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工作(fieldwork)是人類學研究方法的核心。隨著「做田野」成為學校社會科學領域乃至業界諸如市場調查分析與使用者經驗研究等範疇時常見的詞彙,田野裡人際互動與社會關係的建立與經營之道成為重要的議題。在 新作坊 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進入田野後產生的不只是「約訪」、「做訪談」的研究者與被研究者關係。對於與當地人接觸互動如何「觀」與「察」以蒐集觀察田野調查資料與分析,生活日常「聊天」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一直往學術社群中走去,人類學逐漸不再是大家沒聽過的神祕概念,但「聽過」仍是基於某種既定印象,例如「人類學家不寫paper,只寫小說」。也經常有人說,我們做研究的時候不像在做研究,沒有穿著白袍、沒有使用結構嚴謹的問卷、沒有拿著高科技儀器(頂多就是相機、錄影機、錄音筆),通常只有一本筆記本、一支手機、或什麼都沒有,好跟「報導人」(研究參與者)好好聊天,或一起從事他們正在做的事。
事實上,「聊天」這個與人群互動的方式,並非專屬於人類學學門,但民族誌式田野工作中的「聊天」,確實有其特殊功能與邏輯。人類學家/田野工作者以自己作為「研究工具」,用「聊天」創造一個符合真實人際互動的情境。
...
我們經歷了一個「建立關係」的過程,包含共食、共飲、共作(例:下田),及生命禮儀的共襄盛舉(例:慶典)與陪伴(例:喪禮)。其中,「聊天」串起了這其中所有的人際互動。大家圍坐分享食物、飲料,一邊暢聊的場景是部落中最日常的活動。在幾次這樣的場合上,部落長輩對我說:「妳想問什麼就問吧!」他們知道我「研究者」的身份,怕「浪費我的時間」,和藹地建議我善用時間蒐集資料,但這並非我出現在那些場合的本意。某一次我回應:「今天是想來陪大家聊聊天、聽聽故事,也學習大家重視的事,沒有特別要問什麼啦!」長輩們聽完後,表示認同與覺得受到尊重,有人直接說:「這樣說就對了。」
...
在剛進入田野的階段,很多時候「聊天」的用意並非獲取研究資料,而是傾聽報導人希望訴說的個人想法、故事、日常生活遭遇的困難、想吐的苦水等等。報導人與田野工作者的關係,到後來往往不僅止於研究者與被研究者,而是在真實的人際互動中找到連結。臺東大學團隊到部落參加喪禮時,我們往往跨越了「研究者」或「觀察者」角色,到場的目的不是記錄,而是致意與陪伴,希望為喪家帶來一點走過悲傷的力量。
...
臺東大學團隊藉由「聊天」接觸部落不同群體,逐步拼湊出部落生活的樣態。倘若沒有這些深入、個人化的連結,很難真正掌握田野地或研究社群的脈絡,也難以找出應該被討論、卻易被忽略或被認為是不足為外人道的議題。因此面對報導人的信任,田野工作者有保護他們的義務。若「聊天」的內容成為研究資料,對其之保存與使用將份外謹慎。
...
經由多次聊天,感受出部分部落成員對於外來者跑來學走他們的文化與知識未必有好感。他們更想知道的是,這些(似乎)握有更多文化、社會、經濟資源的學者可以對部落有何貢獻?同樣地,對話過程中發現,「共學共作」、「把主體性還給部落」等希望凸顯部落話語權與能動性的論述,也不必然獲得部落一致認可,反而有聲音期望我們帶著明確目的或問題意識,直接告訴他們該做什麼、怎麼解決問題、如何有成效。
此種情況下,「聊天」被理解為田野工作者們還在不清楚狀況的階段。我們認為釐清「他們想做什麼」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他們期待的是我們提出「我們想做什麼」。因應這些反應,田野工作團隊持續與眾多不同年齡、立場、背景的部落成員溝通、討論,藉此聽見不同聲音,也讓不同群體覺得受到尊重,增加計畫的公共性、正當性、參與度、包容度。田野工作者們長期在部落走動,參與各種日常生活中非正式的互動,不急著解釋或提解決方案,而是傾聽部落說出自己的看法或提案,讓他們慢慢感受到誠意,並理解我們工作的步調與邏輯。雙方已逐漸磨合出共識,而這場「聊天」馬拉松還會繼續。
(引用自:https://www.hisp.ntu.edu.tw/news/epapers/86/articles/314)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前文化部傳出要在公視設立國際傳播平台,卻被質疑繞過董事會、且出現疑似替政府「大外宣」等爭議。雖然在7/27臨時董事會上,此案仍以11票對4票在董事會通過,但也導致總經理曹文傑、執行副總經理謝翠玉及新聞部經理蘇啟禎3人當場請辭。沒想到文化部7/29急轉彎,公開表示中止委託公視。我們如何避免政府插手具...
