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的小說世界爭議性很大。
好與不好,已不是我讀一本書的原因。看香港作家如何用奇幻小說的感知寫2019/20,已是「想讀的理由」。
在生日月,於Patreon,我曾向愛我的讀者們介紹一下我讀什麼。結論都是我讀的書很硬。但我想說,那些已是最不硬的了⋯⋯畢竟,做讀書節目跟讀書真的是兩回事,像拍GV跟做愛都是兩回事⋯⋯丫,說遠了,賣賣廣告:想看我如何剖析泛民,由《司徒華思想萬歲》讀起,去這裡:
Www.patreon.com/eatgoodsite
董啟章,《後人間喜劇》,不日上市。
用靈魂書寫香港未來
——完成《後人間喜劇》的 董啟章
「未曾降臨的未來,只是過去的分枝,死去的分枝。」──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認識「董啟章」這名字,是我到《聯合文學》當菜鳥編輯的第一年,1994 年。那年27歲的董啟章投了兩篇手寫稿(不同人抄寫)<安卓珍妮>和<少年神農>到台灣參加「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評審在過程中曾將這兩篇作品對比優劣,事後卻發現出自同一人,還有評審驚訝於前一篇的作者竟是男性。最後,「差點跌破評審眼鏡」的董拿下當年首獎跟推薦獎,名氣大噪。《聯文》當時的初總編積極爭取這位年輕人,邀他寫專欄,也就是後來集結成冊的「地圖集」,我是當時負責每個月核對該欄文稿的編輯。
真的是「小編」的我,對其印象深刻,不止一次問別人:「地圖集能算小說嗎?」當時我還沒弄懂,董啟章要寫的不(只)是地理上的香港,也是文學虛構與知識符號交織成的另一個香港。
跟當時一般人熟悉的香港小說(倪匡李碧華)不同,董啟章從<安卓珍妮>被台灣文壇認識起,就沒停過在虛構創作中注入各種知識學科,從生物學到地質學到各種科學哲學,彷彿為了對抗肉身所在的創作空間之狹小,他心目中的小說知識格局就是不能小。梁文道曾說董啟章是「當代華人世界中生代作家裡,最有實力、思想內涵最博大、在文學創作形式上野心最強的作家之一。」
董啟章的野心不只表現在不滿足於只有人物情節的小說,還有他對長篇小說的選擇。
網路時代越來越少作家願意投資時間精神在文學長篇(遑論三部曲)創作。沒有穩定收入的董,寫了20多年卻獨鍾長篇。他選的這條創作路,彷彿「不要命」般,卻一點一滴證明他在文學上的地位。他是唯一三度獲得「紅樓夢獎」推薦獎的華文作家。其中《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大獲好評,但因為是「自然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和大獎擦身而過。但這部以收音機、電視、汽車等舊時生活物件演變史,寫出香港歷史的作品,把一個香港普通人家三代生活寫出大時代感,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只長我兩歲的董啟章,面對創作環境的局限,內心滋養出的是堅定的文學觀,他小說不但要言情言志,還要有知識,而想要三個層次都表達出來,小說家得先建造起一個完整的世界----這,其實正是我苦惱多日無法替《後人間喜劇》小說簡單說幾句的原因。
▌小說描寫出未曾降臨的未來
最簡單省事介紹《後人間喜劇》的說法,是董啟章(又)寫了一本帶有科幻元素的寓言小說。但這真的不是最好的「簡介」。
董啟章從去年十月動筆寫到十二月,當時正值香港局勢最混亂之隙,他把故事場景搬到新加坡南洋大學,讓主角胡德浩遠離置身香港的妻女,然後大膽假設政治和科技正聯手打一個後人類世界,未來——各種「控制」改造成的「理想模樣」——正在發生。
看著故事對未來「美麗新世界」的想像,董啟章成功邀請了讀者如我,加入與現實中兩派政治哲學辯論:我希望某一派的未來永遠不要來。
▌ 如果長篇小說要成為過去
1967年,卡爾維諾就明白看出長篇小說的困境「現在,如果還有誰想寫一部像湯瑪斯曼《魔山》或Robert Musil《没有個性的人》這種作品,他們不會選擇小說,而會改去寫一篇思想史或文化社會學雜文。」
董啟章讓我敬畏之處,正是他明明可以和痛苦的同代人一樣,用網路抒發當下,參與時代,卻能耐下性子退到書房,堅定地以長篇小說建立一個哲思對話的世界。他說過「如果長篇小說要成為過去,那我就做長篇創作的最後一人。」長篇小說雖然早已「過時」,但他相信所有藝術形式裡,仍然有只能用長篇小說做的事——《後人間喜劇》證明了他自己。
▌作家——注定被鬼魂圍繞的書寫機器
