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故事:【火喉】
「老師,書裏的『三十而立』其實是什麼意思?」
「這句説話其實很有重量。大概就是説,人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應該承擔起某些責任,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有一些作為和成就。」
「那為什麼一定要定在三十歲?不能推遲一點嗎?」
「可能三十歲是人對成熟的定義吧。三十歲之後,我們便不能再像個小孩子般,整天只顧著玩樂了。」
「那如果到了三十歲,我還未想清楚自己想做什麼,大家會不喜歡我嗎?」
「傻妹,怎會呢?」
「老師,世界上的所有人,真的全部都是在三十歲的時候,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嗎?」
某天和小孩子讀著課文,展開了這段對話。未來三十歲的我,真的能肯定自己立了些什麼嗎?在職場學懂幹練,從生活獲得智慧,擁有一份不過不失的工作,覓得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難道這些就是長大的意義麼。
早陣子和朋友聚會,她分享不久前慶生的晚上,回到房間的時候突然很失落。不明所以並追問為何,她説覺得頓時被時光推著長大,歲數長進但卻還是沒有一番建樹。看著身邊的朋友漸漸成家、有的建立事業、有的工作升遷,但自己卻還在尋索人生方向。無形的比較,讓人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所謂沒有成就的年長,讓人惴惴不安。
有時候想,生活猶如料理,煮食過程難以避免一些意料之外。記得有一次在機上上班的時候,趁著收餐盤的時間把飯盒加熱,打算收畢回來便能開始用餐。沒看清焗爐的加熱模式,匆匆地按下扭便離開工作間,回來後滿心期待打開焗爐,天啊我的麵條變成乾巴巴的脆條,配菜已經黑漆漆得吃不下去。在旁的同事突然説:「做人做事,掌握好火喉真係好重要。」人生啊,看清楚選擇的模式,掌握好不慍不火,知易行難。
某天把豆浸發之後,開著中火如常打算把湯煮好。躺到床上打算小歇一會,怎料一躺就是兩個小時。把我叫醒的是滿屋的燒焦味,醒來直衝廚房,看見湯已成糊狀,兩小時多前接近到頂的水全都沒了,氣餒又無奈。家人前來詢問何事,我氣在頭上,氣沖沖地回答為什麼已經聞到焦味,卻沒打算幫忙加水,由得焦味薰天。家人回答,畢竟是你正在煮的湯,我們好像不太應該摻腳攪和。
其實我們都是自己生活課題的首席廚師。有時候走錯了模式,把重視的事物不小心燒糊弄壞。有時候火太猛導致意外,倒希望別人能幫忙撲火,但卻忘記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對你的人生菜式過份參與。
別人不能為我們調節火喉,因為他們永遠不知道我們想煮一道什麼菜,想走一條怎樣的路。正如我們不能因為滿足期許,強行改變自己煮食的口味,逞強在某個歲數必須交岀什麼成績來。煮食啊,最重要的就是享受過程,最後的成果是自己滿意喜歡的就好。人生不就是這樣,燒焦倒掉重來,煲子心靈洗一洗滌,安慰自己沒關係的,又能重新上路。
世上千千萬萬的人,本來就生而不同。為什麼我們追求的「立」要如此一式一樣,為什麼我們只用一個標準去判定每個個體成熟與否。每個人的烹煮速度不盡相同,調味方式可以千萬種變化,但為什麼我們總是用自己對「美味」的準則,妄言判斷別人人生菜式的「好壞良弊」。
生命的功課大概就是且行且學習。請不要強逼自己,為了期望變得成熟穩重,甚至為了他加快步伐,你從來不需要這樣啊。
説不定到了七老八十,你還在好奇地探索興趣,你才剛開始建立喜好,你才開始找到想要繼續熱情生活的目標。這樣的你並沒有「不立」,這樣的你並不失敗,反之沒有因為老去停下腳步腳步的你,依舊瑰麗閃亮。
不急不地掌握步調,用自己的方式持續加温,烹調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味道吧。
Storyteller:Froggy is flying 飛行青蛙
Illustrator:Ꮤing Ꮇak @i.m.w.m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味道故事 #睡前故事 #froggyisflying #旅行青蛙 #WingMak #imwm #EveryoneisStoryteller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https://bit.ly/388NCaD
✨商業合作/廣告洽談,歡迎聯絡:info@story-teller.com.h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人不知而不慍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口氣看了四集《斯卡羅》,雖不慍不火、缺少高潮迭起,可是好看呀。
