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覺得打新冠疫苗很危險怎麼辦?】
這幾天看診的時候關心了一下幾位家中有長輩的患者朋友。
不知道他們家裡的長輩們是否都有符合施打疫苗的資格、以及是否都打完了?
結果令我意外的是,竟然有近半數患者朋友的家中長輩即使符合施打條件,也沒有施打疫苗。
幾位長輩除了高齡之外,他們其實也都有幾種慢性疾病問題,但是卻不願意施打疫苗。
仔細問了一下,發現他們拒絕施打疫苗的主要原因,大概有幾個:「 #覺得不出門就不用打疫苗」、「 #看新聞覺得疫苗副作用很危險」、「 #覺得自己有慢性病打了怕會怎麼樣」、「 #擔心施打疫苗後的死亡風險」、「 #希望施打AZ之外的疫苗」。
依照目前台灣的疫情走向,即使逐漸趨緩也難保未來不會有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發生。
台灣很幸運的,疫情首次爆發,是在已經有疫苗的時間點。
而按照外國各國的疫情發展來看,最終要斷絕疫情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疫苗大量普及」。
然而,台灣目前疫苗數量還不足以讓每個人都能普及施打,因此家中長輩如果已經有施打的資格,千萬別讓他們錯失機會!
因為大家都知道的,有慢性疾病的高齡族群,如果不幸感染到COVID-19,有非常高的機率會走向重症甚至死亡,但只要有施打疫苗,就可以大大減少風險。
今天就幫大家破除一下長輩害怕疫苗的迷思,增加他們施打的意願、提升對抗疾病的保護力吧!
▎覺得不出門就不用打疫苗
很多長輩覺得不出門或少出門就沒有危險,能夠不用施打疫苗比較好。
事實上要永遠不外出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像這幾週三級警戒,有患者朋友跟我說,她媽媽說市場少去就好,結果一週還是要去三次(因為她以前天天去⋯)。
而即便是行動較不方便的更年長者,確實出門機率較低,但是仍然有很高的染疫風險可能來自於「照護者與同住家人」。
尤其現在疫苗總數量不足,許多照護同住者或許還沒辦法這麼快施打到疫苗,依然有可能無症狀染疫、帶病給家中長輩。
因此能夠請長輩們盡快施打疫苗,才是根本減少風險的方法。
▎看新聞覺得疫苗副作用很危險
目前的研究統計來說,大部分有明顯疫苗副作用的族群 #大多集中在青壯年。
而老人家擔心嚴重發燒、類感冒症狀的問題,其實也是年輕人的專利,年長的情況下,免疫系統反應比較溫和,因此以出現微熱、微燒的情況較多。
就講大家最害怕AZ疫苗發生免疫性血栓的問題好了,以先前歐洲統計偶發的血栓情形,大多是 #60歲以下女性族群。
又或者大家吹捧的莫德納與BNT等mRNA疫苗,在美國統計偶發事件的心肌炎情況,也是集中在 #40歲以下的青壯年族群。
統計來說,高齡長輩其實是施打疫苗後 #相對副作用比較少的族群喔!
▎覺得自己有慢性病打了怕會怎樣
其實 #有慢性病更應該儘早施打疫苗。
只要慢性病情況在負責主治醫師的評估下認為穩定沒有急性風險,就應該要儘快施打疫苗。
很多長輩覺得打疫苗很可怕不敢打,但是自己反而帶著有慢性病問題的身體照常逛市場、讓自己暴露在染疫風險之下。
他們可能不知道的是,有慢性病問題的長者,如果沒有施打疫苗,在染疫之後有很高的機率會走向重症化甚至死亡。
但是只要施打疫苗就能夠增加保護,大大避開危險。
▎擔心施打疫苗後的死亡風險
這個問題講起來很現實,可能不是很好聽。
但根據目前的統計,施打疫苗與沒有施打疫苗情況下,同樣的高年齡族群在COVID-19之外的死亡率其實是一樣的。
台灣目前在注射疫苗後發生死亡的事件,所有的死因也都已經排除與疫苗相關。(像是心肌梗塞、支氣管肺炎⋯,其實平常就是老年人常見的致死原因)
簡單來說,這些死亡的情況其實都是別的原因所造成,而與疫苗無關。
當然年紀大、狀況很不好的老人家,還是要多注意外出施打疫苗的環境舒適情況,天氣悶熱可能要避免中暑問題,下雨天也需要注意避免淋雨感冒。
▎希望施打AZ以外的疫苗
這個觀念其實是來自於半年以前的研究,當時的研究並不完整,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去比較各種疫苗的保護力,因此得出「認為AZ疫苗保護力較低、mRNA疫苗保護力較高」的結論。
然而在今年6月初英國發表的一則期刊研究,在同樣的時空背景條件下去比較AZ與BNT(mRNA疫苗),發現 #兩者的保護力其實是差不多的,並沒有像之前大家謠傳的AZ比較差、BNT比較好的偏誤結論。
而針對目前最新的Delta變種病毒,依照英國衛生公署的研究,無論是AZ或者是BNT其實都有90%以上的重症保護力。
因此無論是AZ、莫德納,或是未來可能可以施打的BNT,能夠越早打到疫苗,就能越快提供理想的保護!
