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時這麼長,哪有時間經營副業?想增加主業收入的人都這樣想
根據 2020 年統計,勞工平均每月加班 15.9 小時,且對工作最不滿意的因素排名上,對「工作負荷量」不滿的比例將近 7 成,顯示勞工對「工作負荷量」的感受相當明顯。
如果工作量太大,不得不加班,根本沒有時間經營副業怎麼辦?
那乾脆利用上班的時間,想辦法增加主業的收入,也是提高收入的方式之一。
往下和你分享增加主業收入的三個重要思維:
第一,不只當一個薪水小偷
有些人每天上班只想著:不要被解雇就好
想要增加加薪機會的人則是想著:我如何成為一位更有價值的員工?
第二,把「苦勞」轉化成「功勞」才有價值
有苦勞不一定有功勞,當公司問題沒有被解決,再多的努力終究是白費。
如果你不是業務單位,可能無法直接幫公司創造收入,那能不能減少成本?
比如:客服人員可以建立完整的問題資料庫,降低服務成本和顧客流失率,這本身就是在為公司創造價值。
第三,市場如何看待我,決定薪資高低
薪資高低不只看你擁有的技能,還得看資方市場願意付你多少錢,所以有些人會在每年更新履歷、到其他公司面試,看自己的經歷是不是能換到更高的薪水,做好跳槽前的準備。
➤ 如果想要增加收入,你想增加主動收入,還是被動收入呢?為什麼?
留言和我分享你選擇的原因吧:)
因素負荷量是什麼 在 木的諮商_Mood Radi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木的一匙溫柔 #木的談holidayblues
每年的9-12月,有太多的節慶可以慶祝!與家人相聚、與朋友同歡、暫時脫離煩悶的職場環境,給自己一個喘息空間,多麼開心紓壓~然而,有些時候,在這些假日前,卻可能感受到憂鬱、難過,這就是我們所說的holiday blues💡
📍症狀
💡專:難以專注在所參與的活動上、做出會惹麻煩的決定
💡怒:容易感受到生氣、易怒,遷怒於親朋好友
💡疲:對事情失去興趣、疲憊
💡孤:感受到孤單與疲憊
‼️提醒1:由於聚餐與活動,多半會伴隨著飲酒、大量進食,這些行為很可能也助長了情緒激動性。
‼️提醒2:上述症狀與憂鬱症、輕鬱症、季節性情緒障礙症的差異在於,holiday blues隨著季節的結束,症狀也跟著消失。(🎁如果你對季節性憂鬱想知道更多,請參考#木的談季節性憂鬱 )
📍成因
💡經濟壓力:節慶的到來可能會需要送禮給親朋好友,這會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間接地帶來壓力。
💡思鄉情節:因為個人因素或工作因素而無法回家鄉,這樣的想念帶來了無法滿足的孤單。
💡懷念過去:前一年的節慶帶來的深刻印象,今年可能人事已非,引起了重重的失落感。
💡社交壓力:無法拒絕的聚會造成了人際壓力。
有的時候,在回顧過往一年達成的目標時,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有限,而放眼明年時,訂定目標更帶來了壓力。
📍面對
我們能夠怎麼做來安放holiday blues呢?
💡找信任的人聊聊,尋找屬於你的人際支持
(🎁請參考#木的諮商解密系列 了解什麼時候該找專業諮商心理師)
💡避免過量飲酒,酒精會帶來更大的情緒激動
💡走出去看看世界,減少孤單蔓延
(🎁更多緩解焦慮方法請參考#木的談舒緩焦慮 )
🙋🏻♀️Set limits is very important
如果你的人緣太好,有太多攤要約你,記得要衡量自己的「人際負荷量」,留下你覺得真正重要的聚餐,試著好好的say no!
維持每個聚會與朋友的互動品質可能是許多人的內心期待的,期待跟每位朋友好好相處、期待在這個party上能夠打扮最美,這些期待固然美好,但卻可能為你帶來沈重的壓力。
試著想想什麼是符合實際的期待吧!
今天的分享到這邊,新的一年你有什麼目標呢(誤),寫到這又在談目標了哈哈哈哈~我們先好好的過完今天就好了☀️
Tag那個你覺得想分享這篇文章給他的親朋好友!
