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姆光影展】
巴黎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s Lumières --
克林姆與維也納分離派特展
「Klimt : voyage at the heart of the Vienna Secession」
巴黎「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s Lumières)隸屬私人藝術機構Culuturespaces ,2018年4月才開張,開幕大展便是以裝飾性強烈的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打頭陣,讓光影效果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又精彩,的確非常聰明。
超過120組投影設備,將克林姆歷年代表作品從四面八方天穹地上呈現在不同立面上。這些無論圖形、線條、裝飾性和平面性的畫作被放大後更形斑斕多彩,再輔以華格納唐懷瑟磅礡氣勢,不論是黃金時期的耀眼澄燦、後期的瑰麗粉彩,或是細密靜逸的風景畫,都因現代科技更是炫目眼前。
-------------
克林姆的一生幾乎見證了奧匈帝國的起落,他從金匠之子躋身維也納藝壇領導者,以精細寫實,卻帶著與眾不同現代感的新古典作品嶄露鋒芒,到揚棄官方認同,無畏投入改革,才華仍舊備受名流追捧。
諸多宮廷貴冑富戶仕紳家的如花容顏,在他筆下穿著時髦前衛異國情調長袍,各顯個性各展風姿;而奧匈帝國最後的華麗盛景,以及克林姆所引領「分離派」(Secession),將藝術結合生活的嶄新藝術潮流,也盡數收進光影展中。
那一道道畫布上的美麗身影,與「維也納工坊」(Wiener Werkstätte)各類精緻成品,正是世紀末華麗頹廢維也納的迷人縮影。
-------------
儘管向來以黃金時期的澄燦耀眼風格廣為人知,作品亦以肖像畫為主,根據統計,克林姆列入畫冊的220幅油畫作品中,風景畫僅佔1/4,但這才是他無須滿足金主,行筆隨心所欲輕鬆自在做自己的成果。
這些風景畫多半是克林姆從1900至1916年間,每年夏天於亞特湖畔(Lake Attersee)的避暑別墅所作。對於宅宅螃蟹男克林姆來說,出趟遠門並不容易,每年夏天的小旅行名為遠離維也納都市喧囂,實則是為了逃避城內眾多桃色糾葛。
等到暫時遠離情慾紛擾,置身如畫山水,克林姆才得以在繁忙執行委託案之餘,稍稍歇息喘口氣。於是從夏日至入秋,徘迴於湖畔、逡巡於林間,克林姆遁入水境森野,覓得安逸之方。
然而風流多情如克林姆,每回到亞特湖畔過暑假,卻也不寂寞,他總會帶上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伴-艾蜜莉(Emilie Louise Flöge,1874-1952)隨行。但為何艾蜜莉有此特權?
不只因為她是克林姆已故弟弟恩斯特遺孀的姊妹,更重要的是面對克林姆身邊眾路女子,即使排山倒海始終不絕,她始終不吵不鬧不吃醋,永遠最〝懂事〞啊~
啊不過,換成是妳,妳做得到嗎?
-------------
克林姆的風景畫風格截然不同於肖像畫。幾乎都是正方形尺寸,不採取傳統透視法,極少有人物出現,而是使用設計、紋理、圖案、色彩手法,筆觸細密、短而繁複,層層堆疊造成深度;並以主色調為主,再點綴上對比色,寂靜安寧並無方向性,把自然界的霎那轉變成永恆。
光影展所呈現的克林姆風景畫更是另一項視覺效果的驚喜。
把克林姆〝細密如織錦,寧靜若天堂〞的風景畫以光影投射在牆面和地面上,不但將畫作結合克林姆與Emilie在湖畔度假的留影,好呼應當時情景,另外鋪天蓋地的投影效果讓觀者被連綿不盡的花草圖樣包圍,除了更強調繁複筆觸堆疊出的強烈裝飾效果,也營造了色彩與形式所能達到的極致氛圍。
當然,原作的用色層次、肌理表現、精密真實等呈現絕對毋庸置疑,但這種不受限於畫布尺寸的視覺傳達,則是另一番體驗 。若能開放心胸,有機會同時感受兩者,豈不甚美?
