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老 無效的醫治
文:陳曉蕾
現在心肺復甦術已經變成臨終的儀式,像去殯儀館要鞠躬。
為什麼醫生會不想做心肺復甦術呢?不是因為我們偷懶或者不想做,施行心肺復甦術比起要跟家人談,是更容易的。醫生最終要令家人接受:人是會死亡的。死時最好是安祥地離開,可以與家人一起,那臨終就不應該是醫護人員圍著病人做心肺復甦術。
而且萬一心肺復甦術「成功」了──病人恢復心跳,但腦部已經受損。心臟停頓三分鐘後,基本上腦部已經受損,時間愈長受損愈嚴重,但腦部死亡,心臟也可恢復跳動,這就變成病人繼續生存,但沒有意識,死亡的過程被拖長了。
家人是難開口不做的,心裡會有條刺:也許有得救?一定要試!
如果家人對醫生信心大一點,會比較聽得進去。我自己不會太早跟家人談,因為在「風頭火勢」,大家還是很著急時,很難討論。家人才剛把病人送進來,你就問會否做心肺復甦術?家人不會理解:我來醫院想救命,還未開始就叫我簽名不急救?
如果病人是長期病患,已經一段時間愈來愈差,預計在半年至一年內有機會死亡,那就可以安排時間,讓病人、家人等好好作準備。但有時事情已經到了非不得已,進到醫院時病人已經很危急,那就要和家人談。
醫生討論時要很敏感,知道病人和家人的期望。可以強調紓緩治療,自然死亡的好處,現在我們很怕死亡,死是很大一件事,要不擇手段都要不死。其實最好是可以自然死亡,對大家都好。
另一樣是抗生素。在英國老人院若有病人已是晚期腦化,醫生會給口服抗生素,幾天沒起息,就會停藥,讓病人自然離去。
但在香港,可能就會選用效力更力的打針注入抗生素,有點像明明很弱的人,依然要打仗。前陣子我入醫院要接受注射抗生素,沒想到原來很痛,會刺激血管,晚期病人是否還需要經歷這些?抗生素一般還會導致腹瀉,這對正在使用尿片的病人也是極不舒服的,來不及換片皮膚很易潰爛。
如果家人明白多一點,可能會放手多一點。
。
撮自《好好地老》逢周五刊登
。
人人都會老,但在香港安心老去並不是易事。
記者陳曉蕾透過與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連月訪談結集成書《好好地老》,讓我們了解到醫院的限制,繼而探討社區的支援,再談到個人如何面對年老、面對死亡。醫院本應是個「救命」的地方,但為何長者進醫院後反而健康更差?護理服務如何能夠「以人為本」?
紙本搶購一空
電子書有優惠:shorturl.at/ghFQ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2的網紅Fernando Chiu-hung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希望這是香港人最後的歸宿嗎?】 團體現時就方案發起網上聯署,呼籲市民踴躍參與,由下而上推動政策改變,讓長者走在人生最後的道路上,活得有尊嚴。聯署詳情如下︰ 民間方案網上聯署︰https://goo.gl/16GYdn 8+8方案內容可見於︰https://goo.gl/N3YKmY ____...
「來復易易換式尿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Eda Castle 港媽台灣育兒城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嬌聯商品情報站- 【來復易x momo】全系列滿$2000折$200 的評價
- 關於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來復易尿片與包大人尿片比較後之差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來復易x 楊貴媚活力褲訪談篇 - YouTube 的評價
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教你怎麼快速判別流感重症前兆? 第五集】
。肌肉與泌尿系統篇。
前幾天
有位臉友私訊粉專
我記得
那天很晚了
阿北老人家剛看完門診
早早休息去
沒注意有訊息
剛好
粉專另一位同事小編
看到
「A流又加上茶色尿」
這樣的描述
就請媽媽趕快到急診處理
隔天一大早
我看到嚇一大跳
又再催一次
結果幸好
虛驚一場
只是脫水
為什麼
「A流又加上茶色尿」
是流感重症前兆的關鍵字?
-\-\-\-\-\-\-\-\-\-\-\-\
2000年
日本東京都
八王子兒童醫院
小澤(Ozawa)醫師
在「日本臨床」 (Nippon rinsho)期刊中
分別整理出
A流和B型
攻擊肌肉組織的態樣
一般來說
B流比A流
更會造成肌炎(Myositis)
甚麼叫肌炎?