董啟章在小説中巧妙地安排了一個小説家「黑」,也透過「黑」帶出了卡爾維諾的《The Literature Machine》一書。曾經對「後設小說」從著迷到不耐煩的我,這一次因為董重新發現小説技巧果然是看誰用——幾次讀到我拍桌叫好的段落,真的會有種「卡爾維諾會拍董啟章肩大笑點頭吧」的心情。
卡爾維諾宣稱過,「作家就是一台文學機器」——董啓章是優秀的機器,這在文壇學界早就是公認之事。但身為出版者,我更感動於他如卡爾維諾在文章後半強調的——文學不可能只靠機器化產生,它之所以是獨特無法化約的,正是因為作家的意識潛意識,都在和時代互動。
複製人會夢見複製羊,如果他的生命包括了真正的意識。
_____
特別感謝
書封設計 朱疋
推薦人 #王德威 #郭強生 馬家輝 Tang Siu Wa鄧小樺 #林奕華
Mingwei Lien連明偉 韓麗珠 廖偉棠 #陳國偉 #陳智德 陳栢青
「後設小說 台灣」的推薦目錄: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健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文學] 後現代文學- 看板NTUAML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文訊》 - §文學批評劄記§22 【後設小說改變了什麼】 陳芳明 ... 的評價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後設小說台灣、後現代主義拼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後設小說台灣、後現代主義拼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10820第5講廖咸浩(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隱真存假的 ... 的評價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關於電影的電影、關於遊戲的遊戲— 「後設」是什麼( 友善分享) 的評價
- 關於後設小說 台灣 在 [文學] 後現代文學- 看板NTUAMLC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後設小說 台灣 在 出版魯蛇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夢外之悲》,Peter Handke,木馬文化 #每天碎念一本書
「以獨創性的語言探索人類經驗的廣度和特性,影響深遠。」
— 2019 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
一直以來,諾貝爾是丈量台灣與世界距離的尺度。
每次想都還是會覺得這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別的國家未必認識台灣的創作者;但在台灣的讀者,能讀到幾乎全世界一流的文學創作,台灣出版距離世界的時差不超過一年。
在母親自殺後,作者渴望書寫他的母親。
我喜歡作者形容自己寫作的用詞,「僵硬的嚴肅。」
寫母親的死亡,個人情感節制或壓抑,幾近《異鄉人》的主角莫梭(Meursault)鮮少漏出情緒用詞,冷酷地以物書寫人生。
小說進行中敘事者跳出來說話的敘事口吻
又不全然是後現代後設小說那種慣常的說教抑
或是凸顯小說正在被寫作的讓讀者出戲
而是誠實地交代認真思考母親的生命與小說的書寫
如何尋找到適合的文字表述而成為一道語言的難題。
描述之艱難。
我開始領略讚詞中,「以獨創性的語言探索」
特別是,平時疏懶無以名之帶過的種種經驗、狀態
敘事者沒有放過自己,一面捉摸真實的人生
一面感受到書寫捏造故事的詭異。
直到最後才發覺書名這四字的美感
在於自己所處的位置
我夢見了所有夢中鮮明的事物
而我發覺
最終,活下的我始終在「外」。
我的愛,全因為「夢外之悲」這書名
雖然全書因篇幅不長而做成小開本
這本世界級的創作,必須以精裝相稱
文學的分量,不在內容長短多寡
只在能帶人走往經驗疆界多遠。
而我的感受像是走出了外圍以外
相識又陌生的地方。
--
by 餵鹿吃書
後設小說 台灣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週新片 / 短評推薦】 2020年八月 第二週
.
