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引起風騷的台產(2832)防疫保單,保費 500 元若不幸確診或隔離立刻理賠 5 ~ 10 萬元,到 7/14 為止核保 400.5 萬件,總保費收入約 19.3 億元,創下產險業最熱賣保單紀錄,保險業的朋友都說送件超多,審核程序都塞車了
但 5 月中旬之後,確診與隔離的人數增加,使台產(2832)理賠金額 10.54 億元,已經快變成虧損保單,當時股價從 20 元漲到 23 元,然後很快的又回復到平常的水準了
“產險業者說,台產這張保單附加費用率(支付佣金、保險公司管理費)是四成,換言之,理賠是簽單保費的六成,若以7月中旬,台產防疫保單 19.13 億元保費收入的六成約 11.47 億元,以每件賠 10 萬元估算,理賠若超過 1.14 萬件,恐怕就有可能變虧損保單。”
#最近的疫苗險也好火熱
防疫險核保中理賠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防疫在家就是有很多事可以做,周末在家追了一整季的指定倖存者、讀了幾本書,跟大家分享好書心得外,專欄也跟大家即時的分析盤勢、板塊變化與策略討論。
不過今天是陣亡將士紀念,晚上美股是沒有開盤的。新的一集Podcast除了美股本周觀察重點外,趁這個時間再來推坑大家一本重磅好書《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是《快思慢想》的作者丹尼爾·康納曼與其他知名的學者教授共同撰寫的新書,應該又是一本經典暢銷好書。
在過去一段很長時間行為經濟學的崛起,讓我們理解偏誤在決策中所扮演的角色,該如何發現、調整與提升決策品質後,丹尼爾表示更多時間圍繞在我們周圍的"雜訊"或許更為重要。因為只要有判斷,就會有「雜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雜訊比你以為的還要多。
康納曼舉出保險公司的例子,當他們要計算保費時,保險公司是由核保人員負責為潛在客戶訂定保費,而理賠人員則必須判斷理賠金額。照理說會有一個標準流程提供他們去評估並做出一致性的決策,但是實際情況卻是相反,甚至導致保險公司損失慘重。
我認為這在金融業放貸應該也是有同樣情況,放貸金額太高怕違約呆帳,太低條件比不過其他對手,就連一毛都賺不到,所以AI放貸平台維什麼持續發展與崛起,提供客觀且效率的好處而有大量的需求。
又像是不同法官對同一個案件卻有截然不同的判決、不同醫師對同一個病人的診斷有很大的差異、不同面試官對於是否錄取求職者意見大不相同,同一個員工的績效考核有不同的結果,甚至就連同一個法官、醫師與面試官在不同的時間也會做出不同的判斷。
這就是雜訊的影響,但我們卻難以察覺或辨識問題核心。這是因為偏誤是平均誤差的呈現,但是雜訊卻是誤差的變異,兩者之間互有相關,我們思考它們的方式卻極為不同。
當某個論點有正確答案時,偏誤是平均誤差,雜訊則是這個誤差的變量。如果只是偏誤產生了錯誤的決策是可以導正的,但是當事物含有主觀的成分在,則會受到偏誤與雜訊雙重影響,而這個世界上多數的事物都是含有主觀評量的(很難有完全客觀的標準),包括醫學、商業、保險或是投資。
該如何面對偏誤與雜訊,這本好書的重點和我讀了以後對投資的思考都在這集Podcast跟大家分享,用講的應該會比較口語啦!
連結放留言
防疫險核保中理賠 在 財經新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隨著疫情加劇,幾乎每天都有臺產防疫保單的保戶向臺產申請理賠。
你是其中一個嗎?來看看什麼情況下,臺產不會理賠。
防疫險核保中理賠 在 防疫保單之亂! 保險局長:核保了就要理賠|TVBS新聞-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防疫 保單之亂,金管會保險局長親上火線說明,強調 防疫險 沒有"複保險"或"重複投保"的問題,只要 核保 ,保險公司就要依約 理賠 ! 不過也特別提醒保戶, ... ... <看更多>
防疫險核保中理賠 在 金管會- 無論是否重複投保已核保就要理賠 0+7保戶自選3+4 ... 的推薦與評價
無論是否重複投保已核保就要理賠☔ 0+7保戶自選3+4 防疫險也要理賠今天起,確診者的同住者只要打滿三劑疫苗,即以七天自主防疫取代隔離。但打滿三劑的民眾仍然可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