公共性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幾年,美國曾經發生幾個大電信商提案要將上網速度按照收費方案作出區分,因而引發大眾討論究竟「網路」是私人資產與服務還是具有公共性的一種服務領域。與此同時,網路的便利、普及以及無所不在,也讓它成為了對自由或威權控制來說是能載舟也能覆舟的水。在最近的十年內,我們已經見證了網路如何成為北非與阿拉伯地區反抗威權的運動催化與組織工具,同時,我們也觀察到網路如何在中國與香港成為威權統治的審查與監控工具。除此之外,在台灣,網路也成為了散播謠言、澄清謠言、扭曲世界觀或認識世界的平台。這些現象都明白的告訴我們,網路是一個可能性很高的工具,加上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法脫離網路,因此,要正向的使用網路或負面的使用網路就直接受到使用者的意圖所影響。不過,問題就出在大多數的使用者無法意識到訊息背後的脈絡與意圖。今天小編要推薦的文章就是希望討論網路作為訊息傳遞工具的不同可能性與挑戰。
——————————————
網路是對抗極權的利器,還是政府監控之眼?
上個世紀末,網際網路甫萌芽,彼時正是自由無垠的代名詞。但不過十數年,獨裁政體已導入新技術,建置網路審查系統與防火牆,奪回資訊掌控權,甚至發動跨國資訊戰。當台灣成為境外假訊息的投放目標,我們又該怎麼面對資訊攻擊?「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林宗弘研究員,他與廈門大學政治學系張鈞智副教授合作,運用 153 國資料,分析國家網路審查與公民社會能量的交互關係。
跨入千禧年之時,傳言中國將著手建置防火長城,全面管制網路資訊流通,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Bill Cliton)嘴角淺淺上揚地微笑說,「祝他們好運。那就像是要把果凍釘在牆上。」
大約 10 年過後,透過社群平台的迅速串連,從網路點燃的燎原怒火,果真在 2010 年底掀起北非、中東地區的「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革命浪潮!一時之間,網路儼然成為組織動員的新興反抗支點,藉由虛擬世界的合縱連橫,便得以撐起更好未來的想像,動手打造屬於人民的明天。
「從阿拉伯之春、佔領華爾街到太陽花運動,那時候主流的觀點是,網際網路有助於年輕人集結抗爭,或是獲得社會資本。」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林宗弘說。
阿拉伯之春的浪潮下,「數位烏托邦主義」(Cyber-Utopianism)蔚為風行,人們相信隨著數位科技愈成熟、使用人口愈多,公民社會就能擁有愈大力量。
烏托邦論者立基於技術決定論,樂觀地相信網際網路的崛起,得以打破威權政體的資訊高牆,鬆動原先被政府一手掌控的單向訊息來源。人民不再只能被動接受資訊餵養,得以透過網路自由地共享資訊、迅速串連,召喚出集體行動。對於公民社會,網路無疑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賦權工具。
然而,當革命時刻的激昂褪去後,那些威權國家卻沒有被掃出歷史舞台,原先瑰麗的網路烏托邦想像反倒轉眼成空。
短短幾年,威權國家管控、壓制、操弄資訊的技術全面進化來說,乃至於發展出一整套資訊政治經濟學戰略。換言之,如今果凍不只牢牢地被釘在牆上,甚至連呈現在牆上的大小、形狀和樣態,也幾乎被資訊獨裁國家玩弄於股掌之間!
