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籲援外應加強宣傳 成為我國參與國際社會助力
2021/08/31 13:27〔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
「台灣不但能幫忙,而且正在幫忙!」我國援外工作這兩年因與友我國家口罩與疫苗互惠活動,引起國際高度關注,更帶動國內討論。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與許智傑呼籲,援外工作除需導入新作法與新思維之外,更應加強國內外宣傳力道,可善用故事行銷,讓援外實績成為我國實質參與國際社會與組織的一股助力。
邱志偉表示,2009年馬政府時代提出援外政策白皮書,而現在蔡政府整體思維已轉為「踏實外交、互惠互助」,並配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國際趨勢,舊版白皮書應與時俱進,盼外交部導入新作法與新思維,讓國人與立院更清楚了解援外工作內容。
邱志偉也提到,我國援外政策在預算與人才方面都相對落後,去年我國援外預算僅占國民所得毛額(GNI)0.073%,與聯合國建議的0.7%相去甚遠,亦低於其他OECD國家,如南韓0.14%、澳洲0.19%與日本的0.31%。另外,我國援外人才目前以替代役及大專生為主,相關培訓機制較缺乏,外交部除提升預算的「量」,也須同步優化人才的「質」。
許智傑指出,現在國際情勢已完全不同,台灣援外政策應重新思考戰略布局,並在世界做出更耀眼成績。許智傑以疫苗外交為例,中國曾以贈送疫苗誘使我友邦轉向不成,現在高端與巴拉圭合作三期試驗,貝里斯也洽談高端疫苗。
許智傑強調,台灣可以幫世界更多,除在國內建立更透明的援外工作機制,也盼國經司與國合會多做宣傳,累積國際聲量,未來希望能成為助台灣入聯的動力。
邱志偉與許智傑共同呼籲,外交部應儘速制定新版援外政策白皮書,並由行政院建立協調的專責單位,強化跨部會機制與量能。另外,政府也須完善公私協力機制,積極媒合民間資源參與援外;最後,未來應強化多邊援外模式,特別是攜手美日。援外已成國際社會交流的主流,相關預算立院絕對鼎力支持。
針對立委建議,外交部國經司司長蔡允中回應,新版援外白皮書正在寫,經內部討論並結合專業意見後,將在短期內充實內容;國合會副秘書長史立軍表示,援外工作雙邊與多邊並進,我國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美洲開發銀行(IDB)等組織,已建立共同融資與技術合作的關係;另外,也攜手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建立實質、具體的合作關係。
最後,許智傑補充,近期影集《斯卡羅》的成功,讓我們得以窺見台灣歷史的不同面貌。而援外工作在台灣與當地官民之間互動交流中,帶有許多感人的故事,若能與文化部合作,將這些故事透過鏡頭呈現,將會有更好的效果,建議國經司與國合會可參考。
usaid美國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厄運連擊之國 🇭🇹
「總統被暗殺、暴力幫派盤據、7.2強震......現在又加上颶風?」8月15日,海地南方發生規模7.2的大地震,截至目前為止已經逾1,300人死亡、5,700人受傷,數字也不斷上升中。海地近期已面對大量的內憂外患,包括上個月遭刺殺的總統摩伊士案情仍在調查當中、暴力幫派盤據各地、再加上疫情與強震的威脅,已讓全國焦頭爛額。不過,在周一即將造訪海地的颶風葛雷斯(Grace),恐怕會替災情雪上加霜。
.
這場造成多人喪生的地震,發生在15日早上8點30分,震央位在距海地西南部海域12公里處,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並且伴隨大量餘震與土石流。目前海地總理亨利(Ariel Henry)已宣布全國將進入為期一個月的緊急狀態。
.
這次地震也是繼2010年太子港的7.0大地震以來,海地面臨最大規模的天災。11年前的那場地震,震央位於僅離太子港西南方25公里處,震源距離地表13公里左右。死亡人數為27萬人、有10萬人是直接遭到活埋,另外有許多人是因為救援設備不足、無法及時抵達醫院而死亡,並且造成近百萬人無家可歸。
.
