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幸或意外發生時,留言者隨手寫著:放心, 一定會好的;一定會度過難關的…事實真如此嗎?當朋友有需要,而你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的時候,與其寫著無關痛癢的字句,你或許可以立刻為他禱告,也或許可以更積極的奔到他面前…
回應本週 #看板人物 本週內容,我在新書 #看見百分之一的希望 寫下這個故事:雞婆的說:我在這裡陪你(部分節錄)
臉書是現代人分享喜怒哀樂的地方,不少人把臉書當日記,寫下經歷的快樂苦痛。這些心情紀錄下會有各式各樣的留言,我最害怕看到的就是每當有不幸或意外發生時,留言者隨手寫著:「放心, 一定會好的」或「一定會度過難關的」……
我記得孩子爸爸過世後三年,當時六歲才讀小一的兒子問我︰「媽媽,為什麼那個時候大家都說爸爸一定會好?」我平常雖然反應快,聽到這問題還是停了好幾秒,楞在那不知道怎麼回答,想了很久我跟他說﹕「我想那是大家都很希望爸爸要趕快好起來,所以這樣說吧!
回想當時有幾個畫面至今清楚印在我腦海裡:第一個畫面是在醫院的太平間。當時先生剛動完大手術,接著父親被宣告肝癌末期,而媽媽在家裡吃完早餐、梳洗更衣之後睡回籠覺,卻在床上離開人世。由於我在醫院照顧先生和爸爸,一個多月沒有回天母娘家看媽媽,接到母親走了的電話,真的就像卡通影片裡面主角被雷打到的反應!我不知所措,我震驚,我害怕,我難過痛苦到極點,趕到了太平間,蹲在冰櫃旁邊,無力地發了一封簡訊告訴教會小組的弟兄姊妹們。我記得沒過多久,這些弟兄姊妹,不管是董事長、執行長或什麼頭銜,全都從各地趕到太平間來抱著我哭,握著我的手靜靜陪伴我。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第一個畫面….
第二個畫面,是我辦完了母親、父親、先生的三場喪事之後,無助地躲在家裡。二十多年的好友從上海專程飛回來陪我,我們兩個就待在家裡,整整三天一句話也沒有說。另一位同窗好友傳簡訊問我同學:你們現在在幹嘛?同學簡訊回答說﹕雅淇在吃早餐,我在看報。電話那頭又問:那麼你們這三天都聊些什麼?電話這一頭簡短回答:什麼也沒說,只有靜靜陪伴。
事實上,這個「安靜陪伴」帶給我極大的力量,當時我什麼話都不想說,但是透過陪伴,我知道我不孤單
第三個永難忘懷的畫面,是幾位關心我的姊妹們,總是在我心情低落的時候,出現在我眼前鼓勵我、帶我出去散步、遛狗或者跑跑步。這三個永難忘懷的鏡頭讓我學會了一件事情,就是如果發現身邊朋友遭遇苦難或有需要的時候,千萬不要只是便宜行事傳個簡訊說,「放心,一切都會好的,有事打給我……」換個方式,想想看我是不是能夠採取更積極的行動,親自去陪伴他們呢?
曾在我失意時讓我永難忘懷的畫面,那些讓我永遠感恩在心的陪伴,讓我深深體會到與其寫寫文字告訴別人一定會好~不如親自走上前去,真心的陪伴。我常想那些自殺的人,如果在事發的當下有人陪在他身邊,就算沒有說話,只要能感受到被愛、被關懷,可能結局都會不一樣。
所以下次當朋友有需要,而你不知道該怎麼幫他的時候,你或許可以立刻為他禱告,或許可以把曾經安慰過你的話拿來安慰他,也或許你可以更積極的拿起外套、穿上鞋子奔到他的面前,抱著他、握住他的手說:「我在這裡陪你。」
本集看板人物連結在下面,賈永婕的跑跳人生謝謝你的愛溫暖了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從零重生:抗癌鬥士的蛻變之旅,免疫療法抗癌新曙光」新書介紹 專訪:潘怡伶(作者) 許琬柔(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給予的磨難,在痛苦中蛻變成長,從零開始,蛻變重生。 每一次的苦痛都是蛻變, 每一次的蛻變都是成長。 在命運給予的任務下,這些...
