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七一前後,在香港也會聽到紅歌,例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小時候不知道這些,聽歌名就好像只是歌功頌德。後來讀蔣介石抗日見曙光後,命令學者「代聖人立言」出版《中國的命運》一書,重新強調中國政治的最高原則是三民主義,唯一的領導組織是國民黨,而且只有一個領袖。中共陣營在指示下打輿論戰,依樣葫蘆高呼「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才對」,還有青年作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反對蔣氏獨裁。
///
雖然中華民國與納粹德國後來反面,但蔣應該真心相信法西斯主義救中國。要將龐大的鄉土中國動員起來,要用上鐵血政策和密組織,是很多後發國家選擇的道路。20 世紀上半葉,世界對法西斯主義的看法急速改變。世紀之初,法西斯主義在世界範圍有很多支持者,即使是美國之內,法西斯主義者也是著到去飲一樣,在1939 年紐約麥迪遜廣場舉行了萬人空巷的集會。
後來法西斯圖成集中營屠殺代名詞,也持續處於反民主的道德低地。蔣政權中途跟德國終止合作,但繼續推行沒有法西斯之名的法西斯主義。晚至 30 年代,復興社、力行社等特務組織在黨內相繼成立,制服也是模仿德、意兩大法西斯重鎮。成員都是對蔣介石個人忠誠的親兵,貫徹一個國家、一個黨和一個領袖。
蔣身邊的特務頭子戴笠也是出身黃埔軍校,在第一次清黨期間,通過舉報「共產黨同學」而引起蔣的注意,後來逐步獲蔣介石信任,建立全國特工系統。無數反黨人士死於戴笠手下,不管是折磨至死還是乾淨了結。《一代宗師》也用了張震的角色來講,他逃到香港,其他特務在雨中追殺他。
「你還記得我們的誓言嗎?」
「什麼誓言?」
「余誓以至誠,效忠領袖,服從組織,為達成使命,甘任勞怨,不辭犧牲,如違誓言者,願受任何嚴厲之制裁。」
「操,八寶街、朝天宮的東西在香港還能用嗎?」
///
戴笠神出鬼沒,化名無數,讀他不完整的傳記,仍可感受到他一人帶來的恐怖氣息,也更能了解當時無數中國人 (知識份子尤其) 為何會倒向共產黨。因為國民黨當權時太過殘暴,黑日無光,異見者逐一倒下,仍有千千萬萬人要如常生活,民意輿論的天秤也自然逐漸傾斜。
西安事變,蔣介石被脅持,國民黨分成兩派,一派希望救他,一派認為應該放棄,最後派一個重要小組往西安救駕,其中便有戴笠。雖然救駕有功,但蔣也提防戴笠,後者手下特務太多、潛得太深,而且以戴笠為中心。據說蔣的近身侍衛也是戴笠安排。
戴笠 48 歲英年早逝,亦充滿神秘色彩,又是飛機失事。究竟內幕如何,在他死後亦即告毫不重要:他一死,便人亡政息,以他為中心的全國特務網絡迅速瓦解,導致國共再次衝突之後,蔣便如失一臀,雖百萬軍,但情報系統明顯停擺,終於導致 49 年的戲劇性轉變。
49 年的戲劇性改變,讓一代一代人發了假設性幽情:如果 49 年後國民黨沒有戰敗,中華民國萬歲的話,會不會有分別?當然後來發生了文革,「中華文化派」會認為至少在士人待遇和文化保存上,中華民國往績較佳。然而誰坐上魔椅,也一樣會做差不多的事,作為中國統治者,意識形態很重要,但同樣可以不重要。戴笠仍在中國行走時、中華民國撤到台灣之後懲治鎮壓台灣人和左派份子,其殘酷和陰森,都是「國民政府繼續統治中國」這條 alternative timeline 的現實呈現,早就呈現過。
///
任何界別的天才,通常都是空前絕後。在他之前沒有先例,而他卻能耗盡宇宙乃至後來的宇宙。中國真正進入現代不是從 1911 年,而是隨著國共兩個組織先後登場,發展壯大,將鄉民捲入國家 (組織) 之中才開始。這兩個跟蘇聯有關的現代黨,將精英制、組織術、諜報、宣傳搞得出神入化,把老文人老軍閥的舊世界打得落花流水,後來的人無論怎樣做,都無法離開天才們開創的方法。中共學習了蔣,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後,也將《中國的命運》大致實行了出來。
中共是一個善於借用和學習的天才,他的作品擁有一些「原作」都沒有的特徵。就如將蔣文宣二創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是這種做法。二創之後的都是「二創」,所以說之後中國人都沒有走出黨組織模式。中國人說歷史選擇了中共,在這個維度而言正確。
