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跟大家分享一款有著瀟灑隨性的高顏值,同時又是一款好吃易做的水果餡餅:法式水果酥派(草莓加上藍莓內餡) Strawberries & Blueberries Galette。 Galette 是法文,在法國料理中泛指外型扁平圓形或不規則形狀...
「千層麵法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食。習。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鄧九雲 Joann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心得] 法國人的生日Party - 精華區France 的評價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千層酥,法文作Mille-feuilles... - SUCRÉ Pâtisserie 法葵法式甜點 的評價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跟著法國人做料理》法式白醬Bechamel sauce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lasagne發音的推薦與評價,PTT 的評價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千層麵皮哪裡買2022-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千層麵法文 在 How to Pronounce Mille-feuille - YouTube - 男公關條件Category 的評價
千層麵法文 在 食。習。義大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櫛瓜 Zucchini
英文名zucchini 借取自義大利文的「小南瓜」(義大利文zucca =南瓜),又或courgette (源自法文的南瓜 courge)和baby marrow(marrow則類似冬瓜).貌似大黃瓜,有黃色、淺綠、深綠和花綠斑等不同顏色,味道與質地也稍有差異。
中文裡最早出現的節瓜(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就有記載,節瓜味甘,性平,能生津,止渴,解暑濕,健脾胃…),亦有小冬瓜、毛瓜或腿瓜之稱,是葫蘆目葫蘆科冬瓜屬(Benincasa)的變種,普遍種植於廣東、廣西與福建等地,似乎較近似英國英語中的marrow。不過同樣是長得像個葫蘆和大黃瓜般的節瓜,在台灣並不普遍也鮮少人種植,所以不知怎麼地,zucchini這個遠親就順理成章地變成櫛瓜,開始出現在餐廳與市場。
但,zucchini是屬於夏季南瓜(summer squash)的一種,原生於墨西哥一帶,是葫蘆目科葫蘆科南瓜屬(cucurbita pepo)的美洲南瓜,從新世界引進歐洲,並在19世紀才在義大利米蘭改良出的新品種。最早台灣大多仰賴進口,如今已有不少農名在種植,讓產量與價格變得更親民。而秋冬(萬聖節時)出產的南瓜(pumpking)或像是奶油南瓜(butternut squash)和日本種的栗子南瓜(kabocha squash)等,則屬於冬季南瓜(winter squash),通常澱粉和醣類含量較高,口感與風味也與夏季南瓜不同。
新鮮的櫛瓜清爽、低澱粉且含水量高,可以用類似削鉛筆機的食物處理器,刨成像這樣的麵條兒,拌上涼麵醬或者稍微的用橄欖油和蒜末清炒調味。還可以做成湯品、鑲料後焗烤、片薄後灑鹽炭烤、切成薯條狀後撒上起司烘熟、剉成籤後做成小煎餅或起司烘蛋,也可替代義大利麵做成低卡的千層蔬菜麵等。下次在市場看到,不妨也買回家試試身手吧:)
千層麵法文 在 鄧九雲 Joann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小時候過年時,家裡總會有一大盆銀柳。我以為那是假花,每經過一次,就會用手指頭撚一粒小花苞下來。現在就算我知道那不是假的了,看到時還是會忍不住掐一掐那綿綿的觸感。即便已經三十好幾了,每次進麵包店,我還是得努力克制住想用手指戳麵包的衝動。
