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創業乾貨(2):汪華的系列分享第二篇
本文來自創新工場微信公眾號
……………………………………………………………………
創新工場汪華:企業競爭禁忌與管理誤區
本文是創新工場管理合夥人汪華,在創新工場新一期兄弟會活動上的分享,主題為《創造內生價值—未來10年的增長、競爭與管理》。
躍遷式增長與競爭密不可分:躍遷式增長是閃擊戰,目的是爭奪介面層,winner takes all,不可避免會遇到激烈競爭。
漸進式增長與管理密切相關:漸進式增長是持久戰,目的是實現長期迴圈增長,核心是建立和管理比較優勢,因此更強調管理效率。
在企業競爭中,打架上頭、幻想以弱勝強、存有僥倖心理都是大忌。其實,最佳的競爭手段就是不競爭,任何時候都要考慮怎麼避免跟大的對手進行決定性的競爭。
很多人迷信管理,神話管理,但在戰略目標錯誤時,管理只能是-1後面的0。管理既不免費,也非玄學,要去掉自嗨自滿的成分,做到理性真實複盤。
這篇文章中,汪華分享了企業競爭與管理的關鍵問題與常見誤區。
▌競爭本質是以強勝弱
最佳的競爭手段就是不競爭。競爭並不是達成增長的必由之路,反而任何的競爭都會對公司的資源和戰略目的產生巨大的消耗。
比如拼多多,儘管大家會互相劍拔弩張,但到現在為止,真的跟阿裡和京東發生了任何意義上的競爭嗎?其實完全沒有。
與其說是競爭,不如說是巨頭共同賦能。騰訊給了它流量,而它的供應鏈和物流履約體系是阿裡培養出來的。拼多多的第一批低價供應鏈,是阿裡升級過程中淘汰下來的淘寶商戶,早期履約體系是淘寶已經培養成熟的代運營體系。想像一下,如果拼多多從最初只能自建物流履約體系,建得起來嗎?
所以拼多多其實是在跟巨頭非競爭的環境下長大。歷史學家有句話說,“漢以強亡”!漢朝就是打仗打死的。所以,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首先考慮,怎麼避免跟大的對手進行決定性的競爭。
當不得不競爭的時候,必須要有明確的目的,不要打任何沒有意義的戰爭。而且只打必勝之仗,這是保證勝利的唯一方法。
千萬不要想著以弱勝強。經營企業的一個原則,就是永遠不要把自己放在以弱勝強的位置上。從戰略上看,有可能是以弱勝強,但戰術上,每次都要以強勝弱。強未必是錢多,而是說模式、系統、效率,以及在局部特定戰爭中能聚集的資源。
競爭不是拼執行,執行效率高低不是最重要,關鍵在於要有針對競爭對手的非對稱優勢。如果其他人有你沒有,無論執行的有多努力,99%都會輸。如果大家打法都已經完全同質化,必須要比對手多一個里程碑,創造跟對手相比壓倒性的局部資源,讓每場戰局不停的獲取勝利。
在競爭中,不要有僥倖心理:指望對手犯錯,指望壞的事情不發生,指望一些潛在變數。你必須假定所有人都是最聰明的,最壞的事情都可能會發生,並且提前三到六個月就預測競爭對手的動作,推演出競爭對手可能採用的唯一合理打法,並預先做反制。這不是簡單的算命或做預言家,不要自嗨或者自我滿足,要清醒的瞭解自己的弱點和缺點,未雨綢繆。
最後一點,打架千萬不能上頭。大家跟一個對手在市場上競爭久了,無論是出於斯德哥爾摩症的情感也好,還是跟對手之間產生了私人恩怨,很難從競爭裡面跳出來。經常你覺得已經要輸的仗還在堅持,或者哪怕不會輸的仗,往往也會陷入僵持。
當然不是說之前的競爭沒價值,市場有增量的時候,老大老二打著打著把老三老四老五老六都打沒了,有機會增加市場份額,就值得打。但是在市場已經沒有增量的時候,同質化的的競爭實際上沒有意義,應該用非常靈活的方式迅速結束戰爭。
▌管理的五個常見誤區
大家討論過很多管理問題,我覺得裡面有一些誤區。
第一個誤區,把戰略問題定位成管理問題。
企業遇到的各種問題,大部分是戰略的問題,其次才是管理的問題。
我有時候發現很多人喜歡討論管理的具體問題,比如組織架構怎麼來做。但可能第一個問題都還沒搞明白:組織架構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執行管理是戰略的延伸。戰略有很多種說法,本質上是知道市場,知道自己,有非常強的位置感,規劃路徑,並複盤修正。
具體來說,就是選擇正確的市場目標,拆解成戰術,並匹配落地執行資源。有了具體的戰略戰術目標之後,管理只不過是用組織形式和管理體制去保障目標順利達成的手段。
所以當戰略和目標是正確時,好的管理就是1後面的0。但當戰略目標錯誤時,管理就是-1後面的0。
第二個誤區,把管理神話或者絕對化。
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保證戰略目標和戰術目標的實施。各種各樣管理的手段,無論看上去多麼高大上,其實作為手段來講,各自有其原因和出發點,沒有絕對的優劣。
如何組織生產資源,決定了需要什麼樣的組織力量。阿裡的文化使命價值觀、富士康的條規執行SOP,這些都是手段,本質上是相同的,用一個軟性或硬性的限定,推動大家往特定的目標跑。
