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幾天我提到自己去超市,結果傻眼的發現罐頭食物被掃的清空(除了豆腐乳)。
其實本人在平時狀態下對罐頭食物非常不以為然,因為真的不怎麼好吃呀(不過我很喜歡吃土豆麵筋),加上咱們國家購買食物簡直不要太方便,非到緊急狀況,我實在覺得沒有必要常吃罐頭食物。
但話又說回來,罐頭誕生的目的,就是對應緊急狀態,所以如果真的發生危局,罐頭也實在是保命食物的優質選擇,今天就要跟大家介紹一款,曾經供應大軍渡過世界大戰,更在戰後成為多款平民料理食材的經典罐頭食品:SPAM(中文譯作:斯帕姆午餐肉)。
1930年代對美國(甚至是全世界)來說,無疑是慘澹的時刻。因為在1929年爆發了「經濟大蕭條」,眾多公司行號倒閉,美國失業率飆升到25%。正因為家家戶戶都必須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荷美爾食品公司(Hormel Fc)趁勢推出一款「便宜的肉品」。這些肉罐頭價格只要40美分,是普通等量肉製品價格的1/3,這對收入拮据的民眾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恩物。荷美爾公司後來將這款號稱是「豬肩肉加火腿」(Shoulder of Pork And ham)的罐頭肉命名為SPAM,這就是午餐肉罐頭的由來。
為何午餐肉的價格會如此便宜?因為……它其實不是完整的肉。
午餐肉的主要材料是豬肉(還是那種便宜的邊角料所做出的絞肉),然後加入馬鈴薯澱粉、麵粉增加重量。如果直接吃這種混合物,可想而知,肉味絕對不足;所以製造商就加入份量頗多的鹽,還有糖,以及眾多調味料(像是大蒜、黑胡椒)加重口味,之後加入亞硝酸鈉調色(不然最初的午餐肉因為加入大量澱粉,其實看起來偏白,在賣相上非常不討喜),這才大功告成。
從以上配方不難看出……這貨超級不健康呀!
但在飽足感以及熱量上,午餐肉卻真不是蓋的。澱粉類本就是容易讓人飽足的食材,其飽含的碳水化合物又能迅速轉換成勞動所需能量,眾多調味料更是讓熱量飆升一個檔次,這讓午餐肉每56公克就能提供170卡熱量及每日所需l/3攝入量的鹽(順帶一提,我上網搜尋午餐肉罐頭,一罐重量是340公克,就算扣除鐵罐的重量,大家不妨推估一罐午餐肉到底有多麼重鹹吧)。
雖然我一再吐槽午餐肉非常不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於2015年10月已將午餐肉列為1級致癌物),但貧困時期的人卻也沒有太多選擇空間。更何況,到了1940年代,美國隨即又參加了二次世界大戰。
曾經有人說:「二戰幫所有人上了一堂世界地理課。」這話對參加歐洲戰場以及太平洋戰場的美軍尤其適合,因為他們面對的前線複雜多變,舉凡:酷熱乾燥的北非沙漠、潮濕酷熱的東南亞叢林、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太平洋孤島、納粹德國佔據的歐洲大陸……日漸拉長的補給線,加上前線惡劣的戰況,這讓烹煮新鮮食物成為可遇不可求的享受。所以軍方需要便於運輸、保值期高、熱量充足、足夠便宜的食物,供應上百萬的美國大兵。
「這不正是在說咱們公司的產品嗎?」
荷美爾公司敏銳的嗅到賺錢機會,趕緊向軍方大力推銷午餐肉,而午餐肉也的確符合戰時需求,於是午餐肉罐頭成為美軍士兵餐餐必備的伙食。
事實上,除了軍方,午餐肉還趁著戰爭銷售到美國以外的地區,甚至成為平民們的戰時料理。
例如後來成為英國首相的柴契爾夫人,就曾說過在大戰期間的1943年,那時有朋友在交換禮物日(也就是聖誕節後一天的12/26)拜訪。為了招待客人,柴契爾家打開一午餐肉罐頭,配上萵苣以及馬鈴薯招待。朋友見到,一整個嗨翻:「哇!肉罐頭還有沙拉!多麼豐盛啊!」
(順帶一提,雖然朋友吃得非常開心,柴契爾夫人卻非常心疼,因為她酸溜溜地記錄了以下文字內容:「那個午餐肉罐頭,可是姐一周的肉類配給呀!」)
