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H&M,有不少我看過且大力推薦的作品喔。
首先就一定要推薦─走向共和!
這是我心目中的神劇,我甚至會說,我自己最初創作清末民初的歷史作品,很大一部分借鏡本電視劇。
歷史課本或是比較初階簡單的歷史著作(像是什麼偉人傳之類的),描寫歷史人物都非常的單面向。例如:慈禧就是奢華守舊、康有為就是銳意變法、孫文就是革命英雄、袁世凱就是野心滿溢......
但我跟XXY都不只一次說過,歷史是有很多面向,而人更是如此(畢竟歷史的核心其實就是人呀)。
孫文的確銳意革命,但不代表他有好的方法以及施政才能。
袁世凱的確野心滿溢,但他的崛起之路,非但會視今天很多人會稱讚的狼性,他在過程中著實辦了不少實事以及展現他強大的智慧手腕(尤其相比上面那位孫文,那更是完全的輾壓)。
慈禧,我不只一次說她大部分時間並不守舊,或是說,即便她有守舊的皇權思想,可是如果以維穩來看,葉赫那拉老太太也真的幹的不錯,起碼她在世的一日,大清都沒有倒下(當然不是說她沒有錯,事實上電視劇中就有展現他犯下的滔天大錯─義和團,但那非慈禧迷信,而是充滿著濃厚且複雜的政治鬥爭)。
這部電視劇還重現了當時的時代氛圍,我就講一點:這部戲大部分稱呼人,都是稱「字」。在古代,連名帶姓叫人,除非你是上司或是長輩,面對平輩,都只能稱呼「字」或是「號」,所以這部電視劇其實在重現時代場景時,也是在考驗觀眾的歷史知識。
比如有一段,袁世凱建立小站新軍,裡面一堆袁世凱將官,什麼:菊人、芝泉、華甫......我最初看的是一愣一愣的,這都是些什麼人物?結果當他們自報姓名: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挖靠!如果是對民國史有點研究的人,豈會不知道這幾位大人物?又怎能不提這幾位大人物?
總之,這是一部超級強大且優質的電視劇(從它被對岸央視禁播,就知道它到底有多優質了),絕對絕對絕對推薦給大家!
講到一戰,它的影視資源相對二戰來說,簡直稀少的太多。(不過也沒差,現在在高中新版本教科書中,二戰篇幅只占半頁,一戰還稍微多一點,大概是一頁多一些。)
幸好前一陣子出現了「1917」,可以讓學生清楚了解到壕溝戰以及當時西線戰場中的衝突(順帶一提,播放效果超好),但如果要更紀實,我非常推薦「他們不再老去」。
這是結合歷史紀錄影像,主要以英國角度去描述一戰的進程概況。我覺得它珍貴的地方,就在於真實的影像素材,以及很多時候出現處於前面但處於休息狀態下的士兵。我們可以看到士兵顯露的疲憊,還有骯髒的環境(你能想像蒼蠅不只滿天飛,甚至還爬行在你的眼皮上嗎),而在隨時會掛點的不確定中,士兵友仍要苦中作樂,這才能勉強的熬過現況。
這是一部我看了很有感觸的作品,也是我會想放給學生看的作品,對於一戰想要認識更深,而且是追求史實的朋友,是絕對不能錯過的作品。
電流大戰,這部片我有看過ㄟ。甚至我一位做機械維修的工程師朋友也看過,不過他感到有些失望,因為他期待有更多特斯拉的場景,但本片比較多聚焦在愛迪生,還有西屋電器創始人,也就是品用特斯拉開展交流電系統的威斯汀豪斯(其實如果照英文名字─ Westinghouse做直譯,這位老兄就叫西屋,所以他的公司叫西屋電氣,不過如果我真的稱呼他叫西屋......484感覺挺奇怪的)。
我知道很多人會以愛迪生當作勵志故事典型,我也知道有不少人狂黑愛迪生,那我可以說,無論你是愛迪生粉,還是愛迪生黑,這部片都有角度可以滿足你。
而愛迪生除了燈泡,其實他也是電影的發明人之一,但諷刺的是,愛迪生這一聲最喜歡就是申請專利權,然後仗著專利權去打壓迫害其他後起之秀,這樣他就更能賺取利潤。殊不知,就是因為他的強大打壓,讓眾多電影相關人士離開本來產業重鎮的東岸,而跑到相對開展自由的西案發展電影產業,這就是日後好萊塢的誕生背景,而東岸電影產業卻在愛迪生的壓制下走向衰弱(事實上,愛迪生醫生都在促進新產業誕生,卻又再發展期成為蠻橫的壓制者,以至於產業在衰弱同時,卻又無意之間迸發出他料想不到的新生機,這當中的曲折,大家去看電影會有相當的體會喔)。
最後,奧運期間,搭配一部描述那歲主辦下的柏林奧運往事,我想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我就準備去看XXY的推薦影單了)。
大家對於本周的電影以及歷史事件有何想法呢?除了在本篇留言,也希望大家多多觀看轉發分享H&M的相關影片,我想對於喜歡電影或是喜歡歷史的人,絕對會是一種享受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中二 英文 教科書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暗黑財經:篤數的藝術
以前上中等宏觀經濟學時,必定教到失業這一課,具體講過什麼我大多忘了,宏觀經濟的工具模型很機械式,通常都是把玩菲利普斯曲線之類的東西吧。唯獨有一堂,在我正要跟周公見面下棋之際,老師用流利英文講了一句說話,大致內容如下:「學這些模型無乜用,最重要係個定義,好像英國咁成日改變失業率定義,每一次改變定義後結果都低於預期的,解決了政治問題」入夢之際我記住了這句說話,然後帶住了這句話見周公。
後來我無認真查證到英國是否真的經常改變失業率定義,也不知道改變定義會否迎合到市場預期,但這一句話很有insight。把玩數據是很無意義的東西,學點邪門野,累積點街頭智慧好像還比較容易安身立命。
經歷了社會運動和武漢肺炎,數據一定是超難看,以現在政府的行動力和統治力,那是解決不了燃眉之急。既然如此,那就篤篤數自欺欺人吧。篤數有幾種方法,最簡單的當然是修改定義,其次就是改紀錄、統計和樣本處理的方法學。篤數是不是騙人呢,那當然是啊,但是現在政府已毫無道德可言,也無任何誠信,其犯之罪罊竹難書,相比之下這些奇技淫巧完全不入流。既然都撕破了面,那就不如放下道德考慮,講效益吧,在KPI當道的管治方針下,這是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令經濟數據變得不那麼難看。