採用什麼管理手段,最重要的是看要達成什麼戰略目標。比如富士康的業務,需要的就是絕對的標準化,這個目標沒辦法用阿裡的文化使命來做到。
有的業務強調中台,前端主要強調執行效率,因此把決策權更多放在中台;有的業務非常需要一線人員的靈活性、積極性和服務態度,可能就會用賽馬、業務合夥人這樣的制度。
在我年輕的時候,傑克·韋爾奇是管理之神,是世界最偉大的CEO,通用也是高歌猛進。但在他離任之後,接下來兩任CEO都是內部提拔的,管理模式也是嚴格繼承,但業績卻落下來了。原因就是這種管理模式跟通用後續的業務場景已經不匹配了。
CEO要瞭解各種各樣的管理體系和工具,然後根據戰略目標量身訂造適合自己的管理體系。這個世界上學華為學死的不計其數,學衡水中學學死也不計其數。能學到的只是具體的管理工具,而它的動因是什麼?執行效果是什麼?都需要你自己去重新組合。
最根本的問題搞清楚了,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比如讓人頭疼的新老員工的矛盾處理。新員工大量進入,到底是因為業務升級轉型,老員工已經不能適應需求?還是業務走得很順,需要以老員工為骨架擴充,並保證原有體系的高效執行?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完全不同處理方式。
第三個誤區,認為管理是免費的。
其實,不存在免費的管理,任何管理都是有代價的。
管理是人的組織。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事兒。只要有人,組織就會不斷地自我強化重要性,自我放大規模。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我們往往習慣靠管理來解決問題,會不斷的堆積管理的組織架構,堆積部門、人員。大家應該明白,小公司直接採用IBM的管理,可能就把自己給弄死了,不是沒有用,而是代價已經大於收益。
最大的隱形代價是創始人的管理頻寬,首先要保證能控制住你的核心。對於躍遷式增長的公司,只要管理住增長,大概率不會出問題。相反,如果增長管理不住,其他的細枝末節做的再好,大概率也是風雨飄搖。
而對於漸進式增長的公司來講,要管理自己的核心優勢。如果核心優勢沒管好,其他的HR、責權利、滿意度做的再好,一樣要沉船。
大家可能經常想找一個很厲害的人過來解決問題,當然可以,但核心還是創始人本身,因為真正的戰略判斷往往在創始人身上。創始人撒手不管,做出來的管理體系很可能跟業務沒有關係。
總的來說,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始終有兩個產品要打造,一是公司產品,二是公司本身。很多人經常會陷入兩個極端,要麼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產品上,忽略了公司本身的打造,不關心戰略制定和最佳化執行;要麼陷入到細節管理中,忽略管理體系的建立和調整。這兩個極端都是有問題的。
第四個誤區,把管理看作玄學。
管理儘管沒有絕對的好壞區別,但總體上來說需要以結果導向,以資料、事實為準繩,做到透明和敏捷。每個具體執行,都要根據戰略做判斷,如果不行,趕快替換,效率優先。
這樣的執行體系在我看來是比較容易反覆運算的。而其它的執行體系,比如信仰文化使命這些非常玄乎的文化或者喜好,可能不會出問題,但很難反覆運算。
不是說文化使命完全沒有用,而是在建立和分析體系的時候,最好把這些東西去掉,變成非常客觀的內容,把戰略資訊研判、資源調配、組織調整、責權利回饋授權體系,跟當下的業務、市場競爭環境、目標需求掛鉤,可歸因,可反覆運算,能非常透明客觀地分析優劣。
第五個誤區,認為管理要人性化。
人性本質上是獲得成功的最大阻礙。作為一個CEO,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需要去人性化。
去人性化的意思,不是讓大家殘忍,而是要保持著絕對的理性、清醒的狀態,在重要的事情上做出有效的市場化決策。
所有的貪嗔癡或恐懼,都會對業務有效發展造成傷害。人天生就容易把各種各樣的問題歸因於外,大家也會經常把自己弄得很忙,一天14個小時,已經不眠不休了,但卻不能真正做到對於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複盤。
人的自我反省是很難的,複盤別人容易複盤自己很難。如果能去掉人性裡面自我增強、自嗨自滿的部分,真正意義上做了有效的自我複盤,在我看來是最大的格局。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winner takes all意思」的推薦目錄:
winner takes all意思 在 Winkie Lai 黎美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永遠懷念
1. What people see on court is another side of me; it’s not me.
人們在球場上看到的我是另一個我,那不是我本人。
2. One thing you gotta know about me is I have absolutely no filter. I have no problem saying what the hell I think of someone.
關於我,你必須要知道的是我非常直接。我從來不怕把我對某人最真實的想法全部說出來
3.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try and inspire people so that they can be great in whatever they want to do.
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努力嘗試與激勵大家,使他們能夠在想做的事上大放異彩。
4. I focus on one thing and one thing only – that’s trying to win as many championships as I can.
我專注於一件事,而且只有這件事 –那就是盡我所能地贏到越多冠軍。
5. I’m here. I’m not going anywhere. No matter what the injury – unless it’s completely debilitating – I’m going to be the same player I’ve always been. I’ll figure it out. I’ll make some tweaks, some changes, but I’m still coming.
我就在這,哪兒也不去,不管受了什麼傷 — 除非我完全衰弱 — 我還是會一直是像以前一樣的球員。我會看著辦,我會做出一些調整、一些改變,但我還是來了。
6. I have self-doubt. I have insecurity. I have fear of failure. I have nights when I show up at the arena and I’m like, “My back hurts, my feet hurt, my knees hurt. I don’t have it. I just want to chill.” We all have self-doubt. You don’t deny it, but you also don’t capitulate to it. You embrace it.
我會懷疑自己,我會缺乏安全感,我會恐懼失敗。我會在那幾個夜晚,在我喜歡的球場上現身時,想著「我的背很痛,我的腳受傷,我的膝蓋受傷。我沒有辦法了,我只想放鬆。」我們都曾自我懷疑,你不需要否認它,但你也不能夠向它屈服。你要做的是去擁抱它。
7. I’m playing against great players, playing against the best in the world. The competition – that’s what I’ve always wanted.
我正在跟偉大的球員們打球,和世界上最好的球員們競爭。這比賽 — 就是我一直想要的。
8. I’ve played with a broken hand, a sprained ankle, a torn shoulder, a fractured tooth, a severed lip, and a knee the size of a softball. I don’t miss 15 games because of a toe injury that everybody knows wasn’t that serious in the first place.
我打球曾經打到手斷、腳踝扭傷、肩膀脫臼、牙齒碎掉、嘴唇裂開、膝蓋腫成一個壘球大小。我不想因為腳趾受傷錯過15場比賽,因為大家都知道腳趾受傷並不嚴重。
9. The topic of leadership is a touchy one. A lot of leaders fail because they don’t have the bravery to touch that nerve or strike that chord. Throughout my years, I haven’t had that fear.
