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404 本專頁積極推動飲食文化界的台日交流中。
每次去日本鄉下都覺得食物也未免太好吃了吧。在山梨縣吃了剛從旁邊果樹上摘下來的日川白鳳水蜜桃做成的帕妃(雖然很貴但很願意支付),驚為天人地美味。甲州牛柔嫩鮮甜而不膩,就算只是涮涮鍋的蔬菜也吃起來不一樣,在想平常吃的都是???可能因為蔬果運到城市就已經不新鮮了吧。
我個人一直對日本的地方創生和六次產業化感到敬佩,六次產業化就是農產品一二三級產業整合,一級產業生產農產品→二級產業加工→三級產業銷售販賣。經過加工,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爆量提高,客人、店家、農家大家都開心。
每次在日本發現一件新事物或概念的時候,就會開始回去翻找我的「兒時記憶」,台灣鄉下的蔬果也有特別好吃嗎?我想起了高山高麗菜、過貓、桂竹筍,水果到處都很好吃,但是高級水梨禮盒更深得我心。
因為求學或工作造成的移民越來越盛行以後,人們的Roots、家鄉、歸屬感、熟悉的文化、生活的地方等漸漸也變得不那麼單一。我不是很確定自己是否熟悉台灣,有歸屬感的地方也很難一時答上來,但我唯一確定的是,我很在意台灣是如何推廣地方文化的,做為一個台勞,看到自己國家的文化被發揚光大總是倍感驕傲啊。
—在沖繩和北海道看過很多有看沒有懂得的菜單,去一次總會學到幾個方言常用語,所以突然很想知道台灣的原住民餐廳是否會用族語發音標示餐點名稱。
—感受到台北街頭咖啡專賣店的氾濫,從很久以前就疑惑為什麼台灣水果便宜好吃茶葉有名,卻很少在市區看到比較講究的水果甜點店(日本有很多標榜禮盒級水果做的蛋糕、帕妃店)或是可以邊用古法泡茶邊聊天的台灣茶室。
我經常拿這類問題跟住在台灣的妹妹討論,儘管客觀上我妹已經算是一個很小眾的年輕人,但我妹都會跟我說這些不是沒有,而是很小眾,對該方面有熱情的人才會去了解。例如她覺得台北的一些茶室會給人有點閒人不敢亂入的印象。我心中的理想是像是貓空泡老人茶的店放在城市,或是泡沫紅茶店改賣台灣茶之類的,這樣貼近大眾的存在。
雖然已經不太能捉摸現在的大眾文化到底是什麼,但我總覺得那些屬於台灣的「本物」(真材實料)是很需要持續向大眾、下一代、當然也包括外國人推廣的。
其實每次想聊這類話題的時候,都顯得自己很無知,原來我真的很不瞭解台灣文化。
可是想了一下敝人從學生時期離開台灣差不多也要十年了,沒跟上的、沒體驗過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會這麼無知也是無可厚非。
敝粉絲專頁原本只是一個介紹日本美食的小地方,但其實某種程度上,我也很想藉由分享日本飲食文化,跟住在台灣的人們「台日交流」一下,台灣又是如何對待本地食材與文化的呢?
★山梨縣一宮町 中西農園 Peach Cafe Nakanishi
★山梨縣甲府市 高野牛肉店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吳鳳Rifa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隻影片中我第一次很完整的介紹我的家鄉Tekirdag(泰基爾達)這個城市不大但是還蠻舒服的。泰基爾達最大的特色是農業跟海報。土耳其最多的向日葵來自我的家鄉,而且國民酒Raki 的家鄉也是泰基爾達。另外一個很大的特色是泰基爾達牛肉丸,又非常有名又很美味。來到我的家鄉一定要吃牛肉玩。如果夏天來的時候記...
