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好人」這個詞,似乎越來越有褒貶參半的意味。
⠀⠀
這個詞的正面意涵可能包括一個人有助人之心、願意與人分享、為人正直之餘可能還喜歡帶給身邊的人正面影響。但負面的意涵則可能隱涉一個人沒有界限、容易被人佔便宜、嚴重一點就變「濫好人」。
⠀⠀
在我帶領的工作坊中,會給學員們做一個性格優勢測驗,測驗的是學員們性格中突出的特質。團隊就特別注意到,當學員們發現自己突出的特質中有「仁慈」這類的詞,臉色都會出現五味雜陳的表情。多少有種:「仁慈能幹嘛?」的想法,甚至有些人會想:「對別人仁慈,不就是對自己殘忍?」
⠀⠀
所以,這一集Podcast中,我特別想來聊聊「利他」和「利己」這之間的權衡,並且提供一些方法關於內心界線、以及成為一個「有效給予者」的。畢竟,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願意給予、分享的人,但我們無法確保人生中永遠不會遇到如黑洞般掠奪我們精神能量的人,這時,透過一些方法,我們才能確保自己不會不知不覺中、付出超過自己所能負荷。
⠀⠀
很多人會感覺自己能量枯竭,有時也和設立界限的議題有關。如果你也有能量枯竭的議題,除了收聽這集Podcast,也歡迎把握最後兩天能參與我的線上講座《能量耗竭——用心理學擺脫生活中的無力感》的機會 ➡ https://lihi1.com/zfgKt
助人者耗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同情疲乏
人的大腦內建同理與同情的機制,所以旁人的創傷才會如此深刻地影響我們,這是一部分的原因。不過,如同其他的生理或心理能力,過度使用同情心會導致能力上的耗盡,彈性疲乏。
想像一下,一大早就聽女兒抱怨上學有多糟,接著上班花了兩個小時調解意見嚴重分歧的下屬,開車回家的路上又要聽朋友講她最近離婚離得很難看……一整天下來,會發現自己已經很難再同理另一半—但他也只不過想發洩一下生活上的不如意—不是說你不再關心他們了,只是就像是上健身房鍛鍊之後,腿部肌肉會變得又累又抖,大腦的同情神經迴路在重度使用過後也同樣需要休息。
同情疲乏(compassion fatique,亦譯「憐憫耗竭」)的症狀不只是同理失靈,還可能伴隨漠不關心、注意渙散、完美主義、死板固執、負面思考、暴躁易怒、自尊低落等,還可能會讓你工作起來不那麼得心應手,這點在需要發揮同理心的職務上會特別有感。書中提到許多好發創傷的工作,都比較容易會出現同情疲乏,畢竟治療師、照顧者、警察等在專業上都需要具備同情心,使用過度的風險也比較高。
■ 同情充實(compassion satisfaction)
用意義穩固工作的基礎,來抵銷同情疲乏。
進入同情充實的狀態之後,你會聚焦在自己做對的地方,重新灌注同情能量,慶賀自己對他人生活與整體社群的貢獻。同情充實著重力量和成長,包括你自己和曾幫助的對象都是,而不是強調工作痛苦的那一面。與同事分享成功故事、閱讀患者寄來的感謝紙條或電子郵件,或是拜訪曾陪伴其度過難過,並且現在過得很好的親戚,這些都是在透過同情充實來善待自己,也是在幫自己打個同情疲乏的預防針。
.
以上文字摘自
《#療癒次級創傷》
助人工作者的自我療癒指南
Healing secondary trauma : proven strategies for caregivers and professionals to manage stress,anxiety,and compassion fatigue
.