領導這件事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很多領導者失敗,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勇氣去打破現狀、振奮人心。在我的生涯中,我從沒有這種擔憂。
10. I can’t relate to lazy people. We don’t speak the same language. I don’t understand you. I don’t want to understand you.
我無法了解懶惰的人,因為我們說的是不同的語言。我不了解懶惰的人,我也不想去了解。
11. I don’t want to be the next Michael Jordan, I only want to be Kobe Bryant.
我不想當下一個麥可喬丹,我只想當科比布萊恩。
12. I’m chasing perfection.
我追求完美。
13. Can I jump over two or three guys like I used to? No. Am I as fast as I used to be? No, but I still have the fundamentals and smarts. That’s what enables me to still be a dominant player. As a kid growing up, I never skipped steps. I always worked on fundamentals because I know athleticism is fleeting.
我還能像以前一樣跳躍時跳過兩三個人嗎?不,我不行。我還能像我以前跑得一樣快嗎?不,我不行。但我還保有我的基本功跟打球的智慧,這也是讓我能一直成為主要球員的原因。成長過程中,我從來沒有跳過任何一個步驟,一直按部就班,因為我知道,運動員的生涯是短暫的。
14. 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win games, whether it’s sitting on a bench waving a towel, handing a cup of water to a teammate, or hitting the game-winning shot.
我願意做任何能夠贏得比賽的事,即使只是坐在板凳上擰毛巾、遞茶水給隊員,或投出致勝一球。
15. Magic has five championships. I have five championships. I’m pretty sure we both know what we’re doing.
魔術強森有五個冠軍。我也有五個冠軍。我敢肯定,我們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16. I draw from the crowd a lot.
我從人群學習、得到很多借鏡。
17. I love going one-on-one with someone. That’s what I do. I’ve never lost. It’s a whole different game, just to have them right in front of you and be able to do whatever you want.
我喜歡和某個人一對一,那正是我擅長的,我從來沒輸過。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比賽,只是要讓他們走在你前面然後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18. I’m extremely willful to win, and I respond to challenges. Scoring titles and stuff like that… it sounds, well, I don’t care how it sounds – to me, scoring comes easy. It’s not a challenge to me to win the scoring title, because I know I can.
我非常恣意的贏了,回應了那些挑戰。得分王之類的頭銜……它們聽起來好像,嗯,我不在乎它們聽起來怎樣 — 對我來說,得分並不難。贏得得分王的頭銜對我來說並不算是個挑戰,因為我知道我可以。
19. Everything negative — pressure, challenges — is all an opportunity for me to rise.
每件負面的事 – 壓力、挑戰 – 都是一個讓我提升的機會。
20. These young guys are playing checkers. I’m out there playing chess.
當其他年輕人都在下西洋跳棋時,我已在下西洋象棋了。
21. My parents are my backbone. Still are. They’re the only group that will support you if you score zero or you score 40.
我的父母是我的支柱,現在仍然如此。無論你得的分數是多少,他們都會支持你。
22. If you’re afraid to fail, then you’re probably going to fail.
如果你害怕失敗,那你很有可能會失敗。
23.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you must put everybody on notice that you’re here and you are for real. I’m not a player that is just going to come and go. I’m not a player that is going to make an All-Star team one time, two times. I’m here to be an all-time great. Once I made that commitment and said, ‘I want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ever’, then the game became everything for me.
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讓身邊每一個人知道你是玩真的。我不是一個只是在這裡來來去去的球員,我不是一個只會入選全明星賽一兩次而已的球員,我來這裡,是要成為一個能夠跨時代的偉大球星,一旦我做了承諾,說「我想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那麼這場比賽就成為了我的一切。
24. There’s a choice that we have to make as people, as individuals. If you want to be great at something, there’s a choice you have to make. We all can be masters at our craft, but you have to make a choice. What I mean by that is, there are inherent sacrifices that come along with that. Family time,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 being a great friend, being a great son, nephew, whatever the case may be. There are sacrifices that come along with making that decision.
