧安迪|2017 年 4 月 21 日《自由的國度》
信報財經新聞 hkej.com
曾鈺成是其中一位我最尊敬的公職人士和忘年之交。我們兩人都是讀數學出身,並且對政治哲學充滿興趣。不同的是,他年輕時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我則剛好相反,支持至純至正的私有產權制度,亦即自由意志主義(libertarianism)。
幾年來,我和曾先生就彼此的觀點作過不少討論。記得有一次,我臨別時說:「主席,多謝你又教化我啊!」他說:「哈哈,我諗緊你第日著書立傳嗰陣時,點樣批判你啊!」因此,我今年稍後出版的文章合輯,特意邀請了曾先生撰序。
另外,曾先生上週也在其《am730》專欄寫了《精英哲學》一文,評論我的自由意志主義理念。他認為自由意志主義是精英知識分子(highbrow)的哲學,不能被社會大眾理解和接受,而且若要付諸實行,須依賴每人自覺遵守,不侵犯別人的自由和財產。
首先,我要澄清一些比較技術性的事宜。曾先生在文中指,最極端的自由意志主義者認為政府不應有權徵稅,賦稅只應由個人自願捐獻。這個說法不甚準確。事實上,最極端的自由意志主義者是無政府資本主義者(anarcho-capitalists),提倡打破政府對執法和司法行業的壟斷,建立有多間私營保安和仲裁機構互相制衡、協調的「多中心法律秩序」(polycentric legal order),維護私有產權。在這個制度下,保安和仲裁服務皆由用者自付,所以不會出現自願賦稅引起的「搭便車問題」(free rider problem)。
David D. Friedman 的 The Machinery of Freedom 和 Randy Barnett 的 The Structure of Liberty 這兩本書,對有關「多中心法律秩序」的多個常見疑問(例如怎樣調和不同保安機構之間的衝突、怎樣避免仲裁機構偏袒富人、怎樣保證窮人可享有法律服務)作了周詳的解答。無政府資本主義的實行,不依賴每一個人都自願守法,因為罪犯仍會被拘捕、審判和監禁,在這點上跟有政府的制度大同小異。當然,在可見的將來,我們都沒有機會從現行制度轉變至無政府資本主義;但歷史上有不少地方都實行過「多中心法律秩序」,例如古代愛爾蘭實行了超過 1000 年,比很多有政府的朝代更長,可見這個制度一旦被成功確立和廣泛接受,是具備充分穩定性的。
市場是「森林哲學」的相反
接下來,我想從更結構性的角度,探討我和曾先生意見分歧的根本原因。或許由於不同的閱讀背景,我和曾主席有著迥異的思維框架。雖然曾先生說過,在「一國兩制」下,他會盡力維繫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但我認為無論江山如何變遷,曾先生的一些基本前提和思考方法還是帶有馬克思主義的痕跡。
曾先生不只一次表示,完全的自由市場屬於弱肉強食的森林哲學。其實,自由市場是最不「森林哲學」的制度。因為森林競爭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各種野獸使用武力,互相捕殺搶掠,而自由市場正是禁止以武力侵犯別人的身體或財產。在森林中,如果一隻老虎吃了一隻鹿,後者便會受損;但在市場裡——根據主觀價值論(subjective theory of value)而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labor theory of value)——任何自願交易的雙方都必然得益,否則便不會交易。
舉例說,喬布斯(Steve Jobs)生前很有錢,但他的錢是從哪裡來的?是周圍打人搶來的嗎?人們之所以付錢給他,是因為他創造了人們想要的產品。他是通過服務別人而賺錢,而非通過傷害別人而自肥:當一個人用 5000 元買一部 iPhone,他是寧願要那部 iPhone 而不要 5000 元,蘋果公司則寧願要 5000 元而不要那部 iPhone,所以這是一個「正和遊戲」(positive-sum game)。相反,在「大政府」之下,各種利益群體爭奪公權力,強迫人們交稅資助,這跟森林一樣都是「零和遊戲」(zero-sum game),或至少不保證是正和遊戲。
歷史唯物主義有盲點
曾先生對資本主義有所保留、同情福利主義的另一深層次原因,可能在於他信奉歷史唯物論(historical materialism),認為歷史發展的長遠大方向總是「進步」的。他曾經問我:如果福利主義不是對基層大眾有利,為什麼這麼多西方國家在過去半世紀都走向福利主義?然而,這個觀念忽略了做決定的政客(以及他們背後的特殊利益群體)往往有著跟政策受眾不同的動機,例如製造倚賴的選民,以謀取更多政治權力。它無法解釋為何美國幾乎所有黑人政客(以及被視為「少數族裔盟友」的政客)都支持提高最低工資,使黑人青年失業率從 1951 年到 1980 年跳升四倍,造成更多絕望的黑人祈求這些政客「伸出援手」。
曾先生在其文章中也提出了關於「由少數精英把它(自由意志主義)強加給社會」的疑問。當然,我反對獨裁制,但為了剖析這個問題,暫且假設有一個獨裁者。如果有 70% 人要求政府把一個飲酒的成年人抓去坐牢,獨裁者卻不予理會,曾先生或許會說他是把「不能立法禁酒」這一自由意志主義原則強加諸社會,但這個說法源於把「多數人」和「整體」混為一談。獨裁者所做的,只是不幫那 70% 人去侵犯那個飲酒的人的私有產權而已,沒有對那 70% 人作出任何逼迫。任何人「把自由意志主義強加給社會」都是在字義上和邏輯上不可能的(analytically impossible),因為自由意志主義的意思正是不強加任何東西。