⠀
若要尋找一個身體部位代表全部的我們,我會說「手指」。指尖是一切經驗的起點,記憶從指頭一點點累積上來。
⠀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們並肩前行,手臂不時輕輕相碰,指尖相撞。他試探性地用手指勾一下你的手指,你沒有反抗,他牽起了你,只是鬆鬆握著。像成千上萬在路上行走的情侶那般,看起來沒有什麼特別的。但這一刻對你意義重大,你的身體在被牽著後,手臂變得又麻又軟,眼前的路人都在笑,世界從來沒有那麼順眼過。你想要有一個人愛你,連睡著都能牽著你的手。比起接吻與其它,那更溫柔、迷茫,更地久天長。
⠀
「Gisele不喜歡這個世界,她知道這世界不喜歡她。第一次墜入愛裡,只持續了十三秒。火車煞車,他們的手碰觸到對方,她就再也沒有見到他。她的記憶失去了一些碎片。她只記得他的手。在Gisele的生命中,經歷了五個男人。每天晚上,她會看著他們的手⋯」《Kiss & Cry》
⠀
沒有人會想碰觸一個不渴望的東西。比利時電影導演賈柯凡多梅爾(Jaco VAN DORMAEL)和編舞家蜜雪兒安德梅(Michèle Anne DE MEY),是從餐桌上開始發展這個超級靈感——“Neno Dace”。為了看自己的臉,我們還需要一面鏡子,手指是我們最了解的身體部位,而且手指跳舞的大小範圍非常符合攝影鏡頭的拍攝。他們2011年的作品《Kiss & Cry》一推出就造成轟動,已累積超過三百場的演出。
⠀
親吻與眼淚創作群,特別關注柔軟的痛處,他們非常清楚——重的東西,得輕輕說。所以絕對不能忽略作品裡,那少量精簡旁白的慧黠與幽默。《Kiss & Cry》是一個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而這次來台的作品《指尖上的幸福人生》則是關於七次「愚笨的死亡」。原劇名為《Cold Blood》,冷血,正是企圖用一種低溫的方式,處理生命無聲的終結。
⠀
「必然死、可疑死、猛烈死、臨床死、猙獰死、緩慢死、過早死與詐死。還有笨死。
死亡經歷過,就沒那麼恐怖。你心想,他是溫柔的,平靜的,有點像睡著的貓。」《指尖上的幸福》
⠀
現場的攝影機順著軌道,將舞台上舞者手部特寫投影在舞台的銀幕上,他們相遇時害羞,相戀時調情,短暫不捨地擁抱著,隨著燈光轉變而繾綣難捨。手指輕轉著迷你方向盤,穿梭在幾朵花中,一片沙灘,以及各種擬真的娃娃屋裡,順著攝影機拍攝出各種不同的角度,觀眾同時見證著魔幻的過程,卻不像知道魔術手法那樣令人失落。反之,被眼前的想像與創意,徹底轟出了日常界線。
⠀
托馬斯·岡齊格(Thomas Gunzig)的文本裡,死亡不過是個萬花筒。飛機墜落時剛好去上廁所而死,吞嚥下胸罩扣而死,自動洗車忘了關窗而死,或是為了一包過期的馬鈴薯泥而死。主創者使用簡單的物件——水、棉花、煙霧、聖誕節的仙女燈,透過攝影鏡頭建構出如夢似幻的場景。讓手指繞著鋼管旋轉,或是套上頂針,圍上蕾絲,大跳雙人舞。光影一變,場景一換,一下成了開車的男人,一下又是迷路的女人,還有機會成為庫柏力克的太空漫遊者。有一晌,你甚至差點忘記那只不過是兩根手指。
⠀
手指跳舞,當然不是新發明。在默劇的訓練裡,演員對每一根手指的控制度練習不少於軀幹。就連寫實表演中,看一個演員有沒有入戲,就是看他的手。當你極度憤怒與悲傷的時候,雙手絕對不會是鬆的。雖然手上沒有五官,但十四跟指骨與五十九條肌肉,表達情緒絕對能夠超越臉部表情。那預留了一層想像的空間,「想像」是除了看見以外,還會有一塊自我的「投射」,我稱那為每個人的敏感地帶,或是種種刺點。
⠀
在劇場結合即時影像演出,這十年也成為許多舞台劇導演趨之若鶩的一種形式。但對我來說,形式不該成為作品的主旋律,否則觀眾看完戲只會記得現場的執行技術,以及對各種計算過的編排讚不絕口。除非導演在「形式」本身,有渴望探討與思辨的重點,譬如討論影像與現場在「時間」處理上的變異,或是刻意為觀眾製造出多從的觀賞「距離」,進而鼓勵其用不同面向思考所要傳達的主題,例如:「真實」與「重述」。近年來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大概就屬2019年TIFA邀請的作品,米洛勞的《重述:街角的兇殺案》,這戲充分體現了「不再臨摹世界的樣貌,而探討再現真實本身」(呼應了根特宣言的第一條。)
⠀