#年長者施打疫苗利大於弊
#只要能夠打還是盡量打吧
-
#別以爲沒有出門就不會感染
#還是可能被照護同住者傳染
-
#趕快告訴家裡的長輩吧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家駒死因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嬰兒猝死,不是疫苗的錯!】
近日有一則「媽媽施打完AZ疫苗後哺乳,後來小孩猝死」的新聞報導。
部分新聞如下:
——————
雲林縣虎尾鎮一名媽媽昨天打完AZ疫苗返家,深夜餵年僅2個月大的女兒喝完母乳,沒想到今天凌晨3時許發現女兒竟然失去生命跡象,送醫不治。
雲林地檢署下午進行相驗,家屬表示,法醫提到有可能是嗆奶窒息死亡,他們要求化驗女嬰嘴邊殘留物及冰箱內剩餘母奶,至於是否要對女嬰遺體解剖釐清死因,家屬要再進一步討論。
——————
很多人昨天剛看到新聞可能會嚇到,深怕是不是打疫苗之後哺乳,才造成小朋友猝死的情況。
原則上來說,母親剛施打完疫苗的母乳成分理論上並不會有明顯改變,或是產生能夠「直接造成猝死的成分物質」。
而至於施打疫苗後產生抗體,也需要數日至1-2週的時間以上,抗體也不會影響小朋友的身體健康(其實是幫助小朋友的免疫系統)。
我之前的文章就有寫過,根據目前各國的研究建議,哺乳期是可以安心施打各種疫苗的。
同時也有研究指出,在哺乳期施打mRNA疫苗,可以在乳汁裡面發現SARS-CoV-2的結合抗體與中和抗體。
這篇新聞,根據當時的報導描述與目前法醫檢驗的結果上,比較可能的致死原因是「嬰兒猝死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cot death, crib death,SIDS)」。
嬰兒猝死症,是指嬰兒在一歲之前突然無預期死亡的現象(並且已經排除其他造成死亡的原因),而通常嬰兒猝死症大多發生在嬰兒睡眠中的時候。
目前認為會造成嬰兒猝死的原因,大部分與「睡眠姿勢、嘔吐溢奶、與父母同床相關」。
而最有效能避免嬰兒猝死症的方式,是讓小於一歲的嬰兒以仰姿睡眠(不要趴睡、側睡、墊枕頭),同時可以選擇比較硬的床墊,如此可以保持小朋友的呼吸道暢通。
如果與爸媽同床,務必要有物品隔開(避免壓到小朋友),床上不要擺設東西(玩偶、太多枕頭),睡眠環境保持舒適的溫度、使用奶嘴。
易吐溢奶的嬰兒要餐多量少的餵食,每次餵食後要拍背排氣,以防吐奶吸嗆。
最近一個多月來,因為台灣的疫情升溫(近日較趨緩),大家的情緒都很緊繃、壓力很大。
但是希望大家還是要保持思辨資訊正確的能力,不要讓情感波動蓋過理性思考。
有些新聞上的報導,角度可能較為主觀或是帶有立場,如果可以的話,大家還是要盡量多方接收資訊,比較之後才能客觀理解。
#還請大家不要危言聳聽
#保持客觀理性明辨是非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家駒死因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7年前的今天,家駒離開了我們。
時至今日,黃家駒創作、主唱的《海闊天空》、《光輝歲月》、《喜歡你》、《情人》、《長城》、《俾面派對》、《真的愛你》等粵語歌曲,仍在華人世界傳唱,甚至成為群眾運動的精神象徵,其影響所及,不可謂不大。
懷念家駒。
這是香港電台於2008年1月26日發表的紀錄片《不死傳奇:黃家駒》。
黃家駒與 Beyond 的音樂被稱為清泉,因它們純正並帶有鮮明訊息,作品直指草根階層。
80年代的香港流行樂壇,Beyond 是最具實力的樂隊組合之一。他們見證着香港 Bandsound 的黃金年代,也是 Canton Pop 百花齊放的歲月。那個時代造就了 Beyond,也造就了黃家駒。
90年代,Beyond 對香港樂壇失望,加上希望樂隊能衝出香港,於是決定發展東南亞、台灣、日本等市場。
在香港盛行組 Band 的年代,無數音樂人以 Beyond 為榜樣,將青年人獨有的憤怒聲音寄語歌曲,記下無數舊日的足跡。
然而,當黃家駒離開以後,Beyond 三子及 Beyond 的歌迷發生了如何的轉變?他的離開對於香港樂壇又有什麼影響呢?
