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該如何面對中國?近期智庫重大辯論】
近日有好幾份重量級的智庫報告發表,在不同領域持續論辯美國外交政策。平常沒什麼時間看智庫報告的朋友們有福了,我們一次整理好給你,讓你知道華府政策圈最近都在討論什麼。
#寫得很辛苦有點長
#看不完加書籤慢慢看
▍大西洋理事會
首先最受矚目的當屬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刊出一篇匿名前政府的資深官員所撰寫的報告:《THE LONGER TELEGRAM:Toward a new American China strategy》。
這個標題是在向1946年時的美國駐蘇聯外交官喬治.肯南(George Kennan)致敬,他以代號「X」匿名發表了文章在《外交事務》期刊上面,把自己的外交報告(以「長電報」為名)對外公布,內容是有關針對蘇聯的大戰略。當年這份報告奠定美國圍堵蘇聯的基礎,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這份《更長電報》當中開宗明義指出,美國21世紀最重要的挑戰,就是面對習近平統治下愈來愈專制威權而且實力愈來愈強大的中國。
作者指出,川普政府成功地讓外界意識到中國的威脅,但是在政策實行上面卻是太過混亂,缺乏一個完整的策略。作者認為美國目前對中國強硬的作法,只會讓中國政治菁英更團結在習近平身上。他提出一套具體的建議,認為美國政策應該更精準地專注在習近平身上,而非整個中共,才是可達成的目標。作者建議美國需要擬定一套完整的策略,同時也必須要了解中共的整套戰略模式,然後要去破壞習近平的野心,並且試圖改變他們的目標和行為。
❗️❗️最有趣的是,這份報告是由大西洋理事會出版(較偏保守派立場;同時,過去主要關注的範圍是美歐事務),但是卻同時也由自由派立場鮮明的媒體Politico加以報導以及刊出摘要版本。
在刊出之後引起政策圈廣大的討論。贊同的人認為這是對中國政策需要考量的,尤其是反習不反共這種戰術有點像是當年面對史達林與赫魯雪夫的差別;這份報告提醒大家注意中共黨內政治勢力的分野、菁英間的權力關係,不把中共當成鐵板一塊,這是所有人都必須要注意的事。
然而,對這份報告提出質疑的人指出,對付中共並不是只有要對付習近平而已,我們也很難預估就算習近平真的下台的話,該怎麼樣讓中共走回以前比較傾向制度化、理性決策的那種模式。簡單來說,質疑的人認為中共的問題在於整個黨國體制的設計,而不只是單一領導者的問題。也有不少人對於匿名出版這件事很感冒,認為當年肯南是因為他是國務院「現職官員」所以才用匿名,但如果是「前官員」那就沒必要匿名。
➤ 報告全文
https://reurl.cc/l0oRWj
➤ Politico的文章
https://reurl.cc/ynrE88
➤ 推薦賴怡忠老師的評論
https://reurl.cc/o91Kbl
▍蘭德公司
第二份重要的報告是來自「蘭德公司」(RAND Corp.),這是美國最有錢的智庫(沒有之一),因為他們主要承接的案子來自五角大廈(美國國防部)。但出乎意料的是,這份報告內介紹的論點說,美國外交政策應該要更加緊縮與克制。
(或者應該是說,這份報告是在討論以及引介這樣子的主張,比較不是在提出建議)
在這份名為《實行約束:改變美國區域安全政策,以實行現實主義的克制大戰略》的報告當中,系統地介紹美國戰略學界一個非主流觀點 — 「全球收縮」。
➤ 報告全文
https://reurl.cc/6yZanV
(近期有本學術著作的論點也是這樣:Paul K. MacDonald and Joseph M. Parent 2018. Twilight of the Titans. )
這份報告認為,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巴基斯坦、非洲等所謂「安全威脅」都被過度誇大,事實上不會影響到美國的戰略目標。
