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害怕改變,你是害怕被改變>
絕大多數人並不是害怕改變,而是害怕被改變;
被改變本身,要比改變,帶來更大的痛苦。
Nokia怎麼被智慧型手機殺死的?
它不是害怕改變,它是害怕被改變,所以還來不及改變就死了。
當你不肯改變的時候,
其實不是改變本身的問題,
而是當你改變了,
你就得承認過去你的想法可能是錯的,而這會改你帶來痛苦。
你總是用習慣的方法解決問題,而非更好的方法!
人們喜歡熟悉的人、事,跟物;當然,也喜歡已經熟悉的方法。
許多人害怕的不是改變,
他們怕的是改變自己的習慣,因為改變習慣很痛苦。
心理學上有個效應,叫做定勢效應,
它指的是,人們在解決問題時,
喜歡採用原本熟悉的方法,
而且這個方法會一直盤據心中,並忽視其他可能的方法。
對於定勢效應,最有名的心理實驗,
為Abraham在1942年設計的水罐實驗。
研究者,先放了三個水罐,
要求受試者利用這三個罐子,去量出某個特定定量的水。
當受試者找出方法之後,再去改變這三個水罐的容量。
在改變容量之後,只需要使用其中兩個罐子就可以量出要求的水量。
但是受試者經常會繼續使用原有的程序,
以三個罐子互倒的方法,來量出要求的量。
這個效應說明了,
人天生是一種討厭改變的動物,當新科技出現之後,
即便有更快捷的方法,很多人還是會繼續使用舊方法一陣子。
人們喜歡已經熟悉的東西,這會讓自己舒服;
同時討厭自己不熟的東西,因為很痛苦。
人天生就是一種,喜歡快樂、討厭痛苦的生物。
你只想看到你想看的東西,因為這讓你不用改變想法。
你只想看見你想看見的東西,這叫「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是指,個人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的證據,
忽略不利或相反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的片面詮釋。
確認偏誤常常發生,例如當我們對一個人有著很好的印象時,
當他犯了不該犯的錯誤,我們傾向替他找一些不得已的苦衷;
而當我們不喜歡一個人時,即使他有著某些優點,
我們可能更傾向去找他的其它缺點,來維持我們原本對他的壞印象。
當你討厭改變的時候,你就會試著去找,
目前的方法在過去也執行得很好的一些證據,
當你找到了證據之後,
就可以大聲說:我才不要改變,目前的方法就很好了。
為什麼人這麼討厭改變?因為當你改變的時候,
就代表著你以前的方法可能是錯的,而你一直都在用錯的方法做事。
所以,你不是害怕改變,你是害怕被改變,
怕自己過去一直以來所認同的事被改變。
多數人不想改變,是因為害怕被改變。
少數人可以跳脫束縛,接受改變,
那是因為他們有一天終於認識到:
被改變根本一點都不痛苦,不改變最後才會讓自己痛苦。
❣️喜歡記得◆分享◆訂閱◆點讚◆
▼學習成長▼微型創業▼財商觀念▼
粉絲團>> https://reurl.cc/4a3rrR
Line@>> https://lin.ee/n2avYSN
抖音>> www.tiktok.com/@hoodychen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Yu Yo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難免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壞習慣,雖然不是什麼大錯,卻也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尤其想要擁有良好的財運,有一些壞習慣就一定要根除! 根據行為心理學,人們只要持續一件事21天就會養成習慣,想當然爾,從你看到這個影片的這個時刻,有意識的改掉片中雨揚老師所說的五個壞習慣,每天持續漸進的改變,相信一定會培養出吸財好...