16部電影院線上映,怎麼還不給他看爆?
戴上你的口罩,進電影院支持一波!
以下針對《記憶拼圖:20週年數位修復》《怪胎》《家靈》《地下社會》《隱藏的畫家》等五部電影做的簡短分享:
.
▶《記憶拼圖:20週年數位修復》 Memento
★★★★☆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驚人一作!沒看過別說你愛諾蘭!
展現克里斯多福諾蘭對時間、人物、場景設計的高超技巧,以及做為導演一職時的場面調度與細膩的敘事能力,豎立其「後設小說」風格的經典之作;藉由彩色與黑白畫面的順敘與倒敘方式,將一位苦於「順向失憶症」的偵探,不論是內心探索或對人性反思,都有相當深刻的詮釋。相信對觀眾而言會是一場非常特別,而且具有震撼力的感官體驗。
.
▶《怪胎》 i WEiR DO
★★★★★
今年極具競爭力且韻味十足的台灣電影
藉由一對患有強迫症的男女,描述其如何相遇到相戀,長時間相處的過程中,必然面對的感情問題,帶出了現代人在愛情中的迷失;感情世界裡沒有對與錯,只有因為改變或妥協,造成了無可挽救的局面。電影不論在運鏡、取景上都充滿巧思,特別是利用畫面比例代表著男女主角飽受強迫症的壓抑心情令人印象深刻;同時整體電影也在敘事以及剪輯上,給人一個相當大的思考空間,非常推薦!
.
▶《家靈》 Relic
★★★★
高概念的恐怖驚悚電影 日舞影展首映佳評不斷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遺忘才是。《家靈》的故事從「遺忘」的概念出發,結合諸如「阿茲海默症」、被人遺忘的「老房子」、世代間的溝通障礙等元素,呈現了相當有趣的全女性電影。雖然有許多未解釋清楚的地方,也留下許多讓觀眾腦補的空間,但它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全片史中瀰漫著詭異、斑駁、老舊、腐鏽的影像,反映了人們對家以及生命的價值觀;喜歡驚悚電影的朋友推薦可以挑戰看看。
.
▶《地下社會》 Underground
★★★★
癲狂混亂的馬戲團 不真實中反映真實歷史上的南斯拉夫
藉由一群因二戰戰亂躲藏至地窖的人們,經過半個世紀完全不知道地面上已經結束戰爭,也不知道冷戰發生的事,來諷刺南斯拉夫長期以來的種族紛爭,矛盾又難解且沒人敢提及的歷史傷痛;對應到電影上映的1995年,南斯拉夫因冷戰結束而發生嚴重內戰、分裂,直到2000年後才漸漸平息,可見本片的大膽、瘋狂,也透露出創作者對南斯拉夫這片土地的愛,對混亂的政治局勢感到無奈與憂心。
.
▶《隱藏的畫家》 Hidden Away
★★★☆
艾利歐傑曼諾 榮獲柏林影展最佳男主角
20世紀天才瘋狂畫家 安東尼奧利加布的一生
若說藝術品的價值是被哄抬出來的,那麼藝術家的價值又該如何定義?
今年在柏林影展中獲得最佳男主角獎的艾利歐傑曼諾,完美詮釋了安東尼奧利加布這位20世紀的傳奇畫家。電影的步調頗慢,但灰暗的場景對應到用色大膽的利加布作品,畫作裡活潑生動的動物對比到畫家現實生活的痛苦磨難,讓人不免重新思考藝術存在的意義到底是為何?陶冶身心?亦或是擁抱資本、大眾的娛樂而已呢?
.
.
