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大腦不是用來思考的 大腦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思考。它的工作是要運作一個變得極端複雜的身體。
⠀⠀⠀
【陳鳳馨 #財經起床號】星期五 (2021-08-13) 早上八點 #每週選書早起讀書 特別邀請 #生活中的心理學博士黃揚名 導讀推薦《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 博客來購書連結 >> https://bit.ly/37k5RcI
⠀⠀⠀⠀⠀⠀⠀⠀⠀
News98 FM98.1
首播/2021-08-13 Fri 08:00
重播/2021-08-14 Sat 18:00
⠀⠀⠀⠀⠀⠀⠀⠀
🎧 歡迎 #收聽廣播 #收看直播 >> https://youtu.be/jE_FoXmXW0c
⠀⠀⠀⠀⠀⠀⠀⠀⠀⠀⠀⠀⠀⠀⠀
#陳鳳馨 #黃揚名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關於大腦的七又二分之一堂課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 #巴瑞特博士 #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暨神經科學家 #商周出版 #News98 #九八新聞台 #臺灣全民廣播電台
巴瑞特博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本書現在六折哦!而且搭配會員日還有其他活動,可以有更多優惠。
如果你對情緒感興趣,希望由科學的觀點來瞭解而不單純是個人經驗,這本書一定不能錯過!當中有不少超出一般想法的觀點。
巴瑞特博士 在 黃之盈心理師的暖心園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1
#情緒建構論
#商周出版
今晚,我想跟各位分享的是一本我很喜歡的書籍,他是在2020年3月多出版的,叫做『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Lisa Feldman Barrett, Ph.D.著)
相信在今年的講座場合中,我都會提到這本書籍,一直很想在粉專分享,我想也許分段分享是不錯的主意,所以再看完許多次之後,想要分篇來分享情緒跟你想的不一樣的這本書,一反過去傳統理論對『情緒』的假設(過去針對情緒的假設是:1.情緒是被引發的2.無論文化脈絡如何,人有所謂的基本情緒3.特定情緒就應該會引發特定的反應)
巴特瑞博士分析許多關於情緒的研究,發現,人不一定在特定的情緒下,就有特定的生理反應的變化,他認為情緒應該是一組心智的活動,就像消化系統一樣,當我們開始懷疑人生,對大多數人的反應有不同的想像時,你已經邁向與「大多數人不同」脫離「文化共識」的主觀現實裡面。
.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透過別人的反應來預測接下來應有的反應,這是心智形成時期的重要功能。我們有群體的需求,也必須要趨吉避凶,所以發展出了共通的文化共識,而巴特瑞教授認為,情緒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
就像是中華文化上一個世代,鼓吹「忍耐」,許多的智慧都來自於「戒急用忍」,吃苦當作吃補,那吃苦文化的承受度,就是普遍價值所「認可的」,反觀現代人被說玻璃心、爛草莓,的參照值都是來自「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價值,而產生承受力的不同閾限值得探討。
.
這會造成甚麼影響,現在50.60年代的這群長輩,不能說有苦說不出,是「不可以說苦」,而他們覺不覺得苦,當然覺得苦,但是因為文化框架的吃苦當作吃補,也許吃苦的多被鼓勵成"耐力絕佳"
的代表,他們在內在給一個大大的獎勵勳章,直到時代的轉移,吃苦被重新定義,讓人更能接納自己真實的感受,才發現『實在太苦了』卻也習慣了!多少老人家在年長的時期,依然不敢退休,因為怕退休沒事做,害怕被認為『沒有用處』。這跟西方文化相較之下,有它的獨到之處。
.
中華文化另一個特點是「悲情觀」,當一個人對你不好的時候,你得再多付出對她的好,直到有一天你死掉了,讓她想起來覺得你超級好,因此感到懊惱、悲憤、遺憾。但在在世的時候,因為"不好意思的文化"讓彼此核對內心的需求,都感到彆扭和尷尬。也因為不好說,所以永遠只知道她是家人,但沒有真正認識對方。
.
這些悲情、悲憤、遺憾、忍耐的情緒,在中華文化是被群體建構出來的「價值」。這種價值在宗教中,也有許多的獨到之處,例如:如果你被打左臉,右臉也要給對方打這般。我們選擇怎樣的價值,也影響了我們選擇的生活型態。
.
而這些情緒的遺跡,都是在你的日常一點一滴形成,就像 #當最親的人成為傷痕 中,提到,我們的生活型態,是一點一滴如同風化一般形成。而我們的家庭中被允許、或者不被允許的情緒,也是一群人去構成。
.