跟台灣與亞洲最相關的是,這樣的論點認為盟友會拖累美國:中國出兵台灣並不會讓他們可以在區域稱霸,中國攻擊釣魚台不會威脅到美日同盟,北韓對南韓的威脅也不會達到滅國的危險性。
報告內容整理了一些戰略收縮的論點,這些論點包括建議美國應該在全球退出軍事干涉,從衝突的熱點地區撤出大部分的駐軍,只需要可以維持平衡的數量就可以,還有要確保核保護傘發揮嚇阻的功能、且確保其他國家不會取得核武。然後整理了一下建議美國不該軍事介入台海衝突的說法。
❗️❗️該注意的是這類論點的發酵程度。
在外交政策上面更收縮的主張,在政治光譜的左右兩邊都可以看得到,通常來自「自由意志論者」(libertarian,認為政府應該最小化)以及「進步派」(progressive,認為要減少軍事預算,投入更多社福)。但這些都不算是主流論點,而且上述兩派的人們平常相對比較少關注外交政策。
這次刊在RAND上面的報告是針對這樣論點的一個系統性的介紹(內容行文來看,比較接近是要挑戰這類說法,尤其是講了很多這類論點不足之處),後續要觀察的是在戰略與政策圈的討論,看看這樣的戰略收縮論點發展程度會到哪裡。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美中全國貿易委員會
第三份(或說,第三與第四份)報告,是和美中貿易戰有關。
位於華府的經濟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IIE)和「美中全國貿易委員會」(U.S. - China Business Council, USCBC)的兩份最新研究都指出,川普政府發動的貿易戰不僅沒有達到懲罰中國等政策目標,反而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傷害。
美中之間簽署「第一階段協議」(Phase One Deal)之後,裡面要求中國要進口1731億美元的美國貨品,最後僅達成約1000億,達成率不到六成。而且USCBC的報告指出,美國要求中國在網路安全、大筆國家補貼、對國有企業相關的規範、移除市場障礙等各方面幾乎都沒有達到效果。然而,美國因為關稅而損失大約24.5萬個工作機會。經濟模型同時指出,假設將關稅減半,預估可以在五年內創造1600億元GDP、14.5萬工作機會等等。
➤ 請見Axios的摘要
https://reurl.cc/5o5r96
❗️❗️當然,此處的估計是純經濟上的估計,大概無法估算說中國竊取智慧財產權或強迫人家「自願」技術移轉的這些成本有多少。
不過,我們可以看到現在政策界對於貿易戰與對中貿易方面,還有許多的論辯。拜登政府上台後說要重新檢視過去的這些對中國關稅,但目前還不確定貿易戰之後會怎麼走。
以上這兩份智庫報告 #並不是 反對去促使中國改善上述的市場障礙或市場扭曲等問題,更不是為中國辯解說他們沒做錯什麼事,#而是 反對美國使用貿易戰的方式來解決與中國貿易的問題。
目前,支持繼續貿易戰的聲量,要比這些實證研究的成果來說要小得多。許多人主張的是,要 #從最根本的投資政策開始做起,提供更大的誘因去吸引「產業鏈」的重組。因為,貿易政策本身能達到的效果比較有限,中國也通常不會因此更聽話。
而拜登政府會如何運用既有的關稅來當談判的籌碼,則是另一個觀察的重點。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這邊要介紹的最後一份報告是同樣位於華府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 名稱是為了致敬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智庫主要關注重心是美歐關係)釋出的《Linking Values and Strategy: How Democracy Can Offset Autocracies Advances 》。
