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為什麼我不信任飲食問卷研究
1. 只要問卷內容多,幾乎篤定會找到關聯性。
一份飲食問卷會問:你過去一年內吃過多少薯條、可樂、花椰菜、蘋果、巧克力、蛋黃。只要項目夠多,幾乎一定會有一項被發現與健康有顯著相關。
大量問卷經統計分析後,假如學者發現常吃巧克力者的血壓較低,這樣的研究很快就會登上新聞版面:「某國研究證實,巧克力有降血壓功效。」
但仔細想想,這其實是很荒謬的一件事情。
史考特同樣可以做一個問卷調查,看看大家的衣櫃裡都放些什麼衣物,有多少長褲、短褲、襯衫?家裡有幾雙襪子?什麼顏色居多?是進口還是國產的?衣物年齡多久?
史考特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灰色襪子數量前25%的男性,髮量較稀疏。於是我也發表了一篇研究,數週後登上媒體版面:「台灣研究:灰襪子造成男性雄性禿」
只要我調查的項目夠多,就一定會不小心找到一個關聯性,在統計上又被稱為第一型錯誤(Type I error)
這樣的例子看起來荒謬,但以這樣概念發表的研究其實不在少數。
2. 人的記憶很不可靠,且問卷調查無法反映出真實情況
第一,人的記憶實在不可靠,要精準回憶昨天吃了什麼就已經不太容易了,更何況過去一年。
第二,人在接受訪問時,會傾向回答「符合社會期待」的答案。多報運動習慣、少報飲酒習慣,這是人之常情。
前陣子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又被「最新研究」發現會縮短壽命,史考特有發文探討這類研究的限制在哪裡。
連結: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ub/article/PIIS2468-2667(18)30135-X/fulltext
根據這篇研究的表格一,受試者平均BMI有27-28,落在過重接近肥胖的範圍內,但每日攝取的熱量卻僅1500-1600大卡。
這種超自然現象,只有以下兩種解釋:
1. 這一萬五千人都在減肥
2. 大部分人被問到飲食習慣時,都有意或無意地低報了進食量
該不該相信飲食問卷研究,大家心裡應該有個底。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type 1 error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type 1 error例子 在 一分鐘健身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ype 1 error例子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type 1 error例子 在 米丘飛行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ype 1 error例子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type 1 error例子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ype 1 error例子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ype 1 error例子 在 Type I error & Type II error 与false positives & false negatives 的評價
type 1 error例子 在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7. 狙擊偽科學系列:器官捐贈 = 活摘器官?
最近「國師」在網上口出狂言,說醫護人員推廣器官捐贈不道德,因為被定為腦死亡的病人還有知覺,做手術時卻不會下麻醉藥,活生生地「劏開」病人以獲得合適的器官。(https://goo.gl/yGysjH、https://goo.gl/9ZWHF8)
姑勿論上述意見的宗教道理,既然著者用科學作理據,我們就嘗試用科學的角度反駁。
====
(一)腦死亡的定義
一個平凡醫學生的日常。於《遺體肝臟移植懶人包》一文 [1] 已經詳列腦死亡的判定標準,如果跟足標準,當中絕無可能出現醫生不察覺病人細微動作而誤判的情況。
要確認病人腦死亡,需由兩名醫生分別透過一系列國際通用、有證據支持的準則,肯定他們對外界刺激沒有任何反應 [2]。這套標準套用於所有病人,不論他們會否捐贈器官。其間,負責移植的外科醫生並不會參與判斷過程。