篤數都有實際效果,盧卡斯批判把預期變成了模型的一部分,社會科學也講自我實現預言。廁紙價格被搶高是因為錯誤預期,誰說期望管理不是一種學問?控制預期,是解決了很多已發生和未發生問題的方法。
又以失業為例,現在流行講斜桿青年,即是無正職的人,以前失業的定義只怕未必趕上現在社會結構之新變化。像我這類slash,不知道算不算政府定義下的失業,但至少我是教科書定義下的失業人士。很多人教琴、補習、創業和上網賣東西都有一份比傳統正職更好的收入,但可能也是傳統定義下的失業,視乎合約結構。我比較擔心的是,將會有人畢業,甚至已有人揚言不會聘請中大學生。用現金或其他方式鼓勵畢業生讀上去,也是一種減少失業的方法吧?
篤數的麻煩在於要隱秘地做,做完放入appendix博人睇唔到。雖然我大口說了出來,但也沒差。良心上我過意得去,因為我又無收政府人工,既不是公僕,也不是被選票支持的代議士,那我為什麼要幫政府?賺賺稿費就好了。何況做人切忌中二病,我又不是大作家,怕什麼人知,而且資訊是公開,但抽絲剝繭解讀數據是有成本的。
中二 英文 教科書 在 決戰中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所謂深層次矛盾,其實好簡單
https://www.facebook.com/vanishedarchives/posts/1563632447060243
【「六七暴動」遺害至今 程翔】
議會內外的左派社團及政治人物常令人瞠目結舌 - 殺無赦,假學歷,吹水唔抺嘴,今天打倒昨天臉不紅聲不改。他們的行為和心態緣何如此?時事評論人程翔的文章值得細讀。
文章是去年初發表,只是這一年變化甚大。大陸初中二下學期教科書對文革定義改變了,1981年於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被定性為「錯誤」的文革修訂為「艱難的探索」,意味著更大的變化就在轉角。
(全文閱讀)
「六七暴動」,遺害至今 程翔 20170122 星期日明報
http://news.mingpao.com/…/art…/20170122/s00005/1485021872212
/在這15年間,香港的「左派」形成一種十分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一直持續到今天,並且影響着今天的政治生態,其特點如下:
一,「唯我最愛國」、「唯我最革命」的心態十分嚴重。由於「愛國」、「反帝」是他們在「挾着尾巴做人」的日子裏唯一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他們在「兩邊不是人」的日子裏相濡以沫的信念基礎,所以這種自詡「愛國」的心態令他們千方百計要壟斷對「愛國」的解釋權(什麼叫「愛國」)和定義權(誰愛國誰不愛國)。形成他們動不動就質疑人家是否「愛國」,一切以是否符合他們的「愛國」標準來劃分敵、友、我。問題是,他們的愛國標準,是非常狹窄的,這一點詳下。
二,「階級鬥爭覺悟」很高,「對敵鬥爭立場」很堅定,所以,他們的「鬥爭」神經線始終繃得很緊,這種「立足於鬥」的特點是今日很多「左派」人士普遍存在的性格特點,尋找鬥爭對象則成為他們存在的最大價值。
三,「排他性」很強:對內則排斥非我族類的政治人物,對外則形成狹隘的民族主義。由於他們長期處於社會邊緣,環境迫使他們一方面孤芳自賞(這是「唯我獨愛國」的結果),另一方面疑神疑鬼(這是「鬥爭」意識過高的結果),形成他們只認同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內的人物,對小圈子外的人持有猜疑、防範、排斥的心態。
四,文化水平偏低,外語能力薄弱,現代知識匱乏,欠缺國際視野。香港「左派」由於受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接受了毛澤東「知識愈多愈反動」的錯誤觀點,在香港掀起「抵制奴化教育」運動,所以普遍不重視文化,對英文更是鄙視。由於仇恨西方世界,使他們不願意接受現代知識,所以都不具備國際視野。
五,獨立思考能力欠奉,「盲目服從上級」變成他們習慣性的思想和行為模式。由於中共強調「五個統一」(即「統一認識,統一政策,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行動」),使到整個「左派」群體最要命的地方是無法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只知道盲目服從上級而不論其對錯。
香港左派社群呈現這些「性格缺陷」(character flaw),也許他們自己也不自知,非左派人士更無從了解。筆者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加入《文匯報》,從「非左派」的大社會進入「左派」這個小社會,頓覺極大的反差,正是這些強烈的反差,令我很早就思考將來一旦他們掌權會對這個社會帶來一些什麼消極的影響。/
#六七暴動遺害至今
#凡事陰謀論上綱上線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反英抗暴
#程翔
#消失的檔案
預告片: goo.gl/4f42Zz
消失的檔案網頁﹕vanishedarchive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