編舞家蜜雪兒安德梅非常會使用音樂。當觀眾一半的注意力都放在歎為觀止的視覺效果,另一半在觀察舞台上複雜操的機制,音樂讓他們不會脫軌。導演在訪談中說到,這樣的作品裡,每個人都必須從頭開始學習自己的職業,這是電影攝影,但又不是電影;這是舞蹈,但只能用手跳。在他邁入一個有些使不上力的年紀時,卻得開始學新東西。然而《指尖上的幸福人生》是無法像電影那樣保存下來,它轉瞬即逝,只有在觀眾在場的時候才存在。八十分鐘的演出,沒有一刻不驚奇。你熟悉眼前所有的單一物件,但絕對沒有看過這樣的表演。
⠀
「開始時,你不知道是一個開始。開始時,你不知道已經開始了。開始時,我們不知道夢原來是夢。開始時,我們並不知道,這一切究竟能持續多久。」《Kiss & Cry》
⠀
每次死亡都是一個驚喜。我一直想到一句法文諺語“La petite mort “,翻成「小小的死亡」,為性高潮的隱喻。在極度歡愉之後,我們小小的一部分也會跟著消亡。觀賞《指尖上的幸福人生》宛如這樣一場完美的新陳代謝。生命的荒誕,在最後擦出了溫度,大幕落下,血被加溫。散場時,就用指尖輕輕勾起同伴的手指,想著沒死又能看一齣好戲的感覺,還真棒。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 衛武營戲劇院:
2021/04/02 (五) 19:30
2021/04/03 (六) 14:30
2021/04/04 (日) 14:30
. 台中國家歌劇院:
2021/04/09 (五) 19:30
2021/04/10 (六) 14:30
2021/04/11 (日) 14:30
官網資訊:
https://wenk.in/wwy07qukt
購票資訊:
https://wenk.in/wwy07ZlDH
《Kiss & Cry》:https://reurl.cc/R62yaG
《Cold Blood》:https://reurl.cc/9ZW7oX
#指尖上的幸福人生
#coldblood
#高雄衛武營
千層麵法文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要跟大家分享一款有著瀟灑隨性的高顏值,同時又是一款好吃易做的水果餡餅:法式水果酥派(草莓加上藍莓內餡) Strawberries & Blueberries Galette。
Galette 是法文,在法國料理中泛指外型扁平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脆皮糕點,例如世界知名的國王派 (galette des rois)就是其一;同時如果上網 google “galette”,會發現它也是一種長得跟法式可麗餅很像、只是麵皮質地和色澤不同的煎餅,還記第一次吃到是N年前去高雄出差,在一家法國人開的小餐館裡嚐到的,它是用蕎麥粉做成的鹹味餡料的薄煎餅,可以當作輕食享用,味道相當特別。
不過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款水果酥派,它是一種 free style、介於派跟酥皮糕點之間的一種口感,完全不需要任何的烤模,只要有一張烘焙紙就可以搞定。它的派皮或說酥皮是以一種開放的形式折疊,中間堆滿了色澤鮮美的水果內餡,除了甜口味內餡,也可以是鹹口味的炒料。
隨性的Galette 最常搭配水果餡料,像我們這次用的是草莓跟藍莓,最常見的還有蘋果肉桂 Galette (apple galette), 蜜桃 Galette (peach galette)等,選用當令的在地水果最為理想。
至於餡料的糖量可以隨著水果的酸甜度來調整。
說真的,像這種不用太依賴烘焙工具就可以獨立完成,而且成品賣相不差、味道又會讓人讚聲連連的糕點,應該要納入家常必試的糕點清單中才對,不做會覺得太虧待自己了和家人了,萬萬不可呀。希望大家會喜歡這類型的酥派點心 (手比愛心)!😊
📍 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weetdumplingofficial/
📍 我們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這支影片還會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https://youtu.be/b4couKtcreo
-----------------------------------
法式水果酥派 怎麼作呢?