///
起源於德意志的現代哲學,用到最虛無就是任何事都好,我咁睇可以,用另一個方法睇又得,一切都是「辯證」的,萬物是流轉的,沒有本質,表象後面沒有神秘的事物,只有運動,因而全視線的「唯物」。 改革開放幾十年之後,西方發現中國非常「現代」,甚至超現代,例如一些區域的無現金化,而很多傳統進步國家其實更為信賴貨幣;例如 cyberpunk 味道很濃的治安監控鏡頭網。
現在據說世界諸強權對中國的態度開始改變,但這種對壘經常被形容為「文明對野蠻」,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強弱的天秤不僅是倒轉,而且是中國作為解脫者,面對未解脫的西方。一種後現代無情地解構和嘲諷現代的情況。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後現代主義特徵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 盧斯達 on Patreon】
七一前後,在香港也會聽到紅歌,例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小時候不知道這些,聽歌名就好像只是歌功頌德。後來讀蔣介石抗日見曙光後,命令學者「代聖人立言」出版《中國的命運》一書,重新強調中國政治的最高原則是三民主義,唯一的領導組織是國民黨,而且只有一個領袖。中共陣營在指示下打輿論戰,依樣葫蘆高呼「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才對」,還有青年作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反對蔣氏獨裁。
///
雖然中華民國與納粹德國後來反面,但蔣應該真心相信法西斯主義救中國。要將龐大的鄉土中國動員起來,要用上鐵血政策和密組織,是很多後發國家選擇的道路。20 世紀上半葉,世界對法西斯主義的看法急速改變。世紀之初,法西斯主義在世界範圍有很多支持者,即使是美國之內,法西斯主義者也是著到去飲一樣,在1939 年紐約麥迪遜廣場舉行了萬人空巷的集會。
後來法西斯圖成集中營屠殺代名詞,也持續處於反民主的道德低地。蔣政權中途跟德國終止合作,但繼續推行沒有法西斯之名的法西斯主義。晚至 30 年代,復興社、力行社等特務組織在黨內相繼成立,制服也是模仿德、意兩大法西斯重鎮。成員都是對蔣介石個人忠誠的親兵,貫徹一個國家、一個黨和一個領袖。
蔣身邊的特務頭子戴笠也是出身黃埔軍校,在第一次清黨期間,通過舉報「共產黨同學」而引起蔣的注意,後來逐步獲蔣介石信任,建立全國特工系統。無數反黨人士死於戴笠手下,不管是折磨至死還是乾淨了結。《一代宗師》也用了張震的角色來講,他逃到香港,其他特務在雨中追殺他。
「你還記得我們的誓言嗎?」
「什麼誓言?」
「余誓以至誠,效忠領袖,服從組織,為達成使命,甘任勞怨,不辭犧牲,如違誓言者,願受任何嚴厲之制裁。」
「操,八寶街、朝天宮的東西在香港還能用嗎?」
///
戴笠神出鬼沒,化名無數,讀他不完整的傳記,仍可感受到他一人帶來的恐怖氣息,也更能了解當時無數中國人 (知識份子尤其) 為何會倒向共產黨。因為國民黨當權時太過殘暴,黑日無光,異見者逐一倒下,仍有千千萬萬人要如常生活,民意輿論的天秤也自然逐漸傾斜。
西安事變,蔣介石被脅持,國民黨分成兩派,一派希望救他,一派認為應該放棄,最後派一個重要小組往西安救駕,其中便有戴笠。雖然救駕有功,但蔣也提防戴笠,後者手下特務太多、潛得太深,而且以戴笠為中心。據說蔣的近身侍衛也是戴笠安排。
戴笠 48 歲英年早逝,亦充滿神秘色彩,又是飛機失事。究竟內幕如何,在他死後亦即告毫不重要:他一死,便人亡政息,以他為中心的全國特務網絡迅速瓦解,導致國共再次衝突之後,蔣便如失一臀,雖百萬軍,但情報系統明顯停擺,終於導致 49 年的戲劇性轉變。
49 年的戲劇性改變,讓一代一代人發了假設性幽情:如果 49 年後國民黨沒有戰敗,中華民國萬歲的話,會不會有分別?當然後來發生了文革,「中華文化派」會認為至少在士人待遇和文化保存上,中華民國往績較佳。然而誰坐上魔椅,也一樣會做差不多的事,作為中國統治者,意識形態很重要,但同樣可以不重要。戴笠仍在中國行走時、中華民國撤到台灣之後懲治鎮壓台灣人和左派份子,其殘酷和陰森,都是「國民政府繼續統治中國」這條 alternative timeline 的現實呈現,早就呈現過。
///