人生中有很多我們要選擇的事。如果你想精通某件事情,你必須做出一個選擇。我們都可以在我們的領域成為大師,但你必須做出選擇。我的意思是每一個我們的決定都會伴隨著犧牲。和家人相處、和朋友出去玩,身為一個好朋友,一個好兒子、侄子,依據情況而定。這些決定都會伴隨著其他事情的犧牲。
25. Are you willing to push the right buttons even if it means being perceived as the villain? … I’d rather be perceived as a winner than a good teammate. I wish they both went hand in hand all the time but that’s just not reality. … I have nothing in common with lazy people who blame others for their lack of success.
即使會被眾人當成惡棍,你還會做對的決定嗎?….我寧願被認為是一個贏家而非一個好隊友。我希望能同時兼顧兩者,但是這是不實際的…. 我和那些懶惰的人 ─ 那些只會將自己沒有成功的原因怪罪於他人的人─ 並沒有任何共同點。
winner takes all意思 在 智慧家庭實驗室-智家嚴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聽吳恩達談AI計畫跟策略要怎麼導入一個公司
其中提到AI轉型的五個步驟還挺有意思的,相信很多朋友正在其中的某個步驟水深火熱中~😄
1. 必須從小案子開始,別畫大餅
別一進去就弄個三~五年計畫,先從6~12個月的quick win開始累積,這樣才能持續一路打怪。
2. 建立內部AI Team
吳Sir的建議是創造一個跟各事業單位BU「平行且獨立」的AI單位,建立平行平台服務橫向各個BU,由CTO/CIO/CDO/CAIO領導,直屬於最高管理階層。
個人是挺同意這種模式的組織架構,BUT在台灣實際上,通常新事業單位會被放在目前最賺錢的那個BU養著,然後慢慢的外來專家就被ooxx了,最後就剩下一堆老人在那單位,然後單位最後就被收掉...
3. 在內部由上到下做洗腦工作
從老闆、管理階層、個事業單位專案主管、一路到AI執行單位,要全面性的做思想改革,重點是結尾的一句話:
The smart CLO(首席學習官) knows they should curate rather than create content.
吳Sir建議轉型使用的訓練教材不該請很貴的講師或者找人創造內容,這樣太過昂貴,由於現在像是線上課程Coursera或者youtube上都有很多很好的課程與內容,CLO要做的是把好內容找來而不是花太多經費於創造內容。
但是,台灣公司有CLO嗎?通常數位轉型都是行政管理部門先找幾個主題的企業內訓講師,來對著管理階級講幾堂課,老闆覺得他的子弟兵就很自然的會把這些觀念帶進組織轉型成功。
有時候沒法換腦的時候真的得換人,但換人又常常被老人鬥垮,所以最好還是老人得先換腦,才能接受外來專家成功轉型,看來轉型真的很不容易啊,關鍵不是有沒有人才跟經費,而是在於跟人性對抗啊~
4. 發展AI戰略
在上面三個極其困難的步驟之後,終於進入發展AI戰略,吳Sir給出了很棒的幾個建議,如下:
- 創造出 好產品 -> 更多用戶 -> 更多數據 -> 更好產品 的這個正向循環,這個可以給PM們做參考,過去當PM是拿經驗講故事,現在要學習如何用數據講故事,很重要!
- 數據歸戶極其重要,但偏偏大多數的公司在不同產品線與服務的事業單位Silo的情況非常嚴重,也造成很多讓數據歸戶的流程無法順利進行,數據之間的點(dot)無法有效串聯,即使有再好的AI工具都無法協助產出價值。
- 由於在市場上Winner Takes All,所以如何善用AI去作為一個創造網路效應與平台優勢的加速器,這點是發展AI戰略的一個很重要的思考點。
5. 最後是發展內外部的溝通,包括了投資人關係、政府關係、客戶教育、人才挖掘、內部溝通等等。
建議產業同業與朋友們可以花時間親自聽演講,畢竟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自己聽才能聽出自己的體會,演講從第23分鐘開始。
---
www.smarthomehub.tw 智慧家庭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