這份報告公佈的時間在去年的十月,但它的重要性在於報告的專案小組成員中已有八位受到拜登的提名,而目前確定有海恩斯(Avril Haines,美國首位女性國家情報總監)、首位女性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 蘇利文(Jake Sullivan,國家安全顧問 )、坎貝爾(Kurt Campbell,國安會副顧問,印太事務協調官)和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國安會中國事務資深主任)等。
此外這份報告清楚描述了威權國家對民主國家在各領域的挑戰為何,以及向外界傳達美國應結合盟友採取多邊主義的主動,而非被動的因應態度。
➤ 報告網址
https://reurl.cc/YWvD0L
報告內容提到,美國與其他民主國家正面對想要改變國際秩序的威權國家(文章主要提及中國和俄羅斯)持續性的威脅,並列出美國應在幾個非軍事的部分與其競爭。例如在政治方面,由於威權國家利用民主國家的透明性、操弄不實資訊和滲透政治制度,美國應強化國內政治制度並與盟友合作公布威權國家在國內外的干預行徑。
又或是在科技方面,為了因應如中國等威權國家將大量投資發展的科技變成壓迫和權力的工具,美國應與其他民主國家在全球科技治理擔綱主動的角色,確保這些規範、標準和新科技不會危害民主。
此外,這份報告清楚地指出威權主義的挑戰。報告當中提到了和冷戰時期的比較,雖然作者們以現在威權國家未有如當時特別有號召力的意識形態為由,而未將目前的局勢比擬為冷戰時期的全面對抗,但為了要確保國外環境不會干擾其內部統治,威權國家正緊抓住民主國家的弱點攻擊,以塑造一個有利於他們的統治環境。這些攻擊包括削弱民主國家的選舉和法治、媒體自由、學術機構乃至於公民社會 — 特別是中國,正利用COVID-19和伴隨的經濟衰退,一邊擴大影響力、一邊批評民主制度的缺陷。其中更棘手的是,威權國家有「學習」的能力,例如中國和俄羅斯皆記取蘇聯解體或威權政體垮台的教訓,嚴格控制國內媒體與非政府組織。
❗️❗️綜觀這份報告,主要提到的威權國家為 #中國 和 #俄羅斯,而提及次數「俄羅斯」有15次,「中國」則多達35次,被提及範圍涵蓋「科技工具壓迫」、「科技公司補貼」、「改變國際秩序」、「侵蝕民主制度」、「箝制媒體」、「隱瞞疫情」等議題,而這些指控也同時透露了不安於現狀的中國在各領域的介入,以及美國智庫學者對此的態度。
隨著多位作者加入拜登政府,此報告更具有參考的價值。
▍小結
在看過以上這些智庫的報告後,我們認為有一點值得大家特別注意與反思:
在民主與獨裁陣營對抗的狀況下,對民主陣營來說有一個比較不利之處:必須要考量國內各方意見(反過來說,在獨裁國家中,根本不需要管人民的想法)。
例如在貿易戰當中,決策者要考量國內的產業受影響的程度是否可以負擔與平衡,如果人民需要負擔的成本變得太高,就會在選舉當中輸掉執政權;
但對獨裁陣營來說,廣大人民的福祉從來都不是重要的事,那不會影響到政權的存續,獨裁政權存續的關鍵是掌握政治權力的菁英們。因此,民主陣營在對付中國威脅的時候,總是需要更多的討論。
當然,個別智庫的報告並不代表決策者一定會接受哪種觀點,而且報告本身也不代表一個智庫的所有人都是同樣觀點。例如RAND上述這份報告內容,就跟絕大多數的自家報告走勢相反,主要目的其實比較像是要引介(甚至批判)這種觀點而已。
正如同Axios最新一期的中國事務電子報指出,現在各家智庫都在談中國,而且普遍共識就是認為中國是重大的挑戰,只是大家還在討論到底該用什麼手段。
我們要繼續關注的是政策圈內的「風向」如何。
✨ 觀測站推特:
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
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俄羅斯國體政體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川普無能亂政 體制和專業官員大反擊
#世界日報社論 2017年05月21日 06:00