本週16部新片(含舊片重映):
▶《追殺艾娃》 Ava
▶《記憶拼圖:20週年數位修復》 Memento
▶《拉麵狂》 Ramen Heads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2:被囚禁的殺人魔》 Stolen Identity 2
▶《怪胎》 i WEiR DO
▶《哈囉少女》 Girl’s Revenge
▶《陰眼》 The Eyes
▶《家靈》 Relic
▶《6號鬼病床》 Bed Number 6
▶《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 The Real Exorcist
▶《Perfect World ~和你在一起的奇蹟~》 Perfect World
▶《地下社會》 Underground
▶《隱藏的畫家》 Hidden Away
▶《殺死希特勒跟大腳怪的男人》 The Man Who Killed Hitler and Then The Bigfoot
▶《巴亞拉魔幻冒險》 Bayala - A Magical Adventure
▶《逆者》 The Road Less Traveled
.
.
大家這禮拜打算看哪部電影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PODCAST - Firstory APP
📣 XX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What A MAXX!:https://open.firstory.me/user/whatamaxx
別忘了按讚追蹤XXY視覺動物
📣 XXY視覺動物 YouTube頻道 http://pcse.pw/9ZNYT
📣 XXY @Yahoo頁面 https://tw.tv.yahoo.com/xxy/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本週新片 #電影 #院線 #新片 #追殺艾娃 #記憶拼圖 #拉麵狂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被囚禁的殺人魔 #怪胎 #哈囉少女 #陰眼 #家靈 #6號鬼病床 #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 #PerfectWorld和你在一起的奇蹟 #地下社會 #隱藏的畫家 #殺死希特勒跟大腳怪的男人 #巴亞拉魔幻冒險 #逆者
後設小說 台灣 在 《文訊》 - §文學批評劄記§22 【後設小說改變了什麼】 陳芳明 ... 的推薦與評價
後設小說 ,則不同於寫實小說與現代小說的敘述策略。它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的創作技巧,意味著小說的書寫過程中,作者從未忘記自我身分的存在。它不再是像 ... ... <看更多>
後設小說 台灣 在 後設小說台灣、後現代主義拼貼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後設小說台灣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irCondition也提到發展? 你覺得對物流來說1小時跟1小時半差很多嗎? 公路影響「發展」這件事,主要能影響的還是 ... ... <看更多>
後設小說 台灣 在 [文學] 後現代文學- 看板NTUAML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後現代文學(postmodern literature)一詞來自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但何謂
後現代主義向來則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譬如較早對之表示看法的法國後現代理論家李
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與德國批判理論哲學家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即
為此打過筆戰,說法南轅北轍。其實「主義」一詞並不恰當,因為它並無一套自成體系而
可以為眾所公認的學說或主張;而且當代涉及的眾多作家風格迥異,難以驟下定論,是故
用「後現代文學」比「後現代主義文學」一詞更為恰當。
後現代文學的「後」(post)按其字面之意,係指其出現時間在現代文學之後,但亦
有人把它視之為現代文學的「後期」。若是指前者,著重的是它和現代文學的差異與對立
;倘說的是後者,則側重的是現代文學的繼承與發展。以當代西方文壇的演變情形觀之,
後現代文學大約出現在1950到1960年代之間──有人甚至把尤涅斯可(Eugene Ionesco)
首演荒謬戲劇《禿頭女高音》的1950年標誌為後現代文學誕生之日──雖然美國學者哈山
(Ihab Hassan)不認為可以找出後現代主義肇始的切確時間。包括荒謬戲劇、法國新小
說、黑色幽默文學、魔幻寫實小說、後設小說、美國黑山詩派、自白詩派及語言詩派等,