-------------
2018年的特展,至今想起仍舊激盪迴旋,感受至深。
這是一場無論你跟克林姆有多麼熟悉,都會耽溺其中的盛宴。當然,要是了解克林姆,能夠體會畫面設計的巧思,感受肯定更加深刻。
可惜克林姆於1918年因為西班牙流感身亡,不只是他,整個「分離派」幾乎全數亡於流感病毒,包含另一位傑出的畫家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而奧匈帝國也在同一年一次大戰結束之後解體。
人事無常,幸而藝術之美永存。
期待有天在台灣也能見到炫目光影投射交織下,克林姆的揮灑人生。
#克林姆光影展
#一起許願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關於更多克林姆,歡迎點選收聽《美學風格相對論》
https://pse.is/3l4bb6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攝於巴黎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s Lumières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席勒美學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問,想增進美學要看什麼書?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72273029.A.012.html
市面上談美的書很多,不管是柏拉圖、黑格爾、席勒、托爾斯泰、朱光潛、柳宗悅,甚至是近年才過世的漢寶德,都曾討論過美學,不管是複雜如黑格爾的專書,或是漢館長所出的散文小書,都嘗試訴說美的本質、如何觀察美、如何與美共存等議題。不過我想對這些主題有興趣的人,早早就多有所涉獵。因此,我想是應該分享些常人比較讀得下去的書。
其實我向來認為看些美的事物,對你的美感會有所幫助。我認為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多看些以圖片為主的書籍,藝術書就不說了,像是看建築大師的作品集、經典家具或裝潢的作品集、服裝流變史或是器物瓷具的賞玩等等,都是用以體會的好書。你會發現我沒有提攝影集,因為書店裏頭的攝影集分太多種類的,雖然我自己很喜愛觀看攝影集,但書店裡關於攝影的書籍包羅萬象,在此不多贅述。
但其實齋主覺得看書還是累的,其實若要增進美學,有更多方便且容易的方式。現在台灣正努力的發展文化,各地都有文化單位。不管是史博館、美術館、博物館甚至只是文創園區的展覽,只要不是那種擺明來賺錢的公仔展,我想參觀任何的展覽,只要你有用心觀看和吸收,肯定對你的美學素養是有幫助的。
其實台灣對於美學的素養,在這十多年間的確是有改變的。有越來越多廠商,願意投入更多的成本在工業設計上,加上外商如無印良品在台灣耕耘時間已久,慢慢的台灣人早已不願意購買那些單純只能滿足功能需求的商品,已經或多或少開始在乎些產品使用體驗和美觀程度了。這是相當值得我們驕傲的成就。
席勒美學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卡爾巴哈屬於北德真情風格(Empfindsamen Stil/the sentimental style)的作曲家,這個風格源於啟蒙運動的精神,並且使用了***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Storm and Stress)的元素。相對於為宗教服務的音樂,以人為主突破傳統表達情感的限制,開始在音樂中表現憤怒、恐懼、焦躁、悲傷、不安、糾結...各種人內心的衝突,卡爾巴哈時常大膽的短時間轉換力度、使用奇怪的和聲進行、不規則的樂句,從巴洛克音樂傳統裡面跳脫出來,作品中充滿撕裂的旋律和不尋常的跳躍。卡爾巴哈認為音樂應該是為了打動人而寫,而演奏必須發自靈魂深處。
影片幾個人室內樂團所演奏的a小調協奏曲就是最典型狂飆運動的作品。協奏曲的形式概括來說就是齊奏和獨奏之間的對話,樂團一開始就氣勢滂礡的引人進入,然後低音管回以抒情的樂句,展現出全然不同的感官世界。整曲結構上獨奏樂器的音樂語言會越來越靠近樂團,以一種俏皮的方式與樂團融合。
***在十八世紀時德國北邊盛行一段時間的真情風格,當時代美學上有真情主義,在音樂上面展現出來的就是真情風格。在樂曲間轉換感情、力度、音色、聲調、轉調。連續出現不同情緒的轉換。
***狂飆風格指的是1770年時在德國文學和音樂創作領域的變革,他們受到啟蒙運動的影響(但反對過分強調理性的觀點),對情緒的表達激烈、鼓吹非理性和個人性格,算是浪漫主義運動的嬰兒,文學上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音樂上還有海頓、莫札特等人。他們反抗社會階級、道德、美學的束縛,強調個人的情感作為創作的重點。
三月初幾個人室內樂團,將為大家演出另一首同屬北德當時所盛行的真情風格 卡爾巴哈的協奏曲,邀請大家屆時一起來欣賞。
【演出曲目】
韋瓦第:e小調木笛協奏曲,作品RV 445
卡爾巴哈:降B大調低音管協奏曲,作品Wq.171
泰勒曼:F大調木笛低音管雙協奏曲,作品TWV 52: F1
巴哈:c小調小提琴雙簧管雙協奏曲,作品BWV 1060R
【演出時間/地點】
台中場|3/3 (日) 19:30
Art Anew gallery & cafe|台中市西區精誠五街32號
台北場|3/5(二)19:30
台灣大學雅頌坊|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購票方式】
台中場現場購票NT.600元//早鳥票85折(早)
購票請洽Art Anew gallery & cafe或電洽(04)2320-3590
台北場購票請洽 兩廳院售票
https://goo.gl/Zs8cW8
600元//臺大師生、團體票85折
席勒美學 在 莊子+ 美學+ 跨文化+ 台師大+ EMBA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劉滄龍教授在演說中,以席勒的《美育書簡》之「遊戲說」的哲思,透過遊戲達到對美的關照,才能進而完整了和諧的人性。劉滄龍教授透過西方哲學的角度 ... ... <看更多>
席勒美學 在 《美育書簡》席勒論美與人性﹝德文全譯本﹞ 西洋思想史重要 ... 的推薦與評價
《美育書簡》席勒論美與人性﹝德文全譯本﹞ ·西洋思想史重要經典·歐洲歷史上以美育為標題的第一部著作·現代美學批判第一本著作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