由此,另一套對立論述應運而生:面對新科技的突破,獨裁國家已重新再進化,運用新工具反制網際網路帶來的自由衝擊,透過高度的網路審查監控,再次壓制公民社會的力量。
原先普遍樂觀的烏托邦期待,究竟是如何走向宛如老大哥夢魘般的非預期結果?林宗弘指出,2010 年前後為關鍵分水嶺。在此之前,網路的崛起確實帶來強烈衝擊,因此多數威權國家的網路覆蓋率遠低於民主國家,即是因政體感受到數位科技的威脅,從源頭限制人民使用。但是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幾年,威權國家的網路覆蓋率卻迅速攀升,不僅超過全球平均值,最後更越過了民主國家。林宗弘研究發現,這項飛躍性成長並非偶然,而是當權者有意為之的反制性操作。
過去,政府的反制是限制人民上網、抑制網路擴散,但大約 2012 年以後,威權度較高的國家,包括中國、伊朗、埃及、土耳其、俄羅斯,以及近年的泰國和馬來西亞,已陸續建置了網路審查系統(internet censorship),形塑出強大的維穩防火牆,得以遮蔽並扭曲訊息。換言之,國家已重新奪回資訊掌控權。因此即便網路更普及,但實則被套上重重枷鎖,甚至轉而成為國家打壓監控的有力工具。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internet-censorship-civil-society-information-warfare/
公共性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趙少康電爆黃國昌
黃國昌才發文感嘆
台灣「媒體與政黨交疊」的現象沒多久
就傳出文化部要修公視法
讓行政院長能指定公視董事長
還真讓人不得不好奇
國昌老濕是不是在搞反串
但被黃國昌點名政媒兩棲的趙少康
呼籲黃國昌與他一起嚴厲譴責
民進黨伸手染指媒體的劣跡
黃國昌的回應卻顧左右而言他、鬼打牆
證明國昌老濕並非在反串
是道道地地的雙標,真心愛護民進黨
行政院長可指定公視董事長
讓「公視」變「央視」
趙少康就問一句
「黃國昌,你怎麼看?」
黃國昌東拉西扯
一會兒強調過去曾以學者身份參與澄社
為捍衛公視的公共性而努力
又說無論藍綠誰執政
都曾發生政黨介入干預公視的爭議
但扯了一堆
就是不敢、不捨對民進黨要修法掌控公視
有半句正面批評
反而說要找趙少康辯論
🤔🤔🤔❓❓❓
老濕又讓網友看不下去了
「執政黨要修法,然後邀在野的媒體人來辯論,果然很塔綠班呀..」
「民進黨的鍋,找國民黨辯論,是不敢打胖虎打小夫出氣的意思嗎?」
「找一個沒黨職、官職的公開辯論???直接點名蘇貞昌不是更能服眾???老師你怎麼了???」
趙少康一句話,就電爆黃國昌
他左支右絀,不知所云的回應
更是被電爆又自爆
我又快被黃國昌笑死了😆😂😆
公共性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前文化部傳出要在公視設立國際傳播平台,卻被質疑繞過董事會、且出現疑似替政府「大外宣」等爭議。雖然在7/27臨時董事會上,此案仍以11票對4票在董事會通過,但也導致總經理曹文傑、執行副總經理謝翠玉及新聞部經理蘇啟禎3人當場請辭。沒想到文化部7/29急轉彎,公開表示中止委託公視。我們如何避免政府插手具有公共性與獨立性的公共電視呢?我們台灣又應該發展怎麼樣的國際傳播平台呢?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到國際影視製作人、Go Inside過癮科技公司創辦人 Roger 鄭凱駿 ,來加入我們的討論,歡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公共性 在 觀點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陳揮文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18:00 - 19:00
◎節目內容大綱:
第一段:
一,三分鐘熱度? 台星吵口罩告一段落
二,台熱臉貼冷屁股? 星不知感恩圖報?
三,台推銷口罩外交? 星不願配合演出?
四,各國利他援外 不是只有我們送口罩
五,國內口罩不足 蔡為何急著往外送?
六,為善欲人知? 敲鑼打鼓宣傳為哪樁
七,大陸口罩日產2億? 我目標1500萬
八,民間紐時廣告 中央社獨家問WHO
九,外交部記者會回應 操作斧鑿斑斑
十,WHO+口罩外交+華航+美馬前卒?
第二段:
一,富比士專文 蔡總統列女性七領袖
二,作者Avivah 長期倡導關注性別平等
三,看作者背景 切性平角度並不意外
四,案393無健保 搭機回國免費治療
五,蘇:疫情困難 回自己國家最安全
六,蘇:人情之常 盼國人不要太計較
七,武漢小明呢? 雙標政府自欺欺人
八,陳吉仲:日是我第一大農產品出口
九,陳吉仲:解決單一依賴市場重要案例
十,烏龍主委 上月第一大出口是大陸
第三段:
每日一句2020-0415
時力立委:廣電媒體具公共性質
狗吠火車2020-0415-251-3鈕一審四年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四年算重嗎?
案發60萬和解破局 豆導醜聞曝光
砸250萬拼緩刑落空 鈕要上訴
----
按讚【觀點】
FB: https://www.facebook.com/AllTheBestVi...