「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探員m的東京宵夜文事件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登孵底 dengfoodi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Sunjadefis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食物英文介紹的必吃,FACEBOOK和美食部落格 的評價
- 關於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臺灣吧- Taiwan Bar - 不知道怎麼介紹台灣?帶外國捧油看這支 ... 的評價
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年輕時去京都是幸運的,京都會一直跟著你。
每個喜愛京都的人,可能理由都不同,不過能挖掘到自己的內在,並且和京都產生連結,我想正是可以不斷回京都,不斷深入京都的方式,訪談也進行了那麼多人了,我喜歡看著每個京都迷切入京都的方式,還有和京都產生故事的方式,都是那麼不同,也都很迷人。
這次的訪談對象以斯帖,在看她的訪談文字稿時,會想起了不少自己喜愛京都的面向,她喜愛日本寺院、庭園、歷史和古老文化,即使回京都也很多次了,總是還是喜歡逛寺院(這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她喜歡重覆拜訪同樣的寺院(我也一樣),即使不諳日文,但因為有溫柔與溫暖的心,一樣可以和許多京都人產生交流與情感上的連結,這點也很令人感動。
有一個專門在介紹京都傳統藝術與文化的專頁-厭世京都(如果你喜歡京都傳統藝術,大推),有一次,在介紹伊藤若沖,我看到版主和以斯帖聊起了若沖和等伯等京都大畫家的故事和心之所嚮,這些都是對一般喜愛京都的人來說,可能較冷門或不熟悉的領域,看到兩人在版上的交流,總覺得有著一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知音感。
以斯帖訪談文字裡提到的許多寺院、老鋪、咖啡館等,甚至與京都有關的書,很多都是我的心頭好,也是百去不膩的地方,所以讀來特有感覺,至於對於裡京都的博大精深,更是我們一生都探求不完的地方,接下來就請大家好好欣賞以斯帖與京都相遇的詩意溫潤故事吧!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以斯帖,喜歡畫圖,高中參加過卡漫社,大學時期讀的是法文,擅長的科目大都跟文學有關,是個徹頭徹尾的文科人,讀碩士時雖然研究所本身的研究方向多偏政治經濟,但我卻私心地以研究文化遺產觀光為論文題目,出社會後決定追從興趣進修了設計相關的課程,目前是平面設計師,努力朝網頁設計師邁進。
2.談談你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第一次京都是甚麼時候呢?
從以前就喜歡待在古老、有歷史感的地方,廟宇、教堂或清真寺建築裡有種令人平靜的氛圍,雖然我不是特別哪一宗教的信徒,但我想無論是哪個宗教的神明都沒有規定「異教徒」不能感受宗教建築的美好,所以比起東京,最先讓我對日本感到興趣的是京都。
國三時第一次讀了夢枕貘的《陰陽師》後便對京都有著魔幻般的憧憬,其中充滿妖鬼的優雅古都和神秘莫測的晴明,在枯燥痛苦的求學生活裡為我點亮些許微光,平安京在我心中,就像書中說的一樣,像一道咒語,不斷召喚著我。
升高中的暑假和家人終於第一次踏上京都,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瞬間立即被其充滿現代感的外觀嚇到,不但不覺得醜,反而感到相當有趣,我印象非常深刻,那時候應該是正在舉辦紀念新選組的活動,車站外貼了好大張的淺蔥色底的宣傳海報,讓高中時期身為卡漫社社員的我相當興奮。
3.總共回去了幾次京都?或是曾經長住京都多久?
目前至今去了11次(老實說是11還是12自己有點模糊)
4.不斷回京都的原因是甚麼?或是選擇住在京都(或在京都念書、打工)的原因是甚麼?
每次去京都都會在心裡想說「嗯,來那麼多次,下次一定要去其他地方了!」
但每一次計劃旅行時又會「不小心」看到跟京都有關的新消息,新開的咖啡店、甜點店,哪家老舖又重新轉型設計了新的產品等,或許其實是心中根本還覺得不夠吧,那些造訪過的、沒造訪過的店家,那些還未去參拜過的寺院,每一次總是會有還看不盡的遺憾,所以每一次又不斷「回家」。
我自己非常喜歡參考各個寺廟的季節限定參拜行程,習慣先去觀光案內所看有什麼特展,每一間寺廟都有寶物,展出的時間也都錯開,每一個季節都有東西可看,這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去京都的原因。
5.你不斷回京都或住在京都,多年來,對京都的感受是否有改變?
