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繼續,三級無法解禁,我其實很擔心。
因為這次對於小民經濟的影響,真的不小,特別是很多 #臨時工 #部分工時 勞工,在各種紓困方案中,常找不到方案可以申請。
原因一、即便有加保,都是非常態性,要有工作才會被加保。因此在要有勞保、或其他職業保險資格才能申請的紓困方案,不適用。
原因二、即便用無勞保的 #擴大急難救助 方案,因為這個方案是以「户」為單位,一戶只能申請一次,因此只要其他同戶的同住者已經申請,就無法再申請。
而臨時工、部分工時勞工,又是在這波疫情中,最容易失業的一群;即便雇主要去申請政府各種營運補助方案,有「#不能解僱勞工」的先決條件。但因為臨時工、兼職勞工,沒有被計算在正式勞工內,所以,是最容易被犧牲的。
如果是 #單親家庭,因為要照顧小孩,跟雇主請防疫照顧假,就要很擔心,是否會失業;但是因為課後安親班全面停止,國小以上的單親家庭,只能夠找人幫忙,或是乾脆就不要工作,我遇到的單親媽媽,都是咬牙在苦撐。
大賣場的食品推銷人員,因為是臨時人員,加上疫情推銷不易,也沒工作了,加上沒有勞保只能申請急難救助,但因為與丈夫薪資合計有超過平均26000元的領取標準,也被以不符資格駁回。唯一能領的,是小孩的育兒補貼一萬元。
開小吃店的老闆,跟我詢問有沒有生意衝擊的補貼方案,我說有,但是要舉證營業額下降,他因為是每月營業額八萬以下,沒有課徵營業所得,也沒有在做財務報表,他問我:我要怎麼舉證業績下降?還是要去做假報表?
還有創業年輕人,因為要辦紓困貸款,被查到有卡費逾期未繳,被銀行行員說不符資格,因而情緒稍微激動一點說:「可以去聯徵啊!我個人卡費忘記繳跟公司無關啊...」結果被叫來的警察架走…
這都是這陣子,我實際接到的希望紓困,但卻沒辦法獲得紓困的對象。
看到大家在困頓中,還是跟我說:「謝謝你」,「沒關係」、「撐看看」、「如果真的有問題再麻煩你」,然後繼續賣力工作,真的會心酸,面對社會的需要,我能做的,就是想辦法看有沒有其他管道能夠幫忙,或是讓這些聲音能夠被聽到。
希望疫情能夠趕快控制住,民間的力量,能夠照顧到政府照顧不到的人。
急徵臨時工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勞工節這天,來猜猜"民代"這個行業,是不是勞工?
答案:不是。民代不是勞工,沒有勞保、沒有勞退,也不是公務員,沒有公保跟公務人員退撫。
但是民代,可以幫助很多勞工,爭取應該要有的權益。
我進入議會兩年多,處理過許多勞資爭議調解,揭露勞工遭受不當對待的案例。
║協助沒有勞保的臨時工,向假性雇主爭取職災照顧生活費;
║協助不清楚如何進行職災求償的產合生,爭取應該要有補償;
║協助誤入不正派公司的員工,爭取應該要有的工資;
║陪同被擺爛雇主不理的受傷女工,進行漫長的訴訟;
║協助被轉換公司的復康巴士司機,爭取應有的資遣費;
║協助被團體強制要求回捐的社工,拿回應有薪資;
║協助被高薪低報的保險業務員,取得違法事證;
║協助不透明的保全徵人案件,從人力銀行下架;
║協助長期過勞的公車駕駛,增加駕駛長人力;
║揭發政府的不當人事酬庸,要求徵才制度化;
║要求政府增加介聘名額,讓流浪在外的教師回鄉;
║建議消防人力增加,減少非緊急的消防救護車業務;
║建議警員的無線電更新,採用輕便式的無線電裝備;
║建議消防局編列預算,採購確保火場安全的無線電伸縮扣;
║提出育兒護老條款,讓有家庭需求的公務員可以彈性轉調 (但未成功);
很多的勞動權益受損案例,如果是需要從制度來改變的,我在市議會提出修法或質詢;如果是需要持續關心的,我請同仁要扮演陪伴的角色,有很多是需要更上位,從立法院來提出制度建立的,我就反映給時力的中央立委。
昨天430,蔡英文總統簽署的「#勞工職災保險法」,對過去因為特殊原因,而無法取得職災補償/足夠保險的勞工權益,提供了很實際的保障制度!因為處理過「無聘僱關係」的職災勞工,深深有感這部職災保險法的重要!
高雄的勞工,秉性敦厚,在過去的經驗,常常都是老闆、員工互相,但缺乏自我保護的勞動權益知能;因此去年我特別要求教育局 /勞工局,在實習生進入實習場域前,要有充分的職災保全的處理概念課程,才不會發生意外時,發現求助無門。
對於高中職建教生,目前已經有「#高級中等學校建教合作實施及建教生權益保障法」;但對於離職場更近的大專實習生,卻缺乏專法來保障其權利,導致實習生只能部分適用勞基法,但實質權益仍未獲得完全保障。
只要我們團隊在的一天,我們就會繼續當勞工的靠山。
急徵臨時工 在 新聞人事全面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點睇?
有一點補充:早在去年下半年反修例運動期間,已傳出部份大機構會連續幾年不聘請本港畢業生,或在深圳進行面試,以篩選有能力的「可靠」應徵者。加上在新冠肺炎下,很多公司已刹停招聘程序……
慧眼看世界——最不穩定的因素
2020-06-24
香港青年人最新的失業率大幅攀升,二十至二十九歲群組的失業率達到百分之九點三,當中二十至二十四歲群組的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十三點四。在經濟急速下滑,約有三分一合資格僱主沒有申請「保就業」計劃下,企業裁員的壓力有增無減,形成社會最不穩定的因素。
政府知道維持低失業率對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故此在防疫抗疫基金預留了六十億元,於未來兩年在公私營機構創造約三萬個臨時職位。可是二十至二十四歲的失業大軍就有二萬八千人,計及當下全港二十三萬有需要的失業人士,三萬個臨時工作只是杯水車薪。
對成年人來說,只要肯「馬死落地行」,資歷加上工作能力,在香港側重金融地產和服務業的就業環境下,找到工作的機會仍高。相反年輕人缺乏經驗和學歷,若對工種諸多要求,又不願意接受較低薪酬,機會只會減少。有能力的人講移民,而覺得未來不存希望,或對政府管治不滿的年輕人卻沒有負擔,由失業挫折產生的憤怒,有機會令他們與《港區國安法》硬碰。
全球多國都高調表示為港人提供「出路」,激進年輕人在政治和生活壓力加大下,反而會豁出去博一博。他們或會認為「留港無希望」,犯《國安法》可能有機會「移民」。所以在經濟不景的時候,政府不宜逼得太緊。
#張慧慈
#對冇希望的人來說
#不會害怕國安法
#只會激發更激烈行為
#就算不能攬炒
#也會加速外國政治庇護的機會
#政府需要製造希望