嚴格而言,自由意志主義者並非反對任何形式的集體主義,只是反對強制參與的集體主義。在自由社會,人們可以成家立室,可以組織棋藝社,可以建造一個禁止吸毒的私人屋苑,甚至可以成立一個自願加入的「共產俱樂部」,以契約規定會員均分財產,這些「集體」都是沒有違反自由意志主義的。反過來,如果整個社會不是實行自由意志主義,而是存在政府干預,人們便不能選擇實踐自由意志主義,以任意和平的方式私下結社,因為可能會抵觸政府的禁令。自由意志主義跟其他制度之間有著這個不對稱性(asymmetry),這就是他們畫龍點睛的分別。
政府干預才是精英哲學
最後,我想回應曾先生指自由意志主義屬於「精英知識分子的哲學」的說法。誠然,最純粹的自由意志主義者多是陽春白雪的知識分子,但大部分知識分子卻跟自由意志主義背道而馳。在美國大學,四分之一社會學教授自認為馬克思主義者,92% 有政黨立場的教授都是支持較傾向「大政府」的民主黨,這兩項數據都遠高於普羅大眾之中的比例。
海耶克(F. A. Hayek)對這個現象有一個可堪咀嚼的解釋:大部分知識分子都對自然科學的方法過分自負("the fatal conceit"),相信人類社會亦可用同樣的方法來計算和管理。(弔詭的是,儘管我很喜歡數學,但我欣賞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最大特色,恰是摒棄複雜的定量模型!)另一方面,自由意志主義則只需要每個人在分散(decentralized)的機制下作出自己周遭的切身選擇,不強求他們有足夠的知識、視野和品格來掌管集中的公權力,為全社會作出決定。在這個意義上,自由意志主義對人性的要求,其實是比政府干預的混合經濟更低。
一個順理成章的回應是:不錯,社會上大部分人確實不適合掌管公權力;但是有些人笨一點、壞一點,有些人聰明一點、善良一點,我們可以通過民主選舉,選出少數能人所不能、適合掌管公權力的代表,作出理想的干預決策。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究竟是自由意志主義更精英主義,還是政府干預主義更精英主義?(完)
延伸閱讀:曾鈺成《精英哲學》
https://tsangyoksing.hk/…/%E7%B2%BE%E8%8B%B1%E5%93%B2%E5%A…/
(鳴謝專業攝影師 Ivan Chung 先生)
subjective意思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作者: 林青弘(自由作家)
正義女神(Justitia)的形象,在西方社會習以作為公平正義的化身。女神被塑造形象,或有戴上眼罩而矇眼,或者兩眼炯炯目視眾人,但是總有手持長劍與天秤的搭配。依據力矩與槓桿原理,天秤兩端縱然等重,但是天秤是否公平或傾向一端,關鍵決定還是支點所在。
司法公平、公正,才能取得人民信賴;司法要能公平、公正,取決天秤的支點是否不偏不倚就在兩端的中間。唯有司法獨立,才能確保支點相隔天秤兩端等距,不偏不倚就在兩端中間。
社會大眾心有明鏡,當然要問司法實務運作上,支點是不是就在中間。
台灣高等法院林孟皇法官針對檢察官定位,日前在《自由時報》發表《司法國是會議委員向人民報告》,論述檢察官的定位應為行政官。
成功大學法律系李佳玟教授,在《上報》投書《從檢察官的憂慮談司改國是會議的意義》,針砭「檢察獨立」,強調「一個好的制度應該是不要求檢察官特別正直,而是即便個別檢察官不正直,也沒有辦法亂來。」等見解。
欠缺外部監督與評論
《刑事訴訟法》規定偵查不公開,《法院組織法》63、64條賦予檢察一體、上命下從的權力關係,說白點,檢察長命令檢察官應該如何作為,是法所允許。雖然偵查庭有錄音、錄影,但是檢察官訊問過程即便結案確定後也不公開,不若法院判決上網公布,檢察官也有「法務布」,檢察獨立的事後評斷,欠缺外部監督與評論。
《法院組織法》101至106條規範了合議制如何運作,只要不經言詞辯論,合議庭可能集體怠惰,承辦法官擬好裁定書,送呈審判長、陪席法官簽名,陪席法官若在當天不能簽名,甚至以職務代理人取而代之,合議庭成員臨時變更,亦可見諸於實務上的個案。至於職務代理人取代原合議庭組成,是否違反法官法定原則,有賴公評與公斷。
法定評議過程為:評議以過半數之意見決定之。關於數額,如法官之意見分三說以上,各不達過半數時,以最多額之意見順次算入次多額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關於刑事,如法官之意見分三說以上,各不達過半數時,以最不利於被告之意見順次算入次不利於被告之意見,至達過半數為止。
以刑事評議為例,三位法官中,若兩位認定有罪、一位認定無罪,評議結果為有罪;甲法官裁量判刑2年,乙法官認為判刑1年6個月,丙法官則認定判刑1年3個月,評議之後,甲法官量刑意見併入乙法官意見,視為多數評議量刑1年6個月,所以判刑1年6個月。但是實務上,卻有審判長壟斷評議過程,判決結果深受審判長主導之影響。
「政治力」的運作