腦死亡的病人不會有腦電波活動,腦部也失去基本維繫生命的能力。由於心臟的跳動和某些神經反射作用獨立於腦幹,故病人腦死亡後仍可能有心跳和某些反射動作,但這並不是病人仍然生存的證據。正如一顆心臟離開身體後仍可在體外跳動,但這不是生命存在的證據。在科學發展下,人類可以使用無數的儀器、注射各種的藥物而拖長已死病人的心跳時間,但這並不等同病人還未過世。某例子中,病人因中風而出現閉鎖症候群(Locked-in Syndrome)[3],聽見醫生商討是否應進行腦死亡的測試。她大可放心,真正測試的話,醫生一定會觀察病人的眼部活動而得悉她仍然生存的事實。
誠然,世界各地對腦死亡的法律定義有別,但學術界對「腦死亡」的科學定義是有證據支持的 [4]。有研究甚至發現,有別於懷疑論者以為醫生會胡亂把病人判定為腦死亡,他們事實上顯得較爲保守,會低估腦死亡個案,以致適用於器官捐贈的遺體比實際數量少 [5]。
====
(二)證據的強弱
不少懷疑論者喜歡以個人經驗或報章報導的個案來支持自己的論點,但在醫學上,我們傾向使用一些所謂「較高等級」的證據作為論據,而證據的等級也有「國際標準」,名稱簡而清,就是「證據等級」(Level of Confidence)[6]。
新聞報導、個人經驗(也就是「隔離屋阿順嫂話架!」)作為論證,跟據此標準而言是毫無價值的。即使新聞最喜歡引述的「專家意見(Expert Opinion)」,也只是最低層次的證據。若要增強說服力,按次序可以引用「案例研究(Case Series)」、「病例對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Cohort Study(世代研究)」、「Randomised Control Trial(隨機對照研究,RCT)」,而所謂最有權威的,就是針對RCT的「系統性綜述(Systemic Review)」。用了那麼多的複雜字眼,也只是想讓大家知道,「隔離屋順嫂」、「都市閒情個名醫」、「街市樓上個神醫」都並不屬於高等級證據,我們的論證一定要以嚴謹的邏輯去解釋,佐以數字,否則也只是空話。
====
(三)關於器官移植的醫學倫理
現代醫學一直發展下來,所顧及的倫理問題亦越來越多。一來要保護病人、二來要避免醫學上的爭拗。以人工受精為例,胎兒哪一刻法律上的父母是誰、誰有權為胎兒作出醫療決定、究竟提供卵子的女士抑或是提供子宮的女士是法律上的母親,這些都在立法時一一羅列,而器官捐贈亦有類似的指引。
一般來說,醫學要求器官捐贈者(不論活體或者屍體)作出決定時,一定要知清楚所有風險和後果,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不受任何外界壓力,參與的人士亦不應有利益衝突,這個時候決的定、簽的名才會有效。為了保護這個過程,在病房內一般會有以下的安排。
1)除非病人自己將資料透露,病房和負責醫治病人的醫護人員都不應該知道病人是一位器官捐贈者,以免出現任何對臨床判斷的影響。
2)除非病人自己將資料透露,捐贈者的資料亦不應對外公開,以免公眾期盼影響捐贈者,施以不應有的壓力。
3)獲器官者及其家人亦不應知道捐贈者的身份,以免對捐贈者造成不必要的壓力。
4)宣佈病人腦幹死亡的醫生,亦應該完全獨立。
總括而言,捐贈者到被麻醉前一刻,仍然有權「轉軚」。
另外,很多人都以為簽了捐贈書就似一紙契約,一死了,不論有無反對,醫生便會衝出來搶走器官。其實,一直以來,病人意向當然重要,但若果病人死後,家屬反悔並且拒絕捐贈,我們當然會繼續遊說,但若達不到共識,我們依然不會「搶走」器官。而且,負責輪候器官者的醫護人員亦不應該會知道有可能捐贈的病人,也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壓力。
====
宗教、想法人人不同,但若用不嚴緊的科學包裝主觀意見,並以此影響他人作出正確決定的權利,對病人、醫療、甚至大眾都只是百害而無一利。
注:本文改編自筆者與 Dr Who 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時政關注組織 青醫匡時 合寫的文章(原文鏈接:https://goo.gl/qBWQWd),請大家移玉步到該專頁多加支持。
圖片來源:Pixabay - 生死本是相扣,逝者已矣,希望家人能支持器官捐贈,為有需要病人的生命注入希望。
[1] 青醫匡時【遺體肝臟移植懶人包】https://goo.gl/i233GK
[2] Spinello, I. M. (2013). Brain Death Determination. 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326-37.