任何界別的天才,通常都是空前絕後。在他之前沒有先例,而他卻能耗盡宇宙乃至後來的宇宙。中國真正進入現代不是從 1911 年,而是隨著國共兩個組織先後登場,發展壯大,將鄉民捲入國家 (組織) 之中才開始。這兩個跟蘇聯有關的現代黨,將精英制、組織術、諜報、宣傳搞得出神入化,把老文人老軍閥的舊世界打得落花流水,後來的人無論怎樣做,都無法離開天才們開創的方法。中共學習了蔣,尤其在改革開放之後,也將《中國的命運》大致實行了出來。
中共是一個善於借用和學習的天才,他的作品擁有一些「原作」都沒有的特徵。就如將蔣文宣二創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是這種做法。二創之後的都是「二創」,所以說之後中國人都沒有走出黨組織模式。中國人說歷史選擇了中共,在這個維度而言正確。
///
起源於德意志的現代哲學,用到最虛無就是任何事都好,我咁睇可以,用另一個方法睇又得,一切都是「辯證」的,萬物是流轉的,沒有本質,表象後面沒有神秘的事物,只有運動,因而全視線的「唯物」。 改革開放幾十年之後,西方發現中國非常「現代」,甚至超現代,例如一些區域的無現金化,而很多傳統進步國家其實更為信賴貨幣;例如 cyberpunk 味道很濃的治安監控鏡頭網。
現在據說世界諸強權對中國的態度開始改變,但這種對壘經常被形容為「文明對野蠻」,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強弱的天秤不僅是倒轉,而且是中國作為解脫者,面對未解脫的西方。一種後現代無情地解構和嘲諷現代的情況。
訂閱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後現代主義特徵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自我療癒的一集 | 李長潔 😖
.
你覺得每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嗎?是不是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積極正向、邁向成功的貼文就想要摔手機?是不是才剛放假就在想週一已經要來了!很好,那你存在。最近,偽小編因為開學太過厭世,每天哀哀叫,叫到好友特地傳訊給我說:「你也厭世太久了吧~有完沒完?」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厭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緒?為何我的生活會感到如此的無力與匱乏?甚至感受到憂鬱。如果說,厭世與憂鬱無可迴避地作為當代普遍的集體感情與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貫穿個人與社會的問題,並且承認厭世視為一種存在的姿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天啊我超級厭世der
▶ 當代厭世文化的誕生
▶ 厭世與憂鬱的思想
▶ 憂鬱的政治
▶ 精神痛苦跟馬克思主義有甚麼關係
▶ 厭世作為一種存在方式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f0t2lh12x608360yw9xoj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6wAF4BvDon7VWFyeUKfKI
.
📲 #FB 完整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6226469231639&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 #所謂厭世的文化
.
「厭世文化」是1990年至2000年後一代人所流行的次文化,其核心是顛覆過往推崇的正向思考與積極價值,並以戲謔嘲諷的方式在網絡空間發放負能量,調侃現實生活的缺憾。各種以「厭世」為主軸的內容、梗圖、金句充斥在生活之中,像是「每天睡醒張開眼睛,就是想著我要離職」、「人生三階段:出生、不知道活著幹嘛、生命結束」、「我就爛」、「大家一起爛」。其他像是《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等。
.