作者:楚蒂‧吉伯特—艾略特 博士(Trudy Gilbert-Eliot PhD)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19)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同情疲乏的處境,我們可以想像成情緒過勞。陪伴一個受傷的人,其實是一種情緒勞動,而這種勞動如果之後沒有適當的休息,一樣會疲乏。
所以除了吃好睡好,去外面走走、適當運動,這篇摘文所說的「同情充實」也是好辦法。我們平常就可以多回想自己的成功經驗,跟重要的人連結,而不是非得要等到情緒過勞了,才想到要開始過平衡與健康的生活。
祝願您,能適量使用自己的同理心,知道接收他人的負能量,會耗損自己的身心!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助人者耗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自我覺察引導:你只能將自己有的給出去
不要一直去製造別人「需要」你,來以為別人是愛你、重視你。「需要」是很利益的,因為「需要」你而和你有關係,有一天「不需要」你了,自然就會淘汰你或割捨你,和丟棄廢物和清理東西一樣。
愛,不是這樣的,愛是來自感受,是來自相互理解和欣賞,是來自尊敬和重視,是來自一種對生命本身的情感交流,是來自存在與存在之間彼此的情感連結和真誠。這些都不是建立在「需要」上。因為「需要」才說愛你,「需要」才是重點。因為「愛」你,因此需要「你」,「愛」才是核心,而「你」是獨特而重要的存在。
因為「愛」存在,我們可以相互適度依賴,卻也可以各自獨立和自我負責。若是將「需要」當作「愛」,關係裡的需求都可能造成某一方的過度依賴,及控制索求。
別把「需要」當成是愛,若是如此,你可能並不真的懂得愛。在愛的功課上,你需要再有所思索及領悟。
自我價值,不等於「可利用價值」,生命的存在即是價值,縱然我們能為所愛的人奉獻自己的生命、犧牲自己的擁有,但那不是為了獲取生存的價值,而是單單因為愛的緣故,我們願意且樂意。但是,我們從「殉道者」人格原型剛起步時,人們不明白此番奧妙的深意。
殉道者以為付出和助人是一件單純的事,就是去受苦、去背負、去扛,用自己的痛苦換取別人的快樂。他們失衡的付出,其實是一種交換行為,用自己的受苦和犧牲換取別人的快樂,也換取自己高貴的靈魂昇華。
然而,若你走到「殉道者」人格原型階段,你需要知道及了悟的是:生命的本質,每一個人都值得體會平靜和喜悅,不需要有人一定要被犧牲、一定必須受苦受難,這世界才得以拯救。
「受苦和犧牲」不是生命的根本,身為人、身為生物,我們都能享有歡樂、平等、健康、愛與尊重。
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價值信念,或熱愛的工作理想去付出及奉獻,本質上即是喜樂的事。但是若當中失去和自己、和關係、和世界的真實連結及共好,那麼這一份付出和奉獻,會漸漸地失去喜樂的本質,也會慢慢地吞噬生命的能量,淪陷於無盡的哀怨地獄中。
我們能夠在付出中,保有內心的喜樂和充實,不為付出而感到匱乏及不平衡,這需要來自於你對生命「擁有」的體會是豐富而足夠的。
我們只能將自己有的給出去,若自己沒有,甚至匱乏,那麼所給出的又是什麼呢?說到底,所給出的其實是早已掏空、耗竭及虛弱的自己。那麼,不論是付出或是奉獻,都將成為惡性的循環,在耗損中無法給出真正有價值的愛及奉獻。
要停止沒有品質的付出及奉獻,這需要殉道者也能接受他人的給予。
想善於付出,就要善於接受,知道自己也是受到上天恩寵,能夠領受愛與尊重的一個豐富生命時,我們所給出和奉獻,就不是消耗,而是分享和共好。
#認出自己的課題,找回做自己的真實力量
#看懂自己的人生
-
《成為自己的內在英雄》_蘇絢慧
🔗入口網址:
博客來:https://bit.ly/38GMERU
金石堂:https://bit.ly/2qNoNPo
三采 :https://bit.ly/36HUx7V
誠品 :https://bit.ly/2PHXYnW
-
〈自我檢測〉
你現今的內在原型能量是哪一種?
https://www.suncolor.com.tw/hero2019/
助人者耗竭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助人者要很小心的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對方過度依賴,我們因此感覺自己高人一等,但忽略我們也要應付我們自己的生活,很多事我們沒辦法幫對方解決。偶一為之或許可行,長期來說容易耗竭,可能變成殺雞取卵。 ... <看更多>
助人者耗竭 在 「專業助人閃耀社工」110年南高屏地區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表揚 ... 的推薦與評價
「專業 助人 閃耀社工」 社會工作師法在民國86年4月2日公布施行, ... 藉由表揚優良社會工作者,讓社工人員的努力被肯定並強化南台灣社工人員相互支持 ... ... <看更多>
助人者耗竭 在 [Talk] 心理助人專業者們可以做什麼? - 看板PS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看著這些天沸沸揚揚的各種消息,昨日,從網站及版主貼上的訊息中,
得知目前已經有民間組織發起
【心理救護】募集助人工作者計畫
網址1: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SV8R-IaYV5g_EvdAU7S90o2IsY7SQmefHxO1ysqyieI/viewform
網址2: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GDi
我想,許多人(特別是與心理助人專業有關)的人們,或許這幾天也都在思索及欲嘗試
各種自己能夠參與的方式,希望盡己之力?就「心理助人專業者(們)」,其實有很多
值得思索的事兒,僅就這些天所見所聞歷程中的有所感悟,先在此梳理如下:
(一)假如各位認同這幾天的事件是「危機事件」的話,事實上,這整個事件中參與
其中的人(不只是以學運角度參與的"學生",身歷局中的人們都屬於「當事人」
的範圍)。因此,以「危機」的角度思考,這也已經不只是面對「孩子」(學生)
。或者說,潛在需協助者不只是學生,而是更為廣泛的可能性存在(對峙局勢的
兩方[政府--對峙民眾]之外,還有太多數不盡的"第三方")。各位如果有心欲提供
己身之力,不妨思索看看「這是一個三方構成的現場」吧!