不是說「年輕時去巴黎是幸運的,巴黎會一直跟著你」嗎?我想對京都來說也是一樣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有種和偶像見面的迷妹心理,什麼東西和體驗都很珍貴,什麼嘗試都是第一次,我還記得連去餐廳吃飯時,把覺得設計得很漂亮的紙杯墊,小心翼翼的收進包包帶走,還有像去文之助茶屋吃蕨餅時拿到的火柴盒,到現在都還留著,這些細小瑣碎的事物彷彿連結我和京都的記憶,當然也包含與我前往旅行的家人的記憶。我到現在(前年)去京都時也依然不忘去觀光案內所收集好看的平面文宣,我想應該也有人跟我一樣,房間有一個地方都要拿來收藏那些紙張,也捨不得丟。
這幾年下來,或許是自己也慢慢成熟,開始自己有能力可以花錢出國,京都對學生時代的我來說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地方,旅遊資訊和消息更加流通,讓我感到自己似乎逐漸能和這座城市平起平坐了。讀文化人類學時,恰巧讀到了有關「部落民」的事情,我感到相當震撼,雖然我明白日本是個至今階級相當依舊嚴明的國家,雖然嘴上沒說,但部落民就像他們心中的潛意識歧視,範圍不只是京都,是整個關西地區都是如此。我後來也特別留意了部落民的居住地,去現場一探究竟,大概就在出町柳車站附近往北的區塊,確實,和熱鬧繁華的市區相比,和賀茂川旁的高級別墅住宅區相比,那裡特別顯得破落且安靜。
後來在百萬遍手作市集前,我遇過兩次反對核武的團體在抗議連署,那時候台灣恰巧也經歷完太陽花學運,就和家人跑去連署了(笑)還得到兩隻可以動的紙鶴小禮物,成員都是老太太,很親切地示範給我看紙鶴要怎麼動。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黑暗面吧,不想讓外人知道的地方,京都也是慢慢在我心中從高不可攀的夢幻都市逐漸走下天際,當然,我也因此更能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京都。
6.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你和京都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去京都,沒遇到雪反而下起冷雨,我和媽媽去參拜真如堂,適逢淡季果然只有我們跟三兩外國人觀光客,真如堂的工作人員發現我們原來不是日本人,一位老先生立刻拿著英文解說走出來,一間間帶我們介紹。真如堂其實不大,參觀完本堂後去了其他間和室欣賞障壁畫,那麼冷的天氣裡,我們兩人包成粽子,老先生身上應該只穿了襯衫和毛衣,他講解認真,雖然英語算不上非常流利,但加上肢體語言和我對日文的一知半解,還算溝通愉快,講解到後來看到老先生的鼻涕都快流出來了,覺得有點不捨。
其中,他講解一面障壁畫,一朵蓮花盛開,凋謝,枯萎,最後蓮花的種子遺落下來,而一旁不理解生死循環的白鶴則露出疑惑的神情,像是在說著「為什麼?為什麼?」,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氣寒冷加上沒其他觀光客,總覺得特別能體悟畫中的情感。
老先生講解完後親切地和我們道別,走進員工室拿起日清泡麵準備用餐,後來我二訪真如堂便沒有再看過他,希望他至今依然身體健康。
7.在京都,你有認識到甚麼樣的人或事情,對你來說,很深刻或是意義重大的呢?
這件事應該要說從之前一次,京都遭遇很嚴重的颱風摧殘說起,有定期關心京都的人應該都知道嵐山淹大水以及平野神社倒塌的悲傷消息,那時候看到新聞覺得「哇,好嚴重喔我的天啊」,忽然想起我非常喜歡的一間寺廟就在嵐山的山上,聽說連化野念佛寺都休息一天整理寺境,我突然非常擔心那間寺廟的情況。不會日文的我意外地找到寺廟的官網(而且還有英文版),於是我寫了一封英文信過去詢問狀況,不到一小時我便收到寺廟人員(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現任住持的父親)的回信,更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他以流利的英文回覆,並表明十分感謝我的關心,他們只有境內倒了幾棵松樹,其餘建築和最著名的羅漢像們均無大礙。
去年疫情剛開始時,日本有一陣子鬧口罩荒,我後來透過社群媒體聯繫上他們,得知他們沒有太多口罩可以使用,附近藥妝店也完全缺貨,雖然很想寄口罩,但台灣那時也禁止寄口罩到國外,所以我後來把手工布口罩寄過去,並隨信附上可以放不織布在裡面等說明,過了一陣子後便收到他們的道謝訊息,他們也在社群媒體上發出那三個口罩的感謝文(我自己是有點尷尬啦)。我想明年或後年,再次能造訪京都的時候,應該可以去跟他們真人相認一下了吧(笑)
8.你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你最難忘的京都旅行(生活)經驗是?