#家庭中的被允許和禁忌的情緒
有些家庭中不准成員快樂、因為快樂容易招致不好的後果;有些家庭不准成員驕傲,因為驕傲必敗;有些家庭特別無法容忍悲傷,因為好像提及過往的人,整個家又碎裂一次。這些情緒的涉獵,是大腦中一整組的心智建構出的判斷。而我們預測環境中的變化,以及趨吉避凶的整組思維,就正在腦袋中逐步養成優先處理或緩衝處理的模式。
.
#主觀世界中建構的情緒狀態人各有異
這些靈活的改變預測,就是大腦的可塑性,所以我們能想像情緒就像一整組的系統,在你的身體部位發酵著。大腦運用我們輸入的概念,去做有意義的預測,這個跟詮釋現象學中,到底杯子是在我們內心中有了杯子的概念,還是外在環境的杯子本身具體的形象所在,假如我們的內心沒有杯子的概念,那麼外在的杯子還是杯子嗎?
.
#語言描述精準的情緒粒度是同理的關鍵
書中提到「情緒」並非被引發的單一存在,而是像烤麵包一樣,有酵母粉、水、麵粉等材料,一起交互作用,讓她有了自己的獨到屬性,變成某種特性的麵包,並且依照比例,有不同的口味。她不只只有身體指紋這麼簡單的概念囊括內容而已,她是一種全腦反應和身體連結的狀態。瑞特教授的實驗,這也間接驗證了『精準的情緒同理』有多重要,而我們對於情緒粒度的字詞用語,能夠更加精確地說明自己的狀態,就能更加理解自己內在的世界。
.
#憂鬱是大腦的疾病
其中有一篇關於憂鬱症的網路摘錄的文章,這個觀點我覺得蠻重要的,貼給大家看看(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4983)
『如果憂鬱症是長期預算編列錯誤造成的疾患,那麼嚴格來說,它不僅僅是精神疾病,它還是神經、代謝和免疫的疾病。憂鬱症是神經系統的許多交錯部分失去平衡,我們唯有探討整個人、而不是探討像機器零件的單一系統,才能真正了解這個病症。重鬱期的引爆點,可能出自許多不同的來源。』意思是,憂鬱是整組的大腦不平衡,並不是當事人刻意選擇不快樂,或者不惜福。
這是本很有意思的書籍,她不但間接肯定大腦有侷限,並且將情緒擴及整個大腦複雜的核心系統。其中包含大腦的可塑性,並且創造出自己的「現實」以及對現實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覺』,但若當你的大腦生病時,你不能運用單一的常理去簡化它,就像憂鬱,是一組身心不平衡的狀態,並非只有這個人的思考負面,常心情差這麼簡單。
.
而壓力的產生,是整組身體的失衡,身體對於因應壓力的預算不足,導致呆帳、失功能的產生。這些身體的預算已經好一陣子都感到不足或者慢性的轉變為免疫系統、焦慮、感到不足等心情的反應。這就像是最近的幼兒園虐童事件,當孩子出現"情緒崩潰、狂嘔、血尿"等身心無法代謝消化的不平衡狀態。
.
#事出必有因
所以情緒建構理論也帶給我們了解到,當我們在大腦中承受壓力和情緒時,會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有時候,我們發現孩子出問題,就是從身體為入口。而我們對心情的真正理解,雖然科學家還在進行不同的實驗希望能夠家了解這一組神經元是怎麼產生,但是我們已經可以大致驗證,我們賦予身體的感覺就像疼痛、壓力、無助、傷心、快樂、狂喜等心情,和身體的急性疼痛、慢性疼痛都是在身體中進出相同的神經,並且可能在皮膚的相同建構區形成。
#你的痛身體會記得
這本書帶給我們許多的觀點,也透過實驗證明情緒同理的重要性、情緒粒度描述的精確程度與被理解的程度有極大的相關、更提出偏頭痛慢性疼痛和免疫力都是和內在情緒建構有極大的相關聯。這些,都是很有趣的最新研究。
如果你也有興趣,歡迎參閱這本書籍:<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356?sloc=main
巴瑞特博士 在 讀書會- 《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 ... 的推薦與評價
三月選書:《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3/07(日)19:30~21:30 導讀3/28(日)19:30~21:30 讀後分享活動地點:穀雨珈琲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147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