從上述評議過程,可見法官形成裁判之前,就是團體動態的政治過程。不可能每件個案,三位或五位法官所組成的合議庭,大家意見皆一致、從未有過齟齬,畢竟法官是人不是機器人,不可能從未見解歧異。
當見解發生歧異時,如何形成裁判結果,當然是審判長影響法官,「政治力」運作的時候。此處所謂「政治力」,意思是影響力結合個人權力、聲譽、名望等等因素所發揮的綜效。
審判獨立要問評議過程中,見解歧異是否獲得公平、公正的處理,依法這是審判長的職權。審判長如何運作評議過程、如何指揮評議歧見之解決,決定司法天秤的支點是不是在中間。
至於獨任審理,形式上當然獨立,只是一位法官就決定當事人的重大權益,省卻法院業務負擔,在當事人權益和法院業務負擔之間,是否符合比例原則?事後只能依賴審級救濟。
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於2016年進行民調,高達83.2%民眾不相信法官處理案件是公平公正。司法院去年委外民調,曾到過法院參與訴訟且有開庭經驗的民眾中,仍有42.5%不滿意「法官審判的公信力」,曾經到過法院的民眾,也有34.0%不滿意「法院人員的清廉度」。
司法官容不下異議批評
張靜律師提出5%至10%司法官會收錢,這是主觀機率,也就是「觀察者對一事件的相信程度(degree of belief ),來定義機率,此即主觀的觀點(subjective point of view),或說對機率的主觀解釋。」
如果張靜律師提出個人主觀機率,尚被司法官、法務部圍剿群毆,同理參見司法院委外民調、中正大學民調,揭露不信任司法公正、不滿意司法清廉的統計數據,要不要這些被調查者舉證、提供名單?以自己的主觀經驗,評論或回答不滿意或不信任司法,難道錯了嗎?有達到可惡嫌棄之確信,必須「驅之別院」,辭卸司改委員來謝罪道歉?
司法官容不下異議批評,不能勇敢面對清廉質疑與司法信賴低落,要相信司法改革會成功,是不是好傻好天真?如同相信司法可以在檢察一體、評議深受審判長個人影響下還能司法獨立,這是不是同樣好傻好天真?
subjective意思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二,再講中文的文字問題,當你用影像去想文字,先天上是容易記的,影像是容易記的一件事。現在那些人教的神奇記憶法是靠影像而來的。因為用符號來記的話,是要用一套解碼的工程,是在另一系統之中。用影像是直接的。
另外,還有些網友爭論文字準確的問題,然後舉出英文有時都不準確。當然任何文字都不會100%準確,但大家的準確度是完全不同的。中文是一種不準確的文字。英文可以討論,它們有種方法去定義,令那句更加準確。那只是你寫得不夠準確。好像是,i join the meeting in the Victoria Park, because the love of my country。如果有人去爭論這句說話的定義,是your love of your counrty,還是your country's love of you,就會看這是subjective sentence還是被動。 前面跟subject 變了your love of the country
英文是有一套辨識系統,而中文是沒有。
有人話中文有句逗,但其實古書是沒有的。現在看古書有句逗,是現在人印的才會有。古版的書是沒有句逗。沒有句逗就會這樣,拿著筆,讀的時候就圈斷它。自己在哪裏放撇,哪裏放圈。所以才有個笑話。有個老師教《大學》「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他是這樣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那少了一個得字。他之後就話本書印錯了,少了一個得字。附近村的老師就這樣教「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他話多了一個得字,本書印錯了,剪了那「得」字貼在牆上。附近村的老師來這裏旅行,看到牆上貼了「得」字,難怪少了「得」字,原來來了這裏。中國人玩這些已很多,很有名的是有個東家很刻薄,東家寫條件,「無雞鴨也可 無魚肉也可 惟清茶淡飯不可少 薪金分文不受」這是沒有標點。簽名之後,到發薪更爭吵,為何要吵,因為他認為要這樣讀:「無雞鴨也可 無魚肉也可 惟清茶淡飯不可 少薪金分文不受」即是中文可以含糊至此。想想要不同標點,就是要不同的意思。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subjective意思 在 Be subject to 是個重要的片語卻有很多意思... - 用好方法學英文 ... 的推薦與評價
Be subject to 是個重要的片語卻有很多意思嗯,這篇寫得很清楚。 但還是很難記對吧! 小技巧: 先記個「受」字, 就很容易記住嘍! ... <看更多>
subjective意思 在 Re: [字辨] 想要問一下為什麼主觀是Subjective? - 看板Eng-Class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ecretfly (☠鬼滅·之喵喵)》之銘言:
: 標題: [字辨] 想要問一下為什麼主觀是Subjective?