從關鍵字搜尋來看,「厭世」開始大量出現於2016-2018年,一開始為真的「厭世」(想死),後來在「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出現後,「厭世」與社會處境與流行文化關聯在一起,相關詞彙如「風格」、「表情」、「臉」,主題例如「年輕人低薪厭世」、「厭世少年」、「厭世臉」樂團等。憂鬱當然是一直都有的詞彙,並且與「症狀」、「藥物」、「醫生」、「患者」,主要被表達為一種疾病,常見主題如「情緒容易失調,出現憂鬱的反應臨床上」。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稍做定義,憂鬱是一種情緒(emotion),而厭世是一種處世狀態(situation)。
.
未來學研究所的鄧建邦教授,在《台灣年輕世代對未來2030年的意象》的調查中發現,如果以戰後世代與現在年輕世代在工作態度與實踐上相互對比,有完全不一樣的條件。新型態社會對勞動者要求更多的「彈性」(flexible) ,其可能是在時間、空間、能力與報酬上不確定性與反脆弱性之間的拉扯。我們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鼓勵個人積極邁向解放、彈性移動,但另一方面卻更加重了多重結構性的經濟與地位的競爭。於是,厭世、憂鬱成為一種無能為力下的逃避手段。
.
既然努力失效,那就不要太努力,總之你認真就輸了。如果說憂鬱是一種情緒的內容,那厭世應該就是它的表現形式。厭世的表現形式,反映了歸因於個人、受制於制度結構、沒有出路的未來,也是一種對「正向思考」、「成功價值」的嘲諷與反擊。而厭世的表現,或是憂鬱的充盈,有著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脈絡。
.
▓ #厭世的思想脈絡
.
從《瘋狂簡史》(Porter, 2002)的討論來看,可以見到人類精神痛苦的歷史可以分成三大階段:希臘時代的體液論、中古世紀的靈魂論、啟蒙時期以降的主體論。也就是說,康德(Immanuel Kant)在啟蒙時代建立「理性主體」之後,人之所以為人,是以「理性」作為標準,而這個標準測量的背後則是「工作倫理」的運作,也就是說,如果你無法好好負責地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你可能就是一個「失常」的「人類」。
.
更遑論19世紀精神醫學的機制建構與技術介入後,精神正常與失常的人類,成為現代人主體無時無刻審視自己本體安全的一種存在手段(Foucault, 1961)。「厭世」態度或許成為對峙個體失常與社會失序的一種策略。
.
這裡不得不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對前述理性的人類社會之衝擊與質疑,現代社會的陰影產生了悲觀主義思想,尤其像是存在主義。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結合了海德格對於人獨特存在模式的看法,以及馬克思對於階級的批判,思考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在作品《嘔吐》(La Nausée)中,主角感受到每日的無聊無奈(ennuyer),便陣陣作嘔,這個噁心的感覺,使他察覺自身的存在。所以今天的我們,每天都焦慮到胃痛,是因為我們存在(?)而存在的本身,就是地獄,在(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就是永無止盡的與他人共處與競爭。
.
其他的厭世作品,像是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對現代性乍現的感受紀錄,或是,莎岡(Françoise Sagan)《日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e)。都在在指出現代性出現後,人在情感與情緒上的複雜情愫,以及表現在憂鬱上的政治性。
.
▓ #厭世代的憂鬱政治
.
為何要將憂鬱政治化?因為這個憂鬱、厭世的個人情緒主題,反映個人主義的趨勢,在現代社會的晚近發展中,深深地被鑲嵌在個人抉擇、身體健康、社會制度、醫療知識、工作倫理之間。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地方,正是我們要突然發現要面對自己之處。
.
這種憂鬱的政治,可以分成四大類型:一般心理學解釋、強的社會建構論、佛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弱的社會建構論。我們傾向最後一種憂鬱中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即個人心理有深層無意識結構,隱含著個人生命史的偶然因素,但同時也包含了有意識的生物、社會、心理、身體納入到現代性反思中。
.
甯應斌和何春蕤(2012)在《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中提出賴希(Wilhelm Reich)的「民困愁城」觀點(people in trouble)。這個說法不只是說people客觀上處於一個有trouble的具體困境中,同時還描述了people的心理情緒,也就是為這些trouble而憂愁困擾的情緒。民困愁城因此不只是佛洛伊德的「愁」,還有馬克思的「困 」,它同時關注了社會現實條件以及心理情緒狀態。people in trouble不但有著弗洛伊德馬克思理論的豐富蘊涵,並且洞悉了一個時代的症候,似乎更為普遍與貼切地描述了人類現況。
.