「害怕改變 心理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Hoodychen創業生活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s post - 拆解煩惱,消除情緒模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人为什么会害怕改变?了解潜意识的抗拒因素 - YouTube 的評價
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慧眼看世界—— #秩序之上
2021-01-04
踏入二○二一年,不少人覺得好像脫苦海一樣,而二○二一年則是充滿希望的開始。人們紛紛在社交網站分享新年願望,祈求能盡早驅除疫症、自由出外旅遊,經濟重拾升軌。雖然這些願望都有機會實現,但全部涉外在環境因素,並非個人能夠控制的變化。
常說「#否極泰來」,但去年是最差的日子嗎?如果今年還有更多意外的「#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發生,大家又沒有充份的準備面對這些挑戰呢?倘若人們還抱着舊日長時期穩定有序的世界觀,去面對日益混亂難以把握的世情;愈期望新一年社會環境較去年更好,卻沒有努力提升個人應付失衡世界的智慧和行動力,愈容易錯過更大危機出現所開創的新機遇。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彼特森(Jordan Peterson),提出「秩序之上」的理念(#BeyondOrder)。意思是追求穩定有序並非無條件的美好,當中會產生專制和了無生氣的現象;混亂所帶來的危機和不確定性,卻有機會成為發展潛力、創新和轉型更新的泉源。而「秩序之上」讓人透過追尋混亂和秩序的健康平衡來達到真實的幸福,而不是沉溺在過去某個「快樂」的時光。
研究發現,大部份人的性格特質都傾向生活有序及可以預測,這類性格的人最害怕改變和革新。如果你能看懂這篇文章,相信去到那裡都可以盡展所長。
#張慧慈
#追求穩定的副作用
#被控制及缺乏創意
#秩序之上的要義
#沒有失敗只有回應
#在混沌中開創未來
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效催眠,是你願意握住我伸出的手】
#本文獻給正在自我療癒的你
隨著天氣開始轉涼,有些當事人從催眠中獲得修復後離開了,有些人則正要展開屬於自己的催眠療癒。
最近陪伴著幾個生命有些沉重的當事人,去面對很不容易的生命功課,在大概4-6次的催眠後,他們都對於自己的快速轉變有些驚訝,看著他們又驚又喜的神情,讓我格外有感觸。
【無論當事人意願如何,催眠師永遠需要願意先伸出手】
在我的治療觀裡,很早就沒有所謂的「抗拒」這回事,也很少認定當事人「還沒準備好」,因為你願意付費來催眠,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願意,只是有時候這份願意,可能暫時抵不上坐立難安的心情,於是在旁人眼中看起來,似乎有些自我矛盾,或是暫時讓你無法進入更深一層的催眠裡。
在我心中,療癒之所以可以發生,必然是因為你自己願意採取行動,去面對那些曾經把自己困住的事物,無論是憂鬱與焦慮的心情、日漸疏遠的伴侶、難搞的小孩、與自己糾纏多年的爸媽,或是對於工作與人生的茫然,因為你開始啟動了自我療癒的力量,於是開始進入療癒。
然而在你受困在矛盾衝突裡,既渴望改變卻又害怕改變,又或者是既希望看見潛意識深處的自我,卻又害怕見到連自己都厭惡的那個自己時,我明白在這個艱困又辛苦的時刻裡,我需要願意先伸出手來,即使你還在觀望,即使你還有些猶豫,即使你可能會前進兩步退後三步......無論你的狀態如何,我明白自己需要是那個願意先伸出手的人。
人在面對未知時,有恐懼是很正常的,當我們處在徬徨、焦慮跟不安裡,總會希望有個人願意拍拍自己的肩膀說:「嘿~沒關係,我在這裡」「無論你怎麼想,我都願意陪著你一起去到最深的黑暗裡,找尋療癒的可能」催眠師(與心理師)之所以可以被視為專業,就在於無論你心中如何擺盪,我仍然能嘗試看懂你心中渴望找尋出路的堅持。
【唯有你願意回握我的手,療癒才能在連結中發生】
從事心理諮商將近10年,提供催眠服務也即將邁入第5年,我深深相信療癒經常需要在另一個人的「見證」之下,才會發生。
對我來說,一場有品質且有效果的催眠,除了我能夠盡其所能的提供專業技巧外,至少有一半的功勞是屬於你的,有句老話說:「你可以把牛牽到水邊,卻無法逼他喝水」,即使我具有許多專業理論跟知識,並願意堅定的與你一起在黑暗裡同在,如果你自己缺乏邁向光明的信心,或是甩開我所伸出的手,那麼療癒仍然很難發生。
在心理學研究中,很早就發現「療效」因子是跨學派存在的,意思是說天底下不存在單一一種絕對有效的治療方式,除此之外,具有足夠信賴感的互動關係,則是你邁向療癒的關鍵。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過度理性而卻步,有些人可能會因為過往創傷、不敢輕信他人而卻步,有些人則可能因為反覆在復原的過程裡受挫而卻步......這都沒有關係,如果你願意給予自己再一次機會,讓我可以陪伴你一起看清楚,看見自己正處於什麼樣的困境裡,那麼,療癒將有機會在心與心的深刻連結中,再次綻放。
In Lak'ech Ala K'in
我就是你,你是另一個我
祝福你的療癒
#預約催眠歡迎私訊
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難免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壞習慣,雖然不是什麼大錯,卻也深深影響我們的生活,尤其想要擁有良好的財運,有一些壞習慣就一定要根除!