下面是這道 法式水果派 的做法與食譜:
✎ 材料 / Ingredients
☞ 酥派皮 (galette dough)
中筋麵粉 100g
糖 15g
鹽 一小撮
冰凍的無鹽奶油 80g (切成塊狀)
冰水 30g
蛋 1顆
二砂 適量
☞ 水果內餡 (糖與檸檬汁可依據水果酸甜度調整)
草莓 200g
藍莓 40g
糖 30g
玉米粉 6g
檸檬皮 半顆
檸檬汁 2g
✎ 做法 / Instructions
☞ 酥派皮
1. 在一個中等大小的碗中,將麵粉、糖和鹽均勻混合
2. 加入冰凍的塊狀無鹽奶油,用洗淨的雙手攪動麵粉跟奶油,讓每一粒奶油丁裏上厚厚麵粉,麵粉可以隔離手的溫度,接著用手指把奶油搓成扁平的片狀
3. 分次的加入冰水並用手攪勻,直到麵團開始聚集在一起,儘可能不要太出力去揉壓,就只是幫助麵團聚集成團即可,若覺得麵團略微乾燥,可根據需求添加少量的冰水,處理好的麵團會有點粗糙,但不會黏手
4. 將麵團用保鮮膜覆蓋包裏住,輕壓成扁狀(比較容易冰的均勻),送進冰箱冷藏一小時
5. 接著來做水果內餡。切去洗淨草莓的蒂頭,然後切成厚片狀
6. 準備一個攪拌盆,放入草莓片與藍莓,然後倒入糖跟玉米粉,刨半顆檸檬皮屑,再擠適量的檸檬汁,若買到的草莓偏酸,可以加幾滴即可,或增加糖量來平衡味道,充份混勻後備用
7. 擀麵板上灑上足量的麵粉以防止沾黏,放上麵團,擀成厚度約4mm的圓形片狀
8. 在擀平的麵團中間堆上水果內餡,內餡要與麵團的邊緣保持最少2吋的距離,接著依序把麵團向內餡方向折疊覆蓋
9. 把蛋打散,在酥皮上均勻刷上蛋液,並灑上二砂或粗糖粒
10. 烤箱預熱至220C,烘烤23~25 分鐘,出爐後在層架上完全放涼後即可享用(也可以尚有些微溫時吃也很好吃)
-----------------------------------------------------------------------
影片章節 :
00:00 開場
00:35 食材介紹
01:33 製作酥派麵團 (galette dough)
04:27 製作水果內餡(草莓、藍莓酥派內餡)
06:18 擀製派皮以及製作水果酥派
07:55 酥餅包餡、折疊派皮以及刷蛋液的作法
10:26 烤箱溫度與時間設定
10:37 出爐放涼
10:49 看看這水果酥派有多酥,酥到掉渣的試吃
11:46 製作水果酥派的技巧分享與注意事項
-----------------------------------------------------------------------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水果酥派
#法式甜點
#簡易甜點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千層麵法文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哈囉!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 今天的『食不相瞞』,我們要跟大家分享一款很經典的法式糕點:簡單好做又美味的法式週末蛋糕 (aka. 法式磅蛋糕, Le Weekend Cake, Gâteau de Voyage, The Travel Cake)。
週末蛋糕在法文裡叫作 Le Cake Weekend, 也常被稱作旅行蛋糕 Gâteau de Voyage,顧名思義,這個蛋糕超適合在週末烤來享用或者帶著一起出門輕旅行,很容易製作又非常好攜帶與保存(蛋糕體頗堅固不易碎掉^^),蛋糕的口感和外型跟傳統磅蛋糕很像,但製作上不太一樣,例如磅蛋糕的每樣食材都要1磅或等重(所以稱為『磅』蛋糕),但週末蛋糕沒有這個要求,此外磅蛋糕使用的是軟化奶油來打發,但週末蛋糕則使用融化奶油且無須打發,所以相較起來,比起傳統正宗的磅蛋糕而言,的確是簡單許多,但成品口味很類似,都蠻好吃的。
這次我們是參考法國藍帶學院的週末蛋糕食譜,不過在作法與食材上有做一些調整,例如把檸檬口味改成葡萄柚口味,是的,這款蛋糕可以做成各種口味,很彈性的。
此外法國藍帶學院的週末蛋糕有上兩層釉,一層是杏桃果膠,一層是檸檬糖霜,我們把糖霜換成糖漿,讓整體蛋糕的甜度降低許多,而搭配使用的烤模也是以小巧為主,總之它的概念就是即使出門也能帶著微笑享用自家烘烤的美味蛋糕,而且它真的很容易攜帶呢!