又例如後來成為蘇聯領導人的赫魯雪夫,曾說過:「當德國人占領了烏克蘭農業區後,如果沒有午餐肉的話,我們當時真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養活蘇聯紅軍了。」
就連中國抗戰都與午餐肉有緣,話說在抗戰初期被佔領海岸線後,國民政府只能透過雲南至緬甸的交通線獲得國際物資。後來日本出兵攻打東南亞地區,並制定攻陷緬甸,切斷中國補給線的戰略。當時蔣介石立刻組織中國遠征軍前往緬甸進行作戰,不過第一次遠征軍因為諸多原因被打得七零八落,部分軍隊就轉往印度進行重建,這就是遠征軍中的駐印部隊(其領軍將領,就包含日後赫赫有名的孫立人將軍)。
駐印軍後來接受美軍的裝備以及補給,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午餐肉。事實上,當美軍向駐印軍宣布:「中國朋友們不用擔心,我們保證每天向你們提供150公克的肉類。」國軍一聽這話就驚呆了……一天150克的肉?咱在國內一個月都未必能吃上150公克呀!
後來駐印軍就常拿午餐肉切碎後去炒飯,如此「美食」讓其他國軍部隊聽到後都是羨慕忌妒恨。
但對於美軍大兵而言,午餐肉簡直讓他們深惡痛絕,以至於他們宣稱:「前線有三大敵人─敵人的子彈、招惹上的淋病,以及斯帕姆午餐肉!」
為何美軍說出如此發言呢?主要原因,就是美軍後勤單位的偷懶。
這裡簡介一下,美軍在二戰的伙食有分:新鮮食物烹煮的A式軍糧、已經煮好的熟食B式軍糧、屬於罐頭類即開即吃的C式軍糧、板狀巧克力的D式口糧。光看內容物,A和B自然最可口,但補給難度最高;C跟D的口味最令人不敢恭維(甚至D式口糧還被指定要做成不好吃的口味,因為後勤單位怕美國大兵在平時就把巧克力當點心吞下肚),但對後勤補給最為方便。所以有段時間,後勤單位都只配給前線軍對各類罐頭,這自然讓美軍士兵厭煩至極,所以他們還創作出一個段子:「我們早餐吃午餐肉,午餐吃午餐肉,至於晚餐……我們看到廚師正在料理午餐肉以及擠出它的油。」
另一個原因,就是荷美爾公司偷雞。
雖然午餐肉的肉含量已經被稀釋,但是真要供應百萬以上的美軍,肉需求還是非常驚人。為了降低肉的需求量,同時也可以再進一步降低價格(這也是美國軍方默許的原因),荷美爾就把午餐肉的肉含量給降低。據說,軍方版本的午餐肉的肉含降已經不到10%,前線大兵再打開罐頭時,更式崩潰的發現:「Fxxk!它怎麼攤成一坨?根本沒有結塊!」(所以後來前線士兵變成一定要把午餐肉先煎過,這樣才能做起碼的定型。)
也因為午餐肉的品質已經到令美軍髮指的地步,大兵們給予它許多別稱,如;「疑似為肉的形體」(Something Posmg As Meat)、「下水肉」(spare Parts Animal Meat),以及最有名的「靈肉」(Mystery Meat,順帶一提,我覺得翻譯成「充滿謎樣的肉團」更貼近本意)。
事實上,就連前面提過的中國遠征軍後來都受不了午餐肉的威力,到不是說他們嫌棄味道,而是美軍對中國遠征軍也是只有提供罐頭食物,長期吃下來,本來大快朵頤的國軍也是看到罐頭就倒胃口,導致國軍只能偷跑到營地附近採野菜。
不過對於經濟落後的亞洲國家,即便是在戰後,午餐肉依舊是令人嘴饞的珍饈。像是韓國人在韓戰後,由於實在太少攝取到肉類,所以政府就把美軍撤退時不願帶走的午餐肉以及醃漬肉類發給民眾或是本國軍隊,民眾就把午餐肉切碎後,和一堆重口味食材以及泡麵加入鍋中滾煮,這就是韓式罪惡食物─「部隊鍋」的由來。
香港茶餐廳也很喜歡使用午餐肉,像是加入泡麵變成「餐蛋麵」,或是我個人有吃過一次的午餐肉雙蛋飯。說真的,雖然那時我吃的午餐肉味道不壞,而且非常對我這個重口味之人的胃,但午餐肉的口感軟趴趴的,沒有肉的彈性或咬勁,讓我總感到不滿足。何況台灣的香港茶餐廳料理價格實在是……呵呵。
話說到此處,這幾天又去一趟超市,發現已經沒有搶購罐頭的風潮。而新聞也依再強調糧食供應完全不成問題。某方面來說,不用吃罐頭食物,或許就是一種平常部會注意到的幸福也說不定呀。