根據行為心理學,人們只要持續一件事21天就會養成習慣,想當然爾,從你看到這個影片的這個時刻,有意識的改掉片中雨揚老師所說的五個壞習慣,每天持續漸進的改變,相信一定會培養出吸財好體質!
五大壞習慣:
1. 自我否定
2. 拖延
3. 害怕改變
4. 找藉口
5. 停止學習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
❤ 網友最愛單元馬上看 ❤
❤【每週生肖運勢】https://pse.is/3e4zvn
❤【3分鐘!招財X開運秘法】https://pse.is/3ce2cv
❤【佛曲線上聽】https://pse.is/3ewk53
❤【超易學!健康快料理】 https://pse.is/39cqc3
-----------------------------------------------------------------------------------------------------------
▷ 訂閱 Youtube 頻道得好運 ➤ https://pse.is/KJKE8
+ LINE 好友: https://goo.gl/MQTRvh(官方帳號 ID:@yohofans )
+ FB粉絲團:https://pse.is/yohofate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pse.is/KJKE8
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過度恐懼 #消除焦慮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1:18「適度的恐懼」以及「過度的恐懼」
02:54 過度恐懼帶來的麻煩
04:45 恐懼是怎麼產生的?
06:16 如何面對恐懼?
08:22 我們的觀點
10:39 掰比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中藥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無知更可怕」醫師:擊垮我們的不是病毒,是人性:https://bit.ly/2w0ejOG
→ 👀 不明肺炎為何可怕?從當年SARS奪走774條人命說起:https://bit.ly/3bvg7zq
→ 👀 武漢肺炎人心惶惶 恐懼猶如病毒瘋狂蔓:https://bit.ly/2UG4S1b
→ 👀 武漢肺炎釀全球恐慌,專家指反應過度:https://bit.ly/39onhDR
→ 👀 20個炎上的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言?用科學來破解!:https://bit.ly/37bxS3y
→ 👀 為什麼沒有恐懼感的人,反而最可怕?:https://bit.ly/38j9YEu
→ 👀 SARS喚起的社會集體焦慮與降溫之道:https://bit.ly/2SgUQC8
→ 👀 【抗疫前線】首位2019新冠狀病毒病人出院背後,支撐台灣防疫網的雙手與缺口:https://bit.ly/2OKhp01
→ 👀 支招:BBC請專家解讀恐懼並教你如何戰勝恐怖症:https://bbc.in/3bCE9sC
→ 👀 適度的恐懼不是病態:https://bit.ly/37fgdIf
【 延伸閱讀 】
→ 👀 「武漢肺炎」傳染的不是死亡,而是醫療系統過載:https://bit.ly/2vjM6lI
→ 👀 SARS期間口罩問題怎解決?過來人曝:當時大家只相信它:https://bit.ly/2SzAcfl
→ 👀 當年SARS口罩怎麼管制? 過來人曝「最強政策」:更猛:https://bit.ly/38hDnPD
→ 👀從武漢肺炎想到SARS的慘烈突襲:https://bit.ly/31HPrqQ
→ 👀17年前的歷史瘟疫:當年 SARS 疫情爆發時,發生了什麼事?:https://bit.ly/37ilzT7
→ 👀SARS喚起的社會集體焦慮與降溫之道:https://bit.ly/2HdsNgC
→ 👀【心理學經典:《恐懼的原型》】:https://bit.ly/2vjh5OW
→ 👀 編譯|克服對於未知的恐懼,解析害怕改變的真正原因:https://bit.ly/31KcilE
\每週7天 每天7點 每次7分鐘 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 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 請洽:hi77@simpleinfo.cc
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12/2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1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對你來說,「做決定」這件事情會不會很困難?而你通常會很容易卡在哪些事情上面,難以抉擇呢?