週末蛋糕和旅行蛋糕兩個名字都讓人有愜意放鬆的感覺,可以在常溫下保存3~4天左右,很適合帶去露營,或輕旅行帶著在車上或旅館享用,有興趣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集影片哦!
這支影片還有無人聲的 #ASMR 版本:
https://youtu.be/dpimAHcFAYE
-----------------------------------------------------------------------
法式週末蛋糕怎麼作呢?
下面是這款法式磅蛋糕的做法與食譜:
☞ 烤模尺寸: 14x7x5cm
📌 烤模尺寸換算方式:
https://tahini.funique.info/doc/9e4fb19282319ccde7525d421b14adca
✎ 材料 / Ingredients
☞ 蛋糕
雞蛋 2個
葡萄柚 半個刨皮,擠汁30g
細砂糖 80g
低粉 85g
無鋁泡打粉 一小撮(約0.3g)
無鹽奶油(黃油/Butter) 80g
**另準備無鹽奶油10克跟少量麵粉來塗烤模
☞ 杏桃果膠
杏桃果膠 25g
水 25g
☞ 葡萄柚糖漿
糖粉 18g
葡萄柚汁 30g
✎ 做法 / Instructions
1. 用刷子在烤模裡面刷上一層奶溫,再灑上一層薄薄的麵粉沾在奶油上形成一層防沾膜,接著敲出多餘的麵粉,拿去冰一下備用
2. 中型的碗裡倒些熱水,把裝有奶油小丁的小缽放進去,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來融化奶油,上面覆蓋一塊布讓它保溫
3. 在糖碗裡刨下葡萄柚皮,用手指把皮搓揉進糖裡
4. 打發盆裡打入兩顆蛋,加入葡萄柚細砂糖後以打蛋器持續攪拌,要打到濃稠泛白,手打約要花7-8分鐘,用電動手持攪拌器的話,一開始中速打2分鐘,最後以最低速打1分鐘
5. 過篩麵粉和泡打粉,並加入蛋糊中進行混拌直到看不見乾粉
6. 加入融化的奶油,用打蛋器攪拌至均勻並呈現光澤感
7. 把麵糊倒入烤模中,大概3/4滿即可。將烤模輕敲一兩下,以震出多餘空氣
8. 用刮板沾一點融化的奶油,輕輕的靠在麵糊表面的中央,形成一條奶油線,這可以幫助裂口
9. 烤箱預熱170C,烘烤 30~35 分鐘,出爐後把蛋糕脫模並完全放涼
10. 用一個小鍋子,加入25克的杏桃果膠與25克的水(要1:1), 以小火加熱融化果膠至呈現流動的液體狀,趁果膠熱熱的儘快塗在蛋糕表面
11. 最後來做糖漿,把糖粉跟葡萄柚果汁調勻,塗在蛋糕的側邊四面,待果膠乾了就可以享用了
更詳盡的作法與 Tips,可以參考我們的食譜網站喔:
更多的食譜:
https://tahini.funique.info
-----------------------------------------------------------------------
#法式甜點
#週末磅蛋糕
#簡單食譜
#法式磅蛋糕
#簡易甜點
本片是以 Panasonic Lumix GX85/GX80 4K 影片拍攝。
鏡頭:
Panasonic 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Panasonic LUMIX G 25mm F1.7 ASPH.
