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觀賞台灣歷史大劇《斯卡羅》,主角阿水說:「官府的鹽吃不起」,讓我想起了臺灣鹽業發展。清朝時期開始課稅,1726年甚至成了官營事業,禁止民眾私曬鹽。
在「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中,〈338年天日曬鹽白金歲月 台灣鹽田華麗變身文化鹽〉一文更有清楚的臺灣鹽業介紹:
164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曾進口碎石,試辦台灣第一座鹽田──瀨口鹽田,但效果不彰。1665年(明朝永曆19年),鄭經參軍陳永華在瀨口庄(現台南市鹽埕永成路一段與二段附近),重新教導居民修築坵呈,鋪以碎磚,引入台江內海的海水蒸發為鹵,曝曬作鹽,即「淋鹵式鹽田」。清朝自1726年對台灣實施食鹽專賣制度,直至1895年之間,陸續闢建瀨北場(台南鹽埕鹽田)、瀨西場(高雄彌陀鹽田)、瀨東場(高雄大林浦鹽田)、佳里外渡頭鹽田、七股大埕鹽田、北門井仔腳鹽田、北門舊埕鹽田及布袋新厝鹽田等曬鹽場。
2011年時,我們去了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http://zoyo.tw/2011-06-11-1241/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有一條綠道,可以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內海,一路走到3952公尺的玉山,全長177公里,橫跨2座國家公園,2座水庫,4大河川,四種文化, 被封為是台灣版的朝聖之路。現在就跟著資深媒體人王文靜的腳步,從阿里山達邦的鄒族聚落,開啟這段穿越台灣400年歷史的山海圳旅程。 店家資訊: 鄒風館部落餐廳(鄒達...
台江內海 在 農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南的農業野望】
盛夏將至,疫情趨緩,旅人蠢蠢欲動踏上臺南芒果之旅。
臺南芒果盛名,是因為曾文溪流域帶來的豐沛水量,剛好流經臺南東南山區日照充足且富礦物質的白堊土地,再加上緯度及地形營造了適宜且穩定的氣溫,才造就臺南芒果特殊的香氣與果肉彈性;台江內海的半鹹水水質,更是造就了品質第一的魚蝦,興盛臺南的養殖漁業。
臺南以外銷供果園制度凝聚果農人力,結合農改場作物防災栽培曆及專業知識,應對氣候導致的生理障礙與病蟲害,再以日韓市場要求制定標準作業流程,嚴格控管、穩定果品品質,經過分級選別、共選共進,打進高端市場。
擁有全國唯二國際型濕地的臺南,豐富生態每每登上國際版面,全球都在關注臺南的里海經營,而臺南已透過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以及ASC(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的認證開新漁業運動,拿下歐日市場。
臺南尚青 進擊的臺南農業
#外銷 #臺南芒果 #臺灣鯛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62730
台江內海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台灣有一條綠道,可以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內海,一路走到3952公尺的玉山,全長177公里,橫跨2座國家公園,2座水庫,4大河川,四種文化, 被封為是台灣版的朝聖之路。現在就跟著資深媒體人王文靜的腳步,從阿里山達邦的鄒族聚落,開啟這段穿越台灣400年歷史的山海圳旅程。
店家資訊:
鄒風館部落餐廳(鄒達邦餐飲工藝複合館)
電話:0938-867-380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17號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10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達邦部落 #山海圳 #餐廳 #鄒族 #嘉義 #阿里山 #綠道 #部落
台江內海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有一條綠道,可以從海拔0公尺的台江內海,一路走到3952公尺的玉山,全長177公里,橫跨2座國家公園,2座水庫,4大河川,四種文化, 被封為是台灣版的朝聖之路。現在就跟著資深媒體人王文靜的腳步,從阿里山達邦的鄒族聚落,開啟這段穿越台灣400年歷史的山海圳旅程。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10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台江內海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南的鳳凰城稱號,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因為台南地勢關係,從最早的龍脈因為河川改道、台江內海成陸地,而從游龍蛻變成鳳凰;至於最常被接受的說法,則是日本人在大正町(就是中山路)及府前路道路兩側種植鳳凰木,鳳凰木也因此成為台南市舊城區種植最普遍的路樹,所以有鳳凰城的美名