「肝癌末期痛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請問] 肝癌末期的照護? - 看板dog 的評價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蔡頭驚傳罹肝癌末期!右肩痛.口臭恐怕你的肝遭殃了?張洪量 ... 的評價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江坤俊醫師- 今天一大早去病房看一位病人他50多歲是一位肝癌 ... 的評價
- 關於肝癌末期痛苦 在 末期肝癌,最後會想怎麼離開!? (第16頁) - Mobile01 的評價
肝癌末期痛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九月開學季,我梳理了給孩子們在課内學習、課外學習共七點建議。祝廣大學子們充分開展更多元的學習範式,提升自我的創新創造力!
我在《李開復給青少年的十二封信》書裏,也談過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我覺得很適合在現在這個開學季再次分享給大家。比起應試考試中的分數,如果同學們具備“3C”的三大能力—— Curiosity(好奇心)、Critical thinking(批判式思維)、Creativity(創造力),未來更有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課內學習的4個建議:要充分利用好在學校裏上課的時間。
1.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有同學問我:“怎樣學習知識,才能真正記住呢?每年考完試後,好像就把所有的知識還給老師了。”
我給這位同學的回答是:“我學懂的知識以及知道如何實踐的知識,我現在都還記得;在工作中常用的知識,我全部記得;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記憶更加清晰、準確,就算有不記得的,也可以快速推算出來;相反,那些靠死記硬背學到的知識,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我已經全忘掉了。”
也就是說,死記硬背只能過考試關,而不能獲取受益終生的知識。你們在學三角形面積定理時,一定都會背“底乘以高除以二”的公式。但是,你有沒有理解這個公式是如何推理出來的,為什麼三角形的面積是這樣計算的。記住這個公式和探索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學習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有的同學學習化學,如果每天只是機械地背誦一些反應式,肯定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如果掌握了每個反應式內在的規律,並能和現實中的化學現象聯繫起來,就會理解化學這門學科的意義所在,自然就會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
只有懂得了知識背後的道理,才能在遇到新的問題時舉一反三,才能在需要的時候,靈活地將自己掌握的知識付諸實踐。
2. 要多問問題
會提問也是一種能力,而且你也會因為提問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我的女兒在學習指數的時候,不理解指數是什麼,更不相信在真實生活中指數有什麼用處,就主動來問我。我用計算銀行存款的思路來指導她,比如存入 100 元,每年的利息是 10%,那麼 10 年後,你的存款是多少?
通過這樣的計算,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指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她能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是因為她主動提問獲得的。
多提一個問題,你就擁有一種多瞭解這個世界的可能性。只有不懂就問,才能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3. 要勤奮
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的人,一定是勤奮的。
去美國讀中學之前,我只學過半年英語,因此,語言障礙成為我面臨的最大難關。剛開始,同學和老師說的話,我幾乎一句也聽不懂,那種感覺非常痛苦。那“催眠”一般的語速,總讓我在課堂上打起瞌睡。有時候,聽到同學們因為老師的一句笑話笑得前仰後合,我才從夢中驚醒,但還是摸不著頭腦。天書一般的英文,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後來,我乾脆帶幾本中文的武俠小說到課上去讀,因為覺得怎麼聽也聽不懂,還不如看小說。
然而,我心裏又是暗暗憋了一股勁的。於是,我找了一大本英文單詞書來背,經常背到半夜,不會的就一次次地翻厚厚的中英對照詞典。不過,沒多久,我就發現這並不是學英文的最好方法。因為,即使當時記住了一個單詞,但是使用率不高的話,就會完全忘記。我終於悟到了,在沒有語境的情況下,背單詞是沒用的。