最後,面對目前仍未減緩的疫情,自然我們還是需要警惕防範。但有時我們也需要一點逆境中的自娛娛人,因為我覺得就是所要面對的不容易,才需要一些開心的活力及幹勁相伴呀。
又話說大家有喜愛或覺得好吃的罐頭食物嗎?歡迎留言分享,讓我這個下里巴人長長見識呀。
圖片為:
午餐肉料理,以及SPAM罐頭
「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閒聊] 推薦的豆腐乳? -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 大會報告~~為了你們我又跑去買江記梅子 ...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江記梅子豆腐乳全聯的評價和優惠,PTT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全聯獨賣(?)的好吃豆腐乳- 美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德記豆腐乳ptt | 靠北餐廳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豆腐乳推薦-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豆腐乳推薦-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6月 - 網紅排名情報站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正大香豆腐乳評價 :: 台北農林漁牧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紅麴豆腐乳全聯、南乳哪裡買、德記豆腐乳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紅麴豆腐乳全聯、南乳哪裡買、德記豆腐乳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請益】 請推薦好吃的豆腐乳,我已經吃過好多次地雷了 的評價
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要等死的農夫-吳紹文
「我們不能把農業當成夕陽產業。我們不能任憑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躺在立法院動都不動 ; 任憑農業政策破損不堪。不作為就是等死。」
——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宜蘭立委候選人 ⑦ 吳紹文
來自大塊文化董事長、前國策顧問 郝明義Rex How 的推薦!
吳紹文:不要等死的農夫
「我們不能把農業當成夕陽產業。我們不能任憑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躺在立法院動都不動 ; 任憑農業政策破損不堪。不作為就是等死。」
#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 #宜蘭縣選區立委候選人
@郝明義看到的這個人
寫吳紹文 ,第一件想起來的事情是那天很餓。
去宜蘭見他之前,當天先去新竹訪問了邱顯智,到桃園訪問了呂東杰。偏偏除了 一早吃了點東西外,一直到近傍晚的時候都沒吃上東西。
一路總想,新竹桃園宜蘭,不信找不到好吃的,但每一站都因為時間超出了預期,結果就一直趕路吃不上東西。
因此當我們快五點在吳紹文訂的那家「貓小姐食堂」下車時,真是開心,以為能有一吃。
但我們畢竟仍然沒有。
坐下來之後,最初一兩分鐘還在揣摩該怎麼問問有沒有吃的心思,很快就被吳紹文打開來的話題所引走,沒再回來。
他談的也是吃的,但是農業問題。
