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真的不要再「委員、您放心了」!
一個國家的發展、產業的興盛,需要 #教育分流化明確,對比高度發展的國家,如:日本、歐洲等,完整的職業化人才培養才會有穩定的產業基礎。
針對「#學習歷程頻頻出錯」、「#技高普高化」等問題,虹安於今日教文委員會中,向教育部潘文忠部長提出質詢。
🔺學習歷程問題多、教育部依舊狀況外?
虹安於一週前發現,學習歷程的檔案上傳又出現問題(平台當機),因此詢問潘部長,結果發現部長 #並未 掌握相關情事,現場電話詢問才瞭解到原因疑似學校頻寬不足。
前些日子,虹安才針對108課綱下建置的學習歷程檔案問題質詢過,但教育部改善效率依舊不彰!這次又傳出問題,建置的伺服器不穩定,常發生當機狀況,上傳影片也有檔案大小限制。
虹安也針對學習歷程狀況頻傳於會中提出臨時提案,建請教育部儘速於一個月內:
1️⃣盤點學習歷程至今發生的狀況
2️⃣設置專區,讓師生有空間去反應使用狀況
3️⃣改善學校頻寬不足問題
⚠️虹安呼籲原本造福學生與學校之間的學習系統,希望不要反成為師生與家長們的 #噩夢!
🔺穩定中階人才,需重視高職人數嚴重下降問題
針對技職教育的發展,虹安發現台灣高職學生就讀比例逐年快速下降,高職跟高中人數比例從早年的七比三-到六比四-再到現在約五比五;雖然有少子化的衝擊,但高職下降人數是普通高中的 #十倍!對此虹安質詢教育部為何會有此現象?
潘部長表示學生的升學意願沒辦法強迫,這幾年他都堅持讀技職的出路不會比較差,在預算的投入上跟學生發展的例證上,鼓勵學生家長選擇高職。然後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是,就讀高職的學生超過「#八成」的比例選擇繼續升學。
虹安接著表示最近這幾年我們都在推崇STEM人才培育,護國神山產業的培養,除了高階的研發人才,中階產線應用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職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就是要補上這一塊缺失,有了穩定中階的人才,才能有高階的研發,這是 #金字塔 的概念。就高職人數嚴重下降的問題,教育部必須去好好重視主因。
🔺技職推甄偏重國英數,恐無適性揚才。
虹安接續質詢教育部長有關四技二專甄試入學偏重基礎科目(國英數)的問題,現行的推甄機制,會讓學生專業科目較強,但基礎科目較不擅長,沒辦法進入到第二階段看重實作的部份;根據統計顯示,國立科大就有82.73%的校系採取推甄只看總級分,變相讓專業科目有優勢的學生無法適性揚才,現在技職院校的考招制度明顯不能彰顯技術型高中強調實作能力,未來如果技專院校傾學術化的發展,對技職教育也不是什麼正向發展。
對此潘部長表示有注意到這個情況,已經再研議未來技職考招制度如何做到讓 #高職生適性揚才 的目標。
最後虹安表示,台灣社會不應該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風氣下,扼殺技職教育的培養,必須要建立穩定且適性揚才的制度,才會有好的發展!
#適性揚才的重要
台灣技職教育制度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到很多對於少子女化、低生育率的討論,我覺得開啟更多文化、經濟、性別觀點的討論,真是好事。
不寫長文,簡單寫一下幾個想法:
1. 少子女化是不是事實? 是。
2. 少子女化會不會是國家問題? 會。
3. 台灣少子女化有沒有可能逆轉? 不可能了。 (請查閱國發會研究報告)
4. 為什麼需要叫女人多生小孩? 有什麼辦法叫女人多生小孩? 🙄再怎麼逼,都不可能再多多少了。女人不是你給錢就會生的。
5. 能怎麼辦?
