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上熱下冷嗎?】
現代有種十人中九人都有的問題,叫「上熱下寒」。
上熱的症狀是:動不動就上火、口腔潰瘍、喉嚨痛、牙齦出血、流鼻血、牙疼、腮腫、慢性中耳炎、目赤紅腫、眼乾眼澀、成年人長痘痘、甲狀腺類問題、頭熱、頭痛、頭脹、頭暈、血壓高。
下寒的症狀是:肚臍以下發涼、大便不成形、便秘、便溏、腰膝酸冷、手腳冰涼、尿頻、宮寒痛經、耐溫不耐寒、膚色暗沉、長黑斑、水腫。
為什麼會出現上熱下寒?因為上面動得太多。眼睛老在動,看電視、螢幕、手機;嘴巴老在動,吃各種各樣的垃圾食品、喝各種各樣的冰鎮飲料、服用各種各樣的西藥、聊著各種各樣無用的八卦;腦子老在動,各種念頭潮水一樣襲來,擔心工作、掛心家人、操心生活、動心情感、寄心小確幸。我們常常上半身生理心理都不停的在動,唯獨不動的就是坐在辦公椅的下半身。
在中醫裡,人的五臟六腑分為上焦、中焦、下焦,通稱三焦。心肺屬於上焦,脾胃屬於中焦,肝膽腎膀胱大小腸生殖系統屬於下焦。
中醫的基礎哲學理論是陰陽,陰陽相生交泰,火與水也要適當交流互換,才能平衡。我們因為上半身心理生理動太多,血不足,氣有餘便是火,這火本來可以引到下面,溫暖我們的手腳因為飲食和久坐不動,所以中焦脾胃不通,火反彈回到上,腎水無法上流。這就是心火和腎水無法交流,出現上熱下寒。
換句話來說,就是上、中、下,三焦的交通堵塞,身體的熱能與陰液沒有跑到該去的地方,阻塞了身體能量的運轉。
上熱下寒,不是陽虛也不是實火,這時候如果不懂,以為下半身冷就是身體虛,補會上火,瀉也只是越來越寒。所以千萬別亂補瀉,最重要的就是「通」。
上焦和下焦要通,中焦很重要。中焦是脾胃,脾主升,胃主降,這兩個臟腑,需要運轉良好,中焦才能發揮作用,讓身體運轉自如,因此疏通脾胃是關鍵。
除了用藥,有什麼其他方法可以處理上熱下寒?
一、通中焦,健脾胃。
想要上面的火能降下去,下面的水能上去,必須先把道路打通。
1、推腹:雙手從心口窩處向下推,一直推到少腹處,36下。再沿兩側肋骨向下推,各36下。每天一次。
2、練習八段錦的動作搖頭擺尾去心火,每天5分鐘。
二、泡腳降火:對於手腳涼,泡腳是非常好的方法。
1、艾葉水泡腳:艾葉15克,加水煮沸10分鐘,然後放涼到40°,泡腳至身體微微發汗。
2、花椒水泡腳:如果有腳氣,可以去花椒5克,用紗布包好,加水煮開泡腳
三、引火歸元:泡完腳後,搓揉腳底的湧泉穴,能夠滋養腎水,把上半身的火往下引。
四、艾灸散寒:中脘穴、關元穴,每天選一個穴位灸20分鐘,再灸三陰交穴和湧泉穴各20分鐘。
另外要注意和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
1、飲食:戒吃生冷食物、戒冰飲、戒會造成腸胃負擔食物。
2、環境:夏天盡量不開冷氣。
3、穿著:注意保暖,避免寒濕進入身體。
4、作息:不要晚睡,盡量11點前上床睡著。
上火下水要能互通,身體整體的能量和溫度才能平衡。
小腸經堵塞 在 吃貨TaTa 之 美食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用喎
瞓覺前,敲一敲,有助氣血暢通!