那一陣子,正是國民黨還在換柱風波的後續震盪之中,又有十七名立委鬧出攔阻「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修正案的時候,連陳長文都氣得說「有這種國民黨的立法委員,國民黨還需要救嗎?」
我在寫《如果台灣的四周是海洋》的時候,有一章是<無魚之海>,比較大幅地寫了台灣的海洋資源如何被漠視及破壞。
對於我們的農業資源如何被破壞,則因為所知不足,所以並沒當一個主題來寫。
然而就在這兩個月連續訪問這麼多年輕世代的立委參選人後,我逐漸聽出農業所面臨的許多問題。
到了和吳紹文談,更終於全面性地了解了危機的嚴重。長期以來,我們不但不重視自己的農業,更在一路破壞自己的農業,比破壞海洋資源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破壞。
一如台灣的四周已經是無魚之海,台灣島內也很快就要成為無米之鄉。
可能因為是吳紹文一路揭露的種種景像太過嚴重,所以嚇得我連自己的飢餓都忘了。
他提醒每個人都要重視這件事的理由言簡意賅:「我們講台灣獨立,這裡頭有意識形態、有感情因素,但現實上,獨立就是得糧食自足、資源自足、經濟自足,不然獨立全是空話。」
他講自己進立法院要做的事情,從國土計劃到農業政策,到農業產銷體系,到對外貿易談判,一體成型。
他講自己決定在宜蘭參選的理由很直白,也是對聲言需要全面執政的民進黨直接的打臉。
吳紹文說,宜蘭有黃煌雄、林義雄、陳定南這些前人的努力,一直是民主聖地,綠大於藍。「但是對於農舍管制,民進黨現任立委陳歐珀不吭一聲,完全自失立場。」
見吳紹文那天,他的穿著就和任何一個台北都市裡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
但他確確實實就是在宜蘭的一個農夫,自耕自產自銷。只是他和一般農夫不同的,是他多了綜觀的視野和論述能力,以及他要扭轉現實的勇氣。
吳紹文很瘦削,但聲音和握手,都一如他的談話,充滿力量。
那天臨別的時候,他送了我一罐他們自釀的豆腐乳。
但是我回家後一直打不開。已經放了快兩個月,每隔一段時間試都不行。
後來我決定就不開了。
我把它當成吳紹文送給我每次打開冰箱看到的一個提醒:台灣人怎麼才能吃得自給自足,還沒有解 。
@吳紹文自己說的話
我一定要出來選。
我不出來選,農地農用這個議題,在大選中馬上就淹沒了、消失了、扭曲了。
綠黨本來推薦的是在梨山種果樹的李寶蓮。但是這個時間,阿寶種水果山上農忙;我種水稻,正好有閒,自告奮勇的出來選,不讓農地農用的議題中斷。
現實也不能不選。
我們宜蘭在(2015)九月十日發生一件很可笑的抗爭,反農舍管制,出來抗爭的是農會、土地仲介、還有議員--民進黨的議員。
農舍管制是民進黨籍縣長林聰賢的政策,民進黨的議員出來反;而農會,應該保護農民的,也出來反。 宜蘭十二個鄉鎮市,扣掉兩個原鄉,十個鄉鎮市農會全動員了。這個現象太奇怪了吧。
由這個情況推論,蔡英文就算當選了總統,她支持農地農用、農業基本法,但是立委不支持呢?老農派的利益掛鈎那麼深,可能性太大了。
所以,一定要出來選,而且選票還要達到一定的數字,讓政府不能忽略、輕視這股民意。
我們宜蘭八選一,有夠熱鬧。 其中一位是不動產建商。
他買了一甲農地,結果被劃為濕地保護區受管制,不能蓋房子。他的計畫,本來是拿十分之一的一分地蓋集村農舍來賺錢。不能蓋房子,那塊地連750萬都不值。所以他要出來選,把損失爭回來。
我宣布參選之後,國民黨的候選人李志鏞掛出了「支持農地農用,農舍自由買賣,維護農民權益」。
這個邏輯不但不通,還有夠怪。但是,因為支持農地農用的態度,政治正確,沒有人敢不跟進,所以就在「農地農用」之後,再加一句「農舍自由買賣」。農地就是因為「農舍自由買賣」才變得不能農用,不是農民的人買農地,農地還能農用嗎?。
這實在太荒唐了。
我們觀察社會意見,幾乎所有的媒體,都支持農地農用,已經跟反核議題一樣有了共識。整個社會都贊成農舍管制。
但我們在宜蘭依然被塑造為「少數人」,因為我們沒有地,算是新來的移民,我們很認真的種田,卻不能算農民,我們的意見也不能代表農民?