就是肌肉發炎
它的症狀就是會痛
但是
A流比B流
更易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就嚴重度而言
當然是
橫紋肌溶解症遠勝於肌炎
因為肌炎
頂多小朋友肌肉非常疼痛
走路一跛一跛
一面走一面唉
最多6個星期內
肌炎就會自動慢慢痊癒
然而
橫紋肌溶解症
則是會造成體內
肌肉組織大量破壞崩解
崩解後的肌肉細胞碎片
會造成腎單元的阻塞
而導致尿液無法過濾
最終導致急性腎臟衰竭
若不緊急處理
可是會小命難保
雖說
B流較A流不易引起
橫紋肌溶解症
但是
流感常常不按牌理
出牌
2013年
印度兒科學(Indian Pediatr.)醫學期刊
刊登高雄榮總發表
病例報導
一個15歲
體重才31公斤的
腦性麻痺男孩
住院四天前
他突然發燒
活動力減低
咳嗽和黃痰
經檢查
生命徵象穩定
肺部在下半部聽到呼吸雜音
實驗室調查顯示
快篩結果B流陽性
入院後
給予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
在第3天
胸部X光檢查顯示
右上肺的肺炎斑塊增加
呼吸急促
呈現茶色尿且尿量減少
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
肌肉酵素(CK值)上升了2425倍
肝指數暴增80倍
電解值紊亂
鉀離子上升
表示腎功能急遽惡化
臨床表現和實驗檢查
都指向一個結果
就是
橫紋肌溶解伴隨急性腎衰竭
很可能是
由B流感染引起的
男孩被轉到兒科加護病房
經歷了
氣管插管和呼吸器
血尿和胃腸道出血
腎功能惡化進行血液透析
住院一個月
才從鬼門關拉回來
出院一周後門診
血清CK值
腎和肝功能恢復正常
2012年
「急診醫學期刊」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一位11歲的女生
感染A流後
出現
發高燒
呼吸急促
發紺
嘔吐
焦慮
少尿(Oligouria)
暗褐色(dark brown)尿液
經檢查也是
橫紋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合併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的個案
我舉這兩個病例
通通都是流感
只不過
B流換A流
換湯不換藥
您可以發現
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主訴很少會喊肌痛
一般面對
流感再加上茶色尿
都要特別小心
甚麼叫少尿?
我這有三個方法
教你迅速判斷
算出來比你測量還多
就是少尿(oligouria)
1.
有包尿片的一天少於6塊尿布
就是少尿
2.
嬰兒每天尿尿400-500c.c
幼兒每天尿尿500-600c.c
學齡前每天尿尿600-800c.c
學齡每天尿尿800-1400c.c
3.尿液年齡概算公式
(年齡-1)x100+400
即便
送到醫院檢查
是脫水(尿量減少+尿色變深)
也不要緊
小心謹慎一點
總是錯不了
所以
請記住
當醫師告訴您小朋友
感染是流感的時候
請自動進入以下
重症前兆警戒模式
【肌肉泌尿系統】關鍵症狀
1.少尿
2.暗褐色(茶色)尿液
發現這2點任何一點
務必立馬回診
..........................................................
#流感重症前兆
#陳鉉煒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
#台中小兒科
#台中家庭醫學科
#小兒科
#一般內科
#耳鼻喉科
#家庭醫學科
#預防接種
#幼兒健檢
#成人健檢
#過敏氣喘
#育嬰指導
#小兒皮膚
#低能量鐳射針灸治療
#小兒過敏性鼻炎
#小兒氣喘
#流感疫苗
#兒童醫學
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Eda Castle 港媽台灣育兒城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香港媽媽在台灣的育兒心得 — 【 從出生到周歲(即係一歲)篇 】Part 1 #文長慎入 #Eda育兒心得
今天是農曆中秋節,也是我女兒農曆的一歲生日!對,去年她就是中秋正日出生!(那麼快就一年了,媽媽要感動流淚了😭!我就這樣的失去了一年自由🤣🤣)
我為她取名昇月,寓意The Rising Moon 🌝 一年中最大最圓最光的月亮🌕
[文化差異get ✅]雖然台灣和香港只是一個多小時的飛機距離,但是有一些台灣的生兒育女傳統,對於我這個香港人實在是從來沒有聽過!