孔廟東大成坊的入口,這株高大的鳳凰木,有翠綠茂密的葉子,上面開滿火紅的花朵,在紅磚牆的襯托下,紅綠對比顏色樹頂開滿一團團火紅的鳳凰花,看起來真是這一季的浪漫。
古蹟相互輝映的鳳凰花可說是台南特別的景觀,其中孔廟全台首學入口北側的鳳凰木,最具台南意象。很多人進入孔廟前一定會被這棵滿開的鳳凰木吸引拍照。另外台灣文學館曾是台南舊市政府的辦公室,當時建築前的兩棵鳳凰木是台南市重要的景觀,其它如台南公會堂前也有種植。
台南的鳳凰花約莫在每年的五月初開始綻放,大概到五月中下旬至六月初是第一波盛開,但是一直到十月都還能見到鳳凰花高掛枝頭。其中六月是全台各校的畢業季,鳳凰花開伴隨著畢業季的到來,當校園驪歌響起,鳳鳳花燃燒盛開,有如對學子告別校園最深情的祝福。
除畢業離別的祝福,在台灣,談起鳳凰花一定會想到台南市。因為台南舊城區內種植了鳳凰木達百年之久,對台南人來說,它是傳承城市記憶重要的象徵。
其實台灣的鳳凰木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日治初期引進台灣。在日治的文獻中有兩種記錄:一是一八九六年由本多靜六博士(西元一八五七至一九二八年)由印度孟買領事館引進種子,隔年於殖產部的苗圃育種,另一文獻則為田中安定博士於新加坡領事館引進;鳳鳳木的命名則是當時日本著名的植物學博士三好學命名ほうわうほく,中文為鳳凰木。一開始於北、中、南的官府庭園種植,臺南最早種在安平稅關及英領事館。據當時的報紙記載,約在一九一○年,安平的鳳凰花開就頗負盛名。後來農業試驗改良所選擇當時長得好、樹圍壯碩的樹木種子做為行道樹育種。
台南和鳳凰花意象的連結主要源於一九一七年(一九一六年大正町(今中山路)道路開闢隔年),當時配合台南公園開幕,在大正町種植一百多株鳳凰木苗木,也因為這批種植成功,陸續成為中南部行道樹的選項之一,而大正町夏日火紅的鳳凰花,便成為當時代表台南的都市意象之一。其它種植地方有高雄神社參道、大社、台中大屯、花蓮花岡山……等。
日治時期大正町的凰凰木,經過十幾二十年,養成並木隧道的街景。每到夏天道路兩側就開出美麗的紅色花朵,形成炫目的鳳凰花隧道惜的是這街道景觀在一九七○年代因交通因素,兩排行道樹陸續砍除,那美好的畫面除了留在老一輩台南人的記憶中外,只能從老名信片中追尋了。
台南最美的一條鳳凰花道路消失了,雖然後來中山路在台南醫院那側也有種鳳凰木,但氣勢落差極大,美景再也回不去。或許因為台南夏日鳳凰花的印象太深刻,所以即使戰後,鳳凰花依然代表台南做為市花,台南市政府一度以鳳凰花為logo,成功大學也是。可惜在千禧年時台南市的鳳凰木得了傳染病大量死亡,還由民間團發起種植鳳凰木復育。
台南種植鳳凰木不少,舊市區主要在南門路(圓環至孔廟段)、台南運河、安平市政中心周圍、安南區本田路三段、安吉路三段、小東路、東豐路(東豐路段有好幾種不同季節開花的樹種)、健康路(忠烈祠附近)、大林路、中華東路、裕平路……等等。其中開花狀況較好的是運河兩側,在藍天白雲下水影相映,風情萬種。另外台1線新市善化路段,道路兩側有部份有稻田,拍起來是另一種田園的風格。
另外特別介紹一棵鳳凰老樹,這樹在左鎮草山青瓜寮。台南左鎮草山惡地形十分聞名,二寮觀日出更是台南著名的景點。在這人煙稀少的地方,卻有一棵老鳳凰木遺世獨立在山中的土丘上。土丘上有一間已無人居住的紅瓦土埆厝,土丘後方有一座已撿骨的墓,前後杳無人煙。這棵盤踞在土丘的鳳凰樹,樹根佈滿土丘,粗粗細細向外延伸,枝葉伸展多遠根就有多廣。靠近老樹,視線沿著向上的枝幹往上望,有說不出的震撼,在樹下可以感覺到樹旺盛的生命力。每年五月當紅色的鳳凰花盛開,荒山中那燃燒的紅與老屋在天地間構築一幅奇特的畫面,見過這景象應該一輩子難忘。每年花開時總會吸引來自台灣各地喜愛自然生態攝影的人前來朝聖。
台江內海 在 台江內海-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1823年7月的台灣大風雨造成的台江內海大浮覆,俊安就帶大家來看看台江歷史轉彎的現場。在現勘飽覽曾文溪夕照美景時,胖卡小安還陷入溪埔鬆土,還好種植胡麻的鄉親熱心幫 ... ... <看更多>
台江內海 在 [假設] 台江內海有辦法不消失嗎? - 看板DummyHistory 的推薦與評價
日安,如題
最近打算寫一篇架空歷史短篇小說
背景設定是鄭氏王朝仍統治台灣到現在的臺南安平
剛好想到古代的台江內海因為曾文溪改道所以後來就消失了
那如果鄭氏努力治水不讓曾文溪流到內海那可以避免消失掉嗎?還是說會變成像七股瀉湖那樣小小的?
-----
Sent from JPTT on my HTC_D10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3.240.8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526381264.A.35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