#holidayblues #depressed #depression #mood #tired #假期 #憂鬱 #心情 #煩躁 #療癒 #陪伴 #焦慮 #朋友 #開心 #新年 #郭玟秀諮商心理師 #黃旻諮商心理師
因素負荷量是什麼 在 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家如何蒙特梭利 Part 2 感官教育
感官教育是關於身體感覺器官(眼、耳、鼻、口和皮膚)的教育,分為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五個方面,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是把每一感覺獨立細分出來,為每一個感覺設計一個或多個教具來引導孩子學習,為的是不讓孩子因為其他的因素而分心(例如教形狀的教具,會把所有形狀都做成同一個顏色),只聚焦在一個感覺上。
五種感覺可以再細分為:
視覺:顏色、形狀、尺寸(包含大小、長短、寬窄、高低)
觸覺:溫度、質地
聽覺:音色、音量、音調
嗅覺:沒有特別細分
味覺:酸、甜、苦、鹹、甜
在蒙式教室裡,每一個感覺都會對應一個或多個教具,老師會由淺到深按照難度來介紹,然而,在家裡我們不可能有這樣的條件,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在家裡、社區、戶外、或其他場所進行感官教育的培養。其實有很多感官教育,爸爸媽媽們平時已經在做了,比方說媽媽每天幫孩子換衣服的時候,都會順口說一句:我們今天穿白色的上衣和藍色的褲子,這就是很日常的感官教育。
以下每個感覺我都會舉一項例子:
《視覺》
顏色:在平常和孩子的互動中,很自然地提到各種物品的顏色,或者反問孩子物品的顏色是什麼。給孩子一張白紙、顏料或蠟筆,讓他們自由地在上面畫,能讓他們體驗到不同顏色混在一起時的變化。如果你想要特別教孩子認識顏色名稱,可以每一次聚焦在三個顏色上,記得選顏色落差大一點的,一次教太多顏色小孩負荷量過多,大人也失去耐心。
形狀:運用家裡的各種物品來教孩子認識形狀,例如:球是圓的、書本是長方形、飯糰是三角形。我喜歡烘培,所以做餅乾時,我會讓姊姊參與壓餅乾的步驟,讓她選擇想要的壓模形狀,烤出來之後,吃著自己做的餅乾比外面買的更高興。有時候早餐吃Cheerios,姊姊會把Cheerios在桌上排成一朵花,一個心型,或者其他形狀,然後再吃掉,我會肯定她的創造力,而不會責備她將Cheerios放在桌上玩,其實學習就在玩樂中,然而不是完全沒有界限,相信每個媽媽都有心中的一把尺。
尺寸:跟前兩者一樣,長褲長短褲短、爸爸高弟弟矮、籃球大桌球小、有寬麵有細麵,語言可以有原級、比較級和最高級(大、比較大、最大),例如:
籃球vs排球(兩個相比):籃球是大的
籃球vs排球vs桌球(兩兩相比):籃球比排球大、排球比桌球大、籃球比桌球大。
籃球vs排球vs桌球(三個相比):籃球是最大的
《觸覺》
溫度:平常我們都會叮嚀孩子不要接近熱水和爐灶避免燙傷,爸爸媽媽喝咖啡的時候,不仿給孩子一個體驗的機會,如果杯子摸起來不至於燙傷,但能感受到是燙的,可以請孩子摸摸看,請孩子感受一下什麼是燙燙的,其實孩子會很高興得到機會嘗試,當手真的摸到燙時,身體的反射會很自然的快速縮回手,透過這個“被燙“的真實經驗,孩子反而印象深刻。
質地:讓孩子有機會用手去觸摸感受各種衣物布料、食材、石頭、地面、貝殼、泥沙、樹葉等等不同質地的東西,並且可以帶上語言,例如:粗糙的、光滑的、柔軟的、堅硬的。觸覺的感受其實可以平靜內心,我們家的弟弟是個比較活潑好動的寶寶,專注力不像姊姊小時候這麼長,專注在一個玩具或一本書上的長度大概只有三十秒到一分鐘,但是他可以坐在海灘獨自玩沙三個小時,我只給他一個小盆跟一個小鏟子,剩下的所有時間我都是在陪姊姊堆沙堡。
《聽覺》
音色:爸爸和媽媽的聲音音色是不同的,鋼琴和吉他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木筷和不銹鋼湯匙掉到地上的音色也是不同的。我偶然有次在手機放了電影歡樂好聲音裡的幾首歌,女兒突然精準的說出,哪首歌是哪個動物在唱歌(大猩猩、豬媽媽、刺蝟),從此之後,我偶爾就會跟她玩放音樂/影片聲音,猜猜是誰的遊戲,當然她記住每個聲音是誰的方法,還可能包含了音樂旋律本身。在家裡聽到外面的煙火聲、垃圾車聲、狗叫聲、門鈴聲、鳥叫聲、鄰居講話聲等,我都會問孩子“你聽到什麼聲音?”,如果她真的說不出來,才告訴她。