一年走過了,我們來總結一下所有🇹🇼有趣的習俗㊗️!!(轉香港人tone)
*******************************************
【 📒媽媽手冊】- 發現懷孕後每個媽媽都會得到的如聖經般神聖的東西
💝喺台灣生仔,第一次產檢之後佢會比一本叫做「媽媽手冊」嘅嘢你!
無錯,呢本手冊係計我小學以來再一次得到嘅一種手冊!
呢本手冊就好似聖經一樣神聖!攞住佢,你可以有好多着數,有啲你講都唔信!
例如你就係行入藥房show 本野出嚟問佢攞媽媽禮,咁就會有啲尿片試用裝啊奶粉試用俾你~
亦都可以網上面申請好多嬰兒用品嘅試用product ~ 唔使錢連運費都慳返送到你屋企!不過通常我填到一半覺得好煩就放棄⋯
攞住手冊仲可以參加好多媽媽教室,有啲係醫院辦嘅,月子中心辦嘅,或者嬰兒產品食品公司辦嘅;由於你用咗兩粒鐘去聽佢哋啲講座,當然有啲係有意義嘅,所以媽媽教室嘅禮物就更加之誇張同激動,通常都係一大袋!
仲可以喺網上面申請月子餐試食,又係送到去你屋企門口,三餸一湯一燉品~
總括而言,覺得台灣生仔方面嘅福利真係唔錯。
最有趣嘅係睇到有啲媽媽以攞到最多嘅着數為懷孕嘅樂事!會喺forum 分享佢哋懷孕十個月裏面免費攞到嘅所有產品!驚都係可以有百幾二百塊尿片,好多奶樽好多奶嘴好多毛巾⋯ 為教育基金慳咗唔少錢!!
*******************************************
【 🏡月子中心】- 產後一個月讓媽媽全面休息的地方,初生寶寶可以二十四小時放在育嬰室讓護理人員照顧(當然他們會鼓勵你親餵)- 通常住一個月,也有人選擇21天(3weeks ), 28天(4weeks)這樣
💝這方面台灣真是福地!!月子中心應該是世上最偉大發明之一!
相對起在外國生孩子後在醫院休息數小時就要回家⋯ 或者可能在香港剖腹產子也只是休息兩三天就要帶寶寶回家⋯
首先媽媽兩三日時間係復原唔到,面對脆弱的新生兒也完全無所適從!
台灣月子中心就是媽媽出院後的天堂~
就好似着高級酒店🏡咁,你🍳🍲🍚🍵🥛一日三餐連湯水連補品連發奶水所有野都會由佢哋幫你準備。媽媽們只需要放心休養和吃好住好!
👶🏻寶寶有專業的醫護團隊二十四小時照顧。有一些月子中心也可以在房間內的電視看到育嬰室的情況!
💛月子中心內也有通乳師、醫師、按摩師、洗髮師定期安排照顧媽媽的身心靈😃
💚每星期也有不同的育兒課程讓媽媽放心帶寶寶回家,包括嬰幼兒按摩、小童發展概況、為寶寶洗澡、副食品的準備~
聽過有爸爸在孩子出世時沒有哭⋯ 但是帶寶寶你開月子中心時就哭了⋯ (姐能理解🤣)
*******************************************
【 🍽月子餐】- 談談香港和台灣月子餐的分別
💝如果香港坐月最出名係豬腳薑!台灣月子餐食得最多應該係麻油雞!!其實唔止麻油雞;佢哋伸會用麻油煎蛋,麻油湯、麻油豬肝⋯ 可能好補卦⋯ 傳統智慧呢啲野我都係會月子中心煮咩我盡量食⋯
當然你好唔鍾意食嗰樣嘢同月子中心講,佢哋都會根據你嘅飲食喜好幫你調配!!我只見到我隔離房個媽媽每餐叫多咗兩三碗飯😮
我連半碗都食唔哂~ 因為每一餐都至少有兩碗補湯,兩個餸,一碟菜,仲可以食多三碗飯實在太利害了⋯
*******************************************
【 🎁胎毛筆和臍帶章 】- 用寶寶第一次剃頭的頭髮造成毛筆;用寶寶的臍帶造成印章
💝我係兩樣都冇整嘅⋯
首先我覺得有咗小朋友屋企已經會多好多好多設備⋯ 我會減少加添一些不實用的東西⋯
例如一支我一定唔會用嘅毛筆🤣
🚨[臍帶小插曲]有一日凌晨係月子中心瞓緊覺,護士好緊張咁樣打去我房話:媽媽,我唔見咗你寶寶嘅臍帶⋯ (ok, 未生過仔嘅人可能無法理解,bb嘅臍帶需要可能兩三天至一星期的時候才會自然脫落)
Errrrrr .......
