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後患無窮,你必須斬草又除根*
一位40歲出頭的男性病人來找我,他說自己雖然有 #胃食道逆流,但症狀都很輕微,在別家醫院做 #健康檢查 時,那邊的醫師告訴他有 #巴瑞特食道「這是很嚴重的癌前病變!」
於是,他特地排隊加掛到我門診,想要詢問第2意見。他問我的第一句話是「我都沒有不舒服的症狀耶,為什麼一診斷就那麼嚴重?」...
由於健檢沒有做切片,我又重新替他做一次胃鏡,除了對病變處切片外,同步做了醋酸染色,讓病變處變得更容易觀察。他的切片檢體經病理檢驗證實是巴瑞特食道,雖然沒有分化不良,但長度將近7公分。為了避免後患,他決定做手術治療。...
※
巴瑞特食道是一種不可逆、無法自癒的癌前病變,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控制,之後很可能會演變成 #食道腺癌。
在目前的巴瑞特食道病變的治療建議,包括:
☑️ 個人習慣調整
☑️ 藥物治療與定期追蹤
☑️ 侵入性(手術)治療
原則上,除非癌變風險高,否則多半建議優先調整個人習慣搭配藥物治療。
▍哪些情形最好動手術、以免夜長夢多?
高度分化不良或長度超過3公分的病變建議考慮手術治療。未符合上述情況,但不想承受任何癌化風險與定期追蹤、照胃鏡的困擾,也可以透過手術與癌症風險「切八段」。
▍內視鏡手術vs外科手術,哪個效果好?
二者都能達到完全清除巴瑞特食道病變細胞的效果。內視鏡治療復發率雖然略為高出傳統外科切除手術,但在併發症與死亡等風險上,都明顯降低許多。
▍巴瑞特食道4種內視鏡手術
1️⃣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EMR
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操作容易,但無法一次性切除到位,需要做分次式切除(piecemeal resection),也就是一口一口切掉病變處,手術時間較長。適用於範圍小於2公分的黏膜層病變,其完整切除率約95%。
2️⃣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ESD
適用於2公分以上或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無法治療的個案。此術可以完整剝離病灶,並將整個檢體送驗,藉由檢體邊緣有無殘留病變細胞來判斷是否「根除」或評估後續追加治療的必要性。
3️⃣ #內視鏡氬氣電漿凝固術 #APC
早期治療巴瑞特食道時所使用的燒灼術,由於不需要直接接觸就能對病灶燒灼,相對降低組織沾黏的風險。不過,因為燒灼深度淺、難以有效控制燒灼深度,導致無法均勻且完整的消融病灶。
4️⃣ #內視鏡射頻燒灼術 #RFA
最新型電燒技術,可進行均勻消融,精準控制燒灼深度。由於治療效果佳,術後食道狹窄或穿孔等比例皆低,被公認為目前治療巴瑞特食道、避免食道癌產生最主要的手術方式。
#了解更多傳送門
✔部落格 https://reurl.cc/NrXKxx
✔方格子 https://reurl.cc/ZGQLlQ
#吳文傑醫師 #肝膽腸胃科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中山醫 物治 考 照 率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胃食道逆流與癌症最近的距離:巴瑞特食道*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我每天提醒自己一百遍,我的生活,不管內在或是外在,都是以他人(包括活著的和逝去的)的勞動為基礎,所以我必須盡力奉獻自己,希望能以同等的貢獻,來回報未來,是從他們那裏所得到的。
胃食道逆流真的是小病嗎? 長期不管它就算有癌前病變也不用怕? 巴瑞特食道很少變成食道癌? 這些都是我在門診常被問到的問題, 最後一個食道癌的問題更是我最近有非常深刻的體驗·.
這個月才剛有一位高雄來的病患,這位病患因為在原本的醫學中心治療胃食道逆流,包括定期做胃鏡以及拿藥,但病情總是時好時壞,因此才北上員林找我諮詢第二意見,後來因為他肯定我的治療成果,所以採取高雄員林兩邊腸胃科共同照顧,上週他來門診眉頭深鎖告訴我:吳醫師,這次不太好了,我上周才剛出院,這時我心一驚,心想不會是得癌了?大腸癌還是胃癌等等? 他說:月初在高雄接受定期胃鏡,結果發現在食道靠近賁門長出了食道癌.我看了他帶來的報告,是食道腺癌,而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長期胃食道逆流造成巴瑞特食道病變後的結果.我趕快調出他之前半年前在高雄醫學中心做的胃鏡,對照癌症的地方發現當初只有薄薄的一層表皮與其他顏色不同,合理判斷是巴瑞特食道,當時也沒有什麼發炎,不到一年已經癌變產生潰爛,該醫院請他接受外科手術,病人不想要,我也為他轉介至高雄為創手術專家那裏評估,希望他治療一切平安順利.巴瑞特食道真的很少變癌?答案是肯定的,但癌變的機會絕不是零,至少這位患者就是百分之百得到了.醫師與病患都不應該掉以輕心,好好對抗食道癌惡魔.