「通俄門」風暴未息,美國總統川普夫婦仍如期訪問沙烏地阿拉伯。 (美聯社)
從本月9日到17日不到十天,川普總統突然炒掉FBI局長柯米,接著被揭發他向俄羅斯洩漏機密情報,之後再被揭他直接要求柯米,停止調查涉嫌通俄的前國家安全顧問佛林。這些行為是否構成可被彈劾的妨礙司法刑事罪,有待調查證實,但有一點很明白:川普出奇無能,無法管理好白宮和政府,自己成為混亂之源,以致體制內的司法專業官員奮起反擊,總統寶座蒙上陰影。
川普無能的例子隨舉即是,譬如:一,白宮9日說,川普是接受司法部長和副部長建議而開除柯米,但才過兩天,他親自在NBC訪問時自爆,炒柯米是他的決定。這一自招不但證實白宮先前說謊,把炒人責任推給司法部,也顯示川普獨裁專斷,不尊重最高執法主管,沒有犯錯事證即任性炒人,後來更讓人懷疑是柯米不願對他效忠。
二,川普炒柯米第二天在白宮接見俄國外交部長和駐美大使,竟向外人說,炒掉柯米,使他壓力大減;又說,柯米是個蠢蛋(a nut job)。美國總統竟對外國代表說這樣的渾話,反映川普嚴重失言、不把國家執法高層主管放眼裡,無知兼無能;說炒掉柯米減輕自己壓力,旁證他想用炒人來結束調查通俄案,可能構成違法犯罪。
三,川普2月間在白宮與柯米見面,直接要求柯米停止調查國家安全顧問佛林;川普說話前,先要求副總統潘斯、司法部長塞辛斯和白宮幕僚長蒲博思離開辦公室,由他與柯米面對面說話,但他未料到,柯米寫下談話備忘錄,將川普說的話全記錄下來。
四,川普上任不久,就開除因涉嫌通俄而被FBI調查的佛林;川普未上任前和任命佛林時,已被告知佛林正被FBI調查,但川普仍執意任命,國安顧問可接觸最高機密。這樣做不是無知和獨裁專斷,就是無能,只用「效忠」的人而不顧其人品、背景和風險。
五,上任四個月,川普對白宮也失控,以致內鬥不斷。他用人唯親(女兒女婿),對稍不合己意的人立即開除;川普向來吹噓他的企業管理能力,卻管不好白宮。他炒柯米後,白宮發言人史派瑟為避媒體躲進白宮樹叢;川普被揭要求柯米停查佛林後,白宮官員不敢面對記者,長達20小時,包括副總統潘斯全躲避,有如陷入崩潰邊緣。
川普這些作為終於引發專業官員反擊,美國體制官員效忠國家和人民,不是對總統個人效忠。譬如:一,司法部副部長羅森斯坦17日任命前FBI局長穆勒為特別檢察官,負責追查俄國是否干預去年大選,以及川普和其團隊是否通俄。羅森斯坦的獨立意識,認為公眾想了解FBI局長被炒事件,司法部有責任指派特別檢察官,進行獨立調查。
羅森斯坦任命穆勒為特別檢察官前,並未徵詢白宮意見。他只是行使司法部應有的獨立權責,川普是在司法部宣布指派穆勒為特別檢察官前一個多小時,才獲告知。顯示司法部除了部長塞辛斯,其他官員仍有擔當和專業獨立精神,能力抗政治壓力。
二,特別檢察官穆勒成本案關鍵,他領導包括FBI原來負責調查通俄案的團隊,有權約談包括總統的相關官員,權力甚大。川普和塞辛斯是否想,或如何影響調查,引人矚目。穆勒雖是共和黨人,曾擔任FBI局長12年,是共和黨總統小布希任命,他被公認能獨立於黨派之外、對司法官角色有深刻自主意識,領導的調查結果應可讓兩黨接受。
三,前代理司法部長葉慈,拒絕執行川普上任一周即簽署的穆斯林禁令,理由是違憲,因而被川普開除。後來多個聯邦法院都裁定,川普旅行禁令違憲,證明葉慈的決定有其根據。
美國政治制度已走上軌道,總統權力雖大,但三權分立、權力制衡,聯邦和地方分權,國會、各級法院、州政府各有權責;「第四權」媒體監督政府,雖有黨派分野和好惡,但歷來監督兩黨政府從未手軟。川普貶損批評他的媒體是「假媒體」、「人民的敵人」,但美國民眾畢竟還有很強的獨立判斷力。最新民調顯示,58%民眾不滿意川普,支持川普者只剩38%,空前新低。隨著通俄案調查進展,川普支持率可能繼續走低。
川普處境凶險,主因不在民主黨或媒體炒作,而在他開除柯米想「減除壓力」,反而踩到特大地雷,遭遇憲政體制和專業官員反撲,這是標準的作繭自縛。
俄羅斯國體政體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土耳其政變X台港論國關] 曾經的穆斯林民主模範國家將不復再?