也不覺得第一集線索混亂,我覺得思路很清明,只是戲劇性弱了一點,每集結尾少一點勾人的劇情。
當然,跟好萊塢或近年訓練有素的韓劇劇情,難以比較,可是閱讀是舒服的;我也沒被各種語言打亂閱讀情緒。
看著《斯卡羅》,倒是突然想起NETFLIX一部電影《古寶》(The Dig),這是改編約翰・普雷斯頓(John Preston)的同名小說,一部講考古、知己和生死的劇情,雖劇中人物和考古事件都是真人真事,但變成電影後,人物年齡有一些修改,也加了虛構人物。
單純當成電影來看,《古寶》劇情並沒有強烈戲劇張力,就只是一群人挖掘一塊地並發現古文明,大家各有意見,即使極度溫和地平舖直敘,卻一點都不無聊,因為有一條隱約細膩的感情線,餘韻不斷。
《斯卡羅》大概少了這條細膩的感情線,以這四集來看,少了一條引誘人入甕的主線,各線路都太平均……勉強說,應該是蝶妹,但蝶妹這一塊描述又太模糊含蓄,導致,觀眾們閱讀情感無法注入,就會回到思考「那年代我們不熟悉的台灣歷史研究」了。
#這也是一個有意思的點
#我們真的對台灣歷史很陌生
畢竟這不是紀錄報導影片,我個人感覺戲劇主線很重要,而且四集了。
#
題外話,也是題內話。
我很愛金庸小說,但我一直不喜歡他早期作品《 書劍江山恩仇錄》,原因是書寫人物線索複雜;他後來的小說就不這麼寫了,完全以主線順序描述,於是其它各種配角人物都活靈活現;封筆前的《鹿鼎記》,根本是在寫歷史小說,加了一個虛構的韋小寶,硬要搞成是真人實事,哈哈哈哈哈。
(這得聽倪匡吐槽了,他說金庸莫名其妙硬堅持韋小寶是真實人物,反正作家年輕時代的堅持,有時很搞笑)
小說文字和影像呈現是不一樣的,某部分仍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是戲劇的魅力,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也同時閱讀了歷史片段,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還是挺好看
#但多少期望後面多一點激烈動作戲
#我渴望看到斯卡羅有多強悍
#這樣的和談協議才有反差
人不知而不慍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那些不珍惜你時間成本的人,
為什麼要一再遷就他們?
實際上,
沒有人會因為你的硬撐而理解你。
永遠忍讓、
永遠不為自己爭取、
永遠打落牙齒和血吞,
那不是好人,是無能。
你越是遷就,別人越是會得寸進尺,
你越是心軟,別人越是肆無忌憚。
不幫助別人,就要背負惡人的名聲嗎?
你是有多不愛自己,
才會相信別人攻擊你時說的話?
真正的善良不是無知地一味付出,
對別人善良之前,要先對自己善良。
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一旦事情超越自己心中定好的那條線,
便及時地克制,
過度的善良只會害人害己。
那些好意思為難你的人,
也不是什麼好人。
如果你一直忍讓下去,
這世界遲早會讓你遍體鱗傷。
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
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
你堅硬無比、立場鮮明,
世界反而會對你溫柔以待。
.
本文摘自《#你並非一無所有》
你還有病及未拆的快遞和未完成的夢想
作者: 萬特特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種寫作風格有些危險,因為措辭強烈,有人會不喜歡。可是,這種風格的好處,是可能激起某些怯懦的人,心底升起慍怒的能量,為自己爭取。
不過,就如同直播所說,如果信任關係不夠,這些話不能輕易對正在痛苦的人說。因為他們很有可能誤解自己被責備,表面上還可能說感謝,心裡則一直想著不如離開這個世界。
祝願您,能意知到過去縱然有種種的後悔,也是那些努力支持我們走到了今天!
.
歡迎參與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人不知而不慍意思 在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最近有新的體會。傳統的翻譯是 的推薦與評價
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我最近有新的體會。傳統的翻譯是,世人不知道我的能力,而我卻不因此而生氣,難道不也是君子的表現嗎?我覺得這種眾生平等、不卑不亢的心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