後來,我還是下定決心用多交流的方式來學習英文。下了課,我不再膽怯,站在同學中間聽他們說話。如果 5個詞當中有 4個聽懂了,只有一個聽不懂,我也會趕緊問,同學們會再用英文解釋一遍給我聽。回家以後,我會默默回憶我聽不懂的單詞,然後記下來。而上課的時候,遇到聽不懂的內容,我也勇敢舉手問老師,請求老師再說一遍。
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她甚至犧牲自己的午飯時間幫我一對一地補習英文,她複印了小學一年級的課文,每天拿來給我念。從簡單的課文起步,我們堅持了一年。在這一年裏,我的英文水平迅速提高。學校裏所有的老師還允許我享受“開卷考試”的特殊待遇,她們讓我把試卷帶回家,並且告訴我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查字典,但是不能看書找答案。我每次回到家都嚴格按照老師說的做,遇到題目裏不認識的單詞就去查字典,但是從來沒有去翻書找過答案。因為,我覺得這是老師給我的最大信任,我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通過種種渠道的學習,我的英文終於逐漸接近同齡人的水平了。一年以後,我完全可以聽懂老師講的話了,英文會話也沒有問題了。到了初中三年級,也就是到美國兩年之後,我寫的作文居然獲得了田納西州的前十名。我想,這和我年齡小,容易接受新的語言不無關係,但也和我勤奮的學習有關。
4. 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獲益於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想不到的是,這種批判式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救”了我的命。
在我五十二歲生日前不久,我在一次體檢中被查出肚子裏有數十顆“腫瘤”,經過反復復查,我被醫生宣判得了第四期淋巴癌。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我突然感受到死神和自己離得那麼近;我氣餒、懊悔、內疚,但是,治療過程中的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件發生了。
我遇到了一個好醫生。我的主治醫生唐季祿給我打氣:“淋巴癌第四期真的沒那麼嚴重,它跟肝癌、肺癌第四期是不太一樣的。”他告訴我,網絡上有兩篇專門討論“濾泡性淋巴癌存活率的預估方式”的論文,如果我有興趣,可以找出來看看。我認真地研究了唐醫生推薦的那些學術文章,發現淋巴癌的分期方式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可以說過時且不精准了。如果說只看標準的分類,我因為腫瘤數太多,所以必須歸類為第四期。但是只看腫瘤數量是最準確的嗎?根據我研究的那幾篇論文,分期的目的就是預測存活概率和時間。那麼,最準確的預測方法就是尋找和我病情足夠相似的人,根據他們的不同因素,如年齡、症狀、血液指數、腫瘤數量及大小等 20多種,和他們的實際存活結局來理解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並且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這樣的研究肯定要比四十多年前的粗分類來得准!
自己研究病情,就像是自己坐在副駕駛座上,可以隨時掌握路況。醫生的治病策略、用藥思維,你至少並不是茫然無知。我又拿出以前做學術的精神,把全部20幾個特徵與我的檢查結果相對照,發現我雖然屬於第四期,但整體狀況其實沒那麼悲觀。原來醫學上對所有淋巴癌的分期方式,至少對我的病情來說是不正確的,我的情況是較輕的。於是,我突然從“第四期癌症頂多幾個月”,變成“至少還有好幾年”可以活。倘若好好照顧自己,更有可能終身不再復發!這個發現有如一線曙光,從此之後,癌症所帶來的一切負面影響,就開始悄悄起了變化。
批判性地看待醫學上對淋巴癌的分類,通過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方式來獲得對自己病情的準確判斷,讓我自己從精神上獲得了新生。
■ 課外學習的3個建議:課堂外的時間,我鼓勵同學們,去探索你們熱愛的東西,多實踐,多多鍛煉自己的創造力。
5. 要動手實踐
美國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寫了這樣一句格言:“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
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父親曾讓我們幾個兄弟姐妹解答這樣一個問題:用 6 根火柴拼成 4 個大小一模一樣的正三角形。通過動手實踐,我們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樣的實踐讓我對相關的幾何和空間知識記憶深刻,也訓練了我使用新穎的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在高中時參與美國的高中生創業嘗試課程,創辦自己的公司。我們當時的公司非常簡單,就是從當地的建材市場買來鋼材,然後利用週末時間到工廠裏加工這些鋼材,我們把鋼材切成很小的一塊塊圓環,然後在圓環上刻上簡單的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家長並不需要這樣的圓環,最後產品幾乎是內部消化掉了。