我自己喜歡冬天,老實說就是因為人比較少啦(掩面)加上還有冬季限定的甜點!
有一次關於雪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是在曼殊院外面的弁天茶屋用餐,冬天客人很少,店裡面只有我跟家人,暖爐的熱氣和燃香的香味讓整個空間非常舒適,環境相當清幽,廚房內細小的聲音彷彿遙遠,我們坐在可以看到外面小庭園的窗邊,天氣晴朗,餐廳外通往曼殊院路上蒼茫灰濛的樹群被陽光刷上一層亮白,標準的冬日景象。老闆將我們的餐點送上後,此時外面突然下起雪來,第一次清楚地在陽光中看見雪花,真是如櫻花花瓣,一片片交疊著落下,身在室內的我們像是觀看著無聲電影,鏡頭跟隨輕如棉絮的飛雪於空中漫舞,只見雪花一下往右傾斜,一下往左飄移,順著某種節奏,慢慢停歇於石頭或青苔上,第一次發現原來雪的美,並非只有高山雪原那種遼闊,也有細緻優雅的時刻。
順帶一提,弁天茶屋是主推蔬食的素食餐廳,雖然我是個無肉不歡的人,但他們的料理卻非常好吃,推薦給之後有興趣造訪的人。
9.你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我自己喜歡走美食+咖啡+寺廟(無限輪迴)的行程,美食跟咖啡應該不用多說,日本食物鮮少會讓人失望(當然是偶有踩雷),如果能對日本文學、古蹟、日本傳統美術或佛教藝術有更多了解並有興趣欣賞,我想應該會對這個城市更加著迷。
例如說,在嵐山和宇治都有源氏物語的重要場景,可以或多或少感受並想像一下當時的風情,或著是在參觀寺廟時因為某一尊佛像雕刻令你感動,或著是因為看了動畫來到桝形商店街,探訪最接地氣的在地店家,看到江戶時代保存至今的和服等,我覺得一定會對京都更加喜愛。
同樣,這裡貼文只刊出一半,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閱網站文章詳閱全圖文,京都迷訪談計畫已經完成九篇,歡迎大家也回頭回味這些與京都產生連結的迷人故事。
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登孵底 dengfoodi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STINTO台灣臭豆腐
今天介紹一家在西門町的新型態美食
外表看起來頗像夜店的(咦?
一整個很光鮮亮麗
不看菜單 真的不知道他到底賣什麼
看一下店名 才發現他主打的是台灣臭豆腐!!!
甚至用創意的方式作成特別得臭豆腐料理
🥢B套餐($215元)
<漢堡三選一+串串豆+飲料三選一>
🥢E套餐($200元)
<招牌炸豆腐+挑豆薯薯+飲料三選一>
🥢A套餐($195元)
<漢堡三選一+挑豆薯薯+飲料三選一>
基本上他們有調整過臭豆腐臭的比例
所以外國人或是不是很敢吃真臭豆腐的人
我覺得都可以來嘗試看看
針對不敢吃臭豆腐的人 我會推挑豆薯薯🍟
口味上 椒鹽或是起司醬都可以
我個人比較愛椒鹽 比較涮嘴一些😋
口感的話 比較像是偏硬的炸豆腐
多帶了些咬勁以及些許的臭豆腐香氣~
串串豆是我覺得蠻好吃的一道😍😍
外皮多加了培根🥓
培根的油脂香氣 搭配臭豆腐真的好厲害
讓原本的臭豆腐拉高了層次
以後中秋烤肉我也打算這樣子做🤣🤣
漢堡部分就屬於中西合併的產物🍔
整體的漢堡偏向早餐店感覺 有蛋、火腿、生菜
Stinto福堡還多加了台式泡菜
(對我來說 台式泡菜就是臭豆腐的靈魂呀~~)
這道蠻酷的 可以推薦外國人來吃看看
說不定他們就會接受臭豆腐了🤣
整體來說 我覺得路過可以來嚐鮮一下
蠻特別的感覺 也是現點現炸
吃完就能再逛逛西門町~~
-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22號
電話:(02)2383-1277
營業時間:14:00-22:00(週二公休)
#登仔的美食日記 #Stinto #台灣臭豆腐 #臭豆腐 #挑豆薯薯 #漢堡 #臭豆腐堡 #網美聖地 #台北小吃 #台北推薦
#台北市 #萬華區 #西門町 #台北美食 #萬華美食 #西門美食 #登登吃台北 #登登吃萬華 #登登吃小吃
#dengfoodie #taiwanfood #taipeifood #instafood #手機先吃 #popdaily #popyummy #popyummy台北 #popyummy_mag #台灣美食 #4foodieforfoodie
