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怎樣的強度最好?運動多少才夠?有可能運動太多嗎?”
ACSM 2019 annual meeting
5/29 1:00pm
主題:B-06 Exercise is Medicine® - Symposium - What Dose, Type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is the Best Medicine?
講者:共四位
Esmee Bakker
Radbou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Duck-chul Lee
Iowa State University
Barry Franklin
William Beaumont Hospital
Paul Thompson
Hartford Hospital
這個 session 的四個主題非常明快,還滿好奇講者想講啥的。
四個主題分別是:
🔎促進健康所需的最少劑量運動是啥?
🔎有氧運動還是肌力運動比較好?
🔎運動訓練的最好的強度是啥?
🔎有可能會做“太多”運動嗎?
👉前兩位講者重點摘要與心得:
1️⃣這四個講者的出發點都是以促進“健康”,延長壽命,減少死亡率為出發點,不是運動表現喔!
2️⃣維持健康所需的最小劑量,這部分其實就是Mona去年做成懶人包的身體活動指南(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這部分的內容是我少數九成九以上都非常熟的。這邊強調的幾個重點都在懶人包裡面了,不再贅述XD。
3️⃣比較意外的是,關於“運動多少可以帶來健康”,至少
提到兩個大型研究,是來自台灣的研究!
4️⃣既然已經有建議的身體活動指南了,實際上(美國)有多少人達標呢?答案:男性是兩成,女性更少,約一成左右而已!
5️⃣有氧好還是重訓好?心肺功能優秀v.s.肌力強,哪個對於”健康“的效益比較強?對於改善總死亡率/高血壓/代謝症候群/肥胖的狀況來我說喔,都是“兩個都做”比只做其中一種還要好。這很合理,因為不同形式運動調節疾病危險因子的機制有所不同,有所偏廢本來就很可能無法顧及全局。
6️⃣上面那些研究結果只有一個問題:兩種運動都做的那些人,運動的總時間比只做一種的人還要長。所以目前已經完成收案的一個研究,就是要讓各組受試者的運動總時間都一樣(為期一年的研究)。
👉後兩位講者重點摘要與心得:
1️⃣基本上幾乎都是高強度運動比中強度運動有健康效益。
2️⃣做健康諮詢時的一個應用重點:建議先走再跑,循序漸進,而不要本來生活型態是完全靜止,一動也不動,然後一整年只做一次強度運動。
3️⃣“心肺功能”(整體體能)比"心臟功能"(心室收縮能力)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死亡率!
4️⃣有個很漂亮的圖表是:不管你是體重正常,過重,還是肥胖,體能(心肺功能)好,跟同樣體重範圍的人比較起來(體重正常跟體重正常比,體重過重跟體重過重比),體能優異都能降低死亡風險約四倍!白話的方式來說:即使你BMI>30,如果你體能好,你的各式死亡率風險,還是會比同樣體重的人少很多!!
5️⃣關於極度高量運動,已知跟未知的事情:
💡極高量運動,心房顫動,冠狀動脈鈣化,心臟纖維化,會比一般人高。另外右心室比左心室更容易受到影響。
💡臨床意義?!不明?!
💡亦有研究顯示,雖然極端高量運動的人,鈣化程度高,可是死亡率"沒有"比較高。而且這些人的血管管徑,跟一般人"一樣"。
💡機制目前不明,亦有人覺得也許這其實是一種保護作用(不穩定的血管斑塊,蓋上鈣,讓它變得穩定?跟降血脂藥物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是否類似?!) 以及是否與賀爾蒙的變化有關?!