這次的親身實踐,讓當時 15 歲的我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有市場需求。有了這樣的認識,我在第二次的創業嘗試中就會把市場需求作為我創辦的公司的方向。從需求出發,生產有需求的產品,牢記這樣的理念,第二次的創業嘗試獲得了成功。這些對於創辦公司的經驗,都是我從實踐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只有實踐,你才能知道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6. 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
只有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才能做到最好。
我在上大學時,一直以為自己喜歡法律,將來想做一名律師。可是上了幾門課後,我發現自己對此毫無興趣,於是跟家人商量轉系,數學是我的一個備選項。但是,當我加入了“數學天才班”後,發現我的數學突然從“最好的”變成“最差的”。我雖是田納西州的冠軍,但當我與來自加州或紐約的“數學天才”交手時,才發現自己真的技不如人。我深深地體會到那些數學天才是因為“數學之美”而對它癡迷的,而我並非如此。我一方面羡慕他們找到了最愛,一方面遺憾自己並不是真的數學天才,也不會為了它的美而癡迷,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意義就是為了理解數學之美。
我想到了計算機,我在高中時就對計算機有濃厚的興趣,有一次,為了解答一個複雜的數學方程式,我寫了一個程式,然後把結果打印出來。當時因為機器運行的速度太慢,我沒有等到結果打印出來就回去了。週一回到學校,我才知道我們學校所有的打印紙都被我打光了。雖然挨了老師一通罵,但我的心裏有了一股欣喜,原來這個數學方程式有無數的解,我走後,程式一直在運行,計算機就一直在打印結果。
對計算機的興趣此時在我的心中醞釀,雖然當時計算機專業算是個默默無聞的專業。接下來,我選修了一門計算機編程課,幾個月的課上下來,我發現了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天賦。我和同學們一起做編程,他們還在畫流程圖,我就已經完成了所有的題目。考試的時候,我比別人交卷的時間幾乎早了一半,我不用特別準備,也能拿高分。
通過學習計算機 , 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未來這種技術能夠思考嗎?它能夠讓人類更有效率嗎?計算機有一天會取代人腦嗎?我感受到了一種振奮,解決這樣的問題是我一生的意義所在。
我每天都像海綿一樣吸收著知識,在一門公認為是計算機專業最難通過的“可計算性和形式語言”課上,我考了 100 分,也就是A+ 的分數,創造了該系的一個紀錄。大三大四時我就開始和研究生一起選修碩士和博士課程,接手各式各樣的項目,在這些項目中,我嘗試著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關。畢業後,我在計算機方面創造出了一些成果。
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為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7. 要多培養自己的創造力
我的中學是在美國的橡樹嶺讀的,當時的感受就是,學校的功課很輕鬆,每天的家庭作業很少,但是每天有很多稀奇古怪的項目。比如,當時歷史課教到美國印第安人的時候,不是用課本告訴你發生了什麼,而是讓一個團隊寫一個話劇,或者是進行關於移民者和印第安人的辯論。
這些項目都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但會引導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但我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在這些稀奇古怪的題目中得到鍛煉。
後來,我回到北京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面試時,對前來面試的學生也注重的是對他們思維方式的考驗,我們向面試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o 為什麼下水道的蓋子是圓形的?
o 估計一下北京一共有多少個加油站。
o 你和你的導師如果發生分歧怎麼辦?
o 給你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你想怎樣去解決它?