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吳鳳Rifat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隻影片中我第一次很完整的介紹我的家鄉Tekirdag(泰基爾達)這個城市不大但是還蠻舒服的。泰基爾達最大的特色是農業跟海報。土耳其最多的向日葵來自我的家鄉,而且國民酒Raki 的家鄉也是泰基爾達。另外一個很大的特色是泰基爾達牛肉丸,又非常有名又很美味。來到我的家鄉一定要吃牛肉玩。如果夏天來的時候記得要吃櫻桃。每年的7-8 月泰基爾達舉辦櫻桃節。除了櫻桃之外葡萄也是另外一個我家鄉的特產。還有知名的葡萄酒也是值得品嚐。這次的影片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我家鄉的年輕人看我女兒說:不像我!!😂 你們看完之後再告訴我到底我女兒他們真的不像嗎?
#吳鳳家鄉 #土耳其 #混血
FOLLOW 吳鳳 Rifa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ifatkarlova/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ifatshowman/
Website: www.rifatkarlova.com
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Sunjadefish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桑潔的murmur時間
這系列的影片是想要把『台北捷運』走路五分鐘就能走到的美食全部整理出來。
我不會限制食物的類型,不管是小吃店,餐廳,早午餐飲料店甜點店等等...
只要是我覺得好吃的,通通都會介紹在『台北捷運美食』特輯裡唷!
頂溪站附近真的超多吃的,各式各樣的種類都有!
不過這次分享的美食真的都是精挑細選才敢拿出來向你們介紹的🤣
有空一定要去吃吃看啦~感受桑潔的味蕾~(咦
如果想持續關注更多等你來吃的捷運美食特輯
記得按下訂閱唷😆(拜託嘛~)
🐟更多桑潔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sunjadefish?r=nametag
【台北捷運美食】新店區公所站🚩竟然一出站就能找到好吃的?「懶人」必看的懶人包!
https://youtu.be/NFuPn8ZG8nU
【新手youtuber】頻道經營三個月心得,後台數據倒底如何?真的有人看嗎?
https://youtu.be/ec77JEj4J8M
『這就是天菜大廚👩🍳的專業裝備!』開箱專業廚師的謀生工具🍗
https://youtu.be/6arFYveBtlo
『你夢寐以求的大學生活』真的存在嗎?
https://youtu.be/dujsIE0FADk
十部你『此生必看』的電影🎬
EP1 https://youtu.be/3C9pk9br-ps
EP2 https://youtu.be/ILKYA1lMl8g
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The DoDo Men - 嘟嘟人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在旅遊的時候發現,其實很多外國人都沒聽過台灣。因為台灣在新型冠狀病毒防疫上受到國際媒體的關注. 我們想看在世界各地的人到底知不知道台灣這個寶島, 然後也順便跟這些外國的朋友分享其他關於台灣的一些有趣的知識
我們用Chatroulette這個隨機視訊的平台跟來自全世界的陌生人分享台灣這個地方
雖然很多人認不出來台灣的國旗, 不過提到台灣還是有些人知道的, 而且台灣在國際上的名聲真的是很棒!
We're used Chatroulette to connect with strangers around the world to share some fun facts about Taiwan. Although not that many people recognized the flag of Taiwan, but when we mentioned Taiwan some people still knows about it. In general, Taiwan has a great reputation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更正:其實泡麵是由安藤百福在日本發明的 而安藤百福是在台灣出生
Correction: Instant noodle was invented in Japan by Momofuku, who was born in Taiwan.
#台灣趣知識 #外國人 #隨機視訊
向外國人介紹台灣美食 在 臺灣吧- Taiwan Bar - 不知道怎麼介紹台灣?帶外國捧油看這支 ...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