洞見短評:在凱末爾建國之後,土耳其成功融合現代化跟消除宗教在政治上影響力的做法一度成為中東地區不少西化菁英模仿的對象,包括當時伊朗的巴勒維王朝。
實際上在當前伊斯蘭世界面對西化與現代化的衝擊的現在,可以粗略分成幾類:第一類世俗主義者是主張全盤西化、將宗教限制在私領域。這類人通常是較早到西方學習的菁英,通常都是軍官,也往往指控那些想要擴大宗教在政治地位的人是為了奪取政治權力。
第二三四類都主張回歸伊斯蘭,但具體作法各有不同。傳統保守主義主張全面回歸古典伊斯蘭法和教義,西方世俗的法律只是暫時的妥協。新復興主義者也主張回歸伊斯蘭,但必須重新詮釋教義以符合現代的變化。這類人通常是受教育的中產階層。最後新現代主義者則主張伊斯蘭應當吸收西方的優點,強調傳統伊斯蘭的當代化。這四類有著彼此之間互相合作又競爭的關係,而今天土耳其本來是第一類的世俗主義當道,隨著艾爾多安的權力鞏固,慢慢移動到第三或第四類。
政治伊斯蘭從20世紀初發展至今並未隨著極端組織的綁架或西方國家的干涉消亡,反而因為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影響,成為分配不公平的民眾出聲的管道。宗教本身就在中東地區佔有重要地位,其平等的核心主張提升到政治的高度正好打到新自由主義最為令人詬病的一面。當下土耳其的埃爾多安也深知此道,可以預料的是會有更多政治人物,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利用這股潮流來獲取權力。而反過來說也說明,社會正義與經濟分配的不公如不認真面對,在全球範圍內只怕還會衍伸更多的問題。
[#國際評論:國際學海迷津67] 土耳其政變:凱末爾主義的末路?
上週土耳其爆發流產政變,震驚世界。震驚的不是政變本身,因為軍隊以「超然」姿態發動政變捍衛國體,一直是土耳其政治的常態。總統埃爾多安對政變的重手反擊,一舉整肅國內軍隊、法官、教授、老師、媒體,涉及人數達數萬之多,才真正令人吃驚,對國體的影響,才更像一場政變。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本欄不久前,才談及埃爾多安領導下,土耳其內政外交主張的調整。這次政變的失敗,可能令土耳其世俗派與保守派的長期鬥爭劃上句號,因為土耳其立國基礎的「凱末爾主義」(Kemalism),已經元氣大傷。
今天的土耳其共和國脫胎自奧斯曼帝國,「共和國之父」的凱末爾將軍(Mustafa Kemal Atatürk)制定的國策,包括六大原則:
.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廢除蘇丹、哈里發,實行共和,確立選舉政府、三權分立、法治等一系列現代共和政體特點,不同民族被統合在共和國內,令土耳其成為穆斯林世界最西化的國家。
.平民主義(Populism):這裡並非民粹主義,而是公民主義之意,即國家主權和社會利益皆以「公民」(citizenship)為歸依,與宗教信仰、世襲王權等無關 。
.民族主義(Nationalism):多民族、多信仰的「後奧斯曼帝國人」達成「土耳其民族國家」的共識,無論民族、宗教信仰,凡是擁護「土耳其民族價值」的人,皆屬土耳其公民,享有相應公民權利。
.世俗主義(Secularism):奧斯曼帝國是政教合一的伊斯蘭神權國家,土耳其共和國則把宗教信仰和世俗政治進行分隔:宗教自由受法制保護,但不得干涉世俗政治和生活 。
.國家主義(Statism):土耳其經濟現代化必須依賴於政府主導,政府需對國家經濟規劃管理,包括在私人經濟領域失衡時主動介入,以維護國家利益。