o 兩條不規則的繩子,每條繩子的燃燒時間為 1小時,請在 45分鐘燒完兩條繩子。
這些題目雖然聽上去很“怪”,但我們出題的本質也不一定要聽到正確答案,而是要從回答問題的思路中聽到面試者的思維方法。
孩子們,比起試卷上的分數,我認為你們底層的思維能力,會是更珍貴的能力。你在學習每一門科目時,鍛煉出來的能力是未來最能幫助你們的事情。就像你學了代數,也許不會去研究數學,但是這對鍛煉你的思維有幫助;你學了英文,不一定會出國,但是英文可以在瞭解世界最前沿的文獻、在有效交流方面幫助你;你學了畫畫,不一定成為畫家,但是你在學習畫畫的過程中鍛煉的觀察力、空間力、想像力會對你有幫助。
過去,我們對教育成功的衡量標準是學生能不能記得被教的東西。但是未來,教育的精華體現在即使你忘記了所有你學的東西,你還具備思維方式、智慧和能力。
當你已經忘記了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你還是知道歷史帶給我們的人類的智慧和教訓;當你已經不會編程了,你還是有編程帶給你的邏輯思維;當你已經不會背莎士比亞的詩了,你依然懂得文學的美,這些才是教育的精華。
肝癌末期痛苦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解讀高端 ❗ 這集真的有看沒有懂❓
沒關係,整理筆記在這裡✏️ #歡迎搭配服用
.
上週,高端疫苗 #EUA 審查紀錄公布,再度引起討論,但許多專業內容,也讓民眾霧裡看花。有話邀請高端疫苗國際暨公共事務處處長 #連加恩 來到節目,透過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林氏璧 對談,對四個主要的質疑,提出回應。
.
|本文重點|
▎有證據確認,高端的 T 細胞反應不會引發 ADE 嗎?
▎高端疫苗能對抗變種病毒嗎?
▎高端為何沒有更多 T 細胞數據?
▎全球首用免疫橋接通過 EUA,真的可行嗎?
.
連加恩:
.
❓ 專家認為,目前無法確認高端是 Th1或Th2偏向的免疫反應,也就是無法確認疫苗會觸發正確的免疫反應(Th1),而不會引發 #ADE(抗體依賴免疫增強作用),讓病情變得更嚴重。我們有足夠數據嗎?
.
事實上,有。這部分有點冤枉,主要是我們在 EUA 審查會議上,前面的回答太長,所以沒有時間詳述。我們也會再補資料,沒有問題。
.
關注 T 細胞,除了有效性之外,也有安全性的考量。因為全世界對新興病毒並不了解,去年三月, #CEPI(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就跟世界上監測疫苗安全最重要的組織 Brighton Collaboration(布萊頓合作組織),開始討論疫苗的安全規範,並做出結論:新冠疫苗必須證實「Th1」的免疫偏向。
.
這是從過去許多呼吸道融合病毒所得到的經驗。法規很快因應修正,規定如果可以證實疫苗的 Th1 偏向,就可以用一個動物模型,來進入臨床試驗。我們在#小鼠 實驗證實高端疫苗是 Th1 偏向,在 #倉鼠 也得到相同結果,並且在 #恆河猴 病理解剖肺部的細節,也沒有任何 Th2 的表現──這才是 ADE 最重要的指標。
.
政府規定一項動物實驗,我們做了三項,給自己更多信心。人的部分,有兩種方法看免疫偏向,我們做出了其中一種,另一種則沒有抓到最佳的實驗條件。因此,專家會議才希望我們以另一種方式再做一次。
.
回過頭講,參與制定規範的研究者也曾表示,或許我們真的對 ADE 多慮了:雖然 SARS、RSV(嬰幼兒呼吸道融合病毒)、MERS 都有發生,但新冠病毒還沒有看到。如果真的有問題,應該會更早發生在去活化疫苗,例如印度的 Covaxin 或中國的科興。因為這些疫苗有很多無法中和病毒、但可能黏附的抗體,更可能走向 ADE 的機轉。
.