我們的情感與情緒的痛苦狀態,跟著資本主義社會環境在勞動著,兩者產生互動的關係。例如我很討厭一句話「在壓力中成長」、「離開你的舒適圈」等等,看重表現效能、生產性與積極性,人們生活在忙碌、焦躁、過動的氛圍下,「焦躁」、「過動」的情緒某程度上,被視為可增加生產力與效能。
.
但情緒上揚後則無可避免地反跌到谷底,這個「抑鬱」的「不能動」就會被視為產能的缺乏、不負責任等。然而,此兩種各走極端的情緒,在當代卻成為普遍現象。
.
▓ #馬克思主義與精神痛苦
.
而個人的身心(個體),就成為自我與結構交鋒之處,各種「自我表達」、「自我品牌」、「正向思考」等等的觀點,都顯示出,我們要求一個人需要展現出完整、良好的個體化,其是世俗的、現實的、自由的、解放的,但同時卻也是一種被囚禁、被要求,充滿正負情感交雜。既然人是因為資源的獲得而能存活著,那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勞動(labor)的實施,它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移動途徑、追求解放的形式與生命評價方式。
.
於是你可以看到,無論許多感到憂鬱的人,其憂鬱程度被衡量的方式,常常會首先關連到「還可不可以工作」,工作倫理成為承受精神痛苦的理由。因為,人們害怕失業,擔心工作能力被削弱,恐懼社會地位下降,害怕失去自由與自主的權力。
.
▓ #精神分裂的我們 在社群媒體裡幸福與厭世
.
啟蒙時代以來的社會情感就是憂鬱,我們在個體解放又囚禁的愛恨交織中生長成現在的模樣,我們一路認得自由主義、批判主義、社會主義,面臨巨大現代資本主義體制與權力關係,自己要痛苦地做出決定。而進一步到當代社會的後現代情境中,他衍伸出來一種矛盾弔詭的、認真又不認真的生命態度。其試圖讓「意義」懸空擱置,流動飄盪(葉啟政,2005)。「精神健康」的要求變成一種嘲諷,「精神分裂」的表現則成為一種遊戲。
.
上述的個體特徵在人我關係加倍密集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劇烈,我們渴望招喚公共,卻又想保持個體自由。在某個作用下,正向積極的形象治理,就成為一種表現出個體化的重要顯現。諷刺的是,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心理健康有負面作用。
.
某社群媒體在兩年前推出了限時動態功能。限時動態的出現,雖然降低了發文壓力,但也因為發布變得輕鬆且具時效性,用戶們分享生活的頻率會更頻繁、更瑣碎,刷新內容的次數也更多。難怪大家都想要用限時動態,適當的貼文與刪文手段,這似乎有助於人們躲避在線上和線下不必要的關注,一方面可以建立自我形象,另方面又能夠開闢一條逃脫壓力的路線(周妏蔆,2019)。
.
▓ #那就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社群媒體裡的情感與情緒流體,快速湍急,變化莫測。在數位社群媒體中,時時刻刻「忽悲忽喜」。數位環境所提供給人們的「理想的自我」,像是一種揮別傳統社會的自由解放,但在自我籌畫、情緒管理、與面對惡的世界的失敗可能下,卻更加導致一種厭世與憂鬱的狀態。
.
在這樣的正負情愫交融下,我想,「厭世」搞不好是一種最安全的存在方式。想到葉啟政老師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導言提到,進出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愛恨交織,無入而不自得,那是一種處世的修養(范綱華,2014)。一方面放下自我,感人身受,一方面貞定地與世間的悲喜保持距離。
.
厭世無敵。
|
#參考文獻
.
1. Foucault, M. (1961). History of madness. Routledge.
2. Porter, R. (2002). Madness: A brief history.
4. 何春蕤、甯應斌著(2012)《民困愁城》。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5. 周妏蔆(2019)。我寫故我在—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6. 范綱華(2014)。本土理論再想像 : 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群學。
7. 游家權(2019)。不只是貧窮:淺談厭世的幾種成因。ROUTER文化研究。
8.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 : 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群學。
後現代主義特徵 在 後現代主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現代設計史-四部曲 理性純粹的現代主義Modernism|說哈設計Show Hand Design · 【刘擎】西方思想【四十六】16.1 后现代主义 · 【民視台灣學堂】哲學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