除此之外,在2010年太子港震災後也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問題——包括當時難民營重建狀況不佳,數百萬人在沒有水電的帳篷中生活、營區內犯罪與性侵問題叢生;更嚴重的是,在2010年10月,還因為來救援的維和部隊將霍亂弧菌帶入海地,導致在當地民眾沒有抗體、沒有乾淨飲用水、沒有足夠公衛設施的情況下,讓霍亂快速擴散,共計造成82萬人染疫、超過9,000人死亡。
.
甚至到了隔年2011年1月,由於政府消極作為與國際援助的不足,在地震中造成的瓦礫殘骸,只有5%被清理乾淨,所需的臨時房屋更只建造了15%,也強化了後續災民們的貧困與生計問題。
.
現階段已知的重災區,主要發生在海地南部三個城市——熱雷米(Jeremie)、萊凱市(Les Cayes)和巴哈德黑灣區域(Baraderes)——除前述傷亡人數之外,還共計有13,694所房屋被毀,教堂、旅館、醫院和學校大量倒塌、甚至有監獄的牆壁被震裂開。許多倖存者們帶著少數財物順利逃出來,不過因為大量的餘震,只能在足球場等大型空地過夜;人們排隊購買僅剩的物資,像是香蕉、酪梨、和飲用水等等。
.
儘管海地政府已經派出了55支由軍隊和警消人員組成的救援隊來進行工作,但這樣的人數依舊遠遠不夠。在許多偏遠區域,居民因為遲遲等不到救援人員,必須自行組成民間搜救團、醫療團來協助受災戶。在缺乏工具與裝備的情況下,他們只得徒手挖掘、搬運這些倒塌的建築物殘骸。
.
「我們現在的情況...是必須徒手挖出自己的鄰居....」
.
《華盛頓郵報》引述了其中一位居民自救團成員卡西斯(Jean-David Cassis)的說法。他是一位31歲的農夫,他與附近的鄰居成立了自救團,徒手開挖救援。他描述,他們在附近的房屋裡看到一個女性只露出雙腳,身體被埋在房屋底下,幾個人就靠著徒手挖掘將她救了出來。他表示:「有無數人現在還躺在他們死去的地方,無人聞問。」
.
另一位受訪者是萊凱市的38歲救護車司機多默桑(Paul Domerçant),他指出現在不管是哪一家醫院都住滿了傷者,新來的人都被擱置在大樹下、停車場、或甚至是路邊的床墊上,醫生就這樣替人們看診,但新的傷患還是源源不絕地被送進來。
.
「萊凱市的公立和私立醫院醫療量能都到極限了......」多默桑說,並且因為covid-19疫情關係,「即使在地震之前,醫院的裝備就已經不夠了。」
.
地震發生至今,已經有許多國家對海地伸出援手,包括鄰國多明尼加、墨西哥都空運送來緊急食品和藥品。至於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也在星期天當日派出65人的搜救隊,包括4隻搜救犬、還有救災用的專業工具,包括混凝土破碎設備、鋸子、手電筒、以及其他醫療器材。
.
不過,聯合國也對當地的安全提出警告,除了海地總統摩伊士(Jovenel Moise)在上個月被暗殺之外;當地也有許多地區處於暴力幫派盤據的危險狀態,救援團在救災的期間,可能會面臨到武裝集團衝突、甚至影響到人身安全。
.
目前聯合國表示,已經與當地幫派進行為期一周的停火協議,雙方同意暫時開闢出一條人道救援走廊,不讓救災受到阻礙。
.