我個人認為,或許時間久一點,大家就不會再覺得 Th1 是一個議題。
.
.
❓高端疫苗能夠對抗 Delta 變種病毒嗎?如果對應變異株的抗體下降,能否有足夠保護力?
.
在計算抗體濃度方面,我們使用了國際標準血清、國內住院者的血清,以及中研院三種,將他們作為一倍標準化之後,高端都有 1.5 到 2 的抗體量。我們也根據牛津大學六月發表的關聯指標,做了另一種系統的推估,看到高端都落在 80% 到 90% 的保護力之間。
.
這是根據現有科學的推估,我們能做出最佳的預測。
.
前面也提到恆河猴的實驗。數據中,由於抗體表現非常好,從去年八月開始,我們先放置了八個月,待抗體效價掉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後,才開始攻毒。當時,南非株(#Beta)正開始大流行,讓嬌生、AZ、Novavax 的三期都傳出免疫力下降。 #Delta 則還沒出來。
.
美國廠商那邊建議,使用南非株對恆河猴攻毒,因為他們相信使用武漢株一定能通過試驗,事實上我們心中也很掙扎。不過,攻毒後發現效果仍然很好。上呼吸道的保護力還是有下降,但從下呼吸道到肺部,經由免疫染色,是完全找不到病毒。
.
.
❓除了生成中和抗體的「體液免疫」之外,由活化 T 細胞產生的「細胞免疫」也是關鍵。T 細胞反應也可能影響疫苗成敗,為什麼高端沒有相關數據?
.
T 細胞實在有太多太複雜的作用,我們大學修免疫學的時候都曾經很痛苦。所以如果我們忽略 T 細胞的重要性,當然是犯了大忌。
.
可是為什麼我們聚焦在中和抗體?我們可以看一些間接的佐證。
.
以下疫苗,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打過:白喉、A 肝、B 肝、流感、麻疹、肺炎鏈球菌、小兒麻痺、狂犬病、破傷風、水痘……,這些都是歷史上,疫苗如果可以達到中和抗體濃度,就不用做三期試驗。
.
它們都建立了「保護力關聯指標」(CoP)。我們所核可使用保護力關聯指標的疫苗當中,只有兩個是透過 T 細胞免疫──一個是卡介苗,一個是帶狀皰疹。
.
因此,T細胞當然有其角色,但如果它的角色強大到可以主導最後的結果,以至於我們可以忽略中和抗體的話,那我們應該會看到中和抗體和保護力的相關性是亂七八糟的,沒辦法連起來。我們將無法看到,來自這麼多不同技術平台的疫苗連在一起。
.
.
❓中和抗體真的可以「免疫橋接」到保護力嗎?國際仍然沒有訂出免疫橋接的標準,台灣成為第一個用此方法通過 EUA 的國家?
.
其實 2009 年,美國 FDA 在非洲 #馬利 開過一個會,討論怎麼樣加速核可疫苗。他們認為,只要找到一個替代指標,可以「合理、可能地」(reasonably likely)預測臨床效果,就可以上市後,再用其他方式來驗證。
.
到 2013 年,#WHO 開了另一個會討論同樣議題。他們就引用了 2009 年的這些意見,放到手冊裡面,然後做成評論:「顯示美國 FDA 在特殊情況下有彈性地判斷如何定義替代指標」。
.
大家覺得只要求「合理、可能地」太鬆散嗎?美國 FDA 在去年十月、今年二月、今年五月改版了三次如何取得 EUA 的企業指引,也同樣引用下去,這已經是「合理、可能地」這個詞出現第三次了。我們剛剛對高端的那些討論,大概已經可以「非常合理可能地」推估關聯性。
.
事實上,接受美國政府資助的疫苗開發,確實需要交出數據,來進行關聯性指標的研究。我也從開頭就一直追蹤此事。據我們所知,美國國衛院可能已經把數據收集得差不多,但你可以想像,如果發表後,可能會讓後進者很快速地核可,影響藥廠的全球布局與商業利益。恐怕就會慢一點。
.