.改革主義(Reformism):在凱末爾眼中,奧斯曼帝國的社會制度是落後的象徵,現代化的方向由日常生活到意識形態,都必須是西式社會改革。
凱末爾主義的誕生和延續,與凱末爾本人及土耳其軍隊、社會精英分子(又稱「凱末爾黨人」)的理念和利益一脈相承,也與當時的國際格局有關。那些堅持西化立場的政商精英,在凱末爾時代已成了既得利益者,傳統宗教勢力則成了對立面,左派則對兩者都反感、而傾向蘇聯,因此當權派只有向西方更積極一邊倒。
然而冷戰結束後,土耳其的結構,卻開始出現質變。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昝濤是華語學術界土耳其研究的權威,他認為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再分配、民族宗教矛盾、全球權力轉移等問題,都令土耳其難以獨善其身。逐漸地,有一派土耳其精英提出「去凱末爾化」,推手除了埃爾多安,還有著名外交家兼國際政治學者達武特奧盧(Ahmet Davutoğlu),也就是埃爾多安的左右手。達武特奧盧曾任土耳其外長、總理,亦曾是正義與發展黨主席,2001年出版了《Strategic Depth》一書,批評凱末爾主義下的全盤西化,實際上限制了土耳其的外交戰略空間,與中東周邊各伊斯蘭國家產生了隔閡。他認為在新的全球格局中,土耳其的外交戰略應有三點新定位,這被稱為「新奧斯曼主義」(neo-Ottomanism):
1. 當全球朝多極方向發展,土耳其需要從意識形態上擺脫「唯西方論」,轉而從自身視角出發,尋求大戰略定位,充分參與地區、國際秩序的重建。
2. 土耳其要重新構建與「東方國家」、尤其是周邊穆斯林國家的關係,在宗教文化和地區秩序兩方面,都應重新成為區域中樞(即奧斯曼帝國曾扮演的角色)。
3. 土耳其的大戰略是憑藉與穆斯林國家的密切聯繫,和與西方政治經濟上的合作,發揮獨特的橋樑作用,溝通東西,實現土耳其「中等大國」的復興。
「新奧斯曼主義」雖然是外交方略,但其實直接觸及土耳其的根本社會矛盾,與凱末爾主義存在顯著差別,也是對凱末爾「全盤西化」的否定。正義與發展黨之所以能在過去十年將這戰略付諸實踐,全因善於利用國內矛盾。支持凱末爾主義的傳統精英,雖然對國家現代化貢獻良多,但同時也造成國內資源分配不均,以及傳統穆斯林信仰被壓抑。隨著土耳其在全球化時代的經濟不斷增長,一大批中下層土耳其人通過民主選舉,成為新晉精英,但與傳統精英格格不入;農村地區為數眾多的傳統穆斯林社群,也開始利用選票發聲,並以復興伊斯蘭教為反精英的連結。正義與發展黨的崛起,就是作為上述新晉精英和農村社群的代表,自我賦予取締傳統精英的使命。
這次「反政變」之所以和歷來政變不同,一來在於經過正義與發展黨暗中宣傳多年,凱末爾主義的群眾早已被削弱,民眾在埃爾多安的視頻號召下上街,迅速令軍方成為群眾的對立面,失去從前的光環。二來無論是歐美還是俄羅斯,都第一時間表態支持埃爾多安,因為根據「新奧斯曼主義」,土耳其已成為東西之間的關鍵國家,比從前有了更多討價還價實力。三來在「阿拉伯之春」後,中東亂局四起,人民普遍害怕進一步動盪,情願有強人出現穩住局面,令埃爾多安的一切整肅都得到默許。四來凱末爾主義從前得以成功,有賴傳統精英控制媒體,現在埃爾多安卻利用社交媒體,不斷傳播傳統精英的種種陰謀論,更利用群眾公然羞辱軍官、法官、學者,這對傳統精英的社會威望,造成致命打擊。
整肅過後,埃爾多安代表的新興勢力,幾乎肯定取代凱末爾主義,成為土耳其的主流聲音。激進伊斯蘭組織也必然加速崛起,與埃爾多安政府維持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問題是凱末爾主義被擊垮了,埃爾多安也不可能長治久安,因為激進伊斯蘭主義只要有魅力領袖出現,可能比他更有群眾基礎;而沒有了凱末爾主義的屏障、軍隊和傳統精英的角色,激進份子通過一次選舉或起義變天,就變得可望可即。土耳其的未來,令人越來越悲觀。