More Info:
https://www.sweet-dumpling.com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sweet.dumpling.studio/
千層麵法文 在 BrianCuisi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一次遇見這份點甜Flan à la vanille,是在2018年5月巴黎旅遊期間,那時在以Cédric Grolet為名,隸屬於莫里斯 (Le Meurice) 飯店的甜點店內。初次見到這Flan à la vanille甜點。以為它是一份烘烤類起司蛋糕,雖然她的樣子早在好幾本法文甜點書上見過,但基於對奶油乳酪的喜愛度始終偏低,影響了研究她的好奇心。直到日前無意間在構思新甜點時,再次被書中拍得很棒的照片吸引,詳讀了配方表後才發現,這道甜點根本不含奶油乳酪 (Cream Cheese),完全是自己的曲解。她是一份內餡質地近似香草烤布蕾,同時結合了酥皮塔底的類布丁甜點,更是各大巴黎知名甜點店內必賣經典款。
她在操作上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是外層採用類千層質地的酥鬆塔皮,食譜示範則選用烘烤後,能產生近似膨脹質地的美式派皮,當然如果自己有本事做出千層酥皮或是選購市售千層酥皮也可以,質感會更好。內餡當然是這份烘烤布丁塔的精華所在,好不好吃就全靠它了。在研究幾本法文食譜書及參考幾支影片後,不萊嗯決定一開始就依自己的經驗重新推算食譜,也幸運的在第一次就完美將這份「法式香草布丁酥皮塔」想要的質地。接近卡士達的內餡經過烘烤,產生了適度蓬鬆,也保留住最佳軟嫩口感,香草籽、奶油與牛奶共煮後,輔助適當比例的雞蛋添加,入爐前表層撒上糖粉烘烤,讓她從外到裡都一貫的完美,視覺的好吃與想像,與入口時的滿足完全一致、毫無落差!
★ 每月定額贊助計畫:https://goo.gl/yWSqdJ
★ 訂閱不萊嗯頻道→ https://goo.gl/iAjbRN
完整配方與操作說明:https://www.briancuisine.com/?p=7824
[ 材料 ] 5.5吋x2份
慕斯圈:直徑14公分、高度3公分
美式派皮:1份 (350g) https://www.briancuisine.com/?p=4940
全蛋:3顆
蛋黃:2顆
細白砂糖(A):50g
中筋麵粉:45g
全脂鮮奶:350g
香草豆莢:1支
細白砂糖(B):60g
室溫無鹽奶油:30g
朗姆酒:20g
表層糖粉:適量
千層麵法文 在 千層酥,法文作Mille-feuilles... - SUCRÉ Pâtisserie 法葵法式甜點 的推薦與評價
千層酥,法文作Mille-feuilles 法語直譯便為一千片,是法國人最愛的重量級甜點之一酥脆的口感來自於麵皮和乾奶油的擀折, 法葵主廚使用傳統的三折擀折 ... ... <看更多>
千層麵法文 在 跟著法國人做料理》法式白醬Bechamel sauc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的影片比較短而且很簡單,這種醬汁可以用在很多料理上,像是庫克先生三明治、焗烤料理、 千層麵 …材料:-牛奶1公升-奶油100克-麵粉100克-鹽和胡椒- ... ... <看更多>
千層麵法文 在 [心得] 法國人的生日Party - 精華區France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圖文版https://sharon2008.pixnet.net/blog/post/24197976
這一天我要去法國人家作客,Verna的朋友Alex開一個生日Party,慶祝他25歲的生日。
剛好Alex的朋友中,有人的爸爸媽媽出國去玩,家裡沒大人,一群年輕人就攻佔那個
小屋,決定在那裡玩樂通宵。
Verna是當中唯一的亞洲人,他為了讓我去見見市面,也慫恿我一起去
我雖然一句法文都不會講,竟然也一口答應。
搭地鐵的時候,原本還極為興奮的我,隨著目的地的到達而開始焦慮起來。
Alex是個極酷的男生,講話有條有理,不茍言笑;
穿著打扮也不是我們想像中法國男子浪漫隨性的穿法,
他總是西裝鼻挺,還拿著公事包.