所以,我們必須用選票證明我們堅持農地農用的意見,是有民意基礎。
反農地農用,其實才是真正的少數人。但這撮人的力量最大。連李登輝當總統的時候都搞不過老農派立委,在農發條例開了後門,以致農地濫用。
所以這場選舉是拼搏概念,我們要把農民的尊嚴和農地真正的價值找回來。
我們的政府,從來沒尊重過農民。
農業地位低落,農業政策不健全,經常拿農地來解決財政問題。
台灣的政府,沒錢 就賣地,用區段徵收、強制徵收的手段,把農業用地改成非農業用地,換錢還債。
中央如此,地方也一樣。
苗栗的劉政鴻不就常說,他們的負債減少了,因為他們又賣了多少地?
這樣一來,農地面積的消失,越來越快。
農地可以買賣,不可以買賣,要徵收就徵收,一切都政府說了算。
農民這樣被玩了一次又一次。農村犧牲了。農民由農轉工,被迫遷移到城市的邊緣。
我們必須還給農民正義,政府甚至得有一個合乎體制的道歉才行。
我們的國土,完全沒規劃。
農委會估算,我們必須有84萬公頃的農地,才夠使用,糧食才能自足。但我們現在只有65萬公頃的農地,還包括了旱地、山坡地、上面蓋了房子的農地,農地區位沒有標準,也沒有任何手段來保護。
對農民更是缺乏照顧,農民沒有退休金,有的只是老農派立委每年吵的老農津貼、災害補償。可是老農津貼,就算年年吵年年加,一個月還不到一萬元,夠生活嗎?
最近在貨貿談判,中國的農產品都要進來了,又給了我們農民什麼保障?
之前的WTO,進口米來了一大堆,我們還可以拿去給軍人、犯人消化。將來的TPP,進口米必須上市上架。怎麼辦?
我們政府對農業的保護等於零,一步步退縮,終有一天糧食要全靠進口。
我們講台灣獨立,這裡頭有意識形態、有感情因素,但現實上,獨立就是得糧食自足、資源自足、經濟自足,不然獨立全是空話。
我進了立法院,目標就是推動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通過,把農發條例的漏洞補上。
農發條例真的是很糟糕,農業精神完全消失。之前只有農民才可以買賣農地,現在變成了買了農地變成農民。於是,引發了農地炒作之風,用十分之一的農舍建地蓋豪宅,或都集村圖利。
宜蘭農業處有一份統計。新建的農舍,有八成以上,在三年內轉讓。意思就是說,管制期滿馬上脫手,這不是炒作,什麼是炒作?
他們主張管地不管人。可是你會相信不種田的人,買了農地會去種田嗎?