最後時間,我想跳開科學想講一個事情:「全球第一個」本質就不好嗎?
.
我們台灣是全世界第一個新生兒預防接種要打 B 型肝炎疫苗的。我問過那些前輩,當時在執行的時候多少人質疑他們:「美國都還沒開始!WHO 都還沒開始!你台灣憑什麼開始?」當時國際沒有數據,但這是我們的國病,要開始當然是從台灣。
.
如果那時候沒有一群人,去突破這樣的困境、當全世界第一個,那今天很多觀眾朋友,可能就是 B 肝帶原者、可能肝癌末期、可能肝衰竭。是這個政策,讓我們免受這些苦難。
.
我要回來問一個問題:如果國人相信國內專家的程度,可以讓專家經過討論、經過科學合理的推估,而做出決策,卻只因為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個」就不行,代表這邏輯是不是有點民族自信心缺乏的問題?
.
如果一定要美國開始做你才能做──我告訴你,美國人到現在都還在討論要不要戴口罩耶,將近 30% 的人不想打疫苗,還有州議員去告政府。很多事情,台灣當然可以當第一個。
.
整理|汪彥成、郭凡傑
設計|蔡欣佩
肝癌末期痛苦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從零重生:抗癌鬥士的蛻變之旅,免疫療法抗癌新曙光」新書介紹
專訪:潘怡伶(作者)
許琬柔(台灣癌症基金會企劃)
內容簡介:
面對命運給予的磨難,在痛苦中蛻變成長,從零開始,蛻變重生。
每一次的苦痛都是蛻變,
每一次的蛻變都是成長。
在命運給予的任務下,這些鬥士想起了自己生命最初的樣貌,並憶起誕生剎那就明白的生命意義。
★罹癌,讓我變得堅強、更懂得感恩。—─洪翊玲 / 胃癌
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到整個腹腔,一天之內被六位醫生宣判剩下半年不到的生命,經歷多位醫生對瀰漫型胃癌的消極態度,她該如何在只有百分之四的存活率中展現奇蹟?
★這段經歷,使我學會與自己相處,成為更好的人。──潘怡伶 / 乳癌
才剛適應新婚人妻的身份,一夕之間被強制加上了癌症患者的新身份,甚至被剝奪了當人母的權利。面對癌症的未知與恐懼,怡伶該如何調適自己,重燃希望?
★罹癌是老天爺的任務,活出不一樣的自己。──翁崇益 / 鼻咽癌
生日這天得到的生日禮物竟然是「癌症末期」,經過多次的治療發現癌細胞仍不停轉移,甚至被醫生宣告痊癒的機率不到百分之十,他如何擺脫死神的通緝,迎向新的人生?
★免疫治療時代來臨
認識免疫療法:免疫系統在身體內的角色
治療新希望: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免疫治療臨床應用:黑色素瘤、肺癌、胃癌、肝癌、泌尿道腫瘤
免疫治療Q&A:副作用、效果、免疫力的預防與提升
本書特色:
當你遇到突如其來的困境,你會絕望放棄,還是破繭重生,擁抱新生命?