都被納入後現代文學的大潮中。後現代文學出現的這一時期,大體上也是歐美先進國家進
入消費社會以及晚期資本主義的時代,所以美國文論家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即將
之視為「消費社會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
後現代文學初興之後,緊接著相關的後現代理論也一一出現,包括法國的李歐塔、布
希亞(Jean Baudrillard),美國的詹明信、哈山,以及所謂的「耶魯四人幫」等等,其
中法國的後結構理論家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與巴特(Roland Barthe)二人的相關
論調,常被援引為後現代文學批評的主要依據,使得這股後現代潮流到了1980年代達到高
峰。
台灣文壇也在這時候(1980年代上半葉)出現後現代文學作品,最先是夏宇、羅青、
林燿德等人的詩作,以及黃凡、張大春等人的小說,而鍾明德等人則引介了西方的後現代
實驗戲劇。台灣的這股後現代思潮如同早期的現代主義一樣,主要也是從歐美引進,不同
的是,台灣是從1960年代的現代主義歷經1970年代的寫實主義而後才出現後現代主義思潮
,而西方則是自寫實主義經現代主義而至後現代主義,這是彼此的社會發展進程不同以及
台灣特殊的政經環境有以致之。1989年可視為台灣後現代思潮發展的里程碑,這一年一口
氣出版了四本相關的著作,包括詹明信的《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中譯本,以及羅青的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鍾明德的《在後現代主義的雜音中》、孟樊的《後現代併發症》
。
自1980年代後半葉以至1990年代,台灣的後現代文學益發興盛,相關的作品源源不斷
的出現,較具代表性者有短篇小說張大春的〈將軍碑〉、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
、林燿德的〈惡地形〉;長篇小說張系國與平路的《捕蝶人》、宋澤萊的《血色蝙蝠降臨
的城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以及若干詩人的詩集包括羅青的《錄影詩學》、陳黎
的《島嶼邊緣》、夏宇的《摩擦‧無以名狀》、林燿德的《都市終端機》……,大體言之
,這些後現代文學作品有如下幾個特點:
1. 反體裁:指的是文類界線的模糊(a blurring of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genres),如把詩寫得像小說(林燿德的長詩〈聖器〉),反之亦然;或把類型小說打破
,分不清是推理小說、哥德小說或科幻小說等等。
2. 自我反身性或自我投射性(self-reflexivity):指作者或敘述者意識到自己的寫
作,因而往往以後設語言(meta-language)暴露自身的寫作過程,最具典型的是後設小
說(metafiction),黃凡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及張系國與平路合寫的〈捕蝶人〉
即為顯例。
3.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指文本與文本間的相互牽扯、滲透,乃至形成一種即
此即彼、非此非彼的文學景觀,如駱以軍的〈紅字團〉等小說。
4. 語言的遊戲:語言符號原由意符(signifier)與意旨(signified)所構成,前者
指的是語義,後者則是語音和語形,此時後現代只留下後者,讓它自己無限延異(
differance),最後看到的只是它的蹤跡(trace)。這種純意符的遊戲,邀讀者來參予
,而此亦不啻說明為何巴特與傅柯(Michel Foucult)會喊出「作者已死」。夏宇的〈連
連看〉等詩呈現的便是此種無厘頭的遊戲。
5. 拼貼與碎片化:後現代不再相信所謂的大師敘事或宏大敘事(master narrative)
(如黑格爾或馬克思那種大學說),更反對柏拉圖以來的本質論或中心思想,遂使其作品
出現零散化,變成片段式的拼貼(collage),在小說便成情節跳躍式的組合,結構鬆散
;在詩則成不知所云的胡言亂語。前者如朱天文的《荒人手記》,後者如夏宇的《摩擦‧
無以名狀》與《粉紅色噪音》,宛如無字天書。
後現代文學創作之所以會有如上的表現,正是出諸其對所謂真實(reality)的不信
任──此亦為其與現代主義最大的分歧所在,後者如超現實主義,其所呈現的潛意識或夢
囈式自動語言,乃在企圖表現更真的「真實」;而前者如魔幻寫實主義(magic realism
)則是用魔幻來表示它對現實的懷疑。但也因如此,後現代文學作品削平了歷史感與縱深
感,予人讀後難起共鳴,乃致無法引發生命的感動。在台灣這股風潮過了二十世紀,雖仍
舊餘波盪漾,但也走過它1990年代輝煌的歲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205.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