音量:聲音的大小(強弱)日常生活中也每天都在經歷,媽媽還很平靜時說話的音量,跟媽媽已經氣炸了的說話音量相比,一定是不同的。透過唱歌來玩音量遊戲,是我最喜歡跟孩子玩的遊戲,選一首歌例如火車快飛,第一遍用平常的音量唱,第二遍用小聲的音量唱,第三遍用講悄悄話的音量唱,第四遍用大聲的音量唱,每次開始之前我都會跟孩子說:我們現在要用OO的音量唱,注意一定要跟著孩子一起唱喔,你就是示範聲音強弱的人,你就是教具。通常孩子在唱完大聲那一遍都會笑得東倒西歪。
音調:跟孩子唱歌、聽音樂、彈奏樂器就是很好的聲音高低體驗,一首兒歌裡通常已經包含了七個基本音,Do(C)Re(D)Mi(E)Fa(F)So(G)La(A)Ti(B),也可能存在這七個音的升降變化,但是這個年紀的孩子,對音樂的感受重於學習較深入的樂理,除非媽媽有意特別讓孩子學樂器或音樂課程,否則平時讓孩子有接觸音樂的機會已經足夠了。
《嗅覺》
嗅覺並沒有明確的分類,可以直接以該物本身的名字來描述,比如聞到檸檬,我們就說這是檸檬的味道。再比如,聞到一瓶洗髮精,會用它是偏花香、果香或者草香等的語言來表達。香和臭也因個人主觀感受而不同,有的人覺得cheese是香的,有的人覺得cheese是臭的。
在準備食物時、用餐時、戶外散步時、甚至是如廁時,只要可以聞到任何味道,都可以是嗅覺教學的機會。例如:我帶女兒在社區散步的時候,會跟她一起聞聞鄰居家花的味道,經過鄰居正在發動汽車時,也會問她有沒有聞到什麼味道,並且跟她解釋那是從汽車排出廢氣的味道,經過正在吃草的羊群,也會一起聞羊大便的味道。其實我的女兒從小對氣味就特別敏感,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沒察覺的味道,她都能聞出來,最近弟弟在尿布裡大便了,都是她來告訴我弟弟大便了,真是我的小幫手呢。
《味覺》
平常在吃飯、吃點心、吃水果、喝果汁、喝牛奶的時候,把酸甜苦鹹甜的語言帶進對話中,就是很好的味覺感官教學了。有時候我們的味覺感受跟孩子可能會有點差異,例如有一次在餐廳點了一碗湯麵,我吃了幾口覺得一點都不辣,於是給姊姊盛了一些,她吃了一口就說辣,爸爸也吃了一口說一點都不辣,但她堅持就是辣,於是我選擇尊重她的感受,沒有強迫她繼續吃,當我把那碗麵吃到快見底的時候,我竟開始覺得有點辣,非常淡的胡椒堆疊到最後,我的味覺才感受到辣,但是姊姊吃第一口就感受到了,我很高興我沒有當下否認孩子的感受,因為這件事沒有對錯,只有當下的感受不同。
----------------------------------------------------
* 童言童語*
女兒:媽媽你怎麼變這樣?
我:我變怎樣?
女兒:你變不黑了
我:(無言。。。心想我今天難得擦一次BB霜,竟是這樣的評價)
女兒:你應該是跟我一樣啊,看我的臉黑黑的,爸爸跟弟弟是白的,你跟我是黑的才對。
我:對~妳說的沒錯~我們皮膚顏色比較深(然後心中默默感嘆自己天生黑肉底)~
這就是孩子的感官體驗,雖然我從來沒有教過她,但是她自己透過對顏色的感受,很真實的表達了出來。
#感官教育
因素負荷量是什麼 在 一夜。統計學:探索性因素分析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因素負荷量是什麼 在 永析統計諮詢顧問- 【因素分析-因素負荷量之標準】... 的推薦與評價
【因素分析-因素負荷量之標準】 根據研究實務分析過程與結果,學者們需要採用因素分析確認各構念的效度,並以因素負荷量(factor loading)當作問卷刪除題項的主要標準 ... ... <看更多>
因素負荷量是什麼 在 [問題] amos跑CFA 因素負荷值的問題... - 看板Statistics 的推薦與評價
想請問板上的高手
小弟使用AMOS 5.0 跑前測的CFA (一階驗證因素分析)
結果出來 有其中一個構念 本來有四個題項
前兩題的因素負荷值 (也就是標準化迴歸係數) 過低 但有一個是負的 (-0.01)
後兩是正的 但是其中一個因素負荷值竟然超過1 (達到1.12)
我看吳明隆書上寫說 因素負荷值在0.50~0.95間 表示模式基本是配度良好
所以這個構念裡的題項 有負數...有超過1的....是代表我的模式出了問題嗎?
我有刪掉前兩題過低的 再跑一次 但數據竟然一模一樣
請問哪位大哥有辦法教教我出了什麼問題嗎@@
有點緊急
如果能替我找出問題的 將奉上小小p幣200作為答謝....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7.145.24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