👉 改變環境與文化,讓願意生的早點生,生孩子之後的處境好一點。
👉 改變經濟與產業型態,不然勞動力市場永遠不會足夠。
👉 整個社會對於生育的觀念和制度都要改,沒有「正確」和「不正確」的生育資格,不同年齡與階段生育都應該獲得支持,也包括婚育脫勾、單身生育;應該儘速建立年輕生育的父母的重返高等教育、接受技職教育制度或資源。
👉 因應人口結構需求調整移民政策。
👉 必須洞燭國際化與全球經濟轉型的接軌,這幾年的永續發展目標、綠能產業、產業轉型,都是關鍵。
👉 健保、稅基、勞動力、教育資源都必須在數年內完成具前瞻遠見的改革,以因應高齡並少子的社會。 #不用再繼續花錢想什麼催生了(當年還有想一句口號催生的徵文比賽呢🙄),老實面對時代改變吧。
歡迎參考 #診間裡的女人podcast 鏡好聽
我們可以聽聽社會對於 「願意生」的年輕父母,有多麼不友善和缺乏瞭解、缺乏支持。
EP05|他們是青少年,也已經是小爸媽 ft.勵馨社工黃靜怡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76/1510
EP06|練習愛一個生命的方式:出養故事 ft.勵馨社工黃靜怡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76/1516
照片來源:https://www.goh.org.tw/mobile/news_detail.asp?PKey=aBSVaB31aBXXaB37aBMIaB37aBPRaB32&Class1=aBRWaB31
台灣技職教育制度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爭平等元年抓出罪魁
#名人堂 馬凱 (圖:路透)
二○二一年將是轉軌元年。除了拜登將上任送走川普,廣種疫苗可能戢止疫情;影響更深更遠的,應是風行四十年以至於走火入魔的自由主義弊病百出,終於招來各方撻伐。自今年起,我們將穩健地邁向爭平等大道。
要自由與爭平等本是深植人心的兩大基本傾向;唯二者正相矛盾。要去除干涉自由發展,就不免造成弱肉強食、貧富懸殊的下場;但抑富助貧、鋤強扶弱去追求平等,又不得不引外力干涉,剝削個人逐利的空間。
一九八○年代於雷根與柴契爾夫人治下大為風行的自由主義,導致各國愈來愈扭曲的財富分配,至川普而登峰造極。嚴重的疫情令不平等之惡更是充分暴露。眾多貧戶難獲適當的醫療照顧、維持基本健康的衣食日用,更欠缺必要的保健知識,受到的傷害遠為重大。而富人則應有盡有,甚至疫苗的取得也優於他人。因此相對重視平等的民主黨總統拜登,尚未就職就宣稱要課富人稅,以其收入實施歐巴馬健保。區區如此做為,固未能挽狂瀾於既倒,但至少是從自由走向平等的第一步。
反觀我們,不平等日形嚴重,多年來卻未見政府有效對治。實施多年的全民健保,固然為低所得者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但其財源的設計,從一開始就在助長不平等;因為它幾乎完全取自受薪階級,而台灣的財富則極大比例集中於非受薪階級手中。
健保與整體稅制相比,更是小巫見大巫。我們的租稅向來苛刻薪資所得者而獨厚富人;一方面使受薪者的生活與發展受到不平等待遇,另一方面則令富人的財富累積錦上添花。
貧者不僅在這些看得見的地方飽受不平等待遇,助長不平等的政府黑手在更多看不見的地方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其一是教育政策。教育原本是讓窮人子弟得以翻身,社會階級可以流動的主要乃至唯一的途徑。但台灣的教育制度數十年來不斷加重貧窮子弟上進的障礙,愈來愈成為富家兒女更上層樓的登龍捷徑。不僅此爾,過去做為貧窮子弟學習一技之長可以在職場中與人一較短長的技職教育早已土崩瓦解,種種升學考試則「多錢掄才」,讓他們永世難以翻身。
讓貧者愈貧而富者益富的另一個殺手鐧,就是房價。房價日高,令一般大眾望而興嘆,微薄的薪資泰半投入其中;而坐擁大量房產乃至豪宅的富戶則彈指間身價倍增,還可以透過炒地皮、炒房價而大發不義之財。放縱而不知扭轉的政府,豈不等於為虎作倀?
除了教育、住房這些基本的花費,還有一個令弱勢家庭雪上加霜的開銷:傳宗接代、生兒育女的成本。當所得、人工成本、醫療費用同步節節升高,從生到養到托育的耗費也愈來愈昂貴,除非選擇絕後,弱勢家庭微薄的收入又要泰半投入其中不知多少年。
二○○八金融海嘯以來,各國追隨美國的腳步濫發鈔票導致全球資金泛濫,金融投機大行其道,而這正是身懷巨資者最有利的金錢遊戲,薪資所得者則只能望門興嘆,又進一步惡化財富分配。長久以來偏向資本與技術密集產業的經濟政策,相對剝奪勞動密集產業的就業機會,使大多數薪資所得者的收入不增反減,分配向多金者傾斜,也是促進不平等的大功臣。
進入爭平等轉軌元年,努力消除不平等已是民心之所向,執政者若不痛改前非,必遭人民唾棄。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台灣技職教育制度 在 技職教育怎麼了? 新生人數被超車...|十點不一樣20220723 的推薦與評價
隨著大環境的變遷,現在 台灣 的 技職教育 也遇到瓶頸了嗎? 看看高職、科大的新生人數,在過去2年陸續被高中與大學超車,而且根據教育部預測, ... ... <看更多>
台灣技職教育制度 在 【陳鳳馨#財經起床號】專訪教育局技職教育科科長蔡秉欣聊 的推薦與評價
1990年代以來,臺灣實施一連串的 教育 改革措施,包含 :推動 教育 現代化、制定 教育 基本法、廣設高中及大學 …等,許多專科在 制度 下轉變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