#胃食道逆流致癌4部曲第3階段
#百分之4胃食道逆流患者會有巴瑞特食道
你的一小步,可以拉開與癌症之間的一大步
▍什麼是巴瑞特食道病變?
巴瑞特食道是食道癌的癌前病變。
這是食道長期受到胃酸刺激、反覆發炎,
以致黏膜上皮細胞出現病變的症狀。
#巴瑞特食道病變罹癌風險高出40倍
BUT #有癌前病變不是百分百會得癌症
雖然巴瑞特食道不可逆且無法自癒,
但及早處置,仍可有效避免食道腺癌的發生。
▍吃藥控制好,還是做手術保險?
#無分化不良:藥物治療+定期追蹤
藥物治療搭配每一至三年做胃鏡追蹤
不過,吃藥只能預防惡化,病兆不會消失。
#有分化不良:優先考慮手術治療
高度分化不良建議進行手術(熱射頻燒灼術)。
低度分化不良藥物治療加追蹤,通常能有效控制,
若不想承受癌化風險,可評估手術治療。
▍與食道癌劃清界線:#熱射頻燒灼術 #RFA
熱射頻燒灼術(RFA)以有麻醉的無痛胃鏡施行,
利用電燒導管把淺層食道病變細胞燒灼掉,
並將燒灼後的壞死上皮刮除,讓表皮黏膜重生。
由於熱射頻燒灼術成功率與安全性皆高,
且併發症低、手術與修復時間都短,
是多數巴瑞特患者可以接受的治療方式。
+最新消息+
經醫學會極力向健保局爭取下,
於2020年6月份起,只要符合健保規定,
健保不僅給付熱射頻燒灼術手術費用,
連原本需要自費的電燒導管都能給付了,
替患者省下原本自費動輒7~14萬元的費用。
此德政要特別感謝我相當敬愛的前輩,也是義大醫院消化科內視鏡主任 #王文王侖 醫師 與各方先進持續努力奔走。
健保規定需要事先審查,合格才可以使用
*適合的患者包括
1)扁平的早期食道鱗狀上皮癌前病變
2)巴瑞特食道合併分化不良
3)巴瑞特食道病變長度大於三公分
*一個人只能用一次,若要再次使用,必須要半年後確定病兆仍嚴重符合之前的標準才行,也是需要事前審查的,醫師要附很多資料才行。
#想知道更多請看部落格文章
https://tphhealthcare.blogspot.com/2020/05/blog-post_31.html
請多多支持我的處女作喔
來自處女座的龜毛醫師醫師著作
◎更多內容,請見《跨科會診‧終結胃食道逆流》
博客來 https://reurl.cc/9ERljx
誠品 https://reurl.cc/GkW3ov
金石堂 https://reurl.cc/M7qlbK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reurl.cc/RdxZjZ
#跨科會診 #終結胃食道逆流
#巴瑞特食道 #胃食道逆流 #食道癌 #癌前病變
#台北中山醫院 #彰化員生醫院 #胃食道逆流中心
中山醫 物治 考 照 率 在 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打嗝100次就會死」????
打嗝打不停,小心潛藏致命危機
https://tphhealthcare.blogspot.com/2020/05/100.html (有圖有真相)
卡通《櫻桃小丸子》某一集,敘述小丸子爺爺友藏因為一直打嗝備感恐懼,因為他聽過「如果打到100下就會死掉」的都市傳說。
在《蠟筆小新》裡也有類似橋段,事主是小新向日葵班同學正男。由於正男打嗝打不停,每個人把聽過的偏方全用上了,卻始止不住。最後正男打了第101次嗝,但沒有死掉。
「打嗝100次就會死」說法是誇張了點。不過,要是打嗝打不停千萬不能大意,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你的身體恐怕潛藏致命疾病。
-
案例一
某天一位年輕男性朋友打電話給我,他說他這幾天一直打嗝,好了一陣子,一不小心誘發,又一直打嗝,實在很困惱。電話裡我問了他其他生理狀況,他既沒有吃不下、想吐的問題,也沒失眠的問題。
我先提供幾個非藥物治療的方式給他參考,告訴他如果止不住,打嗝反覆發作,還是得來醫院一趟,我會幫他安排抽血跟胃鏡檢查。後來,他是用食指壓舌根催吐的方法,不到一分鐘打嗝就止住了。
案例二
多年前,遇過一位中年男性病患,他曾經因胃食道逆流就診,治療後狀況得到控制。有天,他突然跑來門診,說打嗝持續一周之久,去診所看兩次都沒改善,連睡覺都會被影響。於是,我幫他安排隔天做胃鏡和腹部超音波檢查,並開止嗝藥讓他回家吃,緩解不適。
沒想到半夜我就接到醫院急診室通知,說這位病患因吐血急診,而且有腎臟衰竭尿毒情形,需要洗腎。我趕緊趕去幫他做了緊急胃鏡,才知道他吐血原因是頻繁打嗝引發嚴重的胃食道逆流,導致食道潰瘍出血,由於患者本身腎功能不佳,凝血特差,所以才會血流不止。
我先用胃鏡幫他止血,腎臟科也為他安排住院緊急洗腎,後來順利出院了。根據腎臟科醫師調查發現,病人他很可能是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或健康食品,導致腎臟急性衰竭引發尿毒。
-
▍為什麼人會打嗝?