(二)這整個「危機」歷程,事實上「媒體」是很重要的關鍵。這幾天看著新聞畫面,
看過的人們(特別是行政院流血衝突之後),媒體如何形塑「印象」,即便
「沒參與現場」的人們,看著畫面如「感同身受」般身歷其境,各位心理助人專業
者們,這是不是可以注意呢?媒體是否要有其自律與需要留意之處?一直重複放著
「頭破血流」或各種「聳動」的字眼,將「衝突激化」能否解決問題?媒體,是否
也成為了默默推動「集體焦慮與潛在受傷害可能」的推手?留意身處於這整個事件
中的每個人「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tization)」的可能性(而不一定僅
僅只是當事人[學生及所有可能直接/間接身歷其中者]的"心理受傷害"經驗)。
(三)「創傷」為何?是否危機處理就一定是「協助創傷」?受過心理助人專業訓練可能
看到這樣的衝突、對峙與撕裂的場景,很容易有所感悟。這是一個危機與衝突事件
,但這是否就是「創傷」經驗的處遇?這需要停下來思考。總歸而言,這整件事情
的過程,「危機」本身的意涵極為豐富與多樣化,不緊緊只是「創傷」。對於目前
身處於這個「局」之中的「所有人」來說,可能會心有戚戚焉,可能會有各種擔憂
與害怕、不安乃至義憤填膺各種「感受」,但這些不一定就是「這個人身處於創傷
高危險」的處境之中。這些人,有可能只是「嚇到了」,他們需要的也許就只是一
個「安心」的儀式即可(如:收驚、拜拜或其他)。欲前往現場助人的工作者們,
,或許到現場時請留意「不一定現場的人就是需要心理協助」。這個現場的人們,
也許他們本身就已經非常具有凝聚力與團結力,這個現場的團體本身就已經蘊含
了「療癒」的可能性,而不一定非得借外力「給」或「使」其「療癒」不可。
(四)如何「如其所是」地思索究竟身處於這「危機」的「局」之中的「所有在場者
(們)」,如何提供在場者(們)真正必要的支持與支援?回歸這場運動的本質,
原先乃由「學生」發起,做為學生心理健康的校園守護網,各大專院校的輔諮/諮輔
/輔導/諮商中心是最重要的守護之所在。那麼,若真的是要「到現場」提供關懷與
支持,由各大專院校的「輔諮/諮輔/輔導/諮商中心」為主軸,提供「在地服務」
是否更適切?畢竟,學生最終回歸之所在,是「校園」(校園諮商輔導守護網的
連結是關鍵)。至於,「不在校園」者們,如何是好?「不在校園者(們)」的
處境,大抵可暫時歸於「社區」的範疇。那麼,「社區」如此之大,怎麼辦?
若順著「在地服務」的脈絡思考,「不在校園者(們)」的需要,乃回歸其置身
之所在(可能是以縣市別來看、可能是以社區機構來看、可能是......)。也許,
欲前往現場的心理助人專業者們,可思考如何協助這群身處於「社區」之中的人們
,如何「返回」其之所在(各地區公會資源或許可扮演重要的媒介角色)?
(五)以前聽聞過面臨事件時,當「專業團隊」衝到現場時混亂場景的故事,據說,那是
:醫師專業、心理專業、社工專業、民間各種療癒專業...乃至宗教專業...等
共在的場景,也聽聞過在那個場景之中各專業彼此之間「混亂」的「局」。竊以為
,這次有願意發起的單位,之後會不會開始風起雲湧一堆團隊進場?這是一個
「可能就在眼前不知何時到來」的現場,如何與可能將進場的各種團隊合作?又,
或者是在發起之時即先將「各種團隊有可能接續湧入」的情況先考慮並做好準備?
※ 編輯: kmbiyax 來自: 210.240.38.99 (03/25 09: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