只不過,搜救隊當前還要面臨的另一個頭痛的問題,就是從周一開始,颶風葛雷斯正從大西洋往西移動,將會經過多明尼加與海地。儘管葛雷斯稍早已經降級為熱帶性低氣壓,但預估仍將在周一到周二替海地帶來豪大雨,甚至引發山洪爆發或土石流,可能會讓救災工作陷入更大的困難。而原本在摩伊士遭暗殺後,預定要在9月登場的總統選舉,也因為現階段大量內憂外患,將延後至11月7日進行。
.
photo crdit:(1)路透社/被摧毀的民宅、(2)法新社/遭壓在瓦礫堆中的居民、(3)美聯社/一名母親在女兒罹難後悲痛欲絕、(4)歐新社/被壓毀的房屋
.
#海地 #地震 #颶風 #天災 #災難 #美國 #救援 #太子港 #Haiti #udnglobal #轉角國際
usaid美國 在 VOP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期是數度造訪檔案局、國史館和圖書館的資料堆中,所整理出來的一份關於台灣1950至1960年代「美援-農復會影像」的初探報告。作為美援農經專門機構的農復會,過去只在台灣農業史與經濟發展史中獲得討論,但其實農復會的工作範圍與目標遠大於此。
二十世紀的美援時期,農復會與美國的冷戰策略關聯密切,因此在發展農經計畫之外,農復會還在台灣投入了頗為多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工作,攝影與電影即是其中一環。在美援於1950年代至1965年終止的主要時期裡,農復會累積的上萬張攝影工作底片,可說是最具系統性且面向最廣的戰後台灣影像檔案。而農復會的攝影組,則是台灣絕無僅有的美援體制內的攝影師。這樣的時空背景條件真是非常特別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考掘農復會影像檔案的原因,嘗試去尋找這一塊遺落的台灣美援攝影與視覺歷程拼圖。
本期針對農復會的影像工作進行追蹤考察,探索過去很少受到關注的「美援攝影」,並重新檢視農復會與冷戰宣傳機制的種種關聯,以及對台灣視覺文化的影響。本期收錄了許多從未公開的美援攝影工作底片與文獻資料,還包括1957年歷史性的台灣反美暴動──「五二四事件(劉自然事件)」的農復會攝影檔案,我們將能從中看到美援視覺性的不同面向與意涵。
較費力氣的是,由於年代久遠,許多資料散失而人員事物都已不在了,僅能憑藉訪查檔案文獻與各種線索,逐步串起這個時代的影像關聯。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追蹤了農復會攝影組主要人員的美援足印,因此在本期登場的人物也不少呢。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Issue 30:美援視覺性──農復會影像專題
U.S. Aid Visuality: The JCRR Issue
本期我們重返影響台灣戰後發展至關重要的美援年代,尋索過往在台灣影像歷史視野中遺落、但卻十分關鍵的美援時期台灣視覺歷程──「農復會」的影像檔案。
成立於1948年、以推行「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與農業政策聞名的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JCRR),被認為是奠定二十世紀「台灣經驗」基礎的重要推手。然而很少人留意,這一農經專業的美援機構,在1950至60年代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幻燈、電影,並生產各種圖像、圖表、圖冊與海報,在冷戰年代與美援宣傳機制緊密連結,深深參與了戰後「台灣(視覺)經驗」的構成,影響著我們的視覺文化發展。
冷戰與美援如何形塑台灣的影像與視覺感知?本期專題透過採集考察眾多第一手的農復會早期攝影檔案、底片、圖像、影片與文獻資料,揭載鮮為人知的美援年代視覺工作,追尋這一段逐漸隱沒的戰後台灣攝影與美援視覺性的重要經歷。
_____________
● 更多本期介紹 More Info | https://vopmagazine.com/vop030/
● 購書 Order | https://vopbookshop.cashier.ecpay.com.tw/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vop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
#美援 #農復會 #冷戰 #台灣 #攝影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USAID #JCRR #ColdWar
#Taiwan #photography
usaid美國 在 美國在台協會AIT -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海外災害援助辦公室 ...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 國際開發署(USAID)海外災害援助辦公室(OFDA)的區域顧問布萊恩海德(Brian Heidel)今天到台南與台灣紅十字會合作,為地震災民提供協助,並確保美國政府的50萬美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