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秘境|
雖然火花羅常常在幹礁台灣的道路規劃很智障,但是扣除掉規劃智障的部分很多路段其實真的很美的,例如趨近完工的南迴公路台東段
這邊應該是台灣少數可以拍到高架道路跟海洋背景的景觀,這樣的公路景色說實在放到全世界也一點也不輸加州知名的黃金海岸公路,只可惜我們的政府單位沒有好好的利用這些公路觀光資源,甚至台灣駕駛的素質之差早已聞名國際(當然道路規劃也是第三世界水準)
喔對了,南迴改完工後草浦隧道一樣是禁止賤民進入喔ㄎㄎ
讚數破千分享破百公布此景的詳細公里數
#然後才有更多大尺度看喔(誤
更多攝影作品在IG
https://www.instagram.com/ride_photo/
#公路秘境 #蘇花改 #南迴 #南迴改 #草浦隧道 #台東 #台灣 #禁行機車 #SUZUKI #MOTUL #Nikon #Z7 #photography #TAIWAN #公路秘境 #台北 #平溪 #taiwan #Z6 #超廣角 #風景 #攝影 #NikonPhotographer #旅行 #travel #nikonphotography #landscape #環島 #機車環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朔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馬上下載Noxcleaner👉https://link.noxinfluencer.com/Otus0y 如果喜歡我的頻道請"訂閱",並啟動"鈴鐺",有直播或影片會通知您 Youtube直播/精華時間: - 每週五:22:00~:00:00開播 - 每週六~日:20:00~22:00開播 - 每日...
z7平輸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停留在二戰時代的交通規劃』= 中(華民)國沒有交通規劃】
因此第一句應該為:
『爛到根的
中(華民)國交通(O)』
台灣交通(X)』
https://www.facebook.com/1395679507390886/posts/2003502493275248/
『爛到根的台灣交通』
今天去做 Z7 的進一步測試,想說來拍個黃金時刻的車軌,結果拍出來的照片讓我啼笑皆非:『人家的車軌都是直的,就頭份的車軌是蛇行的』
從照片可以看出開在頭份中正路上,你一下要閃走在馬路上的行人、一下要閃違規停車、一下要閃闖紅燈的三寶,還要跟對向搶左轉侵犯你路權的車拼命
.
我相信其實不只是頭份,全台灣的這種二線城市都面臨一樣的問題:『停留在二戰時代的交通規劃』
.
走在這種城市中,騎樓不平整,被商家佔用
沒有人行道,只能走在馬路上給汽機車撞
整路上路霸不在少數,花盆、報廢機車占車位
放任並排停車,動不動就要吃對向才能過
.
一個全面兼顧而不是極端傾向汽車的道路規劃,其實是對開車的人更有幫助的,當那些行人、腳踏車、輪椅族、都有自己的行動空間,停車也有嚴謹規範的時候,你開在路上就不用像這條路這樣:『東閃西躲還要飛天』
.
.
.
這幾天在某論壇看到一篇文在討論為什麼台灣都不設置人行道,底下想當然的出現一片『台灣地小人稠沒空間設置人行道』的狗屁言論
.
根據統計,台灣的平均道路寬度是8.4公尺,日本是6公尺。平均來說台灣的單一車道寬度設計是3.5公尺,日本的單一車道寬度則是不足3公尺,剩下的空間,就是規劃成人行道。把分隔島弄得比車道寬還種滿樹連攸關行車安全的視線淨空都做不到就更不用說了
.
台灣的人口密度不過排名第19,比台灣人口更稠密的東京、香港、澳門、新加坡都可以設計人行道,為什麼台灣會不行?
.
在台灣,開車是最高的移動階級,買了車政府就要幫你想好停車問題,停車沒停到商家門口就是政府建設不好,道路開設以汽車移動為最高指導原則
.
騎車則是最多人的選擇,駕照當雞腿發,反正慢車道跟路肩很寬,紅燈右轉也不用回頭看有沒有來車
.
走路,是上帝賦予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在台灣卻是最被忽視的一環,如果你哪天老了,推著輪椅或是電動車上路,就會發現台灣人基本的『行』的人權都沒有
.