因為喜愛亞洲電影而和Verna認識,台灣本土電影知道的比我們還清楚
曾經交過日本女朋友,二人在一起的時候,Alex 20歲女生29歲,
後來因為年紀差距太大而分手。不論如何,他是個帥哥(點頭)。
第一次認識他的時候,他竟然選擇日本的拉麵成為和我們一起用餐的地方
他用的是筷子,後頭還有一張日本的掛圖,對於日本吃的文化,
他也可以頭頭是道說出一些道理來。
我一直以為英文在法國,就好像台語在台灣一樣的道理
雖然不是官方語卻是大家都講的聒聒叫;後來發現是自己錯了
他們也是國中才開始學英文,有一次我在凡爾賽問路
一個金法碧眼的美女服務員竟然搖搖頭跟我說:Sorry, I can't speak English.
Alex這個名字的發音,應該是「ㄝ壘ㄎ絲」(大家看得懂吧?),
不過法國的發音卻是「阿累ㄎ絲」,重音在後面,非常奇妙。
一聽到Alex竟然也在亞洲教過英文,當然不能放棄大好機會,
我拉著他硬是錄了幾段簡單的英文,決定回國之後當成教材。
要和大家相見歡之前,Verna突然跟我說「對了,等等他們會用法式親吻
你不要嚇到喔。」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男生和男生會握手,女生和女生會親吻,
若是男生和女生,就看那個女生選擇握手還是親吻
如果是和熟的朋友見面,就一律是親吻
吻的時候臉頰碰臉頰,發出「揪」的聲音,我以前都以為是要真的親下去,
原來是沒有阿,真害羞。
在親的時候順便講自己的名字,男生會先講,再來是女生,這樣就當成相見歡了。
要親幾次呢? 在巴黎這種大都會,好像只有二次,
越南邊的城鎮就親越多下,但不論是親幾下,
第一次見面就跟人臉頰碰臉頰,還真是很新鮮的體驗。
這一場小型的生日Party,一共有五女三男,大家喝酒吃零食,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法國的男女真的都長得很漂亮,五官輪廓很深,很像洋娃娃
大家玩樂了一會兒,有個男生說他的千層麵烤好了,便邀請大家一起品嘗。
老實說我從來沒吃過千層麵,家裡的廚具可以煮出義大利麵店裡面的東西也真是神奇。
我嚐了一口,因為很燙料又很多,所以很好吃,也因為這次的胃蕾經驗,
回台灣之後讓我開始了千層麵之旅,不過我也沒再吃過當天那樣好吃的千層麵了,
難道是因為不是法國男人下廚的原因?哈哈。
他們都十分的熱情,知道我聽不懂法文,還用英文和我聊天
其中有一個高中老師教的是國文(也就是法文),英文不太流利還硬是跟我比畫著,
別人調侃他以前英文沒有學好,還虧他是高中老師
;他一勁地笑,笑也笑得很開懷,旁若無人,這樣的女生在台灣長大的話應該是會被罵吧! 不過也就是這樣隨性的教育,我覺得他們很豪爽自由,不受拘束。
另一個短頭髮的女生英文比較好,長的也很漂亮,
不過當他拿出菸來點的時候還真把我嚇了一跳,他看著我還問我要不要?
另一個男生就更絕了,竟然自己包香菸!
他把菸草放在一張紙上,然後捲一捲,就這樣抽起來。
在家裡自己DIY作千層麵也就算了,竟然連抽煙都喜歡自己動手,
他看我張大眼睛看他,也是問了我要不要試一試?
真是的,以後有機會應該是要試一下的。
再更晚一點他們就開始看電影了。我因為看不懂所以先去睡了,
沒想到後來女生都走光了,男生還是繼續看著電影,就這樣通宵到早上。
真不知道如果有外國人到台灣來作客,對台灣的生日Party會有什麼不一樣的新觀感?
不過,身處於法國的home party 裡面,我感到無比的新奇和喜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72.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