所以,我們主張管地也要管人,農舍不能自由買賣。
今天,像我們這樣種田的人,反而買不到農地,價錢被炒的太高了。也沒人願意把農地租給我們,因為他們的地是由375減租耕者有其田來的,他們害怕舊事重演,這次輪到自己把地租給別人之後地不見了;所以地可以讓別人種,但就是不能簽約。
另外,依據規定,全國總預算得有15%用於農業,但現在只有7%,大多數用在老農津貼和休耕補償。
因為農民沒有退休制度,不像勞保漁保軍公教退休保險。這樣對種田給全台灣人吃的農民不公平。
政府還鼓勵休耕,不耕作反而有錢拿!台灣應該要鼓勵雜糧復耕才對。台灣以前是有種小麥和黃豆的,全因為美援而消失這些種植技術和農地。大量的黃豆、小麥、玉米全靠進口。
預算不足又亂花,使得我們的農業發展,沒有前瞻性、不計畫生產,也不做農地規畫以及種植計畫。大家什麼行情好種什麼。農民愛種水稻,這也是原因,有保證收購價格。
立法院得儘快通過國土計劃法、農業基本法。
在農業政策上,推行計畫生產,這樣農民的收入才能提高。
農地則應有整體的規畫,讓生產與生活分開,維持完整的耕地,農民則集村在耕地周圍。
全世界沒有像我們一樣農地零碎化,不要說日本、德國,連中國,都對農地有整體規劃,保持完整。
另外,還得修正農業系統。
我自耕自產自銷,還有盈餘,但農民只要扯上了農會、盤商,加入他們的系統,賺得反而比我少,可見法規大有問題。
農會、盤商有他們一套機制,控制農產品價格,剝削農民。
我們不能把農業當成夕陽產業。我們不能任憑國土計畫法、農業基本法躺在立法院動都不動 ; 任憑農業政策破損不堪。不作為就是等死。
我們不能讓這種情形再持續下去。
我主張農業政策,屬於國安層次,對國家好,對農民好。
這次選舉很不容易。宜蘭自黃煌雄、林義雄、陳定南以來,就是民主聖地,綠大於藍的地方,但是對於農舍管制,民進黨現任立委陳歐珀不吭一聲,完全自失立場。
不過,這也是我挺身而出的機會。
大家討厭國民黨,也不見得喜歡現在的民進黨,那麼就讓真正的農民出來。
我們錢少,只有靠腿。
我追垃圾車,大家出門倒垃圾,我為大家補充農業養分。
我去各社區的廟口煮鹹粥,和老先生搏軟,請他們支持農民。
我也去跑農用店,更深入了解農民的需求。
宜蘭縣東山鄉去年(2014)誕生了一位24歲的議員薛呈懿,可見大家支持年輕人。
我的情勢會越來越好。
我有信心,農民翻身的時候到了。
@陳季芳的側記
和吳紹文見面訪談的地點,是「貓小姐食堂」,旁邊是「小間書菜」,有門互通;食堂拙樸,書菜親切。我說,很文青欸。他立即反駁,「我們是農青,不是文青。」
吳紹文是外省的都市小孩,念完研究所做過社工,外配、原民、88風災;十幾年怎麼做,都是「外人」,沒有血統,現在他走進農地,小農,親自耕作、販售,「我就是農夫,誰也不能說我是外人了。」
但是,他還是外人,因為深溝這地方的「農民」,有七成是外地人,不種田只管炒作農舍;抗議農舍農用,竟是以房屋仲介為主力,荒天下之大唐,笑死人了。
種田的農夫在農田裡,竟是弱勢,吳紹文說,「農民一直被犧牲,一波又一波,沒完沒了。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
吳紹文很瘦,手細而有力,低低的比著,像畫出一塊塊的農地護著。
http://twunbound.github.io/view/shaowen333
⑦吳紹文 宜蘭縣立委參選人
#年輕的力量進國會
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向中時說掰掰,在信義路六段87號新開張的「饞客」,舉辦一場連續六小時的「告別中時流水席」。
選上饞客有兩個原因:
一,它是我記者生涯第一個主管張柏勳推薦的店,民國78年6月12日進自由時報第一天,就在他麾下跑財經,即使他不做我主管很久了,他說的我都信,所以他邀我減肥,兩人目標40公斤,也在流水席之後開始。
二,昨天試了菜,確定這家店的主力菜餚干鍋,跟我一個德性,聞了香噴噴但香味不打一處來,看了油膩膩但料很多又實在,吃了火辣辣但有層次又見深度。