[3] http://www.dailymail.co.uk/…/Doctors-said-stroke-victim-bra…
[4] Wahlster, S., Wijdicks, E. F., Patel, P. V., Greer, D. M., Hemphill, III, J., Carone, M., & Mateen, F. J. (2015). Brain Death Declaration: Practices and Perceptions Worldwide. Neurology, 1870-9.
[5] Bartscher J. F., Varelas P. N. (2010). Determining brain death - no room for error. Virtual Mentor, 879-84.
[6] http://www.cebm.net/oxford-centre-evidence-based-medicine-…/ 其他更高可信性的研究為「系統綜述」(systematic review)、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等,詳情請參閲以上網址。
type 1 error例子 在 米丘飛行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Danger is very real. But fear is a choice.” ― Will Smith (After Earth)
前陣子上課介紹了TEM (Threat and Error Management)的概念, 不是第一次聽到TEM, 但飛行訓練至今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跟大家分享一下.
--------------------------------------------------
TEM這個概念假設飛行員一定會犯錯(事實上也是如此), 因此它存在的目標並非去”避免”犯錯, 反倒是教導飛行員如何去”指認”威脅與錯誤(Threat and Error) ; 就算真的犯錯造成UAS(Undesired Aircraft States)也能及時認清並改出.
整個流程有點像一個漏斗:
Safe>Threat>Error>UAS>incident/accident.
而TEM的存在就是為了阻止incident/accident前的任何一個階段繼續往下發展.
靠統計歸納出常見的Threat and Error, 進而訓練飛行員”指認”威脅/錯誤, 以及UAS的改出.就是TEM的原則及作法.
----------------------------------------------------
看起來很複雜,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
騎腳踏車, 遇到前方有一個”水坑”(Threat)
1. 我們避開它(safe)
2. 一時恍神,沒看到水坑, 壓進去(Error),但馬上回神穩住腳踏車, 沒事(Safe)
3. 恍神,壓進去又反應不及, 腳踏車開始亂扭打滑(UAS)
4. 技術好打滑後沒摔車(Safe), 技術不好,摔車(incident/accident)
-------
原則其實就這麼簡單.
但在飛行中這些”水坑”非常的多, 且若飛行員沒有經過良好TEM的訓練, 很可能遇到水坑時根本不知道這些”水坑”會是一個”威脅”.
(比如讀到這你有想到”恍神”也是一種”Threat”嗎~?)
-----試想, 若你不知道腳踏車壓過”水坑”可能會失控, 在完全沒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壓過去, 後果是多麼不堪設想? 飛行更是如此.
----------------------------------------------------
這讓我想到了Will Smith在”地球過後”這部電影裡講的這句話:
“Danger is very real. But fear is a choice.”.
常有人問我「飛行不會危險嗎? 會不會怕出意外?」
以我在澳洲學飛的經驗來看, 一趟飛行Threat真的很多, 包含了自己的經驗/身體狀況, 天氣狀況, 飛機機件狀況, 程序的複雜等等;
而自己能犯的Error更多, 小事從巡航忘了調Mixture省點油, 到大事把航向多算10度都發生過.
----------------
飛行的危險是真的(Danger is real), 但我認為對飛行員來說, 選擇要不要怕(fear)取決於自己的準備程度.
--------並不是準備好”不犯錯”, 而是在”知識面”及”技術面”是否能足夠支持自己及時認清Threat and Error, 並做出適當的處置. 這也是我們在飛行生涯中要不斷精進的.
type 1 error例子 在 Type I error & Type II error 与false positives & false negatives 的推薦與評價
In 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a type I error is the ... 一个瞎说的例子,比如一个统计假设验证中的零假设是没病,拒绝该零假设就是说有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