我曾經遇到一個學員,他自稱罹患了「選擇困難症」。
他從報名實體課程開始,就遲遲下不了決定;他很怕自己選了某一期之後,到時候會出差啊、太忙啊,去影響自己的學習而浪費了學費。
好不容易他終於進了教室,他似乎又把我當成土地公,任何事情都要先徵詢我的意見;從小到交通安排,大到選工作、買房子,他總想要透過我幫他做決定,他才敢放心的去執行。
表面上啊,這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但實事上這種決策風格,他常常會惹毛身邊的人。
他也知道自己會鑽牛角尖,可是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停止這種習慣。於是呢,我就問他:「如果不要想這麼多,直接做一個決定,那會怎樣?」
他就很驚恐的回答我:「怎麼可以呢?做錯決定會有損失,不能這麼草率啊!」
於是我接著問:「可是你再怎麼小心,也不可能事事保證成功。假使真的跟預期不同,那又會怎樣呢?」
他就回答:「失敗了很丟臉,而且會被罵……」這個話講到一半,他突然收回去,有一點欲言又止。
我意識到喔,這背後有故事,就輕聲的問他說:「那被誰罵呢?」
他說:「沒事,他們都不在了……」他的眼神忽然變得有一點迷離,好像是自己的思緒,被拉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
原來啊,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斷的對他耳提面命,說所有的決定都要小心,如果做錯了,輕考試會扣分,重呢,人生會壞掉。
像是某個親戚就是因為誤信了明牌,從此以後家破人亡;或是某個鄰居,就是因為夠幸運,他選對了產業、嫁對了人,從此以後吃香喝辣、生活無虞。
而他的父母親呢,也常常對他叨念,如果當年呢懂得多買兩棟房子,那早就當包租公、享清福了啊!
他的父母親不斷的灌輸他,人生只要做對一個決定,就有可能上天堂;但是也可能因為一時看走眼,從天堂掉到地獄,從此不得翻身。
然而像這樣子過於簡略的歸因,讓他完全沒有辦法思考,任何事情的詳細過程;他只會把結果歸因在「單一因素」上面。
進而讓他對於「做決定」這件事情喔,變得越來越焦慮,他深怕自己一不注意,就會變成自己父母口中當中的失敗者。
日積月累下來,他變成是一個「隱性的完美主義者」。他如果沒有辦法保證這個結果是好的,他就會開始拖延、他遲遲不敢下決定。
儘管呢,他總是誠懇的待人,他對品質的要求也不至於吹毛求疵,但是這種需要「正確」的習慣,還是讓他受盡折磨。
特別啊,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過去的成功方程式,一個個的被證明失效;在別人口中當中的「好決定」,放到自己身上卻變成了惡夢。
他就越來越害怕改變,他一想到要跨出舒適區,去做自己那些不熟悉的事情,腦子裡就會充滿災難性的思考;他會覺得對方不會錄用自己、老闆一定會質疑自己的能力…。
不管是生活或者是工作,都會變得越來越僵化;他明明知道自己的產業正在走下坡,他要轉型,但卻因為恐懼而動彈不得。
因為他心裡,一直想要當爸媽心目中的乖女兒,他企圖做對一個決定,就讓自己永保安康;而不是喔好好的去面對現實,去長出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於是我試著跟他分析,父母親跟他之間的差異。也許喔,在爸媽那個年代,真的可以透過選對一家公司,從此就做到終老、頤養天年。
而且那個年代,民風保守,很多人呢,他可能只談過一次戀愛,就直接嫁了或娶了,根本不敢認識多一些異性朋友。
再加上結了婚,還不能輕易的離婚,所以選擇伴侶,就會像一場賭博,選錯了,就賠上了一生的幸福,那當然不能掉以輕心啊!
可是時至今日,社會越來越開放,很多過去的禁忌,一個個的被解放;所有顛撲不破的規則,一個個的被改寫。
所以從「抉擇」到「結果」之間,它的關連性會越來越低,沒有人能夠預測,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模樣。
這使我們所做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只是一種「校正」的刻度,它的目的是要去重新思考我們下一個選擇,可以怎麼做?怎麼做會更貼近自己的期待?