💡重點:須整體看一個人,不是看單一數值。運動員亦存在某些生理”現象“,一般人身上具有不健康的意義,但運動員卻沒有那些負面效果。心血管的這些”現象“也是。
💡講者認為,的確有些人,可能會因為基因的關係,更容易受到影響。不過重點是:”極度高量的運動量“絕對不是一個國家問題(national problem)。意思是:大部分人都不需要擔心這件事XD
#ACSM19
冠狀動脈鈣化 運動 在 謝哲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哲學」、「策略」與「紀律」,是自我實現的三要素。
系統化知識與邏輯思維,能幫助我們建立一套立命安身的「哲學」。有了踏實,可檢視驗證的思維邏輯,就能訂定各種短程與中長程目標的「策略」,但真正的成就,是持之以恆的「紀律」。
投資理財如是,學術研究如是,演藝事業如是,健康管理更是如此。
我熱愛生活,享受生命,也積極投入各式運動。由於父系家族史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族群,母系家族則有多人癌症病例,根據學術研究的歸納整理,我個人也是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高風險族群。
因此,其實對於健康管理的生活策略,也就是簡簡單單的「規律生活、節制飲食」。為了維持規律生活,我一定讓自己在每天早晨六點半到七點之間起床。先運用二小時半的時間閱讀,然後去運動,從跑步、健力訓練,到練拳,儘可能伸展活動,同時也堅持單純質樸的生活。
關於飲食,說實在的,我既不忌口也不貪嘴,但飲食是有節制的我,常常只吃七分飽就好,儘量一天只吃兩餐,低油低鹽只是基本。朋友都說,我的生活很像住在修道院。
但除了自主健康管理以外,定期的身體檢查是「絕對」需要。抽血、X光、超音波、腸胃鏡只是基本,每次一整套做下來,總覺得自己又去參加一場半馬一樣。
今年,經過朋友引薦,我來到座落於新北投捷運站外只有一百五十公尺的「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例行性體檢,透過更精密的高階影像檢查及專業醫師判讀,為的是更了解自己身體在這幾年間,有没有明顯或值得注意的變化。
結合五星級酒店的住宿設施與專業管理,「賓至如歸」這句話套在這裡,或許太過商業。「安心」與「信任」才是真正讓每位朋友感到輕鬆、放心的原因。透過工作人員的解說,讓我了解整個健康檢查的細節及流程。
首先,是大家想到就退避三舍的《全消化道內視鏡-胃鏡與大腸鏡》檢查,幾番思索後,我選擇無痛檢查。因為無感,一覺醒來,所有的檢查都結束了,讓人有「事如春夢了無痕」的惆悵。不過,從檢查結果看來,輕度的逆流性食道炎,與表淺型胃炎 … 咖啡及威士忌,真的要少喝一點囉!
而我個人最關注的項目,是《低劑量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與《零輻射磁振造影全身檢查》。當報告出爐的那一刻,透過一張張的影像呈現在眼前,在醫師詳盡的解說之下,也放下心中的大石頭,有紀律與節制的生活飲食起居,看來是有成效的。
哲學家叔本華說過「人生最愚眛的事,就是拿個人的健康去換其他的身外之物。」的確,尤其在走過不惑之年,邁向人生道路的折返點,只有自己健康的身體,才是最奢侈的擁有,最珍貴的財富。在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親切且專業的服務之下,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與健康需求。
我相信,你也可以。
冠狀動脈鈣化 運動 在 劉漢文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年齡、性別、高血壓、抽菸、膽固醇、糖尿病、肥胖、缺乏運動,是使用較普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因子。
有一些非傳統的風險評估因子,也可以用來計算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常常在高級健康檢查的項目出現,包含:
冠狀動脈鈣化指數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 score)
足踝上臂動脈血壓比 (ankle-brachial index,ABI)
高敏感度 C 反應蛋白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
--
美國的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對於這三個非傳統的風險因子,系統性的回顧臨床試驗的證據。
CAC score、ABI、hsCRP 對於傳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計算,可以小幅增加鑑別力 (discrimination) 和風險預測 (reclassification),但對於臨床是否有意義還未知。
在傳統的風險評估之外,目前證據不足以評估加上 CAC score、ABI、或 hsCRP 來做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決策,能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USPSTF 的結論,對於無症狀成人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計算,現有證據不足以評斷,加上這些非傳統因子是否能預防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