我心諗咁又點⋯
條臍帶關我咩事?
👉🏻我晏晝換片嘅時候見佢自然脫落連包尿片掉咗⋯
護士姐姐放下心頭大石 🍃
佢話好多台灣媽媽對於臍帶非常珍惜,認為是媽媽和寶寶的最親密連結。易會珍而重之的弄成臍帶章保留⋯ 有一次護士沒有一個寶寶留意臍帶脫落而連尿布掉了⋯ 媽媽爸爸總動員去垃圾房找🙀
Ok .... 怪唔之得護士佢咁緊張⋯ (記錄到呢度開始手有啲攰,下次係咪應該拍影片⋯ 那麼多文字大家會看嗎🤣?)
*******************************************
【 🍚🍰瀰月油飯和蛋糕 】- 滿月嘅時候送俾親朋戚友嘅嘢食
大部份生男仔會送瀰月油飯(好似糯米飯咁嘅味),生女仔送瀰月蛋糕~亦都可以crossover ~
👉🏻呢個時候用你本媽媽手冊,去好多Cake shop或者賣油飯店舖,就可以試食佢哋嘅瀰月產品~ 通常份量都唔細!試食套裝有六舊蛋糕,油飯試食盒係成盒又有蛋又有雞髀咁⋯ 一d都唔hea~
Part 2 繼續講滿四個月嘅【收涎】儀式同滿一歲既【抓周】活動 介紹~
-
香港的媽媽們有趣嗎?!
台灣的媽媽們~ 知道你們是很幸福的嗎😊
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希望這是香港人最後的歸宿嗎?】
團體現時就方案發起網上聯署,呼籲市民踴躍參與,由下而上推動政策改變,讓長者走在人生最後的道路上,活得有尊嚴。聯署詳情如下︰
民間方案網上聯署︰https://goo.gl/16GYdn
8+8方案內容可見於︰https://goo.gl/N3YKm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院及殘疾院舍接二連三發生虐待、性侵事件,關注事件的民間團體及工作小組及後組成民間巡查隊,巡視多間私營院舍提供服務的情況,發現大多數院舍的居住環境異常惡劣,殘疾院舍寢室不但「碌架床貼碌架床」,部分老人院舍更是十多名長者「共居」在極之狹小的空間。
院舍生活一切以方便管理為原則,院友最終淪為一個檔案編號,吃、喝、拉、撒、睡,既沒有選擇,更無法自主。人生的最後歸宿,只剩生存,沒有生活。
「呢個係咪我哋勞碌咗一世嘅一個長者,最後嘅人生階段,應該有嘅生活?唔應該囉,我哋唔應該咁刻薄,簡直係虐待我哋啲老人家囉!」照顧者Alice說。
Alice的母親今年96歲,患有認知障礙,Alice聘請了兩名外傭在家照顧母親,並讓出兩個房間予三人居住,自己跟丈夫則「做廳長」,每晚睡在客廳的梳化床。事實上,Alice早在2010年曾把父母送進院舍照顧,可惜院舍的環境及實際協助未如理想。
「當時阿爸未過身,但佢都有認知障礙,亦有失禁,得一個工人姐姐,好難應付兩個認知障礙病人,所以送佢哋住院……但住喺院舍裡面,對佢嚟講絕對唔係一件好事,原因係,就算你想飲一杯水,都唔容易;又譬如話,喺院舍裡,因為佢哋有認知障礙症,佢哋夜晚會有啲行為出現,其實院舍裡,夜晚照顧院友嘅職員係唔多。」
由於Alice的父親吃不慣院舍提供的食物,Alice當時每晚放工,就撲到院舍,與工人「一人推一張輪椅」,帶父母外出用餐,晚飯後把他們送回院舍,再替他們梳洗,服侍就寢。Alice回到家,已是晚上十一時許,翌日六時許又再起床工作。這種生活,未免太疲於奔命,終於Alice決定把父母接回家照顧。
後來父親過身,只剩母親一人,但由於母親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需要兩位工人照顧,也需要使用非牟利機構的日間照顧服務,開支變得一闊二大,連同尿片及雜費等,照顧母親最基本每月花費近二萬元。「真係好貴,我同丈夫依家都仲叫負擔到,但你叫啲基層嘅、窮嘅人點算?」