【#】中醫觀點:全身有十二個臟腑、十二條經絡,臟腑對應包括心肝脾肺腎,以及胃、膽囊、大小腸、膀胱、心血管和內分泌系統,而十二經絡則負責連結臟腑,並運送氧氣、血液與養分。經絡一旦堵塞,導致氣血受阻,會引發身體不適。平時可透過刺激穴位,有助暢通氣血、促進血液循環,同時能改善手腳麻木、眼睛疲勞等大小毛病。
#晴報 #中醫觀點 #養生
延伸閱讀:
【臟腑失調損情緒 中藥治理抗抑鬱】https://goo.gl/e55foM
【淺談中醫辨證之法】https://goo.gl/ApjX4C’
========
將 @晴報 Sky Post 專頁設定為"搶先看/See First"
即Like
📷 Instagram: https://goo.gl/5kxEZR
📺 Youtube: https://goo.gl/GXEb62
小腸經堵塞 在 Amanda飨生活 in A styl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 style。享❤️的生活。愛養生]
十二經絡所主的負面情緒
事實上,每個臟器都主導一種自然的正向能量,如果外界環境打破了身心平衡,就會產生相對應的負面情緒。通過疏通這些堵塞的經絡,可以改善或消除這些不良情緒。
1、膽:負面情緒主焦慮
正向能量是主中正、決斷;負面情緒主焦慮。膽的功能強健,決斷力強,中正無私;若膽經淤堵,就會出現焦慮不安,優柔寡斷的心境。
2、肝:負面情緒主憤怒
肝的正向能量是主計謀、謀慮;負面情緒主憤怒、指責。肝經淤堵的人,容易憤怒,好攻擊指責。疏通肝經,可以降肝火、平和情緒。
3、肺:負面情緒主悲傷
正向能量是主一身之氣;負面情緒主悲傷。肺經淤堵的人容易悲傷。疏通此經絡,可以減低悲傷情緒,找回正向能量。
4、大腸經:負面情緒主懊悔
正向能量主傳導、排毒、存污;負面情緒主懊惱(懊悔、煩惱)。大腸不通容易煩惱、無名火;大腸瀉下容易對過去的事情懊悔不已。疏通大腸經、改善大腸功能,可以消除這類負面情緒。
5、胃:負面情緒主急躁
正向能量主接納、豁達;負面情緒主急躁。胃經淤堵的人做事容易著急,容易躁動,語言、行為均容易急躁。容易面部痤瘡、粉刺、或身體容易出現癰膿。疏通胃經,可以緩和急躁的情緒,排出體內的毒素。
6、脾:負面情緒主抱怨、委屈
正向能量主思考;負面情緒主抱怨、委屈。五行當中,脾主土,屬於大地坤土之性,能承載一切的好與壞。若脾的功能正常,可以接納一切寒熱溫良、酸苦甘辛。若脾的經絡淤堵,就會對它的無私接納產生抱怨、委屈。
7、心:負面情緒主怨恨、仇恨
正向能量主歡喜、喜歡。負面情緒主怨恨、仇恨。怨恨比抱怨更強烈,有恨之入骨的勢頭,恨是由內心的最深處升起來的。生恨日久,耗傷心氣、心血,導致心經淤堵。心腦血管問題,多來源於心經淤堵。
8、小腸:負面情緒主哀愁
正向能量主悲憫、憐憫;負面情緒主哀愁。憐憫之心人皆該有,若憐憫過度及成哀愁。哀愁過度及成哀傷。哀愁過度及容易產生潰瘍,容易堵塞小腸經。疏通小腸經,糾正偏頗,可以平和的對待一切哀傷之事。
9、膀胱:負面情緒主消沈
正向能量主積極、向上、陽光,微笑;負面情緒主消沈。膀胱經為一身陽氣之所,為陽中之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膀胱經的位置正好迎向太陽。若膀胱經不通,人體陽氣就無法升騰、部散;人體缺少陽氣,就像天上缺少太陽,晴天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會積極向上,陰雨天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容易鬱悶、消極。
10、腎:負面情緒主恐懼
正向能量主智慧;負面情緒主恐懼。腎精充沛,智慧、勇敢。若腎精虧損、腎經淤堵,就容易生不出智慧,遇事恐懼、恐慌、害怕、驚恐。孩子經常看恐怖電影,玩一些血腥的電子遊戲,均容易損耗腎精,影響智慧。
11、心包:負面情緒主壓抑
正向能量主歡樂,愉快;負面情緒主壓抑。心包經為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是幫助心傳達快樂心情的,若心包經堵塞,心的快樂的信號就無法傳達出來。因此經常疏通心包經是可以有效排解壓抑,提高快樂指數。
12、三焦:負面情緒主緊張
正向能量主輕鬆、心樂;負面情緒主緊張。若三焦功能不夠協調就會生出緊張的情緒。學生考試前的緊張、員工面試前的緊張等都有可能是三焦功能不相協調所致。通過疏通三焦經,協調三焦的功能,可以有效緩解緊張情緒。
疏通經絡的四個重要穴位
1、按揉心包經可以緩解「心累」
心包經是沿著人體手臂前緣的正中線走的一條經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條。
可以沿著心包經的穴位逐個揉按,每個穴位以痛為標準,凡是按到痛的點就要多按幾下,最好按到讓它感覺不痛了,按壓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壓時多停留幾秒鐘。平均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
2、捋捋羶中穴可寧心解悶
按摩時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壓穴位,每次揉壓約五秒,休息三秒。生氣時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達到順氣的作用。
3、輕叩風池穴可緩解緊張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叩壓這個穴位能起明目醒腦的作用。只要感覺疲勞、緊張或者焦慮時可隨時輕叩。力度以感到稍微有痛感即可。
4、指壓合谷穴可治療頭痛失眠
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按摩此穴對於神經性頭痛、失眠和神經衰弱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小腸經堵塞 在 胸悶、失眠?是膽經堵塞了!老中醫會按這個穴位來解決 的推薦與評價
... 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陰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 ... 的升發,從而緩解因膽經堵塞引起的失眠、胸悶胸痛、關節乏力酸痛等問題。 ... <看更多>
小腸經堵塞 在 中醫渗透技術經絡調理- 要想肩頸好,小腸經疏通不能少 的推薦與評價
要想肩頸好,小腸經疏通不能少,這三個穴位最容易堵塞當你肩背部的肌肉開始發緊、發硬、有筋縮硬結的時候,說明這裡氣血供應開始不好,如果不抓緊疏通,會越來越不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