香港電台這個節目追隨黃家強、黃貫中及葉世榮,看看他們三個帶著 Beyond 的精神在音樂路上走到哪裡,看看在他們之間,如何記載著黃家駒這個不死傳奇。
懷念 黃家駒(1962-1993)
多年前的今天,1993年6月30日,家駒離開了我們。
1962年6月10日,黃家駒誕生於香港深水埗。就讀初中時,黃家駒受朋友影響而愛上了歐洲和美國的流行音樂,視英國搖滾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為偶像。
1980年,黃家駒經琴行老闆介紹,結識了葉世榮,兩人對音樂的興趣相近,便夥同另兩位朋友鄧煒謙及李榮潮組成樂隊,此即 Beyond 的前身。
1983年,Beyond 樂隊正式組成,其隊名是第一代主音吉他手鄧煒謙所取,意為「超越」,葉世榮曾說:「取名 Beyond 不是要超越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1983年底,黃家駒的親弟弟黃家強加入,擔任低音吉他手。1985年,黃貫中加入,擔任主音吉他手。在歷經幾次的人事變動之後,由黃家駒、黃家強、葉世榮、黃貫中組成的 Beyond 樂隊於1985年7月20日,在堅道的明愛中心自資舉辦《永遠等待》演唱會。
1986年,Beyond 租錄音室,將自己創作的歌曲製作成專輯《再見理想》盒帶,從包裝設計、錄製配唱、到尋找唱片行寄賣等,完全一手包辦。這年 Beyond 新增一名成員—劉志遠(吉他手和 Keyboard 手)。
之後,Beyond 在專業經理人陳健添的協助下,在1987年推出首張EP《永遠等待》及第二張專輯《亞拉伯跳舞女郎》後,才開始踏入主流樂壇而為大眾所熟識。
1988年12月,Beyond 發行了《舊日足跡》精選集,並在大專會堂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劉志遠在會上宣布將前往外地讀書並退出樂隊,由於劉志遠最後沒有入學,其後更與梁翹柏另組樂隊「浮世繪」,直至2008年6月,劉志遠才坦承當年是與低音吉他手黃家強爭吵,一時意氣之下才決定離隊。
經過多年的努力後,Beyond 成為香港樂壇舉足輕重的樂隊。
1988年,Beyond 以《秘密警察》專輯裡的《大地》奪得十大勁歌金曲,為其獲得的第一個電子傳媒獎項。
1989年7月,Beyond 推出第四張專輯《Beyond IV》,其中歌頌母愛的《真的愛你》奪得當年的十大勁歌金曲及十大中文金曲兩大獎項,將 Beyond 推上樂壇高峰。
1993年初,Beyond 在結束了台灣的宣傳期之後,遠赴日本創作新專輯。5月底,他們回到了香港,帶回《樂與怒》這張專輯,Beyond 對這張專輯非常滿意,專輯裡闡述樂隊十年心路歷程的《海闊天空》,成了香港當年的最佳原創歌曲。隨後 Beyond 在香港和馬來西亞各舉辦了一場大型不插電的演出,並在6月底推出了日語專輯。
1993年是 Beyond 成立十週年的日子,原本他們打算在年底舉辦一場紀念十週年的大型演唱會,可是任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悲劇發生了。
1993年6月24日凌晨1時(日本時間),為宣傳即將發行的日語唱片,Beyond 樂隊應邀到富士電視台位於東京都新宿區河田町的4號錄影室,參與遊戲型綜藝節目《小內小南的 想做什麼 就做什麼》(ウッチャンナンチャンのやるならやらねば!)的錄影。
遊戲進行了15分鐘便發生意外,黃家駒在狹窄並沾滿水漬的台上奔跑時不慎滑倒,強大衝力使身旁3塊布景板的固定裝置脫落,布景板鬆開,黃家駒與身旁的主持人內村光良一同翻落2.7公尺高的台下。
黃家駒頭部朝下摔落,左邊額頭首先著地,隨即昏迷送醫,而內村光良則胸部著地,僅受輕傷。由於黃家駒頭部嚴重受創,醫師不敢輕舉妄動,因此並未施以清除腦內瘀血的手術。
1993年6月26日晚上,歌迷們聚集在香港商業電台的停車場舉行祝禱會,祈求黃家駒能早日康復。
在昏迷六天之後,1993年6月30日下午4時15分(日本時間),黃家駒在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逝世,得年31歲,院方公布死因為急性腦膜下血腫、頭蓋骨骨折、腦挫傷及急性腦腫脹。
時至今日,黃家駒創作、主唱的《海闊天空》、《光輝歲月》、《喜歡你》、《情人》、《長城》、《俾面派對》、《真的愛你》等粵語歌曲,仍在華人世界傳唱,甚至成為群眾運動的精神象徵,其影響所及,不可謂不大。
懷念家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