訪問的那個清晨六時許,兩位工人已起床,準備為Alice母親更衣沐浴、餵食早餐、量血壓等,每次把Alice媽媽由睡床搬到小輪椅、大輪椅,都需要兩位工人合力把她抬起才行,「我阿媽都幾重架,一個人抬得唔好,仲易跌傷佢!」為何要有兩張輪椅?「大嘅輪椅安全啲,重啲,出街時安全啲。但咁大部輪椅,喺依家居住環境下,好難使用,因此喺室內,我會準備一部輕巧嘅輪椅俾佢用,進出時方便啲。你都見到我呢度私人地方,都要用兩部輪椅去處理,你話院舍裡面,部輪椅可以擺喺邊?如果係電動輪椅,我諗連門口都入唔到!」
說到院舍居住面積問題,原來亦跟法例有關。現時《院舍條例》規定,院舍最低人均面積為6.5平方米,即約70平方呎,但該人均面積包括寢室及共用空間,即廁所、走廊、廚房、飯廳等等,真正寢室空間,則只有一張2.5呎乘6呎的床位,以及一個小型床頭抽屜櫃,「即係共用空間愈多,寢室就要遷就,變得愈細。」人生走到最後階段,所有物品和回憶,都塞在這個空間。至於輪椅、呼吸機或輔助儀器,大多數都未能放入寢室內,「就算放到張輪椅,都冇位轉彎!」Alice補充。
「我哋嘅《院舍條例》,已經有廿年冇改過!政府喺度推,我哋用多啲儀器,我真係唔知啲儀器可以擺喺邊。個空間係咪容許佢哋三個人一齊去做轉移嘅工作?一定唔得,因為張床只有一面單邊嘅空間,根本好難做到扶抱嘅工作,唔單止對院友有影響,最大影響嘅竟然係做嘢嗰兩個人,甚至只係得一個人,咁嘅工作環境,有邊個去肯做?因為直程係攞條命出嚟搏!點解成日話冇人肯入行,如果一項工作係容易勞損,係人都唔想做!」
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人人有權享受為維持他本人和家屬的健康和福利所需的生活水準,包括食物,衣著,住房,醫療和必要的社會服務;在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人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享受保障。」
院舍作為其中一種生活方式,必須以提供一個有安全感,能照顧院友情緒、社交及個人發展需要的生活環境為宗旨,並提供足夠醫療照顧和復康訓練的居所,讓院友從中實現自立支援的可能性,亦同時令院友享有私隱、自主和尊嚴的基本生活權利,擁有一個基本生活空間,是保持「生活質素」(Quality Life)的基本條件。
事實上,不少國家及地區早已在法例上列明不同空間的人均面積。舉例指,美國政府衞生部訂明每個單人房的最低樓面面積為12平方米,且不包括寢室配套,亦不包括寢室以外的空間;即使非一人房,法例亦規定寢室的最低人均面積為16平方米。台灣衞生福利部則訂明長者在院舍內人均面積為16.5平方米,另有具體列明寢室人均面積應有7平方米以上,而寢室外的「日常活動場所」人均面積為4平方米。
社署現正就《院舍條例》修例召開工作小組,張超雄議員辦事處及邵家臻議員辦事處聯同多個民間及專業團體,倡議院舍「8+8方案」,即寢室空間及共用空間各不少於8平方米 (即各約86平方呎)。
考慮到現行院舍執行提升人均面積標準需時,團體建議就標準設立過渡安排。第一級標準針對法例修訂後的新建院舍,其人均面積標準必須馬上符合16平方米;第二級標準則針對現時營運中的院舍,容許院舍可採用較新規定面積稍低的標準,並以自然流失方式營運,然而,牌照更換時需符合新建院舍的標準。
來復易易換式尿片 在 嬌聯商品情報站- 【來復易x momo】全系列滿$2000折$200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