訂閱【觀點】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觀點
▶ 飛碟聯播網 http://bit.ly/2Pz4Qmo
▶ 飛碟晚餐陳揮文時間 http://bit.ly/2JOoLMg
▶ 飛碟聯播網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ufonetwork921/
歡迎掃描QRCODE下載飛碟新APP
▶ Android https://reurl.cc/j78ZKm
▶ iOS https://reurl.cc/ZOG3LA
公共性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小學教育都說要「五育並齊」。五育是哪五育?德、智、體、群、美。
第一個德育是什麼意思?就是品德、德性。
但德性要怎樣建立呢?
通常是透過制度。當一個社會的制度出發點是服務群眾,就會鼓勵這個國家去尊重愛惜民眾。
什麼意思呢?
比如我們教育要敬愛國家,但國家竟然會任意殺人,那要怎麼讓民眾由心敬愛國家、由心維護社會?
所以轉型正義很重要,當法律建立了正義,才能讓後代子孫、世世代代的人民來遵守,這才是走向正義國家的路途。
說到轉型正義,促轉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規劃與推動。那要規劃與推動什麼呢?我們出去玩,玩到很髒的時候回來,媽媽都會說:「你怎麼這麼會這麼”驚人”」。“驚人”是什麼意思?就是骯髒,把髒的部分洗一洗,就叫除垢法。
除垢法是什麼呢?事關人事的清查。
曾經當過立委的鄭振耀、耀伯,也在國會用台語質詢。他曾因為美麗島事件被關,對他刑求的檢察官,後來竟然還安安穩穩地在當法官。這樣的人事物,沒有好好清洗乾淨,傷口就會化膿感染。
當然,轉型正義也必須釐清在過去的體制之下,也很多人是不情願、甚至被逼著成為共犯的一份子。針對這些曾經的加害者,不管他是心甘情願要成為共犯,或是不甘不願成為政府的共犯,都必須透明化,在願意道歉理解之後,才能繼續下一步的討論,依據其責任之輕重、審視該員的環境,給予相對的承擔。
許多中東歐國家結束共產威權執政後,以「除垢」的制度來進行轉型正義,包括德國(前東德)、捷克、匈牙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這些國家除垢的步驟大致上是:首先,先對國家官員、情治人員或是協力者進行界定分類,歸於特定類別的人必須接受檢視;其次,檢視特定人員在過去是否從事特定行為;最後,若發現特定類別的人確實曾經作出特定行為,而必須依其行為與後果負起相應的責任時,就要依據其責任之輕重給予相對的禁令;比方是否能繼續擔任現在的公務職位,或是不能擔任特定公務職位等等。劃定的範圍也有不同的界定方式。比方採充分除垢者,是較為徹底的人事清洗與去共產主義化;部分除垢者將範圍限縮至特定職位,進行有限的人事清查。
我認為轉型正義最重要的,不是形式、不是方向,而是真真正正,能夠透由促轉會達成到社會上實質的影響,建立起應該台灣應該要有的政治道德標準,「除垢」是轉型正義最重要最關鍵,一定要做,而且要盡早做盡快做!
另外,我也注意到促轉會,一開始是預計要有九個委員,因為正副主委長期出缺,楊翠老師也是代理的主委,現在正職只剩三位,總共只有五個人在運作,這樣的人力極為不足,希望先至少把人手補齊,才能好好做事。
而這些過去的政治檔案,被隱藏不能公開的,應該也要適度的開放給民間,例如學者專家進行研究。白色恐怖是集體的創傷,這些政治檔案雖然是關係受害者個人,但同時具有很高度的公共性,對於人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最後,感謝促轉會全體同仁,及所有為了轉型正義而拼命的前輩們,我們一起努力找路,相信一直走下去,終能走向真正的獨立自由,3Q!
因為我們是勇敢的台灣人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radicalwings.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radicalwings/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radicalwings.tw/support.php
公共性 在 供時代社區大學公共性博覽會|2022-看見「供時代」 的推薦與評價
看見「供時代」〕策展人|邱俊達一路走來,「公共性」一直是社大辦學者反覆討論及實踐的核心命題,「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公共性」則是日漸清晰的行動方針 ... ... <看更多>
公共性 在 子雲老師教擬答2 題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學者Frederickson從五個不同途徑來分別說明公共行政中公共性的不同面貌: 1.多元主義觀點公共就是利益團體。在民主政治中,社會上充斥著多元的利益團體來闡述各種不同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