台灣從社會底層到政府這兩年最夯的話題就是怎樣振興觀光,但是回頭看看我們的主管機關從二戰結束後打輸內戰撤退到台灣後,就一直用二戰時期的觀念在管理台灣的相關基礎設施。主政者的腦袋跟台灣的哪兩艘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二戰潛艇一樣,彷彿還停留在70年前的時光。
.
而觀光?當你讓觀光客好好走路的空間都沒有的時候,腦袋裝屎的人才會來台灣觀光。
.
IG:https://www.instagram.com/ride_photo/
.
#路是直的車軌是蛇行的
#台灣交通奇蹟
#Z7
z7平輸 在 第四維度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爛到根的台灣交通』
今天去做 Z7 的進一步測試,想說來拍個黃金時刻的車軌,結果拍出來的照片讓我啼笑皆非:『人家的車軌都是直的,就頭份的車軌是蛇行的』
從照片可以看出開在頭份中正路上,你一下要閃走在馬路上的行人、一下要閃違規停車、一下要閃闖紅燈的三寶,還要跟對向搶左轉侵犯你路權的車拼命
.
我相信其實不只是頭份,全台灣的這種二線城市都面臨一樣的問題:『停留在二戰時代的交通規劃』
.
走在這種城市中,騎樓不平整,被商家佔用
沒有人行道,只能走在馬路上給汽機車撞
整路上路霸不在少數,花盆、報廢機車占車位
放任並排停車,動不動就要吃對向才能過
.
一個全面兼顧而不是極端傾向汽車的道路規劃,其實是對開車的人更有幫助的,當那些行人、腳踏車、輪椅族、都有自己的行動空間,停車也有嚴謹規範的時候,你開在路上就不用像這條路這樣:『東閃西躲還要飛天』
.
.
.
這幾天在某論壇看到一篇文在討論為什麼台灣都不設置人行道,底下想當然的出現一片『台灣地小人稠沒空間設置人行道』的狗屁言論
.
根據統計,台灣的平均道路寬度是8.4公尺,日本是6公尺。平均來說台灣的單一車道寬度設計是3.5公尺,日本的單一車道寬度則是不足3公尺,剩下的空間,就是規劃成人行道。把分隔島弄得比車道寬還種滿樹連攸關行車安全的視線淨空都做不到就更不用說了
.
台灣的人口密度不過排名第19,比台灣人口更稠密的東京、香港、澳門、新加坡都可以設計人行道,為什麼台灣會不行?
.
在台灣,開車是最高的移動階級,買了車政府就要幫你想好停車問題,停車沒停到商家門口就是政府建設不好,道路開設以汽車移動為最高指導原則
.
騎車則是最多人的選擇,駕照當雞腿發,反正慢車道跟路肩很寬,紅燈右轉也不用回頭看有沒有來車
.
走路,是上帝賦予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在台灣卻是最被忽視的一環,如果你哪天老了,推著輪椅或是電動車上路,就會發現台灣人基本的『行』的人權都沒有
.
台灣從社會底層到政府這兩年最夯的話題就是怎樣振興觀光,但是回頭看看我們的主管機關從二戰結束後打輸內戰撤退到台灣後,就一直用二戰時期的觀念在管理台灣的相關基礎設施。主政者的腦袋跟台灣的哪兩艘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二戰潛艇一樣,彷彿還停留在70年前的時光。
.
而觀光?當你讓觀光客好好走路的空間都沒有的時候,腦袋裝屎的人才會來台灣觀光。
.
IG:https://www.instagram.com/ride_photo/
.
#路是直的車軌是蛇行的
#台灣交通奇蹟
#Z7
z7平輸 在 朔月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馬上下載Noxcleaner👉https://link.noxinfluencer.com/Otus0y
如果喜歡我的頻道請"訂閱",並啟動"鈴鐺",有直播或影片會通知您
Youtube直播/精華時間:
- 每週五:22:00~:00:00開播
- 每週六~日:20:00~22:00開播
- 每日精華影片:12:00
1.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saifansclub/?ref=bookmarks
2.Twitch頻道👉https://www.twitch.tv/genesissai
3.朔媽滷味👉https://www.facebook.com/souma0807/
4.跑跑卡丁車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Cjxgg6A3AZD1VcrlORvaQ
5.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bM2z0xtthJP35YTK7HyYrw/join
#橘子熊#國王挑三王#語音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K-X459hpR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