: 時間: Sun Nov 22 02:03:19 2020
:
: 如題目
:
: 主觀 subjective 主體 subject
:
: 可是sub不是次要 底下的意思嗎?很衝突...
:
: 這裡的字根該怎麼解釋@@ 讓人很困惑
:
: 求解 謝謝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台灣某些人把字根字首當成是什麼神諭一樣的捷徑用來學習單字,
字根字首確實是數百年來的學習方法,確實也很好用,
但是台灣的學生卻很少會去學習字根字首搭配下去之後的衍生用法。
簡單說,你的認知是對的,你只是沒有把subject的衍生用法學完整而已。
subject基本上算是來自拉丁文的subicio,這是個動詞,意思就是「使...在...之下」,
它的過去分詞變化是subiectum,也就是從這個詞變化出現今英文中的subject。
作為形容詞,subiectum可以用做對「人」的形容詞,也就是形容A某在B某之下的意思,
因此這個字就衍生指涉為「臣民」,
(不要忘了,形容詞也可以當成名詞來使用...)
所以,找一本大本的英文字典,你就會發現subject當名詞的時候,
也可以意指為「君主國的人民」。
而當文藝復興之後,對於「人/物」產生出新的觀點,
「人」開始被認為是具有自我意識,能做出自主決定的「個體」之後,
「物」則是開始擺脫基督教義的影響,被認為是「單獨存在的事物」
因此當Subiectum再被用於指涉「人/物」的時候,自然就衍生出「主體」的用法。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1.202.144.236 (美國)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605981801.A.925.html
: 推 sadlatte: 哈哈哈我在哲學討論也有把這拿出來講 Objective也可以當 11/22 02:08
: → sadlatte: 目標的意思 就這方面來說還蠻主觀的XD 至於為什麼嘛我也 11/22 02:08
: 當然以學習的角度 要記憶還是有方法拉哈哈
: OBEY 服從 就客人 客觀
: SUB 地鐵 搭捷運 搭地鐵是主要交通方式 主觀
: 不求甚解似乎在學習扮演重要的腳色(汗
: → sadlatte: 不知道 不過這點的確是蠻有趣的 英文很多字同時有相反的 11/22 02:08
: → sadlatte: 意思 consult可以當需求諮詢也可以當給予建議的意思 我 11/22 02:08
: 這個我知道 給我的感覺倒是沒很衝突
諮詢別人的意見,不就是「尋求建議」嘛...
: → sadlatte: 記得中文也有這樣的字 不過一時想不起來 11/22 02:08
: 最近才看到一個單字的用法 compromise 可以是妥協 也可以是妨害
: 這沒有這麼誇張 但是妥協跟妨害也算是方向不同的意思
: 硬要解釋是可 只是知道有妨害的意思 我也是驚訝了一下哈哈
: ※ 編輯: secretfly (161.202.144.236 美國), 11/22/2020 02:17:18
: 推 sadlatte: Subject當動詞的時候有征服的意思 形容詞有臣服、受影響 11/22 08:41
: → sadlatte: 的意思 這時候sub的意思就出來了 compromise這個字字英 11/22 08:41
: → sadlatte: 文語境下我倒覺得蠻一致的 他主要是受到某種影響之後退 11/22 08:41
: → sadlatte: 讓的意思 翻成中文倒變成不同的字了 11/22 08:41
是阿,有的時候其實是中文翻譯,導致某個字看起來有相反的意思,
但真的回到英文去看,卻又不像是中文翻譯的那種有相反意思的情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8.163.238.157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ng-Class/M.1606009073.A.83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