十位抗癌勇士積極正向面對疾病,展現蛻變後的自己。
十位抗癌鬥士的宣言
★放下不安與擔心的包袱,新的世界就在等著你!──賴壽香
★生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葉明祥
★唯有喜樂的心,才是抗癌成功的關鍵!──洪翊玲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是活出精彩。──康琬琪
★累的時候,可以抱怨、哭泣,但千萬不可以放棄!──陳佩蓉
★面對癌症,妳永遠不是自己一個人!──潘怡伶
★生命可貴,懂得愛自己,步調變慢,把握當下。──林彥伶
★癌細胞教我的事,每天都要說我愛你!──伍釗宏
★將痛苦的「毒」,轉變為歡喜之「藥」的能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張慶彬
★永不放棄的百分之一,相信就會有奇蹟!──翁崇益
編者簡介: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1997年12月成立,以「熱愛生命,攜手抗癌」為口號,致力於宣傳「癌症不是絕症」、「癌症可以預防」之觀念,落實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促進國人健康品質、提升癌症治療水準、增進國際癌症防治經驗之交流、推動癌友關懷與服務、以及維護癌友權益而努力。
多年來基金會推動簡而易行的飲食防癌運動,從「天天5蔬果」到「蔬果彩虹579」,更於2012年推動「全民練5功」整合性癌症預防觀念,鼓勵民眾力行「蔬果彩虹579」、「規律運動」、「定期篩檢」、「體重控制」、「遠離菸害」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以降低罹癌風險。自2007年陸續於北、高兩地成立「癌友關懷教育中心,提供癌友及家屬專業諮詢服務,協助癌友重新適應生活、提升生活品質,降低再發機率。
台灣癌症基金會透過最貼近民眾的方式,從癌症預防宣導到落實癌友服務,希望帶領國人遠離癌症的威脅及恐懼。
肝癌末期痛苦 在 蔡頭驚傳罹肝癌末期!右肩痛.口臭恐怕你的肝遭殃了?張洪量 ... 的推薦與評價
蔡頭驚傳罹 肝癌末期 !右肩痛.口臭恐怕你的肝遭殃了?張洪量妻活體換肝重生!肝衰竭危及性命觀察2紅1黃!健康2.0 20220102 (完整版). ... <看更多>
肝癌末期痛苦 在 江坤俊醫師- 今天一大早去病房看一位病人他50多歲是一位肝癌 ...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一大早去病房看一位病人他50多歲是一位肝癌末期病患他從昨天開始就一直吐血...... 他第一次被發現有肝癌是因為肚子痛到急診那時電腦斷層發現肝 ... ... <看更多>
肝癌末期痛苦 在 [請問] 肝癌末期的照護? - 看板dog 的推薦與評價
狗狗已經十歲了,從三月發現肝腫瘤
(當時在台大就診,因為肝葉都長滿了腫瘤加上狗狗有心臟問題
醫生不建議開刀,只建議安寧照護)
這段時間都是靠服藥+營養品維持
這一陣子,狗狗的病情越來越惡化
已經無法進食、喝水、服藥 (不斷地嘔吐)
下肢無力爬起
眼睛有大量的分泌物
不斷拉黑便
排尿困難
原本已約好下周要帶狗狗到中興腫瘤科就診,但是怕狗狗撐不到那時
(狗狗在雲林回台大太累太遠,選擇就近的中興掛腫瘤科但是排很久>_<)
中興的醫生建議短期內先至附近動物醫院處理狗狗的症狀
而附近動物醫院的醫生評估,狗狗已經沒辦法了 (建議可以考慮安樂死)
也說再帶去大醫院就診幫助也不大,徒增狗狗的勞累而已
看著狗狗越來越消瘦,滴水不喝,連爬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愛乾淨的他,現在無法起身排便
常常黑便會沾回自己的身體在那裏掙扎 (有鋪尿布墊)
真的很難過
醫生說再撐也不超過一兩周
現在狗狗靠點滴維生
(每天去向附近動物醫院拿藥劑與輸液在家幫他打,不想狗狗孤獨躺在動物醫院等著)
我想請問,在這個最後的時間
一
除了陪伴他,幫他打點滴,幫他把身體弄乾淨(常嘔吐、拉肚子)
撫摸他跟他說話,還有放念佛機給他聽外
我還能做些什麼讓他更舒服呢?
二
肝癌末期的狗狗,最後會有哪些異狀,可以先告訴我讓我有心理準備
我很不希望他最後走時很痛苦 (如果這樣我會考慮安樂死)
其實現在看他這樣,癱軟地倒下喘著,不斷地嘔吐腹瀉,真的很心痛
三
如果狗狗真的能撐到下周五,我是否該帶他到中興就診 (來回路程近三四小時)
還是讓他在家裡舒服的選擇離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211.1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