小詞典:撕裂國度(Torn States)
學者亨廷頓在「文明衝突論」使用的名詞,指一個國家內部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文明體系,就容易內部撕裂,通常一方是西方文明,另一方是本土傳統文明。土耳其是典型例子,近年亂局不斷的埃及、烏克蘭等,也是其他例子。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hkej.com 2016年7月25日
#土耳其政變 #凱末爾主義 #埃爾多安
延伸閱讀:首都大爆炸後的大選:「土耳其世紀」的警號
https://goo.gl/2qn2yu
俄羅斯國體政體 在 俄羅斯的政治體制到底長什麼樣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新聞中常常見到 俄羅斯 的總統-普京,但是 俄羅斯 的政治體制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俄羅斯 總統跟總理的關係是什麼?看完這個影片就知道啦~ --- Material ... ... <看更多>
俄羅斯國體政體 在 [請益] 為何北韓的獨裁政權比民主化前的南韓穩? - 看板historia 的推薦與評價
專制政權的根基是恐懼
共和制政權的根基是公平
北韓是專制政權
那北韓政權是否能有效地製造恐懼呢?
答案當然是有 因為他殺人很果決
而殺人又是最直接而有效的製造恐懼方式
所以北韓政權很穩定
南韓的部分
要講專制 他受限於美國 雖然能鎮壓殺人
但殺得不夠果決 不能大規模處決
要講共和制 他又不夠公平
所以當然政權會動搖
蘇聯在最後的階段
就是因為沒辦法大規模殺人 製造恐懼 所以倒台的
當1989年軍隊開進立陶宛 結果沒出現大規模鎮壓時
就已經注定了1991年的解體
到了普丁當權後 狠狠的在車臣這種地方 殺了好幾萬人
所以他的俄羅斯政權就開始穩固了
而中國目前在香港地區
連派兵都辦不到 其實已經證明了政權的脆弱性
因為無法殺人 製造的恐懼不足
所以接下來的幾年 中國的專制政權一定會動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3.1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610192346.A.88B.html
強度問題 非大規模屠殺
不足以製造足夠的恐懼
任志強敢罵習近平 馬雲也敢跟習玩
就是因為他們知道不會死 頂多被關 將來搞不好會翻盤
如果習能現在就找個理由把溫家寶 曾慶紅抓來立刻槍決
像北韓的金正恩 當初繼位後不久 就砲決北韓高官那樣
那目前這些存在於官僚中
半公開諷刺習的聲音 馬上就會消失
因為真的會死
在康熙的年代
滿州人完全以征服者自居 把漢人當成俘虜
但沒有人敢講一句
到了慈禧的年代 連榮祿這種滿人
在私人文件中 都左一句中國 又一句華夏
自認為是中國人了
也就是此時 孫中山卻開始說他們是滿人 是征服者
要把他們趕出去
這其中的差別 就在於能否殺人 製造出足夠的恐懼
越是不講理的殺人 越能製造恐懼
而專制政權需要的 正是這種東西
※ 編輯: coober (223.136.3.185 臺灣), 01/09/2021 20:19: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