一開始小心翼翼挑三撿四怕太辣太嗆,吃了幾口再喝口酒,便覺豪氣干雲,蕩氣迴腸,渾身冒汗擋不住,朋友跟我交往的感覺也類似這般。
干鍋源自四川綿陽,在貴州發揚光大,陳老闆告訴我,別小看鍋中的沉底油,「可是花了六十幾種香料,兩個半小時不停攪動煉製的香料油。」
六十幾種葷素食材任君選擇,老闆為我挑選牛肉豬肉肥腸腐竹玉米筍茭白筍綠花椰小木耳高麗菜金針菇,選好料才下鍋與乾辣椒,麻椒等大料混炒,挑著吃,小心嘗是干鍋的最大特色,小火保溫,咕嚕咕嚕,香氣集中,明知多吃一定肥,仍忍不住在鍋中尋寶。
近日偶有起風,天氣不算太涼,陳老闆決定為流水席加菜,拿出在軍中伙房學到的,早年在馬祖待過的將領包括郝柏村郝伯伯都吃過的「馬祖風味羊肉爐」。
羊肉爐沒附沾醬豆腐乳,高湯也非濃郁中藥底,但特殊調味不但讓湯頭很夠味,又勾引羊肉微妙的撩人腥氣,又完全壓制羊肉惱人的羶味,嗜食羊肉者肯定愛死這一味。
「年輕時在馬祖當兵,外省老伙伕照例在冬天做狗肉爐,但馬祖的狗不多,一下子就被抓光了,於是以羊代狗,說穿了這湯頭是狗肉爐的配方,把豆腐乳直接入湯,因為特別夠味。」
原來是狗肉風味羊肉爐啊!有一種掛狗頭賣羊肉的聯想,試吃一小碗,幾塊羊肉,幾塊穿孔豆腐和豆皮與一坨麵線,吃得我稀哩呼嚕大汗淋漓。
陳老闆的調味很複雜,但吃了很舒服,原來自學素菜出身的他,對味精和雞粉很排斥,所以即使調味複雜的羊肉爐,干鍋,也都是取自天然食材的味道。
他笑著說,大陸干鍋是把食材埋在乾辣椒堆𥚃,在台灣就是不行,「這些麻椒等大料是派人從大陸拎回來,比肉魚蔬菜更貴,當然要謹慎使用。」
告別中時流水席供應滷味,干鍋,啤酒和羊肉爐,邀請各方好友一起慶祝,但考慮各方好友有一般上班族,不正常上班族,還有夜班者,翹班者,因此席開五桌,連續六小時,人來補菜,併桌就吃,停留時間長短不拘,人來就好,帶禮來我更開心。
主跑美食20多年,最喜歡吃辦桌喜宴,在記者生涯的最後一日,用流水席向過去說再見,向朋友表達衷心感謝,準備迎向仍未可知,但更加自在的新階段。
喔!收到邀請者請賞光出席,饞客坐捷運可抵達,象山站3號出口往不熱鬧的方向直行。我走到之後,張柏勳才老實告訴我,我走了1.1km才抵達。唉!原來主管的特質之一是欺騙下屬,我終於又明白了一次。
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説| 大會報告~~為了你們我又跑去買江記梅子 ... 的推薦與評價
大會報告~~為了你們我又跑去買江記梅子豆腐乳來實驗,明明還有一大罐酒釀豆腐乳,不管了啦!我的媽梅子豆腐乳更好吃啦!因為比較甜,更像外面賣的豆腐乳雞! 配方來啦! ... <看更多>
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全聯獨賣(?)的好吃豆腐乳- 美食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來跟大家推薦在全聯買到的超好吃豆腐乳(˶‾᷄ ⁻̫ ‾᷅˵),目前沒在其他賣場看過,應該只有全聯有賣,雋品的梅子味海苔好吃~梅子口味的豆腐乳也好吃- ... ... <看更多>
全 聯 德 記 豆腐乳 在 [閒聊] 推薦的豆腐乳? -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突然好想吃豆腐乳配粥,
豆腐乳配上粥真的無敵好吃,
有沒有推薦的豆腐乳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203.2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89189000.A.A53.html
太感謝各位大大的推薦了~^_^
來逐一嚐嚐看喔~
※ 編輯: jorry111111 (220.136.75.30 臺灣), 05/12/2020 22:51: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