這個時代裡面的「決定」,它意味著它開始了一個持續「修正」的過程,而不是最終的「結論」。
所以呢,關鍵已經不是「做決定」的那個當下,而是做完決定之後,的觀察跟評估,如果情況不如預期,那該怎麼調整?假如一切順利,那要怎麼樣保持水準?
同時隨時隨地的去掌握最新的趨勢,去適時的去作出一些改變。
換句話說喔,如果你想在21世紀脫穎而出,你必須學會和不確定共處,去建立屬於自己的決策模式;幫助自己在多變的狀況底下,保持冷靜,穩定的朝向你的目標邁進。
否則啊,你越害怕做決定,就代表著你越不相信自己有能力調整,當你把得失心放得太大,就沒有辦法對現況有真正客觀,而且全面的理解。
甚至於還把選擇權,交給所謂的「權威者」,讓他代替你思考,結果受騙上當,造成更大的悲劇。
如果你身旁真的有人企圖用做對一個決定,來獲得永恆不變的保障;那麼你可以合理懷疑,在他的心中有極大的機率,是想偷懶和推卸責任的。
就像有人結了婚,從此以後,就覺得伴侶必須為自己的幸福負責,而不再去努力的經營關係、時時刻刻的去注意對方的需要,你覺得這樣的婚姻可能快樂嗎?
你越想要一步到位,就越容易死在半路上。
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選擇A公司一定會比B公司好,花錢學C技能,就一定能夠賺回D額度的報酬。這是沒有的事!但任何一個決定,都蘊含著失敗的可能。
如果你沒有克服問題的自信,遲遲不下決定,只想躲在猶豫的背後,再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是與世無爭啊、求穩定啊…但事實上,是你的完美主義在作祟,到最後你的命運,就只能掌握在別人手裡。
要能夠擁有「做決定」的能力,首先你一定要能夠擁有「期望值」的概念,而不是「絕對值」的思維。
任何事情都有發生,或不發生的機率,評估可能的機率它的背後,各自去分析不同的結果,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而哪一個代價是你負擔得起,而且更符合你的需求?
而不是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企圖一把翻身,這樣子會落入賭徒的心態,一次不成功,下一次就會放更多的期待,讓自己有一種「非得成功不可」的壓力。
反過來,如果你懂得「摸著石頭過河」,用「修正」的態度,取代「一把定生死」,那麼你已經具備了「做決定」的理性思維。
剩下來就是鍛鍊「做決定」的肌肉,懂得去計算最差的結果,做出合理的歸因;如此喔隨著時間累積,你做決定的準度和品質,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千萬不要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個學員一樣,把別人的成功,歸結到單一因素,企圖把自己擺在神的位置,老想要預測未來,再回推自己現在該做的事,卻把自己卡的更死,更不得動彈啊!
假使你想精進自己「做決定的能力」,戒除「完美主義」的習慣,我很鼓勵你,可以參與我最新推出的【過好人生學】。這門線上課程,集合了我上千人次的諮詢經驗。
我會跟你分享,為什麼人很容易被卡住?怎麼樣去評估自己的處境?去恰如其分的,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跟決定,既不猶豫也不躁進,去過上一個你想要的人生。
其實任何人或任何事的成功或圓滿,都是不是單一因素的結果。人生本來就是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結合。
你企圖透過單一決定來控制人生,你會得到的只有無止境的挫折感。你需要學會跟「不確定」共處,任何決定不意味著此後就不能變更。
你學會「做決定」是幫助你建立修正的基準點,讓你做出下一個更適當的決定。
如果沒有這些參照,你就想像一個想確保行車安全的人,他卻蒙上眼睛、上路開車,那你覺得這樣的人,上路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最後提到的【過好人生學】;我們詳細的相關內容,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
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受到很多朋友的喜歡,也幫助了很多人開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去過去一個自己更想要的好人生。
期待你的加入,更期待得到你在學習之後的體會、收獲跟發現。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人为什么会害怕改变?了解潜意识的抗拒因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每日心理讲座psychology Chinese 心理学 中国語. ... <看更多>
害怕改變 心理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s post - 拆解煩惱,消除情緒模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德國當代系統心理學大師伯特. ... 因為不一定要實際改變什麼,或者做什麼,重 ... 因為恐懼,人們大都害怕改變,因為改變了以後,是否需要承受更多痛苦的折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