打嗝可以適度紓解胃部壓力,是一種不自主的反射動作,也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其成因相當複雜,目前多半推測是橫膈膜神經與迷走神經受中樞神經影響而造成。
至於,打嗝會有聲音是由於橫膈膜收縮時,胃內氣體(或食物)受擠壓而往上衝,為避免氣體(或食物)不小心跑到氣管,進到肺部,聲帶會自然閉合。打嗝時,感到呼吸不順,也是這個緣故。
▍打嗝與胃食道逆流的關係
打嗝,讓賁門處於開啟狀態。一般人最能感受到賁門的開啟,除了吞嚥,就是打嗝。只是打嗝次數過於頻繁,導致賁門常處開啟狀態,還是會導致胃食道逆流發生或加重症狀。不過,若本身賁門的緊閉度、肌力、功能都正常,只要停止打嗝,症狀就會跟著消失。
▍打嗝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胃疾或脹氣│
打嗝最常是胃疾引起,且多和胃脹有關,這是因為橫膈膜下方的胃脹大,易壓迫並刺激到橫膈膜神經。胃脹原因很多,像吃太多、吃太快、飲用產氣或碳酸飲料,吃飯配話等,都可能讓打嗝發生。
│飲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影視節目裡扮演酒醉的人常有兩頰通紅、連續性打嗝等兩個主要特徵,現實生活中亦是如此。一方面是酒精飲品常含有大量氣體(如啤酒),另一方面是酒精會對神經造成刺激。
│心因性因素或壓力│
根據研究指出,心理壓力亦是打嗝的主因,容易緊張、焦慮、心神不靈、自律神經失調者或身心疾病患者,也是打嗝高危險群。
▍打嗝潛藏的致命危機
打嗝有時是相對致命的疾病造成,像是代謝問題導致的離子不平衡,低鉀、低鈉、低鈣、高血糖等皆會造成肌肉收縮異常。尿毒症病人因尿毒無法透過腎臟排出,累積體內後刺激到神經,與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病變等,都可能透過持續打嗝來表現。
透過文獻報告指出,心肌梗塞或心包膜發炎可能會刺激迷走神經。此外,類固醇藥物、化療藥和無痛檢查使用的麻醉藥等,都可能引發打嗝。其中,部分化療藥物因具毒性,推判可能會刺激神經。麻醉藥引發的打嗝現象機轉仍無定論,但根據統計數據可知以男性、有胃食道逆流者居多。
▍非醫療級的止嗝方法
其實,確實有一些非醫療級的止嗝方式,可以嘗試看看。但如果以下方法都沒有效,還是去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吧!
│催嘔│
這個方式診間臨床也常使用,醫生會用壓舌板壓舌根誘發嘔吐反射,在家裡則可用湯匙或食指指腹按壓舌根。通常三到五分鐘的刺激,打嗝會自然停止。
│大口喝水│
可以在五分鐘內連續且大口喝水(500ml)。目的是使口咽部附近的神經獲得刺激,以抑制打嗝。
│舌尖頂上顎│
這個動作可以降低打嗝的頻率,減緩持續打嗝產生的不適,亦能改善不自覺吞嚥口水,甚至清痰的習慣。
│按壓穴道│
嘗試按壓刺激鳩尾穴(胸骨最下端凹陷處),之前上廣播范瑞杰主持人分享的金手指治胃痛,就是用大拇指輕輕按壓這個穴道。此外,翳風穴(耳根部與耳垂後方的凹陷處)也是中醫常用的穴道。
照片,:膠囊胃鏡檢查新科技(台北中山醫院,膠囊內視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